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7.1.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隧道口的光亮“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立经济特区2.进人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现象能体现的是(????)①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②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③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④自谋职业,下海经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③3.2017年台州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期间,台州各地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放弃节假日休息来到附近路口,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文明劝导,提醒市民文明通行,安全驾驶,引导行人遵守交通法规。这体现了志愿者具有(???)A.?顽强的拼搏精神??????????B.?强烈的忧患意识??????????C.?高度的社会责任感??????????D.?时间空闲,无事可做4.新中国成立70年,我们分享了成功与辉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下列见证新时期的伟大成就的有(??)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③香港澳门相继回归??④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⑤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天空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③④⑤(2)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有(??)①实行改革开放???????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实施科技兴国战略???④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5.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B.?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C.?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中共十五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下图反映1949—1963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其中的论断正确的有(???)A.?1949-1953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新中国建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B.?1958-1961年间,粮食产量的下降完全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原因C.?1956-1957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D.?1963年后我国就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7.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A.?农业可持续发展?????????????B.?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C.?科技创新驱动?????????????D.?农业现代化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C.?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下面漫画分别体现了“全面小康社会”中的内涵的是(????)A.?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民主更加健全??????????????????????B.?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C.?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文化更加繁荣??????????????????????D.?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10.中国家电企业美的集团在2016年5月宣布,将斥资45亿美元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公司(KukaAG)。库卡公司在1898年成立于德国南部,是该国市场上领先的专注于工业制造流程数字化(也被称作“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企业之一。关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现得益于(???)①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②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鼓励、支持和引导③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列表总结是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历史知识总结正确的是( )序号历史事件标志着①1949年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②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了③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进入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④1997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完全终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宏伟蓝图.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二、问答题13.某校九年级开展“立足国情,展望发展”的探究活动,同学们事先收集了部分资料:材料一:新婚大件:今年初三的红红说:“我的爷爷奶奶结婚时有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和收音机四大件;我的爸爸妈妈结婚时有彩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四大件;我表哥和表嫂去年结婚时有120平方米的新房和小轿车。”材料二:到2007年,我国尚有1479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虽然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尚未达到小康。材料三:由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跨越;展望未来,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民生活还将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1)感悟发展:材料一中“新婚大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析问题: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中还存在怎样的问题?(3)我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试阐述要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我国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三、综合题14.舟山治岛理政新实践【数据篇】【环境篇】【发展篇】李克强把舟山比作上海港之外另一只眼睛。舟山要搞矿、煤、油及粮食等大宗战略物资,打造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敢闯敢试,面向世界,带动腹地,促进转型升级,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起画龙点睛的战略支撑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表3数据变化得益于哪些史实?(2)结合【环境篇】分析,制约舟山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打造江海联运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4)“治岛理政,人人有责”,作为中学生的你该如何参与这场实践?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C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1992年,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到了一个由初期到中期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到南方各省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人们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国企改革加快了步伐。?ABD三项都与题干时间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得出题干认识的主要依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相关知识。2.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中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相关知识。①②③均能体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④不能体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故正确答案选D【点评】知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3.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责任感的有关知识。本题是道德与法治题。分析材料“台州各地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放弃节假日休息来到附近路口,协助交警指挥交通、文明劝导,提醒市民文明通行,安全驾驶,引导行人遵守交通法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志愿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ABD与题意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4.(1)D(2)C分析:(1)“新时期”是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②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不符合“新时期”的成就,应排除含②的选项。D项①③④⑤见证新时期的伟大成就,符合题意;(2)上述成就的取得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行改革开放、科技兴国战略的结果。C项①②③是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D。(2)C。【点评】(1)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时期的伟大成就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组合选择题一般排除一个错误内容即可获取正确答案,部分题目需要经过两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题目所有内容都正确。(2)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时期的伟大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5.D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ABC三项搭配都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中共十五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6.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1953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土地改革的缘故,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推动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所以A错误。1958年实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之自然灾害,导致1958-1961年粮食产量的下降,所以B错误。1956-1957年间,粮食产量的上升是因为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的完成,使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合作经济的发展道路,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历史时期,所以C正确。我国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所以D错误。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了解。7.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即实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了解。8.D分析:此题考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故答案是D。【点评】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9.A分析:此题考查全面小康的特征,即“六个更加”分别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根据漫画寓意,图一指经济特征,图二指政治特征,故此题选择A。【点评】此题考查全面小康的特征,需要学生理解每个特征的意思。10.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中没有涉及分配制度,所以③与题意无关。故选择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为思想品德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B分析:此题在于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的了解,内容不难,主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正确答案为B。【点评】?课标要求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概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其中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序与地位,属于了解、知道层次。?12.C分析: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其中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故中共十三大最早提出“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三大的内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信息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问答题13.(1)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前所未有的提高,物质生活极大改善。(2)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完善等问题。(3)我国还需要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建设、外交等方面努力。譬如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全方位开放;在外交方面,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联系合作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理解。学生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认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同时在问题认识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说明解决思路,理解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材料中以小见大,有身边事例,有国家概括和发展展望,观点鲜明,角度具有发散性,符合学生答题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能力,体现出知识综合性和能力的拓展性,尤其注重自主探究能力。【点评】课标要求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其中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通过探究活动模式,凸显“认识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属于在理解基础上综合运用知识层次。三、综合题14.(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舟山开始了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的改革开放迈上了新的征程。(2)大气污染、海洋环境污染、淡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少、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3)因地制宜,优势互补。(4)行使批评建议权,为舟山的发展献计献策;努力学习,为舟山的发展添砖加瓦等。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有了巨大的发展。舟山正是在1978年开始了改革开放,取得了经济的巨大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的改革开放迈上了新的征程,舟山的经济建设步上了新的水平。(2)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制约舟山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大气污染、海洋环境污染、淡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少、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3)本题考查的是因地制宜原则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舟山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东海、西靠杭州湾、北面上海市,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与亚太新兴港口城市呈扇形辐射之势。在舟山打造江海联运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4)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行使批评建议权,为舟山的发展献计献策;努力学习,为舟山的发展添砖加瓦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了解,对因地制宜原则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