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5.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5.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试卷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5.3《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这句话中“改死了”即指苏联解体。从实质上分析,苏联解体是(???

A.?国家已经四分五裂????????B.?国家名称发生变化局????????C.?社会制度发生变化????????D.?执政党失去了政权
2.“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问彻底倒塌了。”材料中“红色帝国倒塌”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马乔夫的改革??????????B.?西方的和平演变思想??????????C.?八一九事件??????????D.?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3.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下列哪些国家的总统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
①哈萨克斯坦???
②乌克兰???
③白俄罗斯???
④土库曼斯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这些事情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材料中的“这些事情”指的是(???

A.?冷战开始???????????????????????????B.?苏联解体???????????????????????????C.?东欧剧变???????????????????????????D.?经济危机
5.赫鲁晓夫在改革中,对哪个行业的改革倾注了大量心血(????
)
A.?工业????????????????????????????????????B.?农业????????????????????????????????????C.?商业???????????????????????????????????D.?服务业
6.某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同学参考了《意识形态与冷战的起源》《北约与华约变化的前瞻》《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等文献资料。据此判断,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A.?全球化迅速发展?????B.?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C.?亚非拉国家的振兴?????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7.小亮在学习世界现代史时,收集到以下四副图片,请问他在研究哪一历史主题(??

?
?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美国田纳西工程?
??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
十一届三中全会???????
A.?革命与改革???????????????????????B.?科技与和平???????????????????????C.?独立与振兴???????????????????????D.?战争与科技
8.随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落,苏联退出了历史舞台。历史上的苏联从建立到解体一共维持了多少年(???

