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每日一练(十五)(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每日一练(十五)(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每日一练(十五)
?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过年的柴火
庞?

①临近年关的风可真冷,像小鞭子一样抽人脸。我开着车给乡下的姑妈去送年货。想到辽阔的乡野,被城市拥挤的身心豁然开朗起来。
②刚进入通往乡村方向的公路,被路旁窜出的一个男人拦住了。我被吓了一跳,以为遇到了打劫的,好半天才把车窗摇下一条缝,不友好地问:“你想干吗?”
③男人冻得瑟瑟发抖,一脸尴尬地说:“俺拦错车了,没看清你是个女司机。你能让俺搭一段车,去公主屯吗?”
④我有些奇怪,他怎么知道我路过公主屯呢?又犹豫起来,如果让他搭车,万一是暗藏歹意的抢劫犯,我就自身难保了。
⑤“求您了!俺错过了最后一班回家的车,要是走回去得半夜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知道俺今天回去,肯定在村口等着呢,俺怕冻坏了孩子。”男人说这话时,眼睛湿漉漉的。我瞥了一眼散落在地上的大包小包,看他洗得发白的衣服,判断应该不是歹徒,心软地放他上来。
⑥一路上,男人很拘谨,默默看着车窗外飞跑的树,一句话也不说。我问到时才回答,说他和妻子在外省打工很多年了,孩子一岁时就扔给了老人。他在工地建楼,妻子在城里给人家当保姆。因为主人家过年要来很多客人,她得留在那做饭,直到过完年才能回老家待上几天。
⑦“你们这些做父母的,真是苦了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去城里呢?听说农村现在也不错啊。”
⑧“种地挣的那点儿钱不够生活。俺住在工地,孩子妈在主人家住,没法把孩子带进城里……”男人_______________,接着讲述。他听说孩子捡柴火数数等他们回家,当时就掉下了眼泪。他建楼的地方有水有山,水里长着蒲草,山上长着野花。端午节时,他看到一个婆婆在卖蒲草编织的香包,就和婆婆学了手艺,采来蒲草和野花晾干,趁着晚上收工的时候编织。很多香包都是他在夜空下编织的。他说,要把星光、月光和花朵包在香包里,有它们陪着,孩子就不寂寞了。男人捧过几个香包送给我,我只要了一个,粽子模样的香包散发着花香,带着浅绿色的草穗子。看着密密实实的编织,我心里感慨万分——想不出男人是怎样用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把柔韧的蒲草编织成深藏柔情的精美香包。
⑨夕阳西下时,半边天的流光溢彩辉映着袅袅炊烟的乡村。在村口,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挡住了半边路。她手里拽着几根干枯的大树枝,很吃力地走着。我没有按喇叭,慢慢前行着。她发现了我,急忙闪到一边,不小心跌倒了。男人急切地打开车门奔了过去,大声叫着:“闺女,爸爸回来啦!”
⑩小女孩和爸爸热烈地拥抱在一起,欢天喜地叫着爸爸,使劲搂住爸爸的脖子,哭了。
?我拿出车内的一些食品送给小女孩。她有一双黑亮的眼睛,充满水一样清澈的天真。看到她冻得发红的脸,我心疼地说:“小宝贝,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去拾柴火啊?”
?“我天天问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多少天回家?奶奶就让我每天捡一根柴火来计数,等捡够了365根柴火,老天爷看到了,就会让爸妈回家过年啦!我给爸爸捡了一垛柴火,又给妈妈捡了一垛。今天我多捡了15根大树枝,想让老天爷看看我有多着急,好让爸爸妈妈快点回家。”
?我看着这单薄的孩子,心里泪汪汪地难受着。
?“好闺女,咱不去捡树枝了,爸爸给你准备了数数的礼物。以后,你在暖和的屋子里数香包,就能等到爸爸妈妈回家了。”男人说着,打开一个大旅行袋,又打开里面一个方便袋,闪出一堆手工编织的蒲草香包。孩子欢喜地叫了起来,搂着爸爸的脖子,使劲在他粗糙的脸上亲着。
?小女孩骑在爸爸的脖子上,欢声笑语地走远了。夕阳给他们镀上了金色的光芒。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年第2期)
(1)本文以“我”的心理变化为线索展开故事。请根据提示,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事件
“我”的心理
男人半路拦车
奇怪犹豫
男人讲述拦车原因
心软同意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感到心疼
“我”了解女孩拾柴原因
④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①体会下列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男人说这话时,眼睛湿漉漉的。
②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男人说话时的神态或语气,并说明理由。
“种地挣的那点儿钱不够生活。俺住在工地,孩子妈在主人家住,没法把孩子带进城里……”男人_______________,接着讲述。
(3)文中两处写到蒲草香包,有什么作用?
