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8.1.2《我国的人口与发展》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A.?平均每平方千米面积上的人口数?????B.?人口总数?????C.?每年出生的人口数?????D.?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数2.读“某发展中国家2000-2055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小题。(1)关于该国2000-2018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0—1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B.15—6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60%C.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D.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2)未来30年,该国可能面临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和老龄化两大社会难题,合理的应对策略是(???)?①实行计划生育,减少人口出生率②完善社会保障,改善老年人医疗条件③重视学校教育,提高劳动人口科技素养④增加工作岗位,接纳国际移民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据统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在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同时,老年人口比重继续攀升。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告诉我们我国(??)①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②人口数量少问题突出③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过时了④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也是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更为世界树立标杆。中国的这一承诺(???)A.?有利于解决世界妇女平权问题?????????????????????????????B.?有利于发展互联网事业C.?有利于解决世界人口与粮食问题?????????????????????????D.?有利于树立中国全球领导地位5.下列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C.?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D.?人口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6.阅读下图,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①人口总量不断增加②计划生育取得成效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④老龄化同题日益严重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7.今年嘉兴市运管工作会议提出新目标,“公交优先不动摇”对这一做法理解错误的是(???)A.?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B.?有利于节约资源?????????C.?有利于保护环境?????????D.?有利于解决人口问题8.观察《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变化图》,回答小题。(1)我国最大的人口红利期出现在(???)A.1980年B.2010年C.2030年D.2050年(2)分析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①青壮年比例降低,劳动力减少②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③人口出生率降低,出现负增长④人口总数量急剧减少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9.下图为我国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上的黑河,腾冲所在的省区分别是(?)A.吉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B.黑龙江省和云南省C.辽宁省和云南省D.黑龙江省和四川省(2)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多B.北方人口密度大,南方人口密度小C.我国汉族人口都分布于东部地区D.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10.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以下能有效应对该问题的做法有(???)①鼓励适龄青年晚婚晚育?????②开放“全面二胎”政策③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④出台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相关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1.《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于9月12日前后正式印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华东师范大学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能力指数(2016)研究报告”采用由科技创新、经济、交流服务、生态保护四个领域16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加权平均并求和的计算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协同能力进行了综合计算。根据协同能力得分,报告将长江经济带110座城市分为五类:第一类城市(100分)为龙头城市,只有上海一座城市。材料三:《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了长江经济带的四大战略定位: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1)材料一图中看出长江经济带覆盖了11个省市,其中长江干流没有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哪些?(2)为什么上海能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3)根据材料三说说长江经济带的规划有何意义?12.看图表,回答问题。(1)图表一反映出了我国怎样的大气环境状况和变化特点?(2)我们从图表二中能获得哪些信息?(3)请你为脱贫攻坚提一些合理化建议。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人口密度的相关知识。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故答案选A。【点评】知道人口密度的概念。2.(1)C(2)B分析:(1)关于该国2000-2018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表述,0—1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15—6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没有超过60%,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2050年以后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2050年以前没有超过,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2)未来30年,该国可能面临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和老龄化两大社会难题,合理的应对策略是完善社会保障,改善老年人医疗条件;重视学校教育,提高劳动人口科技素养。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人口老龄化问题,一般指人口中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目前在发达国家较为突出,不发达国家则被高出生率造成的人口年轻化掩盖了这一现象。3.B分析:材料中”人口绝对数量”"首次出现下降”与"老年人口比重继续攀升的现象发生说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不协调,一方面人口数量减少需要补充,另一方面老龄化加剧缺少劳动力需要补充。因此,“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①④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②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目前,我国人口基数依然大;③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计划生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口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的。依据分析和选项组合,因此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发展观,理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明确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4.C分析:依据题干信息“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可以看出,这主要是强调中国在摆脱贫困方面做出的承诺,人民摆脱了贫困,这有利于解决世界人口与粮食问题,其它三项都与题干信息无关,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解答本题,要紧贴题干信息回答。回答时,紧扣题干信息,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找到正确答案。5.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过多增长会造成资源危机,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生态平衡失调,所以ABC表述正确,D表述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解。6.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中国人口总量的变化,所以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7.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交优先不动摇”主要是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与人口问题没有直接联系,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8.(1)B(2)A分析:(1)根据所给图表,15-64岁人口比重在2010年附近达到最大值,也就是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根据图表分析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青壮年的比例下降,劳动力减少,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上升,老龄化问题严重。但是出生率下降,人口数量减少,从图中看不出来。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9.(1)B(2)D分析:(1)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指从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画的一条直线;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上的黑河、腾冲所在的省区分别是黑龙江省和云南省,故答案为:B。(2)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指从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画的一条直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故A错;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相比,北方人口密度小一点,南方人口密度大,故B错;我国共有56个民族,以汉族为主,有55个少数民族;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故C错;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故D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1)我国人口的界线大致是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该线以东部分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2)我国的人口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南部人口多,西部、北部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10.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老龄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鼓励适龄青年晚婚晚育不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理解。二、材料分析题11.(1)贵州省、浙江省。(2)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好。历史背景:是中国开放较早的商户。工业基础:工业基础良好,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政策支持:1992年国家实施浦东开发战略,上海成为我国的金融中心和高科技中心。(3)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改革创新。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长江流域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图中看出长江经济带覆盖了11个省市,其中长江干流没有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贵州省、浙江省。(2)本题考查的是上海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能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有众多原因,在自然条件方面,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好。历史上,上海是中国开放较早的商户。上海的工业基础良好,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992年国家实施浦东开发战略,上海成为我国的金融中心和高科技中心。(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经济带的规划有利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改革创新。【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江流域范围、上海经济起飞原因的识记,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2.(1)大气(或废气)污染严重;污染程度正在逐步降低。(2)环保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环保资金占GDP比重不断增加。(3)教育扶贫,发展绿色产业等。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表一反映出了我国大气(或废气)污染严重;但和以前相比,污染程度正在逐步降低。(2)根据图表二中的信息可知,我国在环保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环保资金占GDP比重不断增加。(3)请你为脱贫攻坚提一些合理化建议:教育扶贫,发展绿色产业等。故答案为:(1)大气(或废气)污染严重;污染程度正在逐步降低。(2)环保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环保资金占GDP比重不断增加。(3)教育扶贫,发展绿色产业等。【点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贫困问题的根源是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因此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具体措施可以从精准扶贫,发展特色经济,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方面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