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喂——出来》的主题新探汤泽良安徽省桐城市新安初中[内容提要]本文针对人教社《教师用书》对其所选课文星新一的作品《喂——出来》的解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它不仅仅是呼吁人类要注意环境保护,更主要的它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只要有现代化就有着无法摆脱的废品处理问题,正如有美就有丑。人类应该反思现代化的方向是否是人类的唯一方向。[关键词]现代性、 工业化、 城市化 现代产品 现代废品见于人教社八年级下《语文》教材里的新星一的作品——《喂——出来》,《教师用书》给出其主题为“不顾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破坏大自然,必遭大自然报复。”所以,本课的情感教育目标为:善待地球。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源于把“这个深不可测的洞”当作“地球”来看待,从这个角度看向这个洞倾倒一切(垃圾)的行为就被当作“排污”过程。但问题是:文章前半部分很有篇幅表现了许多人在面对这个奇异的洞时的种种表现,而且作者对他们的神态描绘是充满了嘲讽和揶谕的,这是否又有着作者怎样的用意呢?而这并不是“排污”的行为。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文主旨,我作了多方面的探究工作。一、星新一其人及作品星新一,1926年9月生于日本东京,父亲是制药公司经理,曾赴美留学,还创办了药科大学,并担任过参议院议员。星新一的外祖母小金井喜美子是日本著名作家森鸥外的妹妹,有名的“明星派”“和歌诗人”,外祖父小金井良精博士是日本解剖学和人类学的草创者。星新一幼年时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受他们的影响很深。星新一曾就读于日本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念完中学后又考入东京大学农学部园艺化学系,毕业后进入东京大学研究院继续深造。在公司濒临破产之际,星新一那种暗淡忧郁的心情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虽然星新一并非彻底的悲观消极的厌世主义者,但多变多艰的经历却使他具备了一种对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敏锐的洞察力,写出了许多异彩纷呈、从各个角度反映社会现实的微型小说。①他被称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极短篇之神”。其作品被誉为“科幻的徘句”,“新编一千零一夜”,“人生必读书”。星新一微型小说在全球累计印数已突破1亿册,可谓妇孺皆读,老少咸宜。②所有这些说明,与其说星新一是个科幻小说家,倒不如说他是个微型小说家。科幻只是他为了揭露社会现实的一个形式而已。日本作家都筑道夫说“即使读他(星新一)十年前的作品,也决不会有丝毫陈旧过时的感觉。”综观星新一作品,其主题几乎都是反映社会现实,而并不是对未来进行展望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相比儒勒·凡尔纳的科学历险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例如:《特技》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某日,一如往常,本要播放稿件,竟违背自己的意志,信口开河起来。“下面报告新闻,发现了一起行贿受贿案件。据报,K企业定期向主管机关的高级官员重金行贿……“播后,电视台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讲了原稿上根本不存在的事儿?”“我也不知道,是无意之中说出口的。是脑袋出了毛病吧?”“脑袋出毛病?真丢人,人家会抗议的。别侃下去,否则我们电视台就会威信扫地。”电视台里的人都吓得面如土色,播音员也静等着革职。然而,奇怪的是城市里根本没有人打来电话表示抗议。不仅如此,电视台还得到情报说,电视台点名的那几位高级官员已经引咎辞职。还听说,对此报道半信半疑的警方,在K企业进行搜查,很快就发现了行贿的证据,立刻逮捕了嫌疑者……③从此这人获得了某种特技:能在未获得犯罪证据前预先向公众报道某些人犯罪事实的本领。紧接着,偷税者也被揪了出来,后来许多熟识的人都因为种种不同的“欺骗”和“隐私”见到他就逃之夭夭,甚至连妻子也不见了。乍一看,这是一种“特技”,但问题不在于播音员能够“未卜先知”,而在于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着一种不可告人的阴暗面,作者并没有批评这些被揭露阴暗的人,也没有赞美这位拥有“特技”的播音员。