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8.4.1《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1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千米。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己成为历史的记忆了。材料说明了(???)A.?恐怖主义猖獗????????????????????B.?环境问题严重????????????????????C.?能源短缺????????????????????D.?毒品走私泛滥2.乡愁是后院沿着泥瓦飘飘的炊烟,是十八弯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反映了我国(??)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②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③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我们只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某地区砍伐了一大片森林,制作成家具后在市场上销售,这个地区的GDP增长了,而砍伐森林却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使一些人的生存条件恶化。这表明(??)A.?追求GDP的增长不利于环境保护、人民的幸福????B.?片面追求GDP增长会带来诸多社会问题C.?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对难以解决的矛盾????????D.?保护环境必须抑制GDP的增长4.在新疆有一湖泊,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通过开荒该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据此回答(1)-(2)题:(1)材料表明(??)A.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需求的加大必然会导致湖区面积缩小B.可持续发展包含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C.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D.只有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为防止该湖泊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揣施是(??)A.退耕还林,保护水源B.修建水库,调节水量C.植树造林,保持水土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5.图中信息启示我们,“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一步(?)①改革经济体制,追求高速发展???②统筹城乡经济,促进协调发展③建设生态文明,倡导绿色发展???④坚持科教兴国,推进创新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昔日靠山吃山人穷家穷,今朝退耕还林国富民强”这幅对联告诉我们(?)A.?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B.?退耕还林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C.?退耕还林是山区致富的根本途径?????????????????????????D.?发展经济有时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7.下图漫画《在雾霾中,寻找你的身影》带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A.?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B.?禁止有污染行业发展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D.?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8.近年来,我国多地雾霾天气逐渐增多,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雾霾正逐渐成为城市的流行病。有网友调侃:“遛狗不见狗,狗叫我才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这警示我们必须(???)①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②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④把保护环境、绿色发展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土地、水、石油、煤炭等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突出地反映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引起(????)A.?资源问题???????????????????????????B.?环境问题???????????????????????????C.?土地问题???????????????????????????D.?能源问题10.下列行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①围湖造田???????????②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③发展生态农业???????④禁止开发非可再生资源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③11.四川新闻网曾报道了一则成都男司机暴打女司机的事件。事件起因为女司机突然变道导致对方急刹车,造成车内小孩的脸碰在车窗上。之后双方斗气别车,最终情绪失控酿成暴力冲突。女司机被打伤住院,男司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上述事例说明(??)①情绪是不能自己调控的②我们应该学会做情绪的主人③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④我们要遵守规则,尤其不能违法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海南岛朝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方向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地处我国与东南亚各国交往的十字路口②气候宜人,拥有海水、阳光、沙滩和少数民族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③对外开放的政策?????????④工业实力雄厚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二、材料分析题13.《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于9月12日前后正式印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华东师范大学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能力指数(2016)研究报告”采用由科技创新、经济、交流服务、生态保护四个领域16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加权平均并求和的计算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协同能力进行了综合计算。根据协同能力得分,报告将长江经济带110座城市分为五类:第一类城市(100分)为龙头城市,只有上海一座城市。材料三:《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的四大战略定位: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1)材料一图中看出长江经济带覆盖了11个省市,其中长江干流没有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2)为什么上海能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3)根据材料三说说长江经济带的规划有何意义?14.1985年5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衢州升为地级市,掀开了这座古城崭新的一页。【辉煌成就】数据来源:《衢州日报》【求索寻道】回眸三十年,衢州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坚持从衢州实际出发,落实一系列发展举措,形成具有衢州特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绿色是生命的原色,是文明的底色,是衢州的特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衢州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阔步迈向绿色化发展新征程。(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衢州建市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2)(2)结合材料回答,衢州的特色发展之路体现了我国的哪些战略?运用所学知识,为什么能让家乡取得辉煌成就。(3)(3)“衢州是我家,发展靠大家。”请完成下列表格。我看到的现象我的行动某人乱扔废旧电池某工厂向江河偷排工业污水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B分析: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1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千米。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不少大河如美国的科罗拉多河、中国的黄河都已雄风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丽景象己成为历史的记忆了。材料说明了环境问题严重。