(4)有人认为本文是在表现浓浓的亲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人间的真善美,有人认为是对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三角梅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图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天天都给它们浇水,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派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对它几乎不抱什么希望了,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于是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的面前叹喟,皱眉,甚至责骂。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的可怜兮兮的枝叶间,第一次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而且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又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但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关于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做出拼命的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它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和生气,非常生动地展示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它像憋屈了好几年的毛毛虫,终于要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嬗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个妙龄女子的脸,静静地望着我,她的身子还隐在墙后,恍恍惚惚似真似假,是邻家的客人吗?我终于从迷惑中清醒过来,看清那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真是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奥秘和潜能的。
(1)写出作者对三角梅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
A_______________→B沮丧→C_______________→D惊喜
(2)本文的②—⑤段写了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请从描写的角度和修辞手法两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而风儿一吹,它的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亟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4)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文尾句中“奥秘和潜能”的理解。
?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邓稼先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一百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只举1898年为例: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今天,一个世纪以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两弹”元勋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日子!
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是“‘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
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一一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延根镇做玻恩的研究。
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5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我不能走”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复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永恒的骄傲
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1)下列对选文内容、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是为了让读者认识到: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有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
B.用锋芒毕露的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是为了说明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C.本文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长句与短句交替使用,句式的运用服从于感情表达的需要。如第一部分,作者用了四个长句分段列举了1898年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例子,使篇章显得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
D.“我不能走”表现了邓稼先身先士卒、勇于献身的精神。
(2)结尾处又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运行的,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属于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即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中国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计划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2035年前,将以北斗系统为核心,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目前,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国家都开始使用北斗系统。后续,中国北斗将持续参与国际卫星导航事务,推进多系统兼容共用,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根据世界民众需求推动北斗海外应用,共享北斗最新发展成果。
(节选自《中国日报网》2020.7.11)
材料二:
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自2000年发射首颗北斗-1A实验卫星,到2020年6月完满部署完成北斗3导航卫星系统中的最后一颗卫星,期间成功发射了4颗北斗导航实验卫星,以及一共55颗北斗2号和北斗3号网络卫星。目前全球已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是一个相当傲人的成绩。
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大约70%的手机都支持北斗卫星系统(苹果手机除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和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盟GALILEO成为全球四大导航卫星系统。
北斗系统除应用于常见的手机导航之外,还涉及土地确权、农业数字化、精准化建设、机场定时服务、车辆和船舶的监控和管理以及智能港口管理系统等等。
而北斗系统应用涉及了交通、农业、林业、渔业、公安、防灾减灾、特殊关爱、大众应用、电力、金融等众多行业领域。随着5G技术的全面落地应用,北斗卫星导航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实用化。
据外媒报道,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定位精度达到5m,可以为用户提供米、分米和厘米级实时定位的高精度的服务。
除了定位服务和计时服务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例如短消息通信,国际救援搜索以及精确的点定位等多项服务。其独特的轨道集成功能,大大地提高了服务信号的精度和抗屏蔽能力的强度。
(节选自腾讯新闻2020.7.11,有删改)
材料三:
据悉,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137个国家与我国北斗系统签下合作协议,其中,有100多个国家对北斗卫星的应用最为频繁,还有超过30个中东、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使用中国的导航系统。
据外媒7月9日报道,在中国宣布即将要与阿拉伯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以及卫星导航领域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的时候,外媒突然意识到,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取得了足以令很多西方国家刮目相看的成绩。
如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以及非洲等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这些国家的土地权利确认、农业精准化、数字化建设、机场定时服务、车辆和船舶的监控和管理以及智能港口管理系统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影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经组网成功,就获得了全球一半以上国家的认可,这绝对是值得我们振奋欢呼的事情。
(节选自百度新闻2020.7.11)
(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高度重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B.目前全球已有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70%的手机都支持北斗卫星系统(苹果手机除外)。
C.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全球定位精度达到5m,可以为用户提供米、分米和厘米级实时定位的高精度的服务。
D.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取得了足以令很多西方国家刮目相看的成绩,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以及非洲等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材料一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
(4)试举一例分析材料三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5)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北斗卫星系统在生活中可能有哪些具体运用。
?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
“漂亮的脸蛋能出大米吗?”曾是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在刷脸支付时代来临的当下,每一张普通的脸蛋都有可能刷出钱来,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刷脸支付采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技术,让用户在无需携带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凭借刷脸完成支付。
靠谱的刷脸技术
刷脸认证的靠谱程度到底有多高?准确度能与人眼识别相比吗?对此,有关专家举了个例子:像《碟中谍》里汤姆·克鲁斯那样采用人皮面具这招,已无法从目前人脸识别技术下蒙混过关,因为其识别准确率已达到99.99%。
刷脸支付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脸技术用于银行卡等的小额支付时,对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记性会变差,各种卡的密码又不能设得太简单。刷脸支付,用户不必记住多个复杂的密码,降低了老年用户使用难度。
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社保卡等容易丢失或被盗的问题。在授权的应用程序上,用户刷脸完成身份核验后,就能领取电子交通卡、电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实体证件。部分人担心的因化妆等使容颜发生变化的问题,要看具体情况。机器可识别化妆,但若整容幅度过大,或脸部信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则可能无法识别。不过,使用者只需去系统更新脸部照片就可解决。
进入“弱隐私”时代
刷脸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入应用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与之连通的商业机构等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还有你的脸,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漏,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根据谈璎同题文章改编)
(1)文中举汤姆·克鲁斯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围猎”有什么表达效果?)
