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单元测试【一课一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单元测试【一课一卷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单元复习与测试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四本书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一价值准则。这一价值准则是(

爱国
B.敬业
C.友善
D.诚信
2.“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这首《不忘初心》反映了百姓呼声、时代所向。“最美中国道路”是指(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道路
C.改革开放道路
D.可持续发展道路
3.CCTV自从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以来,深受学生喜爱。体现了(

①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②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能彻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庚子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地,为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浙江省各中小学校纷纷推出“空中课堂”,改线下上课为线上上课。据此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4.上述材料中采用的纪年方法是(

A.公元纪年法
B.年号纪年法
C.干支纪年法
D.帝号纪年法
5.“空中课堂”的开展,主要得益于哪些大众传媒(

①报刊??
②互联网???
③杂志???
④电视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下列选项中,两者关系能用下边示意图表示的是
A.①规则②法律
B.①权利②义务
C.①人民②人大代表
D.①国家机构②国家权力机关
7.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19年9月8日至1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如下图是本届运动会的会徽。会徽轮廓与汉字“中”的轮廓相似,龙凤相依相伴腾飞之势,突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为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我们要(  )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某校举办主题为“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的图片展。以下适合参展的图片有(
???)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里的“站起来”“富起来”分别是什么时间和什么事件(

A.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1956年的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1956年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C.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1978年的改革开放
10.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
④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中国,免费医疗,大食堂。小生产被消灭,家庭不能拥有锅碗瓢盆的后果,要到来年才显现出来”。这则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12.某校同学计划组织一期“纪念邓小平逝世20周年”的演讲比赛,下列诗词中适合作为本次演讲主题的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三民主义应天下,终结帝制缔共和
C.百年魔怪舞蹁跹,一唱雄鸡天下白
D.千里跃进扼敌喉,一国两制港澳归
13.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对联,按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③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④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4.邓小平同志为中国制度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C.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D.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15.如图,这是东南亚的一座美丽的城市,素有“爪哇的巴黎”之称,这座城市也因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在此召开而闻名。你知道它是
(
)
A.印度的万隆
B.缅甸的仰光
C.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D.泰国的曼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6.全民战疫,离不开每位公民的支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对“自由”的拷问
相关链接:根据刑法,在疲情防控期间哄抬物价、年取暴利,构成犯罪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拒绝执行预防、控制措施的”,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从而涉嫌“坊害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
(1)对图一中不法商版判刑的具体机关是什么?厉行法治对该机关提出什么要求?
(2)从公民履行义务角度分析对“网络造谣”处罚的必要性。
(3)结合相关链接,分析材料中三位主人公失去自由的原因,并说说你的依据。
1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新时期援藏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楷模: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42岁的高级工程师陈刚毅,修了20年路。在青藏铁路建设上,展现了当代工人阶级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期间身患癌症,但仍心系工作,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全部的智慧、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到交通事业上,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在手术后7次化疗期间,4次进藏,献身岗位。
材料二:我不是伟人,创造不了历史;作为一名普通的交通技术人员,一生能做几件好事,我就知足了!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尽量做到完美。只有不断追求更好的东西,自己才能够不断地进步。快乐在岗位上,生命在事业中
──陈刚毅
结合两者材料回答陈刚毅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引起了我们心灵的震撼。答题提示:(要联系陈刚毅的事迹、言行,结合材料说明观点)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2月,南京《时事月报》刊出《惊心动魄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的爆炸性新闻,透露了不为人知的《田中奏折》。奏折宣称:“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材料二: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材料三: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
(1)据材料一,《田中奏折》暴露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奏折曝光后日本对“满蒙”“支那”先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征服”行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3)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材料中的青年们是如何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奉献青春和热血。联系材料内容,谈谈和平年代的我们应怎样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阅读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请写出北京市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材料二:今年是建国7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欲制作了一个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的时序示意图。
本题此处缺少图片,我在网络上无法收到此题的图片,请拆解审核老师或解析老师补充此题图片,报请丁老师了,谢谢。
(2)周恩来曾回忆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这两个“天安门”指代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是

。之间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出代表其成立时间的序号
(3)写出序号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屡次谈到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4)请写出2017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影响深远的会议,及这次大会确定的党的新指导思想。单元复习与测试
(本卷共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四本书反映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一价值准则。这一价值准则是(