今天是经济和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但人类还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等问题,人类还面临着毒品蔓延、国际恐怖活动猖獗、核武器扩散等严重问题。环境问题不仅仅是某个地区或者国家的问题,它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公共问题,是人类在全球化中面临的一个挑战。因而要注意趋利避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快速发发展的做法不值得提倡。要注意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爱护大自然,保护地球;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生存空间,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机会。故答案为:B【点评】解答本题的国会是理解材料内容,结合选项不难得出正确答案。2.C分析:根据所学,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这体现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②③符合题意,正确。①错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化。④错误,坚持绿色发展,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3.B分析:此题考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相关知识。从题干看出人们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从而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因此,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环境,实现PRED协调发展。AD说法错误,C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完全对立,也是不对的。答案是B。【点评】树立科学发展观,知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4.(1)D(2)A分析:(1)根据题干近几十年,通过开荒湖泊,新增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水的含盐量增加,大量鱼类可能死亡,又联系题干信息,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湖水总量减少,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综合信息,只有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根据题干近几十年,通过开荒湖泊,新增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防止继续萎缩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林,保护水源。【点评】考查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及补救措施。5.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该题只要结合图中信息逐一分析即可。①中“追求高速发展”不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排除,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理解。6.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昔日靠山吃山人穷家贫,今朝退耕还林民富国强。”退耕还林——材料强调的是资源和环境问题,这体现了选项A的观点。BCD选项的说法本身都错误,故不选。【点评】知道可持续发展的要求。7.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漫画反映的雾霾属于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的破坏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故本题选A。【点评】明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8.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中心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了解。9.A分析:本题考查人口问题与资源问题的相关知识。由于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引发对土地、水、石油、煤炭等的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课件、可见,资源问题是由人口问题引起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点评】理解人口问题与资源问题的相互关系,增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10.A分析:围湖造田会使得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的能力下降,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珍惜和合理利用,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发展生态农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可持续发展包含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缺一不可。?11.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情绪和法律的有关知识。题干中男女司机由于情绪失控,酿成暴力冲突,女司机被打受伤住院,男司机因涉嫌寻衅滋事被刑事拘留。上述事例说明了调控情绪的重要性。组合式选择题用排除法比较简单。情绪是可以调控的,①错误,排除有①的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调控情绪、遵守法律的理解。12.D分析:此题考查海南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的条件。①②是发展旅游业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③是国家政策属于人文条件,④违背海南发展的客观事实,故排除。故选择D。【点评】要了解典型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案例。二、材料分析题13.(1)贵州省、浙江省。(2)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好。历史背景:是中国开放较早的商户。工业基础:工业基础良好,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政策支持:1992年国家实施浦东开发战略,上海成为我国的金融中心和高科技中心。(3)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改革创新。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流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图中看出长江经济带覆盖了11个省市,其中长江干流没有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贵州省、浙江省。(2)本题考查的是上海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能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有众多原因,在自然条件方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好。历史上,上海是中国开放较早的商户。上海的工业基础良好,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992年国家实施浦东开发战略,上海成为我国的金融中心和高科技中心。(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的规划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改革创新。【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江流域范围、上海经济起飞原因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4.(1)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高,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显著,城乡面貌变化大,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2)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弘扬愚公精神,能给我们提供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依靠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3)我会主动捡起放进不可回收垃圾箱等我会主动举报等。分析:本题为图表分析题。第(1)问可直接从图表中概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面貌变化大等成就。第(2)问要注意有两小问,煎胶然“依靠科技生态”可判断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后半句可根据前半问举措的积极意义,如愚公精神能提供精神动力,科技能提供智力支持,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等。第(3)问写出自己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实际行动即可。分析:掌握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地方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