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水的组成 一、概述 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常见的物质——水。可通过对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及水的用途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水对人类的重要性。通过通电分解水的实验,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同时对有关物质分类的知识进行继续学习,认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从微观角度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水的组成实验,体验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2)在小组合作中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合作意识、与人交流的意识。 (2)在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正确的认识观。 (3)激发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1)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通过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课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 (2)学生对探究水的组成很感兴趣 。 (3)学生已经有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基础,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化合物也就不是难题。 (4) 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但自控能力不强,教师要注意做好调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我将采用课件展示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快乐的学习主体。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课件,视频:演示通电分解水实验。 六、教学过程 (一) 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投影]水景风光、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及水运交通的照片。 师:观察这些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水有哪些用途? 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勇跃回答问题,说出自己印象中的水。 师:你知道自然界中的水是怎样分布的吗? [投影]地球表面的水、生物体内的水。 水对我们人类的意义至关重大,那么你知道从化学的角度来说水是由什么组成吗?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各种图片及资料,让学生体会水在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及生命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迫切了解水的欲望,适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探究活动一: [视频]:水的电解实验 师:边播放边介绍。实验装置,注意事项。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在两只试管中会出现些什么样的现象?(产生气体的速度哪个快些呢?) 两只试管中气体体积比是多少?两只试管中分别是什么气体?怎样证明? 生:观看视频,归纳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为:H2O。 【讨论】: 1、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的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 2、在上述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有无变化? 生:1、电解水的实验里有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2、在上述变化的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探究活动二: 氢气的性质及纯度检验 [视频]:氢气的性质及纯度检验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讨论总结,使学生在直观现象的基础上获得知识,使重点得以突出。) 探究活动三:单质与化合物 师:展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引导学生从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不同进行分析。 生:观察、分析,得出单质、化合物与氧化物的概念。 学生小组活动:小游戏:给化学式找家。 (三)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整理本节重点知识,将基本概念形成思维导图,形成知识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 (四)巩固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