爱国
B.敬业
C.友善
D.诚信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BCD:依据题文描述,题文中四本书中人物的主要事迹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的价值准则,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2.“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这首《不忘初心》反映了百姓呼声、时代所向。“最美中国道路”是指(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道路
C.改革开放道路
D.可持续发展道路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国道路的认识。ABCD:依据教材知识,“最美中国道路”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A说法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CCTV自从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以来,深受学生喜爱。体现了(

①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②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
③能彻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的认识。①④:依据题文描述,中国诗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会受到学生喜爱,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故①④说法正确;②: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故②说法错误;③:“彻底提高”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D。
庚子开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地,为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浙江省各中小学校纷纷推出“空中课堂”,改线下上课为线上上课。据此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4.上述材料中采用的纪年方法是(

A.公元纪年法
B.年号纪年法
C.干支纪年法
D.帝号纪年法
【答案】C
5.“空中课堂”的开展,主要得益于哪些大众传媒(

①报刊??
②互联网???
③杂志???
④电视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因此根据材料“庚子开年”可知C正确,ABD排除。故选C。(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中课堂”主要是线上授课,得益于互联网和电视,②④正确,D符合题意;报刊和杂志属于传统媒介,①③错误,ABC排除。故选D。
6.下列选项中,两者关系能用下边示意图表示的是
A.①规则②法律
B.①权利②义务
C.①人民②人大代表
D.①国家机构②国家权力机关
【答案】B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认识,题文中①和②有共同部分;A法律属于规则,不符合题意;B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某些权利也是义务,义务也是权利,符合题意;C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不符合题意;D国家权力机关属于国家机构,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
7.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19年9月8日至1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如下图是本届运动会的会徽。会徽轮廓与汉字“中”的轮廓相似,龙凤相依相伴腾飞之势,突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为维护和巩固民族团结,我们要(  )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的是政策同国情相结合,但是并非实行的是特殊的经济政策,④错误,BCD选项排除,A选项符合题意。
8.某校举办主题为“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的图片展。以下适合参展的图片有(
???)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详解】本题为组合型试题,采用排除法。根据题干中的“壮丽七十年”可知,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属于近代史史实,不属于新中国建设成就,因此①错误,含有①的都是错误选项,所以D正确。②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国开启了历史新篇章。③反映改革开放在农村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反映我国对外开放巨大成就,②③④都是新中国的建设成就。综上,故选D。
9.“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里的“站起来”“富起来”分别是什么时间和什么事件(

