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功和机械能》复习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功和机械能是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内容。本章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认识能做了铺垫。由于只要求初中学生初步认识能量概念,所以教科书并未追求能量概念的严密性,而是在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 的关系引入能量的概念——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教材用生活实例引出动能、势能的概念,通过探究让学生明白其决定因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 第七章学习的力是功的基础,功是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这个效果的度量,这些知识为我们这一模块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九年级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又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但是用物理知识去解释和指导实际生活的能力还比较弱,我们在复习时,应注重复习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复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会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能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功和功率的计算、用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解释实例等习题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章的习题复习,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动能是能的定义及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复习八年级下册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出示复习目标: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会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能解释有关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现象。 二、自主学习 结合复习目标,请同学们结合教材62-73页的内容,完成导学案的学。 (一)功 1.因素:⑴ ; ⑵ 。 2.概念:功等于 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的乘积。 3.公式:W = = 。 (二)、功率 1.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 ,即 与做功所用的 之比叫做功率。 2.公式:P= = 。 (三)、机械能 1.动能⑴定义:物体由于 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⑵因素: 、 。 2.重力势能⑴定义: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于一定 时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⑵因素: 、 。 3.机械能及其转化 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的总和 ,或着说机械能是 的。 知识梳理完毕,来看第一题。(导) 三、导 1.如图几种生活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 A.向上搬石头但石头未动 B.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 C.推着小车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D. 光滑的路面上足球滑行一段距离 2.功率相等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牵引力作用下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的时间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乙两辆汽车的速度之比?甲:?乙= ,牵引力之比F甲:F乙= ,牵引力做功之比W甲:W乙= 。 3.在一次参观中,外地游客丁先生从渠江公园乘电梯到思源广场,在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丁先生( ) A.重力势能不断增大 B.动能不断增大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4.一辆小轿车以15m/s的速度在水平公路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1200N 。小轿车沿水平路面匀速行驶300m后驶上一个斜坡。设行驶过程中小轿车的功率始终保持不变,求: (1)在水平路面行驶时小轿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行驶过程中小轿车的功率; (3)要使小轿车上坡时的牵引力增大为水平路面时的1.5倍,其行驶速度应为多少? 学些了这么多的解题技巧,学以致用。 四、用 1.重为G的物块在平直路面上受水平向右的恒力F的作用下,由A经B到C,且AB =BC ,如图所示,已知AB段路面比较粗糙,BC段较光滑,则拉力F在AB段和BC段对物体做功的大小关系是( ) A.WAB >WBC B.WAB =WBC C.WAB <WBC D.不好判断 2.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则功率越大 B.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功率越大,表示做功越快 D.功率越小,做功一定少 3.如图甲所示,小文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两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F1 F2,两次拉力的功率P1 P2。(选填“<”“>”或“=”﹚ 4.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6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对物体做了60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 A.物体一定受到10N的摩擦力 B.重力做的功一定为360J C.物体一定移动了1m D.物体一定移动了6m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45kg的人,在10s内连续5次跳上每级高为0.2m的台阶,则此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是(g=10N/kg)( ) A.450W B.45W C. 4.5W D.4500W 6.举重运动员在2s内把1500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m,在空中停留了3s。那么,他对杠铃做了 J的功,前2S内的功率是 W;后3s内的功率 是 W;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是 W。 7.一辆沿着平直街道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在它进行的过程中,动能 ,洒完水后,返回的途中洒水车要经过一段下坡路,在下坡时,洒水车的重力势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8.如图,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沿椭圆轨道环绕地球运行,有近地点和远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远地点时速度为零,动能为零 B.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C.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因此机械能守恒 D.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五、小结 总之,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知道物理知识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并深一步理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科学理念,把所学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生产中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