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说话要算数 第一课时教案(同课异构二案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说话要算数 第一课时教案(同课异构二案例)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说话要算数
第一教案 教材教案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说话要算数》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的第二课。本课分为四个话题:谁还相信他的话;那些说话算数的人;为什么说到做不到;对自己说话算数。前两个话题讲的是“诚信”反、正两面事例及影响;后两个话题则从两个层面进行阐述:对他人的承诺和对自己的承诺。
话题一“谁还相信他的话”:从生活中的说话不算数的场景(“爱保证”的故事)切入话题,然后转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失信故事、成语。从故事(成语)中发现“失信害人害己”,进而引发思索:谁还相信他的话?
话题二“那些说话算数的人”:教材阅读角以生活中的诚信故事开始,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说话算数,再以两种形式(讲、演)再现身边的诚信事例,最后转向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故事、成语、格言、警句。
话题三“为什么说到做不到”:以“爱保证”同学说话不算数的毛病为例,在帮助他的过程中发现三个阻碍因素,然后进行自我分析。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养成说到做到的习惯。
话题四“对自己说话算数”:两个典型事例给出了启示:不仅要对别人说话算数,还要对自己说话算数。对别人说话算数有人监督,对自己说话算数只有靠自觉。
本课落实了《课程标准》对应课标: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的人。(中、高年级)
学情分析
“诚信”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老话题,在学校、家庭里,老师、长辈总会要求小学生能做到诚实,不说谎。但实际上,很多学生乱下保证,却常常做不到,导致失信,但在他们眼中这并不算是不诚信。因此我们需要在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这一认识与看法,通过学习,发现自身存在的失信问题并改正。
四年级学生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往往需要监督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这就需要及时引导他们既要对他人说话算数,也要对自己说话算数。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1.懂得守信是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2.理解守信与失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同影响。
行为与习惯
逐步养成说话算数的习惯,自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失信、诚信的故事、格言、警句,知道诚信的重要性。
2.能实事求是地作出承诺,作出承诺后能克服困难,尽量兑现承诺。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收集故事(成语、格言、警句)等形式,感悟并发现自身存在的失信问题,自觉做诚信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收集故事中体会诚信的重要性及危害性。
2.通过角色扮演帮别人改正说话不算数的毛病,在帮助的过程中自纠身上存在的失信问题并改正。
难点
1.对于“对自己说话算数”的理解和落实。
2.充分理解说话算数的重要意义,“知行合一”,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谁还相信他的话
案例一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整理童话故事;角色预演;收集失信故事;教学ppt
学生准备:角色预演;收集失信故事
一、童话故事导入(讲解并出示PPT)
从前有个国王很喜欢欺负老百姓。可是皇后心眼儿很好,总是为老百姓着想,她见国王老是欺负老百姓,心里就很不高兴。
这一天,国王刚从外边回来,皇后就对他说:“陛下,请你别再欺负老百姓了。”
“那可不成。”国王一口拒绝,“欺负老百姓是我最拿手的本事,要我别欺负他们,我可办不到。”
“可是,你这么做是不对的。”皇后说。
“你胡说!”国王生气了,“我是国王,无论干什么事都是对的,根本没有错。”
“不管怎么说,请你以后别再欺负人了。”皇后大声说,“要不,老百姓会很能生气。”
“他们敢生我的气?哼!我是国王,我可以把他们都杀掉!”国王恶狠狠地说。
“这样可不好。”皇后急忙说。
“随你怎么说,反正我喜欢欺负老百姓,你管不着!”
“我不同意!”
“不同意也得同意!”
皇后一着急,就哭鼻子。
国王最怕看见皇后哭鼻子,他就说:“你别哭了!”
“我就要哭,你管不着!”皇后一边哭一边说。
“那我答应你以后不欺负老百姓了。”国王说。
“真的 ”皇后停住哭鼻子。
“那当然。”国王很是肯定。
“你要是说话不算数呢 ”皇后问。
“那……那我就是小狗!”国王想了想说。皇后听了,高兴极了。
可是国王从没把自己说过的话放在心上,所以,他到了外边又继续欺负老百姓,于是,国王变成了一只小狗。皇后知道这事以后,就叹了口气,说:“这就是说话不算数的下场!”