②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脸”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3)文章题目“‘刷脸时代’来临,您准备好了吗”隐含着哪些意思?请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
①2018年3月26日,在某地某酒店,一对新人正在举行隆重的新婚典礼。新郎新娘交换戒指环节,一架遥控飞行装置载着戒指花篮,伴随着浪漫的音乐飞到两位新人面前悬停,新郎从花篮里取下婚戒为新娘佩戴,引来阵阵欢呼。这种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不知何时起,已经频频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简称,它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或有车载计算机完全和间歇地自主操作的不载人飞行器。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查、攻击等任务。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实现。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时,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使用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的。
⑤随着无人机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至3年前的1/10,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不仅具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还能通过手机软件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有资料表明,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影响了百余次航班起降,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我国从2017年6月1日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选文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无人机”的。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使用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的。
(3)阅读第⑥段,分析下面句中画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有资料表明,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影响了百余次航班起降,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淡泊之心自高远
覃光林
①“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南北朝人慧能的这首偈子,世世代代被人们所传颂。高僧淡泊名利的思想,以一种“世间万物皆空”的意念去面对尘世间的事物,以一种心中静若水,处事波澜不惊的心境去面对外界的诱惑,受到了后人的敬佩和称赞。
②“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这个词,在字典里的意思是:不追求,不热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③________;尘世繁杂,谁又能真正静心于其中,哭过、笑过、恨过、痛过,不过是一场蹉跎;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公、难过、愤恨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要经历一些事情,才真正看清人情世故,才真正体会人走茶凉的苦楚,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人生的价值。常怀淡泊之心,才能让尘世的种种规划为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④真正的淡泊,不是力不能及的无奈,不是心满意足的自赏,更不是碌碌无为者虚伪的自嘲。淡泊,是一种功名利禄,繁华于我如浮云的心境,是一种坚守人生之道的气节。淡泊,抑或是仕道受阻后的醒悟,繁华过后的心归。但无论如何,淡泊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心永远纯净,目光永远辽远,思维永远清晰,信念永远坚毅。
⑤漫漫人生路,看风起云卷,花开花落,蓦然回首浅浅一笑。守一颗淡泊之心,拥一份淡然之美。一切随心而为,嬉笑怒骂皆自由才是生活的本意,亮化自我心灵,放眼悠悠天地,淡泊之心自然高远。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⑥在人的生命历程中,轰轰烈烈是暂时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平淡中度过。只要怀有淡泊的心境和一生一世永不放弃的追求,就一定能获得生活馈赠的那份幸福和快乐,成功赋予的那份慰藉和乐趣。用一颗淡泊的心,怀着感恩的信念,对父母,对朋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豁达地面对人生的得失,保持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我们所看到的世界,被我们浸染了内心的色彩,如果我们先把内心描绘得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世界就是光明和美好的。
⑦人贵有淡泊之心。有了淡泊之心,面对失败才能不灰心丧气,面对成功才会不骄傲自满,始终保持一种平和淡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有了淡泊之心,才能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去对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名利禄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各种烦恼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升华;有了淡泊之心,我们才能抛开一切名利的束缚,让人性回归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自由、纯净。
⑧学会淡泊,你就获得了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拥有淡泊,才能体会超然的人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说说文章开篇引用高僧慧能的一首偈子有什么作用。
(3)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第⑥段中画线的“大部分”能否换成“全部”?为什么?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5)根据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该段语句连贯完整。
(6)结合文章,谈谈你对“真正的淡泊”的理解。
(7)请简要概括拥有淡泊之心的意义。
参考答案
1.
