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件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导入新课第12课民族大团结拟订目标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2、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4、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5、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情况;6、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实施目标预习课文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确立的?3、民族区域自治分为哪几级?我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谁?哪一年成立的?我国现在有哪几个自治区?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如何管理本民族事务的?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6、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取得什么成效?检测预习情况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目标检测预习情况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如何确立的?(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①1949年《共同纲领》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1954年载入宪法③1984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目标①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3、民族区域自治分为哪几级?我国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谁?哪一年成立的?我国现在有哪几个自治区?检测预习情况④我国的自治区有: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②第一个建立的省级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③成立时间:1947年实施目标实现目标民族区域自治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年西藏自治区1965.9年4、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如何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检测预习情况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实施目标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检测预习情况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实施目标6、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什么如何?检测预习情况主要措施具体表现结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翻身做主人促进经济发展给予政策、人力、技术、资金、物资支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保护民族文化创制文字、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文化遗产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大批项目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兴边富民行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施目标学以致用阅读材料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说明了什么?根据材料中《宪法》的内容,指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①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②各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实施目标学以致用阅读材料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平等一员。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认真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继续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各族儿女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心心相印,一定会更加幸福安康、兴旺发达。——2014年“两会”政府报告依据材料二指出党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1)政策:各民族共同发展。(2)措施:①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②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目标学以致用援藏干部——孔繁森此材料反映了国家在少数民族发展上采取什么措施。为了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央人民政府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事业。实施目标学以致用结合本课内容谈谈你对“民族团结”的理解。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和睦、友好、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实施目标学以致用阅读材料进入新世纪,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某铁路计划投资约262亿元。这条铁路全长1142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工程2001年6月29日开工,于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前已建立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①5个;实施目标学以致用材料: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以来……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507亿元,1951年增长111.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长117倍;青壮年文盲率由95%下降到1.2%…“十一五”期间,国家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建设项目覆盖西藏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体系、能源、交通、水利、农牧业等各个领域。根据材料,概括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发生的变化。西藏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提高,教育文化事业得到发展。实施目标学以致用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视察工作时说)“中国共产党关心各民族的发展建设,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近年来)在中央大力支持、发达地区无私支援、各族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努力下,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各族群众得到了实惠。结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经过对本课的学习,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与融合促进社会发展等。实施目标材料研读(P61)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谈谈你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学以致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促进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实施目标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b9c9ff5239a6dc59408e6a2317184c8.mp4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