小结及过渡语:同学们,刚才听了《国王变小狗》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国王为什么变成小狗了吗?(生:因为他说话不算数)是呀,说话算数是人的一个重要品质。说话不算数,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童话故事中有说话不算数的人,大家生活中有没有说话不算数的人?(生答有),那么,我们一起走进现实生活,去看一看。
【设计意图】以童话故事导入,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感知“说话算数是人的一个重要品质”。
二、我和“爱保证”
1.分角色扮演
(1)短剧背景介绍:有个同学大家都叫他“爱保证”,在学校和家里到处都能听见他做保证的声音。“爱保证”同学多次说话不算数,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2)想一想并议一议:假如你是他的老师,朋友和家人,你会做些什么呢?
(3)分角色演一演
①我是“爱保证”的老师……
老师: “爱保证”,你的作业怎么拖这么久才交呀。
“爱保证”:老师,我……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拖欠作业了。
老师:爱保证呀爱保证,你都说了多少次“最后一次”了?怎么说话不算数呢?今天要惩戒你,戒尺打手心。手伸过来……(戒尺打)
“爱保证”:……呜呜……(痛疼状)
②我是“爱保证”的朋友……
朋友:“爱保证”,等你好久了。咦,今天要打球,你没有带球拍吗?
“爱保证”:不好意思,我走得匆忙,忘了带球拍。
朋友:没有球拍,我们怎么打球呀
“爱保证”:我保证下次一定带球拍。要不,我们再去买副球拍?
朋友:有球拍不拿,还要再去买。你真行!……以后不和你玩了。
③我是“爱保证”的家人……
(妈妈在外出差两天,走前交代要给小猫喂食。这不,妈妈回来了,看到“爱保证”在玩游戏机)
妈妈: “爱保证”,这两天,记着给猫喂食了吗?
“爱保证”:(抬起头)啊,妈妈,我忘了……
妈妈:(发火)你这个孩子,给你交代的事你怎么不放在心上呢?
“爱保证”:我保证下次一定给猫喂食。
妈妈:(怒气冲冲)还有下次吗?小猫怕是饿坏喽……
2.亲历“爱保证”
(1)谈一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同伴和家长曾做过没有实现的保证,谈谈当时自己的心情如何。(失望、不高兴、生气等)
(2)议一议:你希望他们怎么做?
问题预设:说话算数。以免对我、他们自身造成伤害。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爱保证”事例,通过分角色扮演情景短剧和讲述亲历“爱保证”的故事,体会“说话不算数”对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旨在让学生懂得要讲信用,如果一个人经常说话不算数,谁会相信他呢?
三、失信故事(成语)大收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劝导人们为人处世要讲信用的教诲。收集失信题材的故事或成语。小组交流分享。
1.师讲“食言而肥”的故事(孟武伯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
食言而肥
公元前470年6月,鲁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去迎接。当时,郭重为哀公驾车,看到他们二人,就对鲁哀公说:“他们背后说了很多诋毁您的坏话,您一定要当面质问他们!”鲁哀公 ( https: / / baike. / doc / 6228843-6442166.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宴请大夫,孟武伯 ( https: / / baike. / doc / 23822048-24378443.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在酒宴上(因为厌恶郭重)一边向郭重敬酒,一边取笑说:“您怎么长得这么肥胖 ”
季康子说:“请给孟武伯 ( https: / / baike. / doc / 23822048-24378443.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罚酒喝!因为我国接邻敌国,我因此没能追随君王,得以免于远行。而郭重在外跟随国君辛苦奔劳,孟武伯 ( https: / / baike. / doc / 23822048-24378443.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却说郭重肥胖。”
鲁哀公听到后很觉孟武伯 ( https: / / baike. / doc / 23822048-24378443.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厌恶,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孟武伯只好不情愿地认罚地喝酒(鲁哀公的话分明是反过来讽刺孟武伯惯于说话不算数)。国君在宴会上当着群臣的面这样说,孟武伯万分难堪。鲁哀公与孟武伯自此交恶。
“食言而肥”这个成语就是从此而来,形容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只图自己便宜。若表示坚决履行诺言,说话一定算数,即为“决不食言”。
2.生甲分享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落水通天河”的故事(失信于通天河大乌龟)
唐僧师徒落水通天河 (《西游记》中第八十一难)
师徒四人拿到真经 ( http: / / www. / s q=%E7%9C%9F%E7%BB%8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之后到通天河,遇到通天河的那个大乌龟 ( http: / / www. / s q=%E5%A4%A7%E4%B9%8C%E9%BE%9F&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大乌龟曾经拜托四人问问如来佛祖,它自己的寿命可不可以增加,但是四人忘记了。在渡河 ( http: / / www. / s q=%E6%B8%A1%E6%B2%B3&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途中,大乌龟问起这件事,但是师徒四人完全不记得承诺的事了,大乌龟大怒,把四人翻下了河,真经都被水 ( http: / / www. / s q=%E8%A2%AB%E6%B0%B4&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浸湿,师徒四人奋力抢救真经,上岸后晾晒经书 ( http: / / www. / s q=%E7%BB%8F%E4%B9%A6&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八戒 ( http: / / www. / s q=%E5%85%AB%E6%88%9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粗心弄破了一本经书中的一页,但并无大碍。
3.生乙分享“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西夷犬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
4.情感升华:从这些失信故事中,你发现了失信对人对己造成了哪些伤害?
