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展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7.3 资本主义的扩张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在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过程中第一次王朝战争是对谁进行的?(  )
A.奥地利 B.丹麦
C.瑞士 D.法国
2. 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了一幅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 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此人最有可能是(  )
A.?马丁·路德??????????B.?俾斯麦????????????????????????????
C.?威廉一世????????D.?威廉二世
3. 下列有关统一后德意志帝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保留了君主制度
B. 消除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C. 没有彻底完成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D. 没有根本触动容克地主的政治经济利益
4. 普鲁士民族成分单一,是取得统一德国的领导地位的原因之一。这一单一民族是(  )
A. 日耳曼人  B. 希腊人
C. 吉普赛人  D. 阿拉伯人
5. 在美国内战前,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的焦点是( )
A.降低还是提高关税
B.奴隶制废存问题
C.扩大还是限制工业品出口
D.增加还是减少对英国的棉花出口
6. 下面内容主要用来研究( )
★第一,南北双方的物质基础. 人力资源与交通条件
★第二,南北生产技术与武器装备
★第三,联邦与邦联总统的能力与性格
★第四,南北主将的战略素养与指挥技巧
★第五,南北部队的士气与士兵军纪
★第六,南北民众对战争的态度与社会心理
A.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
B.决定美国内战胜负的因素
C.美国内战北方的力量强于南方
D.美国内战的影响
7. 在美国的“总统山”,李文见到了美国历史上被誉为“开国元勋”(右一)和“黑奴解放者”(左一)的两位总统的雕像,他们分别是( )
A.华盛顿. 杰斐逊 B.华盛顿. 林肯
C.华盛顿. 克伦威尔 D.罗伯斯庇尔. 林肯
8. 从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美国内战主要解决了(  )
A.国家独立的问题 B.扩大再生产的资本问题
C.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问题 D.资本主义发展的原料问题
9. 下列对彼得一世改革作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俄国经济. 军事实力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B.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C.打击了俄国的农奴制
D.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10. 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用一只专制的手,他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 )
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专横 B.保留了农奴制度
C.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D.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11. 在历史活动课上,李潞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俄国农奴制改革。你认为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进行改革的人物是亚历山大二世
B.这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C.这次改革的时间是1861年
D.沙皇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12.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发表《五条誓文》。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体现的改革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13.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 方针. 政策等迅速传入中国。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明治维新 B.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4. 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下列各项措施,为日本可持续(持久)发展奠定基础的是( )
A.废藩置县 B.鼓励发展工业
C.实行征兵制 D.重视发展教育
15. “该国近年改变旧制……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1874年李鸿章这份奏折反映的是( )
A.洋务运动的背景和内容
B.明治维新使日本产生侵略中国的野心
C.日本发动甲午战争
D.明治维新的原因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德国的工业化方式截然不同于法国。由于政治上不统一. 交通工具不良. 行会强大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但是,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的步伐前进,使欧洲其他所有的经济,包括英国的经济,都落后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中所指的“德国的工业化方式”是什么?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导致“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的原因有哪些。
(3)为什么“1871年以后,德国工业以巨人般的步伐前进”?
17.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60年,林肯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11月,选举结果揭晓,他以200万票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但在奴隶主控制的南部10个州,他没有得到1张选票。林肯当选总统的消息传出,美国南北矛盾迅速扩大,坚持蓄奴主义的南方把林肯的当选看作一场灾难,南卡罗莱纳州在林肯宣誓就职之前退出联邦。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战争一触即发。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出南北双方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南北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什么“林肯当选总统的消息传出,美国南北矛盾迅速扩大”?
材料三 1861年7月,北方军队进攻南方的里士满,大败而归。
(3)面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局面,结合所学回答林肯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扭转局面,有何作用。
材料四 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南北战争的意义。
材料五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马克思
他的地位相当于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耶稣。
——列夫·托尔斯泰
(5)通过课本内容以及你所了解的林肯的事迹,你认为林肯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末,俄国只有21个手工工场,主要使用农奴劳动。中央政务由按沙皇意愿设置的几十个部门负责,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盛行。地方的“督军”权力广泛,往往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当时的俄国只有陆军,没有海军。士兵一面当兵,一面还从事手工业和做买卖。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全城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也只占总人数的23.6%。
材料二 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沙俄同英法进行的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事先许多人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近代西方的脚步而将遭到失败……实际上,这场失败的确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
——摘编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2)列举一个“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的例子。彼得的强制性改革给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的“旧制度”和“西方的脚步”分别指什么。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兴建了现代化交通. 通信和教育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本民众承担了快速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和政治成本。1873年农民的土地税占据了农民谷物收益的40%-50%,在明治发展的开头几年相当于政府财政收入的90%.购买工业设备的外汇主要来自于低工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品出口。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三 明治天皇一改过去天皇涂脂抹粉之形象,以断发蓄须. 军装戎马之形象做出表率,皇室开启西方近代饮食习惯,这种先导性示范效应很快影响到普通日本国民。明治时期思想家森有礼以“开启民智. 文明开化”为己任,通过刊物引导日本国民移风易俗,教育家福泽谕吉创办学堂,培养具备西方近代知识和国际视野的学生。
——摘编自《明治维新如何让日本移风易俗》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日本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各种社会力量在日本近代社会转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3)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发展,你认为不同的社会力量应该怎样承担好自己的责任?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BBAB 6-10BBCCC 11-15BCADB
二. 非选择题
16. (1)走普鲁士道路,武力完成统一。
(2)邦国分立. 交通工具不良. 封建行会强大,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3)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获得统一的国内市场,并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17. (1)矛盾表现在劳动力. 原料. 市场方面;矛盾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因为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3)措施: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作用:两个法令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4)政治上: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
经济上: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有责任心,诚实,具有襟怀坦荡. 仁爱正义. 宽容大度的优秀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18. (1)17世纪的俄国,无论在政治. 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
(2)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 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等。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3)封建农奴制。资本主义制度。
19. (1)危机:面对侵略,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幕府的统治遇到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2)明治天皇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农民的土地税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日本皇室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或者生活习惯的示范作用,影响了日本的普通民众;明治维新时期的思想家担当历史使命,积极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的先进思想,引领社会习俗的变化;明治时期的教育家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
(3)面对社会发展,政府应该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府要农轻重比例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先进知识分子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代表先进思想文化发展方向;教育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