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七单元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2,19世纪初这一比例上升为2∶3,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圈地运动使农民涌入城市 B.工业革命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C.“日不落”殖民帝国建立 D.城市大量吸收外来移民 2. 下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情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阶级成分是( ) A.地主 B.资本家 C.工人 D.农民 3. 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可见改良蒸汽机的作用不包括( ) A.促进大工厂的出现和发展 B.导致大城市出现 C.提高工业人口比重 D.推动农业的发展 4. 如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A.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 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 5.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促使这一转变发生的直接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D.?资产阶级革命 6. 某历史雪茄曾这样写道:“林立的烟囱比神圣的教堂突然间多了起来。”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文艺复兴后 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D.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7. 9世纪50年代,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型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这一描述反映出( ) A、其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 B、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 C、工业化中环境环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D、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 8. 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毒品泛滥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9. 1867年,英国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体力劳动者的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39%。这反映工业革命( ) A.造成贫富差距大 B.创造巨大生产力 C.改变工农业的经济比重 D.促进资产阶级的产生 10. 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根源是( )?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D.?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 11.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约900万增加到约1800万。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主要原因是( ) A. 新航路开辟 B. 殖民地扩张 C. 工业革命的推动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12. 19世纪以后,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的是( ) A.环境污染严重 B.贫富分化加剧 C.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 D.教育的普及 13. 1870年以后,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是( ) A.英国、美国 B.英国、法国 C.德国、美国 D.德国、法国 14. 下面各项中说明工业化与城市化好处的是(??? ) A.?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 B.?人们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C.?城市建设发展缺乏规划??????????????????????????????????????? D.?污染严重、交通和住房拥挤 15. 19世纪末,穿袜子、吃巧克力、喝茶成为欧美国家大众化的生活方式;20世纪上半期,生活在都市的中国人开始使用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传递信息。这些现象根源于(?? ? ) A.?工业革命的推动???????????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C.?世界大战的推动???????????D.?整体世界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而且不可挽回地改变了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两次工业革命产生哪些共同的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什么新变化?工业化除了造成材料中的问题外,还造成了哪些社会问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技术革命,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 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1)材料一的“革命”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革命”时代有许多的重大科技发明,请举一项重大科技成就及其发明者,简要谈谈该发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3)材料中的“革命”使社会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工业化对人类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请列举工业化带来社会生活变化的一项内容,想一想这些内容在你现在的生活中有什么表现? (4)上面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18.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0年—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材料二 1850年—1900年,伦敦和纽约的人口分别从268万和70万增加到658万和344万。到1900年,欧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过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国家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绝对多数。 (2)材料二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三 1911年—1913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是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价值只有2.3万马克,最贫困人口尚不在此列。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3)材料三反映出什么社会现象? (4)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DBB 6-10BCCAA 11-15CDBBA 二、非选择题 16. (1)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2)垄断组织的出现;贫富分化加剧。 17. (1)工业革命。 (2)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作用:以蒸汽动力代替了自然力,使人类跨入了“蒸汽时代”。并促进了人类在交通运输、机器生产等方面的极大进步,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等(言之有理即可)。 (3)交通工具的改进与运用:火车、轮船、汽车已经成为人类代步的主要工具,由于这些工具速度快、载重量大,不仅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使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各种各样机器的发明,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各种药品如青霉素的出现,提高了人类的医疗水平,增强了人类抗击疾病的能力,延长了人类的寿命等。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8. (1)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地区人口迅速增长。说明了当时生产力得到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2)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地区的城市数量增加,城市人口也迅速增长,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3)20世纪初,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贫富分化加剧。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