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 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测试(1)
一、单选题
1.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是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成就的重要舞台。下列一段与世博会相关的资料中共有几处错误:185l年,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纺织机械、蒸汽机、汽车等各种工业技术成果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会上展出了莱特兄弟的飞机(???
)
A.?一处??????????????????????????????????????B.?两处?
????????????????????????????????????C.?三处???????????????????????????????????D.?四处
2.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
3.19世纪中期,掌握日本实权的是(

A.?幕府将军??????????????????????????????????B.?天皇??????????????????????????????????C.?大名??????????????????????????????????D.?武士
4.1863年10月,美国联邦军共组建了58个黑人军团,黑人士兵达37482人,成为一支英勇顽强的战斗力量。这是因为联邦政府发布了(  )
A.?《独立宣言》???????????B.?《1787年宪法》???????????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会晤
6.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南圃南农遍地,棉麦秋收;北工北贾居奇,工人价重。”由此引起了的直接后果是(
???)
A.?独立战争风起云涌?????????B.?南北矛盾日益激化?????????C.?联邦国家分崩离析?????????D.?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7.2018年5月,“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人权宣言》的颁布???????????????????????????????????????????D.?《独立宣言》的发表
8.“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这段文字中描述的“新的太阳的升起”跟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新航路开辟????????????????????B.?美国独立战争????????????????????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9.新航路开辟后,侵占拉丁美洲的欧洲殖民者是(???

A.?英国和法国???????????????????B.?荷兰和美国???????????????????C.?葡萄牙和西班牙???????????????????D.?法国和葡萄牙
10.下面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中程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

A.?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B.?黄金、白银????????????????????C.?黑人奴隶????????????????????D.?生产原料
11.1831年,英国一本名为《机器的成绩》的书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
“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缘于(???

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新航路的开辟?????????????????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2.世界历史的工业革命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最早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有关的是(??
)。
A.?乘坐火车回家探亲?????????B.?驾驶汽车外出旅行?????????C.?利用网络与同学交流?????????D.?用洗衣机洗衣服
13.下图是一幅关于电气时代来临的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漫画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①火车的发明者是英国机械师瓦特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人电气时代
③19世纪后期,美国后来居上,率先实现电气化,工业发展势头超过了英国
④英国、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4.马克思认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句话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因素是(
???)
①科技创新的技术保障
②海外市场扩大的需求
③资本主义制度的保证
④早期资本的原始积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二、问答题
16.读一读,写一写。
材料一?
史学专家吴于廑曾写道: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1938年,爱因斯坦在致纽约世界工业博览会的信中写道:“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焦虑地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会充满忧虑和恐惧。”
材料三?
高科技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
评析材料中关于科技革命影响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17.请列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材料分析题
18.绘制年代尺是学习历史与社会的重要方法,有助于我们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观察年代尺,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法律文件颁布”年代尺。
材料二:中国近代史年代尺
(1)写出材料一中A、B、C、D字母对应的法律文件名称。
(2)分别写出材料一中A、B文件确立的政治制度
(3)写出材料二中①②的运动和战争名称。
(4)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信息,说说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是什么?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到5月13日,全国多数省级党报都转载了此文……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由此引发了一场大讨论。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B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考点的掌握。181年伦敦世博会上不可能展出汽车,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不可能展出莱特兄弟的飞机,因为飞机在1903年年底才被发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及其发明时间。
2.
C
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项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的主要依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A
分析:19世纪中期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处于幕府统治之下,幕府将军掌握日本实权,天皇有名无实,大名、武士都要听命于幕府将军。
A项幕府将军在19世纪中期掌握日本实权,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日本历史的识记能力。
4.
D
分析:此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独立宣言》和
《1787年宪法》
颁布于美国独立战争时期,AB排除;《宅地法》
是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这项法律不是针对黑人奴隶的,C排除。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解放了黑人,激起了广大黑人参战的热情,更符合题意,故答案是D。
【点评】知道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
5.
C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C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的识记能力。
6.
B
分析:“南圃南农遍地,棉麦秋收;北工北贾居奇,工人价重。”说明了美国社会南方以农业为主,
北方以工商业为主,
南北相差甚大,为此南北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导致美国内战的爆发。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南北矛盾日益激化是由题干现象引起的直接后果,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内战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掌握美国内战的史实。
?
7.
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有关知识。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识记。
8.
D
分析:材料中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这段话的含义是指,英国衰落了而美国崛起。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走在了前列,经济发展迅速,而英国则发展相对缓慢,这种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英美两国实力的此消彼长,所以英国衰落了,而美国崛起了。?
ABC三项和题干文字中描述的“新的太阳的升起”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和题干文字中描述的“新的太阳的升起”有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衰落和美国崛起的原因。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
9.
C
分析: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C项葡萄牙和西班牙新航路开辟后侵占拉丁美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统治的相关史实。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相继开始了殖民掠夺和扩张。
10.
C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欧洲殖民者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欧洲的商船从港口出发,满载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欧洲。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被称为“三角贸易”。中程处船上运输的应该黑人奴隶。故C符合题意;A是出程船上运输的商品,BC是归程船上运输的商品。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贸易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三角贸易的时间、路线和影响。
11.
A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题干中的“1831年、《机器的成绩》、袜子生产效率提高”,可以想到最早开始于英国棉纺织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而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B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不符合题意;C新航路的开辟发生有15-16世纪,不符合题意;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640年,也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知道工业革命的影响。
12.
B
分析:A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3.
C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火车的发明者是史蒂芬孙,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和中心是美国和德国,①④错误。
C项②③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第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
14.
A
分析:题干材料“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说明海外市场扩大的需求使原有的生产技术和手段无法满足该需要,成为工业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题干材料“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说明科技创新的技术保障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又一因素。
A项①②是题干马克思这句话指出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及学生对材料的正确分析与理解。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15.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后果和影响,不是特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突出特点”,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科学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二、问答题
16.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技革命影响的有关知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高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将人类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进入了大机器时代,特别是汽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形成许多新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石油开采业和石油化工业,以及新兴的通讯产业;第三次科技革命,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或:科技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促进着社会的前进,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能砸破无知与落后,同时也能伤害到人类。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强国,但“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的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侵略以及争夺加剧,虽然最终形成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但是使生活在当时的人们“充满忧虑和恐惧”。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生产生活飞速发展,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到21世纪初,人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威胁和核危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但谁也无法挡住历史的进程,而我们只能合理的掌握他,不断的去完善,让科技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更加鲜艳夺目。科技已在改变生活,我们要用科技改变未来。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科技革命影响的理解。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故答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分,记忆即可,难度低。
三、材料分析题
18.
(1)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D.《大日本帝国宪法》。
(2)A.君主立宪制度;B.共和制。
(3)①甲午中日战争;②洋务运动。
(4)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分析:(1)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美国成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法国大革命爆发后,1789年资产阶级颁布了《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889年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标志着日本进入有限的宪政时期。
(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实行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
(3)根据所学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7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4)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D.《大日本帝国宪法》。
(2)A.君主立宪制度;B.共和制。
(3)①洋务运动;②甲午中日战争。
(4)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两个年代尺为依托,综合考查中西方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题目设计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9.
(1)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1978年底,北京。邓小平。
(3)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材料一中这篇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为材料二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分析:(1)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据所学知,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3)据所学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
(4)材料一中这篇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材料二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故答案为:(1)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1978年底,北京。邓小平。
(3)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材料一中这篇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为材料二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注意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