问题预设:
对他人说话不算数,失信于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在“唐僧师徒落水通天河”故事中别人受到的伤害是:大乌龟所托之事没有回音。
对于他人说话不算数,也会伤害到自己。在“食言而肥”的故事中,孟武伯万分难堪,只好认罚喝酒,后来,鲁哀公与孟武伯自此交恶;在“烽火戏诸侯”故事中,失信者自己受到的伤害是: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国家灭亡。
【设计意图】收集了三个代表性的故事,这三个反面故事都是是因为不讲诚信(说话不算数)而最终害人害己。旨在让学生明白诚信(说话算数)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每个人都应该讲诚信(说话算数)。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认识了“爱保证”同学,了解了古代很多不诚信的故事。“爱保证”同学和故事中的人物有个共同点是?(生答:说话不算数或不讲诚信)。不诚信的人最终会害人害己,所以我们应该要做一个说话算数的人(或诚信的人)。
板书设计
不讲诚信 害人害己,没人再相信他的话
案例二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角色预演;收集失信故事;教学ppt
学生准备:角色预演;收集失信故事
一、故事导入(讲解并出示PPT)
济阳商人落水无人救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从前,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桅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黄金”。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黄金。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刚才,大家听了“济阳商人落水无人救”的故事,大家还记得故事中的商人最终怎么样了?(生:淹死了)翻船后,不是遇到了渔夫了吗?(生:渔夫没有救他)为什么不救他呀?(生:商人说话不算数,不见诚信)。原来是故事中的商人不讲诚信,最终落水无人救,被淹死了。看来,人要讲诚信,说话算数,否则失信于人,谁还相信他的话?(板书:谁还相信他的话)
【设计意图】以“济阳商人落水无人救”的故事导入,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首先明白“说话不算数会伤害自己”的道理。
认识“爱保证”
1.学校里的“爱保证”
师:有一位同学,大家都叫他“爱保证”。在学校和家里到处都能听到他作保证的声音,可是他经常保证却多次说话不算数。大家想不想认识他?(生:想)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爱保证”同学。
(1)看一看:生看教材第10页图片和语言
(2)想一想:“爱保证”是个怎样的人?(小组交流)
问题预设:保证了但没做到也是失信。“爱保证”是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不讲诚信的人)
演一演:如果你是他的同学、老师、家人,会发生什么呢?(小组演、班级展示)
帮一帮:如果都不再相信“爱保证”的话,“爱保证”会多没趣,多孤单呀,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出示课题:说话要算数
2.身边的其他“爱保证”
结合生活说说身边的其他“爱保证”
(1)小组内,交流同伴或家人曾做过并没能做到的保证,当时自己的心情怎样?(低落、不开心、难过、伤心等)
班级交流(以小组派代表)
小结:保证了但没做到就是失信。所以当我们在做保证时,一定要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做到,一旦答应了别人,就要尽力去做到。否则,经常失信与他人,谁还相信我们的话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生活出发,设计了“学校里的‘爱保证’”和“身边的其他‘爱保证’”两个版块,通过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加深记忆,明白“说话不算数”的影响:说话不算数(不讲诚信)给别人带来困扰及产生负面看法。经常失信于他人,很难再取得他人的信任。
三、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爱保证”
1.师讲《狼来了》的故事
狼来了
从前,有个小孩每天上山去放羊,小孩觉得很无聊,便大喊:“狼来了!狼来了!”