【答案】
(1)①男人讲述进城打工原因,并送“我”香包,②感慨万分,③遇到小女孩,“我”赠送食品,④内心难受
(2)①细节描写。“眼睛湿漉漉的”这一细节,表现了男人急于回家的心理,从而表现出他对家人的爱。
②示例:沉重地叹息着(或表情凝重、愁苦),表现男人因为生计不得不把孩子给老人抚养的无奈。
(3)①写男人亲手编织蒲草香包,刻画出一个淳朴、心灵手巧、关爱孩子的人物形象。
②两处写蒲草香包,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③蒲草香包是男人情感的载体,象征着父亲对孩子的爱,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4)示例一:赞同“表现浓浓的亲情”的看法。文中的男人怕女儿等太久受冻而半路拦车、为孩子编织香包等事情,表现了父亲对女儿的爱。小女孩在冷天出去多拾柴火,盼望爸爸妈妈早点回来,表现了女儿对父亲的爱。这些都体现了浓浓的亲情。
示例二:赞同“对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的看法。文中的男人和他的妻子长年在外打工,无法陪伴孩子,小女孩只能靠每天捡柴火数数盼望父母回家。文章流露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
示例三:赞同“表现人间的真善美”的看法。文中的三个人物:“我”“男人”“小女孩”,“我”让男人搭车、送食品给小女孩;男人送“我”香包、对女儿的爱;小女孩的天真烂漫。这些事处处体现着人间的真善美。
2.
【答案】
(1)憧憬,痛恨(憎恶、厌恶、厌弃)
(2)写了三角梅在栽下的前四年里毫无变化、毫无生机。
为下文写三角梅的盛开作铺垫。(或:与下文写三角梅的盛开形成对比,突出了三角梅盛开的美丽,欲扬先抑,达到了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3)①描写了花的颜色和形态,写出了三角梅花色的美丽和花朵形状的动态之美。
②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花朵比作张开翅膀扇动、奋争、翩飞的蝴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角梅的花形、动态和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三角梅的喜爱之情。
(4)“奥秘”指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潜能”指潜在的能力或能量。文中三角梅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有自身的规律,有时并不被我们察觉,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静静地等待;只有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积蓄、不断地拼搏,才能够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3.
【答案】
(1)C
(2)引用“五四”时代一首歌的歌词,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年来的历史背景上,说明他正是这样有血性的中国男儿,突出了邓稼先坚强的意志及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
(3)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4.
【答案】
(1)B
(2)下定义。用准确简洁的语言,科学、完整、准确地揭示了北斗卫星系统的特征。
(3)北斗卫星系统应用广泛。
(4)示例:“有100多个国家对北斗卫星的应用最为频繁”一句中的“多”字起限制作用,表明国家的数量超过了100个,但并不是确定的数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5)示例:①可以在手机上使用北斗导航系统进行导航;②用于混凝土车、出租车、公交车等,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司机是否疲劳驾驶等;③用北斗系统构建地质监测平台来监测是否有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用于国际救援;④以北斗系统为依托构建城市交通人工智能系统,缓解交通拥堵,规划出行路线等。
5.
【答案】
(1)具体说明刷脸认证准确率高,超过人眼。
(2)①用“围猎”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各方对个人信息的争相抢夺。
②“脸”指代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手机号、你的脸、你的不同表情等。
(3)刷脸技术准确、便捷,刷脸时代的到来是必然的,我们要做好拥抱这个时代的准备;但刷脸的同时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让我们进入一个“弱隐私”时代,我们要提高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
6.
【答案】
(1)从无人机的含义、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广阔前景及它给公共安全带来的隐患等方面。
(2)举例子。举了四川芦山地震后,通过无人机航拍,为救灾提供第一手资料的例子,具体真实地说明了灾害发生时无人机可快速抵达现场实施救援的优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通过“有资料表明”说明了信息来源,说明自2016年以来,上海等地的国际机场因无人机的干扰而经济损失巨大是有依据的。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
【答案】
(1)淡泊之心自高远(或“学会淡泊,你就获得了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拥有淡泊,才能体会超然的人生”)

(2)①引出了文章论述的话题;②作为论据,充分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③吸引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论点。
(4)不能。“大部分”在文中指人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平淡中度过的,并不是所有时间,起到了限定作用,若换成“全部”则显得过于绝对,与实际不符。“大部分”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5)淡泊之心,说着容易,做起来难
(6)真正的淡泊者心永远纯净,目光永远辽阔,思维永远清晰,信念永远坚毅。真正的淡泊是拥有繁华如浮云的心境,有坚守人生之道的气节,心境回归时的坦然。
(7)有利于始终保持平和淡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有利于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世界,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升华;有利于让人性回归本真,使心灵不断充实丰盈。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