A.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1956年的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1956年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C.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1978年的改革开放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属于“富起来”的内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0.中央人民政府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巩固了新生政权
③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
④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进行了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现了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巩固了新生政权,①②③符合题意;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④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1.“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中国,免费医疗,大食堂。小生产被消灭,家庭不能拥有锅碗瓢盆的后果,要到来年才显现出来”。这则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中国,免费医疗,大食堂。小生产被消灭,家庭不能拥有锅碗瓢盆的后果,要到来年才显现出来”
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我国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走上了左倾的错误道路,典型的表现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免费医疗,大食堂。小生产被消灭,家庭不能拥有锅碗瓢盆”描述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D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的时间是1950-1952年底,A项不符合题意;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时间是1953-1956年底,B项不符合题意;大跃进是大炼钢铁的运动,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2.某校同学计划组织一期“纪念邓小平逝世20周年”的演讲比赛,下列诗词中适合作为本次演讲主题的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B.三民主义应天下,终结帝制缔共和
C.百年魔怪舞蹁跹,一唱雄鸡天下白
D.千里跃进扼敌喉,一国两制港澳归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选项是谭嗣同被杀的遗言,A选项排除。B选项是孙中山的历史贡献,排除。C选项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贡献,排除。D选项是邓小平的历史贡献,排除。
13.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也承载着历史的信息。以下对联,按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③万紫千红增特色,三通两制促和平
④五项原则赢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②指的是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③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国两制;④指的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因此正确排序是①②④③,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排除。
14.邓小平同志为中国制度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史实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C.陪同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D.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邓小平在制度方面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故B正确。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是军事方面,故排除A项。周恩来与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故排除C项。改革开放是政策,不是制度,故排除D项。故选B。
15.如图,这是东南亚的一座美丽的城市,素有“爪哇的巴黎”之称,这座城市也因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在此召开而闻名。你知道它是
(
)
A.印度的万隆
B.缅甸的仰光
C.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D.泰国的曼谷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即万隆会议,它的召开是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故选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6.全民战疫,离不开每位公民的支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对“自由”的拷问
相关链接:根据刑法,在疲情防控期间哄抬物价、年取暴利,构成犯罪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拒绝执行预防、控制措施的”,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从而涉嫌“坊害传染病防治罪”,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
(1)对图一中不法商版判刑的具体机关是什么?厉行法治对该机关提出什么要求?
(2)从公民履行义务角度分析对“网络造谣”处罚的必要性。
(3)结合相关链接,分析材料中三位主人公失去自由的原因,并说说你的依据。
【答案】(1)人民法院。公正司法。
(2)公民依法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网络造谣会扰乱社会秩序,具有社会危害性;公民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否则会受到法律制裁,网络造谣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者违反义务须担责)。(3)没有正确处理好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材料中三主人公割裂了两者关系;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到法律的红线,三主人公都因违反法律从而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详解】(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司法机关的认识,根据所学,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所以图一中不法商贩判刑的具体机关是人民法院,厉行法治要求人民
法院公正司法。(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履行义务的认识,按照设问要求,从公民履行义务的角度切入,即从公民依法履行义务,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
的必须去做切入,表明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网络造谣会扰乱社会秩序,具有社会危害性,否则会受到法律制裁,网络造谣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回答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法治和自由的认识,相关链接中依据刑法对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者进行从重处罚,表明材料中三位主人公没有正确处理好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材料中三主人公割裂了两者关系;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到法律的红线,三主人公都因违反法律从而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是自由的保障,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言之有理即可。
1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新时期援藏交通工程技术人员的楷模: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42岁的高级工程师陈刚毅,修了20年路。在青藏铁路建设上,展现了当代工人阶级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期间身患癌症,但仍心系工作,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全部的智慧、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到交通事业上,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在手术后7次化疗期间,4次进藏,献身岗位。
材料二:我不是伟人,创造不了历史;作为一名普通的交通技术人员,一生能做几件好事,我就知足了!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尽量做到完美。只有不断追求更好的东西,自己才能够不断地进步。快乐在岗位上,生命在事业中
──陈刚毅
结合两者材料回答陈刚毅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引起了我们心灵的震撼。答题提示:(要联系陈刚毅的事迹、言行,结合材料说明观点)
【答案】“身患癌症,但仍心系工作”,“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艰苦奋斗精神;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全部的智慧、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到青藏铁路建设上和交通事业上,”体现了胸怀祖国、热爱边疆的爱国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不断追求更好的东西,自己才能够不断地进步。”体现了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不懈探索、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
【详解】根据“期间身患癌症,但仍心系工作,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全部的智慧、心血和汗水都倾注到交通事业上,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在手术后7次化疗期间,4次进藏,献身岗位。”可得出“身患癌症,但仍心系工作”,“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艰苦奋斗精神;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也可从其它方面进行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2月,南京《时事月报》刊出《惊心动魄之日本满蒙积极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的爆炸性新闻,透露了不为人知的《田中奏折》。奏折宣称:“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材料二: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
材料三: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
(1)据材料一,《田中奏折》暴露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奏折曝光后日本对“满蒙”“支那”先后采取了哪些重大的“征服”行动?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3)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材料中的青年们是如何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奉献青春和热血。联系材料内容,谈谈和平年代的我们应怎样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
【答案】(1)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发动七七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2)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言之有理即可)。(3)我们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主动为国分忧,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团结合作,共同奋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详解】(1)依据材料一“欲征服支那(中国)
,必先征服满蒙(中国东北)
;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和所学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回答。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表示强烈的愤慨和严正抗议;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牢记历史,珍爱和平;面向未来、加强合作;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3)我们青少年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主动为国分忧,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结合,团结合作,共同奋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阅读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请写出北京市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材料二:今年是建国70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欲制作了一个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的时序示意图。
本题此处缺少图片,我在网络上无法收到此题的图片,请拆解审核老师或解析老师补充此题图片,报请丁老师了,谢谢。
(2)周恩来曾回忆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这两个“天安门”指代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是

。之间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出代表其成立时间的序号
(3)写出序号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屡次谈到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4)请写出2017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影响深远的会议,及这次大会确定的党的新指导思想。
【答案】(1)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①、④、③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详解】(1)根据北京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北京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是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学生们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游行示威,发起了五四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在这次会上确立党的新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