山下的农民连忙放下手里的活,上山打狼,小孩哈哈大笑:“我是闹着玩的!”
大伙很生气的说:“你怎么可以撒谎呢 ”说完又干活去了。
第二天又听到山上传来的喊声,大伙连忙又跑上山,原来,又是这个小孩在骗人。大伙又气急败坏地回去了。
第三天,狼真的来了,无论小孩怎样喊,都没有人理他了。小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羊被狼群一只只吃掉,最后被吃掉的是小男孩自己。
2.观看视频:西游记第八十一难“通天河遇鼋湿经书”。
“通天河遇鼋湿经书”简介:唐僧师徒四人之前过河时曾答应通天河老龟,要在见到如来时帮它问出年龄。取经之后回唐时再次遇见老龟,师徒四人让老龟帮忙渡河,但当老龟问起当年的问题,四人答不出(忘了问如来佛祖了),老龟一怒之下将四人掀到水中。四人将经书搬上岸,发现经书上没有字,又回灵山找到如来佛祖把真经取走。
3.生甲分享“晋惠公失信遭俘虏”
晋惠公失信遭俘虏
晋惠公( ―前637年),姬姓,晋氏,名夷吾,晋献公 ( https: / / baike. / doc / 5829224-6042046.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之子,晋文公 ( https: / / baike. / doc / 2826692-2983259.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之弟,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没当国君前,夷吾长期在外逃亡,公元前651年,在秦国的帮助下,夷吾继位成为晋惠公。在秦国逃亡时,夷吾曾经答应过秦穆公 ( http: / / www. / s q=%E7%A7%A6%E7%A9%86%E5%85%AC&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若是有一天回国当上国君,就把五座城池割让给秦国 ( http: / / www. / s q=%E7%A7%A6%E5%9B%BD&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当作救命之恩。可是,当上国君之后的夷吾并没有实现诺言 ( http: / / www. / s q=%E8%AF%BA%E8%A8%80&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
后来秦国发生饥荒 ( http: / / www. / s q=%E9%A5%A5%E8%8D%92&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https: / / wenda. / q / _blank ),晋惠公也没有伸出援手帮助秦国,秦穆公为此怀恨在心。饥荒结束后,秦穆公发兵攻打晋国,很快就攻占了晋国的一个个城池,面对强大的秦军,没多久晋国的军队就被打的落花流水,而晋惠公也被秦军捉住,当了俘虏,晋国因此大伤元气。
……
4.思考并讨论:(1)以上故事中,失信于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伤害?失信于人会对自己造成什么伤害?
问题预设:
对他人说话不算数,失信于人,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在“通天河遇鼋湿经书”故事中老龟受到的伤害是:所托之事没有回复,白白耽误了时间。
对于他人说话不算数,也会伤害到自己。在“狼来了”的故事中,失信者小孩受到的伤害是:自己的羊被狼群一只只吃掉,最后自己也被狼吃掉;在“晋惠公失信遭俘虏”的故事中,失信者晋惠公被秦军捉住,当了俘虏,晋国因此大伤元气;在“通天河遇鼋湿经书”故事中,失信者师徒四人受到的伤害是:被老龟掀到通天河中,辛苦取回的经书被水沾湿。
小结:从古至今,失信于人,害人害己,我们可千万不能做害人害己的事。
【设计意图】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量。在这些传统文化里,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故事、成语。在这里,用了三个故事:“狼来了”“晋惠公失信遭俘虏”“通天河遇鼋湿经书”。“狼来了”“通天河遇鼋湿经书”这两个的故事都体现了“失信于人,害人害己”而“晋惠公失信遭俘虏”则上升到“失信于人,害人害己还误国”。旨在让学生明白:说话不算数(不讲诚信)小则害人害己,大则害家害国。
课堂小结:说话算数是人的一个重要品质。说话不算数,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更严重的还可能伤害国家。同学们要从小事做起,做到不乱保证,保证了要尽量信守承诺,做到说话算数,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
板书设计
因为: 说话不算数 害人害己害国
所以: 说话算数 赢得别人信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