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8.3清末变法图强与失败一、单选题1.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自强、求富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2.近代史上,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右图所示报纸创办的时间是(???)A.?1872年??????????????????????????????B.?1897年??????????????????????????????C.?1905年???????????????????????????????D.?1915年3.我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A.?京师大学堂?????????????????????????B.?燕京大学?????????????????????????C.?京师同文馆?????????????????????????D.?清华大学4.广东东莞中考题)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A.?创办军事工业??????????????????B.?发展民用工业??????????????????C.?筹建新式陆海军??????????????????D.?派遣留学生5.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致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响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材料中的“万恶政府”是指(???)A.?清政府??????????????????????????B.?北洋政府??????????????????????????C.?国民政府??????????????????????????D.?南京临时政府6.2017年2月11日,上海市举办了“起步——中国现代出版”专题展,以纪念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下列图片中,适合展示的是(???)A.?土地改革房产证???????????????????B.?商务印书馆褒奖状C.?小岗村“生死文书”??????????D.?中共七大代表证7.“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A.?维新变法?????????????????????????B.?洋务运动?????????????????????????C.?禁烟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8.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进分子梦想建立西方的政治制度。下列探索活动是为了实现这一梦想的有(???)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1921年到1949年,中共先后成立了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长江书局、马列学院、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解放社等专门机构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53年,成立中共中央编译局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这些工作()???????????A.?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全党B.?掀起了全国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高潮C.?启蒙中国人民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全球传播10.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B.?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C.?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键词示意图有利于我们了解(???)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B.?国共两党之间关系的演变C.?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D.?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12.他是晚清思想界的一颗彗星。面对沉重的民族灾难,他发出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感慨;变法失败后,他在狱中题笔:“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刑场就义前,他大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是(????)A.?①?????????????????????????????????????????????B.?②????????????????????????????????????????C.?③??????????????????????????????????????D.?④二、问答题13.阅读下列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类别名称时间创办人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企业汉阳铁厂1890年张之洞中国近代第一家新式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1872年李鸿章中国第一个近代电报局天津电报局1880年李鸿章中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年倡始者是恭亲王奕?(1)表中所列内容与哪一次运动有关?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2)表格中提到的李鸿章、张之洞、奕?在当时属于哪一派别的代表?他们发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3)请你选择材料中的一项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历史影响做简要评价。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恩格斯材料二:“你们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判决书更害怕。”临行前,他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会了解我的价值。”(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哪两位人物?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材料一中“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说明了什么?(3)材料二中的人物留给后人哪些值得学习的精神?请说说他在刑场上说的话的意义。?三、材料分析题15.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崛起……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目录节选:第七篇: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第26章: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一,科学革命的根源二,科学革命的进程三,科学革命的意义四,工业革命的根源五,工业革命的进程六,工业革命对欧洲的影响……第27章:政治革命一,政治革命的格局二,英国革命三,美国革命四,法国革命……材料二:美国发展简史(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方能占据优势地位主要靠哪些方面的推动?(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美法革命对世界政治制度的贡献及对中国的影响。(3)结合材料二用史实分析第二次权力转变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B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学技术”指的是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制度”指的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以变法图强为口号,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学思想”指的是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据此分析可知正确的先后顺序应该为④③②①。?B项④③②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知识。题干中“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是解题的关键。2.A分析:本题目考查清末文教革新的相关内容。《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1872年中国第一张近代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前后历时78年,记录了从清末到民国近八十年间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故正确选项为A。【点评】要求学生了解文教革新的相关知识,知道《申报》创立的时间,过程和影响,突出它作为传媒工具在当时对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贡献。3.A分析: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A项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我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京师大学堂的准确识记能力,知道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4.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时必须对史料所表达的内涵有准确的理解,“煤矿、铁路、电报信局”等关键信息都指向“民用工业”,故正确答案为B。【点评】知道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掌握解读史料的能力。5.A分析:据“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可知,电文叙述的是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随后,汇集起来,猛攻湖广总督衙门;经过一夜激战,到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接着,起义军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因而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清政府。A项清政府是题干材料中的“万恶政府”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材料中的“万恶政府”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注意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6.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商务印书馆的创立。A项土地改革发生在1950——1952年,与题意不符;B项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距今120周年;C项小岗村“生死文书”出现在1978年,与题意不符;D项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题干信息关键词“以纪念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创办120周年”。7.A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这次“变革求新”是在甲午战败后,随着人民的觉醒产生的。1895年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这一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考试的举人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维新变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意图,抓住题干关键词“救亡图存、变革求新”,学会知识迁移,认知和分析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维新变法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8.B分析:据所学知,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进分子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为条了实现这一梦想,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的技术,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和文化。?B项②③梦想建立西方的政治制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进分子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为切入点,考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及重要历史事件。9.A分析:A.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从1921年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一直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这些工作目的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全党,故选项A符合题意;?B.掀起了全国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高潮,不符合题意;?C.启蒙中国人民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不符合题意;?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全球传播,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10.D分析: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但洋务运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因而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内容,掌握洋务运动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1.C分析:A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不符合题意;B项国共两党之间关系的演变材料不能反映,不符合题意;C项中国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符合题意,因为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向西方学习科技,公车上书反映了维新变法,向学习君主立宪制,武汉光复反映了是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民主共和制,民主科学反映的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思想文化,体现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D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12.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的相关知识。据题意可知,该人物生活于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期间,系“戊戌六君子”之一,故C项谭嗣同是正确的。胡适未参加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参加戊戌变法但没有刑场就义。【点评】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后果。二、问答题13.(1)洋务运动;或前期“自强”,后期“求富”。(2)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3)如:创办招商局、天津电报局、汉阳铁厂等近代企业,促进了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再如: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只要能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评价,言之有理均可)。分析:此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表格中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企业、新式航运企业、电报局和官办新式学堂等,都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该运动的口号,前期是“自强”,后期“求富”。表格中提到的李鸿章、张之洞、奕?在当时属于洋务派;他们发动这场运动的目的是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材料中创办招商局、天津电报局、汉阳铁厂等近代企业,促进了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再如: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对日后改革大有帮助。【点评】知道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14.(1)映的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他提出了“日心说”;材料二反映的是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他支持和发展了“日心说”,认为“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2)“日心说”是“科学革命的开端”。(3)实例:勇于思考、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坚持真理的精神。意义:他在刑场上说的话一方面突出了布鲁诺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突出了近代科学的诞生对中世纪神权思想的冲击。分析:本题考查科学革命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他们的观点。课标要求列举科学革命中的代表人物,并评析他们的思想观点,属于知记、理解的层次。此题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科学革命中两位天文学家及其他们的思想主张的内容和产生的影响。锻炼学生对比、归纳的能力,注重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科学革命的开端。布鲁诺支持和发展了“日心说”,认为“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无限的”。【点评】掌握科学革命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他们的观点三、材料分析题15.(1)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资产阶级革命)。(2)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戊戌变法学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习美国的共和制。(3)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西方在世界上占据优势地位主要靠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2)本题考查的是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有关知识。英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颁布了《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美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的独立,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联邦制;法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戊戌变法学习应该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学习美国民主共和制。(3)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19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的识记,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