必修三文化生活 4.1传统文化的继承 课件20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三文化生活 4.1传统文化的继承 课件20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必备知识
1.
传统文化:
(1)含义: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
的文化。
(2)表现:
、传统建筑、
、传统思想。
(3)特点:具有相对
和鲜明的

(4)
影响:
①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
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

②传统文化如果
,则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
(2)面对传统文化,要
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

,自觉的加以

稳定性
传统习俗
传统文艺
稳定性
民族性
社会生活
积极作用
一成不变
消极作用
批判继承
辩证地
精华和糟粕
积极向上
移风易俗
改造或剔除
中国传统文化延续……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如果没有那次眼泪灌溉
也许还是那个懵懂小孩
溪流汇成海
梦站成山脉
风一来
花自然会盛开
梦是指路牌
为你亮起来

3.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建筑的继承
传统文艺的继承
传统思想的继承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文化的继承性
(1)传统习俗的继承
第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第二、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
第一、建筑是立体的文化,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第二、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3)传统文艺的继承
第一、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
第二、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
第一、传统思想的含义: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第二、传统思想的作用:它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有深刻影响。
传统思想的继承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特点)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花山节庆祝活动
2、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与时俱进指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一成不变指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必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因
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②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继承;
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剔除。
课堂小结: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文化的继承性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必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因
2、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真题精练
1.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滋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真题精练
2.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留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谢谢欣赏《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知道传统文化的特点,了解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知道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能力目标
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作用”,以及“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的分析,尝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并并搜集有关政和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
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动”
(二)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文化传播的相关内容,了解到文化传播在促进中外文化继承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一起继续学习和探究新的内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三幅图片,展示中国三大传统文化:春节、京剧和书法。
教师活动:通过对春节、京剧、书法的了解,你能概括出什么是传统文化吗?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解释概念
【概念界定】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①并保留在现实生活②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③的文化
。①―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带有民族色彩
。②―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渗透到各个领域
。③-具有相对稳定性
板书: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教师活动:问题:知道了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接下来让我们感受一下我们身边传统文化。播放歌曲视频《苔》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感受独特的传统文化,说说身边的传统文化
(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点拨补充,歌词唱的是清代袁枚写的诗,流传至今;节目中唱歌的孩子穿着传统的苗族服装,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等等。)
教师活动:刚才同学们列举了许多身边的传统文化,它们大概可以分为四大类: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完成表格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表格
板书: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建筑的继承
传统文艺的继承
传统思想的继承
教师活动(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传统文化是形成于过去,并且一直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现实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多媒体展示一一展示苗族花山节、婚俗、建筑、文艺等图片,并讲解)
教师活动:你知道这些图片蕴含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1、苗族花山节有几千年的历史,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2、苗族花山节所体现的传统思想、传统文艺和传统习俗,在传承中一直保留这其基本特征而延续至今,但也应看到它的具体内容会因时而变,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3、苗族花山节从传统思想、传统文艺和传统习俗的角度集中体现了民族的文化特征,引起了广泛的认同。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
板书: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教师活动(过渡):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传统文化的特点,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我们都要继承下来呢?
接下来请同学回顾苗族传统文化判断。(多媒体展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
积极作用: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板书:2、传统文化的作用
与时俱进的传统文化起积极作用;
(2)一成不变的传统文化起消极作用。
板书: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课堂小结: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你能够归纳出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框,应该形成哪些基本理念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板书设计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1)传统习俗的继承
(2)传统建筑的继承
(3)传统文艺的继承
(4)传统思想的继承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传统文化的作用
(1)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课堂练习:
1.(2017?全国卷?T20)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滋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极大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8?全国卷)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留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
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