可见作者的矛头指向了他们所处的社会——以竞争和规则(法律)为标志的现代模型的社会让其中的子民无法至清至纯地生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想至清至纯地生活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最终,能够发现人们生活阴暗面的播音员成为“孤家寡人”就是一个明证。在此文里,拥有特技的播音员——想实现至清至纯生活的人无法生活得愉快;同样,被报道的民众也无法生活得愉快。——这足以启示人们:看来,还是模糊的传统社会让人幸福。科学幻想的成分只是小说开端这位播音员拥有特技的一刹那,反映的社会问题却仍是社会现实。再看另一篇稍具科学幻想色彩的小说:《人造美人》④它说的是一位叫“布克”的美女机器人,改变了一家濒临破产的酒巴的命运,它因为美貌吸引了许多失意的男人前来喝酒(注意:文章开端的一句——到处都是失业者);这个机器人可以和顾客喝酒,“酒量”大得惊人,这正好为酒巴老板利用:用一根导管将机器人喝下去的酒收集再出售。老板从中大获其利。科学家研制机器人的初衷是提高工作效率,解放繁重的劳动人们,造福人类。可是这里的高端机器人竟是不法商人谋利的手段,最终竟成为杀害民众的刽子手!令人痛心。对这样的命题,作者不着一字,尽在叙事中让读者去自个儿咀嚼、体会。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后,然后合情合理地编织情节。正是导管回收酒一节为悲剧结局提供情节可能;而男青年的投毒同归于尽行为在“到处都是失业者”、“机器人的高傲”和对美女追求得死去活来的三重因素下显得那么自然。老板因为得意忘形因为唯利是图而得到死亡结局,这不仅是富有逻辑的巧合,更是寓言——以为高技术可以改善人们环境,但也可以毁灭人们的生活。《人造美人》里作者用形象生动的笔触揭示了技术和商业的未来极有可能是毁灭。在上面两篇小说和其它小说中我们发现:星新一的作品主题几乎无一不是关注现代性。作家创作最丰富的年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此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空前发展,技术的发明与运用迅猛广泛,商业的繁荣与渗透壮观深刻。这一切让那些在商业社会里大发其财的资本家们得意乐观。可能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经历,让星新一却看到了另外的本质的一面:以技术和商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对人类来说不一定是个好东西。星新一是有先见之明的,今天,种种引以为人类自豪的技术发明和商业运作模式越来越突显了它们的弊端。例如人们常常认为水能发电是最清洁最便宜的能源,可是建水库改变了当地地貌和区域生态;农药化肥的使用获得了作物的丰产,可是带来的却是土地的板结和人体免疫力的下降;抗生素的发明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可是今天的我们有几个是远离它们的真身呢?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只能说明现有的金融机制和商业机制的弊端百出。号称最清洁最节约的核发电在2011年3·11福岛地震中的核泄露事故不是这个命题的验证吗?……二、正是在这样的作品主题和作者个性气质下,我认为,《喂——出来》探讨的决不是简单的环保问题,而应该是现代性问题。首先不能简单的将文中的“洞”理解为地球。现代化生产必然有大量的排放。例如钢铁生产,工人们从地底里挖来铁矿石,从中提取精华——铁;然后去其糟粕——矿渣,这矿渣总要处理罢。核能利用,核废料也要处理。汽车开动,方便人类,可是尾气就不可避免地排放到空气中去了……不一而足⑤。从这个角度说,这个无底洞的出现是件令人类非常欣喜的事。专业化社会的到来,包括专业治污企业的出现逻辑非常切合文章中那家买下这个洞口的商人。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确确实实地需要这样的洞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品垃圾,从而解决发展中的后顾之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废品产出也加快,使得地球自身难以及时分解废品。废品呈现出的负作用越来越明显,让人类不得不考虑解决它们。应该说,本文所写就是关于人类处理废品的问题,而并没有讲人类很随意地向地球乱排乱放。而文末还写道:“这个洞任劳任怨地给整个城市洗刷着各种肮脏的东西。