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 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一课一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 6.4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一课一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对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共同纲领》是最早规定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文件②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③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④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省级自治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2015年
3月5日-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全国人大有2907名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说明我国在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原则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3.在《西藏发展进步的光辉道路——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一文中列举的数据显示:“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9年的83.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万元,是1959年的34倍。”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

①保留了农奴制度
②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实行了“一国两制”
④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的措施有
①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②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③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④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⑤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5.江泽民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统--、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C.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唯一政策
D.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6.201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迎来自治区政府成立60周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实施的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B.它与特区政府享有同样的权力
C.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D.由当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外部事务
7.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说: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8.2017年3月28日是西藏自治区百万农奴解放58周年纪念日。58年来,西藏自治区开创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调动了藏族人民的积极性
②体现了西藏自治区的高度自治
③坚持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④保障了藏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有(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国家机构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衢州对口支援的新疆乌什县传诵着独特的“三字经”:“乌什县,大家庭,各民族,一家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家亲。”这一事实强调援疆工作有利于(

A.和平统一
B.民族团结
C.民族自治
D.同步发展
11.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九年级傣族学生小岩在泼水节期间,邀请同学们到傣族村寨游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能够反映傣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是
A.
B.
C.
D.
13.同学小王被邀请到傣族村寨游玩时,没有脱鞋便跑进了类房,对里面的东西很好奇,还东摸西摸,看到此景,小岩感到很不高兴。这启示我们,在与少数民族同学交往时应自觉做到(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行使维护民族团结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多年来,该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③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的支持 ④自治区享有绝对的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C.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6.拓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2019年浙江省的GDP突破6万亿大关,农民人均收入29876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60182元,进出口总额突破3万亿。
2016——2019年新疆社会经济情况
年份
GDP
(亿元)
农牧民
收入(元)
城镇居民
收入(元)
进出口总额
(亿元)
2016
9617.2
10180
27900
1284.1
2019
13597.1
13122
34664
1640.9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2)请你结合下图,分析新疆实现发展有哪些优势?
(3)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生活着汉、维吾尔、回、蒙古族等31个民族,各民族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如何维护喀什地区的团结与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请你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完成这一重大课题。
17.新疆库车,是宁波市的对口援疆城市。2021年2月,“甬库心连心,十年携手行”宁波市对口
支援库车十周年成果展在宁波市开展。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库车县位于新疆天山中部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农业发达。
材料三:宁波市援疆干部用三句话概括援疆工作:“项目援疆是富民生,产业援疆是富口袋,智力援疆是
富脑袋。”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请指出哪一幅图片反映了宁波的气候特点?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2)宁波在产业援疆时应该坚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
(3)宁波对口支援新疆库车体现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团结友爱。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
国经验”是指什么呢?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总人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材料二:2013年7月12日,《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在北京正式启动,将编纂从吐蕃时期到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文文献典籍。
截至2013年6月30日,共有196个“援疆”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城乡住房及城镇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占累计完成投资总额的70%以上。
(1)材料一、材料二的现象,分别反映了什么?
(2)材料二的各项措施,对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有何意义?
19.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援疆干部,爸爸在新疆,小明常常在网上浏览与新疆相关的信息。请根据小明浏览的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全国人民与新疆各族人民心连心。新一轮支援新疆发展建设的大幕开启,按照中央的部署,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
信息二:考虑到新疆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自治区将新疆少数民族公民的结婚年龄变通为男不得早于20岁,女不得早于18岁。
(1)信息一说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什么?
(2)结合信息二,谈谈我们应怎样承担起促进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对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共同纲领》是最早规定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文件②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
③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④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省级自治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①项在1949年,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颁布的《共同纲领》是最早规定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文件,符合题意;②项在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建立的自治区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省级自治区,符合题意;③项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符合题意;④项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早两年多,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C。
2.2015年
3月5日-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全国人大有2907名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说明我国在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原则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A
【详解】
分析题文的“本次全国人大有2907名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体现的是民族平等的原则,A符合题意;BCD在题文材料中不能体现,故选A。
3.在《西藏发展进步的光辉道路——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一文中列举的数据显示:“2010年生产总值达到507.4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9年的83.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7万元,是1959年的34倍。”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

①保留了农奴制度
②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实行了“一国两制”
④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各民族、各行各业迅速发展,②④符合题意;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废除了农奴制度,①排除;我国只在港澳台地区实行一国两制,③排除。所以C符合题意,ABD排除。故选择C。
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采取的措施有
①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②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③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④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⑤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各族人民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相对落后,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长期给予帮助,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建设;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选项①②③④⑤都符合题意。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江泽民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A.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B.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统--、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C.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唯一政策
D.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
【答案】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它真正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选项C的表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选项ABD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C。
6.201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迎来自治区政府成立60周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实施的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B.它与特区政府享有同样的权力
C.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D.由当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外部事务
【答案】A
【详解】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A符合题意;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力低于特区政府,它只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当地民族自己管理地方的内部事务,BCD均错误;故选A。
7.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说: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答案】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成立,它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因此B选项正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5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58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于1965年,它们都不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他选项错误。故选B。
8.2017年3月28日是西藏自治区百万农奴解放58周年纪念日。58年来,西藏自治区开创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调动了藏族人民的积极性
②体现了西藏自治区的高度自治
③坚持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④保障了藏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详解】
根据“58年来,西藏自治区开创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可知。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人民翻身做主,带动了西藏地区的发展。因此①调动了藏族人民的积极性,④保障了藏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③坚持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促进民族团结与民族共同繁荣。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西藏自治区的高度自治。②错误。因此ACD错误。综上故选B。
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有(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国家机构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上措施有利于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A正确;在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各少数民族可以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文字。④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④错误。因此BCD错误。综上故选A。
10.衢州对口支援的新疆乌什县传诵着独特的“三字经”:“乌什县,大家庭,各民族,一家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家亲。”这一事实强调援疆工作有利于(

