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生物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3. 尝试搜集和分析资料; 4.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二)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 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 2.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生物学知识,但他们从小学的《科学》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中已了解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他们能说出各种各样生物的名称、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没有构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的整体体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七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察、分析图片,自己动手做实验等能表现他们的活力。 七年级的学生不喜欢、不满足简单的教材里的图画、文字,他们喜欢讲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布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3重点难点 重点:生物圈组成范围及相互关系,生物圈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空间。 难点:运用生态知识分析地球是人类唯一依赖的生存空间。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第三节 生物圈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一、生物圈 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向上可达到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约10千米的深处,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学生概括出: 1、从结构和功能上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层的下层、岩石层的上层、水圈的一部分 想一想 生物圈中各部分关系如何? 结论 生物主要集中在三个圈的交接处,与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还参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变化和发展。 3、生物圈的涵义 想一想 人在生物圈中属于哪部分成分及地球如何? 结论 消费者,是其中一个种群,是生物圈中的主要成分。 二、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 欣赏? 多媒体课件 一、为什么要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 1、人类是生物圈中一个种群 2、人口剧增,导致对生物圈过度的消耗 阅读? 生物圈2号的试验 想一想 二、如何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 1、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2、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主持的有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讨论 3、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战略。 练一练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