渐渐地,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这说明人们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也考虑到治处理废品的问题,同时在治理的过程中做得也是“很好”,如果说向地球乱排乱放污秽的话,地球岂能变美呢?可是任何评价只能是相对的(角度、时间等),“很好”只是短暂的,说不定,当年的“很好”也为未来埋下了祸根。这里作者是说,人们在工业化进程中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沾沾自喜,说不定哪一天就可以显现你的短视行径。其次,应该注意到人物。尽管星新一的作品里的人物不是很具体,个性不够鲜明。但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鲜明的写作态度。例如,警察、记者、学者、商人都是一些现代社会的必不可少的角色。警察耀武扬威,记者趋之若鹜,学者故弄玄虚,商人唯利是图,村民愚昧无知。这些人对台风过后出现的洞态度不一占文章重要的篇幅,相对于后来商人以洞大发其财来讲,篇幅并不小。如果说“讽刺人们随意向地球乱排乱放行为”是本文的主题,这个情节的处理显然就本末倒置了。小说在这里极尽讽刺之笔刻画了这些现代人的丑态,还有“无底洞”也成为订了婚的姑娘掩埋旧日记旧秘密的绝佳场所。所以说,小说是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人类沾沾自喜的现代化,指向了现代化中扭曲的人性。最后,科学幻想的成分相比于现实性来讲不是太大。小说开端台风过后出现的洞、还有小说结尾部分“喂——出来”的声音、小石子的弹出应该是科学幻想成分,余皆现实性很强。无底洞的出现实是人类的期盼,这样深不可测的洞的出现确实是人类自私的表现,它的出现虽然有着强烈的科幻色彩,可是依然是现实的曲折表现,它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原子能发电公司将“原子能反应堆的废料就倾倒进这个洞里。”“外交部和国防部把那些用不着的机密文件连同保险柜一块儿扔了进去。”“在大学里做传染病实验的那些动物的尸体被运了来,并且其中还夹杂着不少无人认领的流浪者的尸体。”“订了婚的姑娘们都把从前的那些日记本丢进了这个洞里。还有的人把从前同恋人一起拍的照片扔进了洞里,然后又心安理得地开始了新的恋爱。”“警察把没收来的假钞统统交给这个洞处理。”“犯罪分子把犯罪证据都悄悄地扔进了洞里。”这一切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工业化的必然,城市化的必然。小说这样描写到:“这个洞使得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们感到了极大的欣慰。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人们只顾拼命地扩大生产规模,从而给城市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害。可是要想治理这些公害却相当困难,无论是谁都感到很棘手。并且,人们都只愿意在生产性企业或商业公司工作,谁也不愿意天天和各种各样的垃圾打交道。现在人们都认为,这个社会问题将可以由这个洞来妥善解决。”这个洞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后顾之忧。三、小说主题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初步将这篇小说的主题表述为:小说通过科学幻想出一个深不可测的洞,看似解决了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废品处理的问题。但无论什么方法都不能根本上处理人类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垃圾,早晚有一天会显现人类的短视行为。只要有现代化进程,就有着无法处理的废品问题。正如美和丑是相伴而生,现代物质的光鲜也无法遮掩现代物质的污秽。小说非常含蓄地启示我们人类应好好地反省我们选择的前进方向:现代化和城市化是否正确;现代性可是人类唯一前进的方向。小说语言浅显通俗,但含义深刻、意蕴丰富。我主张从星新一的主要作品主题入手和他的人生经历,特别是深受其爷爷作为人类学家的影响,等等这些方面来考察本小说的主题。李泽厚说:“散文是写‘我’的艺术;小说是写社会的艺术。”而本文作为小说当然将主题指向社会问题。尽管如此,但我仍感到不能全面而准确地表达本小说的主题,敬请各位专家指正。[注释]见网络“星新一”词条。见《教师用书》——《喂——出来》之“有关资料”。见《美文共赏》(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30页。见网络“星新一”词条。见《读书》杂志2010年第7期田松著《推广转基因技术首先不是科学问题》,5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