A.和平统一
B.民族团结
C.民族自治
D.同步发展
【答案】B
【详解】
根据“各民族,一家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家亲”可知,援藏工作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B正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A错误;民族自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援藏工作能够带动西藏地区发展,但是做不到同步发展。各地区之间经济存在现实差异。D错误。综上故选B。
11.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答案】B
【详解】
依据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的“纪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邮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青藏铁路开通”“《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教育问题考察报告》”等方面的素材可知,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故B正确;朋友遍天下指的是中国与许多国家建立友好外交关系。A错误;科教兴国指的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C错误;“一国两制”主要解决港澳台问题。D错误。综上故选B。
九年级傣族学生小岩在泼水节期间,邀请同学们到傣族村寨游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下列能够反映傣族民族文化特色的是
A.
B.
C.
D.
13.同学小王被邀请到傣族村寨游玩时,没有脱鞋便跑进了类房,对里面的东西很好奇,还东摸西摸,看到此景,小岩感到很不高兴。这启示我们,在与少数民族同学交往时应自觉做到(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④行使维护民族团结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2.B
13.A
【详解】
1.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因此傣族孔雀舞最为出名,故B符合题意;A是维吾尔族的手鼓舞;C是朝鲜族的跳板;D是蒙古族的摔跤。A、C和D排除。故选B。
2.题干中小王对少数民族的风俗缺乏了解。造成了一系列误会。给我们带了的启示是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候做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①②符合题意;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是对外来文化态度,行使维护民族团结不是权利是义务,③④不符合题意。B、C和D排除。故选A。
14.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多年来,该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③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的支持 ④自治区享有绝对的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详解】
西藏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故①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故②正确;西藏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的支持有关,故③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而不是享有绝对的自治权,排除④。故排除④,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15.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C.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答案】A
【详解】
该题考查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A符合题意。B与题意无关,应该是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但这不是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C与题意无关;D与题意无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故选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6.拓展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2019年浙江省的GDP突破6万亿大关,农民人均收入29876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60182元,进出口总额突破3万亿。
2016——2019年新疆社会经济情况
年份
GDP
(亿元)
农牧民
收入(元)
城镇居民
收入(元)
进出口总额
(亿元)
2016
9617.2
10180
27900
1284.1
2019
13597.1
13122
34664
1640.9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2)请你结合下图,分析新疆实现发展有哪些优势?
(3)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生活着汉、维吾尔、回、蒙古族等31个民族,各民族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如何维护喀什地区的团结与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请你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完成这一重大课题。
【答案】
(1)新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但是与浙江省相比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角度:新疆与多国相邻,边境线长,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详解】
(1)根据“2016——2019年新疆社会经济情况”分析可见新疆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城乡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但是与浙江省相比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角度加以分析。如: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角度:新疆与多国相邻,边境线长,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
(3)根据“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生活着汉、维吾尔、回、蒙古族等31个民族,各民族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很大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维护喀什地区的团结与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做到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17.新疆库车,是宁波市的对口援疆城市。2021年2月,“甬库心连心,十年携手行”宁波市对口
支援库车十周年成果展在宁波市开展。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库车县位于新疆天山中部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绿洲农业发达。
材料三:宁波市援疆干部用三句话概括援疆工作:“项目援疆是富民生,产业援疆是富口袋,智力援疆是
富脑袋。”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请指出哪一幅图片反映了宁波的气候特点?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2)宁波在产业援疆时应该坚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
(3)宁波对口支援新疆库车体现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团结友爱。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
国经验”是指什么呢?
【答案】(1)图一。从图一可以看出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或写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1月均温在零度以上)(也可以从图二判定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角度入手。)
(2)体现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
(3)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
【详解】
(1)本题考查宁波气候特点的认识。依据图片中气温和降水量可以看出图一是宁波气候特点。理由从图一可以看出宁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回答。
(2)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援助。依据题文描述和所学知识,体现了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的原则。
(3)本题考查对处理民族问题的中国经验,依据教材知识,从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回答即可。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总人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
材料二:2013年7月12日,《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工作在北京正式启动,将编纂从吐蕃时期到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文文献典籍。
截至2013年6月30日,共有196个“援疆”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城乡住房及城镇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占累计完成投资总额的70%以上。
(1)材料一、材料二的现象,分别反映了什么?
(2)材料二的各项措施,对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有何意义?
【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材料二反映了国家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国家对各少数民族文化采取积极的扶持政策,坚持民族共同发展)。
(2)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使少数民族文化重放光彩;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
【详解】
(1)本题考查对民族问题的认识。材料一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所占的比例,表明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材料二援疆项目的开展,表明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2)本题考查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的意义。依据教材知识,从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使少数民族文化重放光彩;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方面回答即可。
19.小明的爸爸是一位援疆干部,爸爸在新疆,小明常常在网上浏览与新疆相关的信息。请根据小明浏览的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全国人民与新疆各族人民心连心。新一轮支援新疆发展建设的大幕开启,按照中央的部署,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
信息二:考虑到新疆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自治区将新疆少数民族公民的结婚年龄变通为男不得早于20岁,女不得早于18岁。
(1)信息一说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什么?
(2)结合信息二,谈谈我们应怎样承担起促进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答案】(1)国家不断推出各种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各省市、各部门也提供无私援助。
(2)示例: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详解】
(1)本题考查少数民族地区取得成就的原因。依据信息一的描述,全国人民支援新疆,可以看出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国家不断推出各种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各省市、各部门也提供无私援助。
(2)本题考查怎样承担起促进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依据教材知识,从“三个尊重”;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等方面回答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