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这段视频展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情景。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家还对哪些部门进行了改造,结果怎样呢?第5课三大改造部编八(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重点)掌握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难点)通过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及实质意义,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三大改造的完成过程,培养互相帮助、热爱集体的品德和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学习目标1950年土地改革---农民土地私有制一开始农民很高兴后来却觉得很费力1课堂导入已知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297万头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7÷3≈2.3(亩)2970000÷300000000≈0.001(头/人)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1÷0.001=1000(人)这道数学题里出现的数字都是土地改革时真实的数据,来算算吧!耕畜是当时农业生产劳动中必不可少的,可严重的匮乏带来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土改后农村出现了新情况:部分农民天灾人祸或无力耕种等原因开始出卖自己的土地。如到1952年山西省就有718公顷的土地被卖掉。其次,不愿意卖掉土地而又无钱耕种的农民开始向中农和富农借高利贷。农民遇到了什么难题导致卖地和借高利贷?①农民缺乏生产工具和资金②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③难以抵御自然灾害,④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⑤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①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③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需求。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原因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目的土改结束后(1953年)湖南省贫雇农平均每户占有生产、生活资料情况——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农业统计资料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自愿互利5.过程:①农业互助组②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4.原则:1953年12月,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引导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这是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道路。”互助组是指农民自愿互利、互换人工或畜力、共同劳动的集体劳动组织。未组织户人均收入临时互助组常年互助组农业生产合作社人均比未组织户高人均比未组织户高人均比未组织户高995112617.6%12956%140146.7%1953年鄂、湘、赣3省10乡农户(贫农)人均收入比较(单位:折合稻谷市斤)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生产组织形式中哪种效果最好?为什么?参考:个体生产形式、互助组生产形式、农业合作社形式。农业合作社形式效果最好。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有利于集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弥补了个体生产形式的不足和缺陷。6.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结队报名入社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全国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图说历史土地改革(1950-1952年)三大改造(1953-1956)一五计划(1953-1957)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土地公有制私人私→公把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工业强国三者相辅相成,土地改革为三大改造奠定了基础,三大改造为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服务温故知新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方法: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二、手工业合作化1.背景:4.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公有制“1956年底,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组),经过调整为9.91万个,社(组)员达到509.1万人,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1956年产值比1955年增长15.61%,其中集体手工业产值比1955年增长2.68倍。”材料: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40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是“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想一想材料中反映手工业合作社有哪些优越性?1.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高。2.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3.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党和政府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这个做法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改变了个体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够得到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支持,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团结合作促发展国家工人发展工商业、解放生产力,向工业化迈进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苏联对封建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没收我国对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的政策:没收然而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却是:社会主义改造①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②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2.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式:公私合营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中的资本家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在一定年限内有代价地把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3.改造形式主要形式:公私合营(1)“公私合营”中的“公”指什么?“私”指什么??公:国家?私: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资本家(2)在改造过程中国家是如何补偿资本家的?赎买政策资本家将生产资料交给国家(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国家通过清产核资定股给资本家支付定息。资本家的身份:剥削者与国家合作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或管理者消灭了资产阶级评价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3)改造的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公私合营】【赎买政策】按合营时的资本家股份资产,由国家在十年内,每年付给资本家一般为资产总额5%的利息,同时对资方从业人员保留高薪。1966年9月,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截至1966年,国家总共付给私营工商业者30多亿元,已经超过了他们原有的资产总额。实行赎买政策有什么好处?如何评价赎买政策?减轻了来自资本家的阻力,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公私合营(“赎买”政策)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所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利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探究活动:“我劝股东来合营”4.结果:1956年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企业经营不利,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2、合营后,公方居领导地位,私方有职有权3、赎买政策,和平过渡4、合营后,企业发展有规划,有优势。公私合营在当时被认为是具有过渡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它能够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雏形。一个资本家的梦想:以北京老字号同仁堂为背景的电视剧《大宅门》中,陈宝国扮演的白景琦个性鲜明,而白景琦的原型———同仁堂的少东家乐镜宇的传奇色彩丝毫不输白景琦。剧中白景琦在济南创办的白草厅正是乐镜宇在济南创办的宏济堂。同仁堂的商标同仁堂的新貌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重要名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好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同仁堂一直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业务有了很大的发展。1954年,为了贯彻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北京市地方工业局选择同仁堂作为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实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最著名的重要企业之一。电视剧《大宅门》就是以同仁堂为原型。荣毅仁荣德生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徐中尼:《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4号荣氏企业实行公私合营四、三大改造的完成1.时间:1953——1956年3.标志: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③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2.结果:1956年底,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三大改造(1953-1956)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前所有制性质途径改造后所有制性质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体农民私有制个体手工业者私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公有制行业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公私合营赎买政策鸦片战争: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5.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的三次巨变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合作社赎买、全行业公私合营3课堂小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1.1953年至1956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最主要的原因是( )A.按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B.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C.农民迫切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D.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首先从哪个方面开始( )A.农业 B.手工业C.资本主义工商业D.官僚资本主义A课堂练习D3.下列哪一项属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A.公私合营B.没收官僚资本C.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加入合作社D.对民族资本实行赎买政策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D.土地改革的完成DB5.下列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说法正确的是(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A5.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6.1953~1956年,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针对() ①农业②工业③手工业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公私合营.mp4 大宅门:七爷宣布公私合营,一番话让人.mp4 第5课 三大改造.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