A.?68年????????????????????????????????????B.?69年????????????????????????????????????C.?70年????????????????????????????????????D.?71年
9.下列表述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匈牙利改革相符的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B.?局部改革和调整政治经济体制
C.?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D.?通过实行多党制分散国家权力
10.二战后,东欧一位领导人说:“我们不应奴隶般的模仿外国人的模样”,这里提到的“外国模样”指的是东欧各国的经济建设照搬了(  )
A.?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罗斯福新政
二、材料分析题
11.材料一:1933—1937年,罗斯福政府拨款120亿美元,用于筑路、造林、水利等工程,解决了数百万人的就业问题。
材料二:1971—1975年,这一时期为滞胀的迅速发展时期。尼克松政府放弃了“双紧政策”,采取了“通货膨胀政策”,以求遏止经济危机的恶化。到1973年,虽然实际经济增长率上升为5.2%,但通货膨胀率也上升为6.5%。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上台后,通过改革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形势好转,财政赤字逐年减少,1997年实现财政盈余。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二中美国经济遇到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经济有什么特点?
(4)综合三则材料,说说美国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的调整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
12.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个长期探索的历程。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摘自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材料三????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对农民和私人资本让步。……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承认了市场关系的作用,它构成了这一政策的核心。???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哪一历史事件?
指出当时在理论上、思想上对哪两个重大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导致这一事件发生?简要分析这一事件导致的后果。???
(2)根据世界历史知识,从国际形势角度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
并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评述的是苏俄哪一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政策的核心是什么????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指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给我们最大启示是什么????
13.?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的最南部,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克里米亚半岛犹如一只伸展开的巨型章鱼,将触角从东欧平原南端伸向黑海中央,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谁占领克里米亚,谁就能控制整个黑海”早已成为军事家们的共识。
【溯源克里米亚】
材料一:1853年,俄国为夺取黑海出海口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战争使俄国惨改,对于战争的结果,也早就有人做出过这样的预言:“……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寻访克里米亚】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英、法、美三国在克里米亚半岛召开了一个会议,这次会议对于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一致行动,加速二战进程有及其重大意义,并对战后世界格局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探究克里米亚】
材料三:2014年3月21日,克里米亚议会宣布公投决定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将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的条约,西方国家随即发表声明,宣称克里米亚全民公决没有“法律效力”,将不承认公决结果。俄方则表示,将尊重并支持克里米亚人民的选择。两种不同态度针峰相对,所以普京如果最终从法律上确认克里米亚从乌克兰独立并归属于俄罗斯,那么将成为冷战结束后最严重的国际政治事件,俄罗斯与西方将在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形成新的接近于冷战的格局。对于美欧来说,乌克兰亦是必争之地。从远期战略来看,遏制普京的超级大国梦,乌克兰作为毗邻俄罗斯的大国,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因此,战争也是美欧的可能选项。??????????????????????
——《搜狐新闻网》
【感悟克里米亚】
材料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铁甲船和现代的爆炸性的炮弹第一次被使用。它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壕沟战和静止战。电报首次在战争中被使用,火车首次被用来运送补给和增援……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规模投入使用飞机、坦克、潜艇和毒气等新式武器,这次战争可以说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一次检验和应用。使战争火力得以增强,造成更加严重的伤亡。????????????????????
——《搜狐网》
(1)材料一中提到的“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俄国痛定思痛,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它将来发展有用?这一措施在俄国历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2)请问这次会议的名称?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当今世界,世界格局又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
(3)材料中“冷战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4)有人认为克里米亚公投不是结束而是大国博奕的开始,“克里米亚”地区会成为第二个巴尔干半岛,引发战争爆发。你如何看待?请说明理由。
(5)根据材料四,谈谈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分析: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苏联解体,国家四分五裂,各加盟国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丧失了政权,解体后的各加盟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苏联解体实质上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苏联解体不仅给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一系列政治、经济上的冲击,而且对整个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C项社会制度发生变化是苏联解体的实质,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苏联解体的相关知识。
2.
D
分析:据题干“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苏联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苏联的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A项戈尔马乔夫的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不符合题意;
B项西方的和平演变思想是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不符合题意;
C项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题,不符合题意;
D项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是材料中“红色帝国倒塌”的根本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苏联解体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知道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苏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3.
B
分析:此题考查独联体成立的知识。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签署协议,决定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故答案是B。
【点评】知道独联体成立的相关知识。
4.
B
分析:题干材料中的“这些事情”指的是东欧剧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由于苏联的影响,它们都照搬了苏联的模式——斯大林模式,忽视本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终导致各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导致了东欧剧变的发生。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史称东欧剧变。B项苏联解体是题干材料中的“这些事情”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题干信息为依托,考查东欧剧变的相关知识。需要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苏东艰难探索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相关知识。
5.
B
分析:本题考察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关知识。根据九下教材《苏联的改革与发展》一课介绍,赫鲁晓夫在改革中,对哪农业的改革倾注了大量心血。选B。
【点评】掌握赫鲁晓夫改革
6.
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结束。故选择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了解。
7.
A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世界革命和改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和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都是通过武装斗争推翻旧的统治的革命运动,而美国田纳西工程和中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改革的内容,因此小亮这几幅图片反映他研究的主题是A,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解读图片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改革尤其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加,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如今中国正在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8.
B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于1922年12月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合并,成立了苏联。它是一个由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国家,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1991年9月9日,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宣布独立,标志着苏联解体。苏联从1922年到1991年,共存在了69年。B项69年是历史上的苏联从建立到解体维持的时间,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面历史时间的计算和识记能力。
9.
B
分析:匈牙利的改革,在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经济上: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分析内容可见匈牙利的改革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通过实行多党制分散国家权力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果。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表述错误,故此题选择答案B。???
10.
C
分析:东欧各国由于受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加上苏联的干预,缺乏独立自主权利,从而导致剧变。材料提到的“外国模样”指的就是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故选C项。
【点评】东欧各国的改革。本题考查学生对东欧剧变原因的认识,属于识记、理解层次。
二、材料分析题
11.
(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美国大批工厂破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
(2)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
(3)改革经济政策,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4)启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根据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制度、不断改革、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等。
分析:(1)联系所学知识,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大批银行和工厂倒闭,国际贸易大幅下降,3000多万工人失业,几百万小农破产……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受到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和通货膨胀的困扰,经济滞胀,发展缓慢。
(3)克林顿政府时期,重视高科技的开发和应用,经济高速增长。
(4)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美国大批工厂破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
(2)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
(3)改革经济政策,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4)启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根据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制度、不断改革、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二战后及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史实。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急剧膨胀,成为经济超级大国。学生要准确识记二战后及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史实。
12.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2)1991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3)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
分析:(1)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一中图片的文字“二十年超美,十五年超英”“肥猪赛大象”可看出当时的情况不符合实际,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清,结果导致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2)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相关知识,第一小问要求从国际形势方面分析,结合“南方谈话”的时间,当时的形势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第二小问考查“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运用所学知道分析可知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3)本题考查苏联新经济政策相关知识,从题目所给信息“承认了市场关系的作用”可判断该政策为苏联的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核心结合材料分析,即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或运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总结能力,注意结合材料,语言表述恰当即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给们的的最大启示有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经济建设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等。
13.
(1)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雅尔塔会议;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3)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4)不会;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各国联系加强;联合国的协调作用;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等。
会;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不断;偶发事件处理不好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线等
(5)战争催生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发展;科学技术的发明运用于军事,又使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能加快战争进程。?
??????????????????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内容。材料一中提到的“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俄国痛定思痛,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本题考查的是雅尔塔会议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的变化。1945年,在美、英、苏三国主导下,召开了雅尔塔会议。这次会议对于加强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一致行动,加速二战进程有及其重大意义,并对战后世界格局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战后,随着北约、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当今世界,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相关内容。材料中“冷战格局”形成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目的是遏制苏联,称霸世界。(4)本题考查的是对当今乌克兰危机的看法。观点一,“克里米亚”地区不会成为第二个巴尔干半岛,引发战争爆发。原因: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各国联系加强;联合国的协调作用;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等。观点二,“克里米亚”地区会成为第二个巴尔干半岛,引发战争爆发。原因: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不断;偶发事件处理不好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线等。(5)本题考查的是战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战争催生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发展;科学技术的发明运用于军事,又使战争更加残酷,毁灭性更大;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能加快战争进程。
【点评】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冷战和热战·杜鲁门主义;·告别“雅尔塔”·多极化趋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