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时 遇到欺负怎么办 案例一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组织预演短剧;教学ppt 学生准备:预演短剧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下面就来听听一个女生对知心姐姐的诉说。 一、校内欺负行为有哪些? 1.师PPT出示毛静媛写给知心姐姐的信(配音) 知心姐姐: 我姓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有同学总是拿我的名字嘲笑我,叫我毛毛虫、毛 病……有的叫法不堪入耳。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取笑我,他们却回答:“就愿意这样叫!”这下, 反倒是我不知该怎样反驳他们了。我真是太苦恼了!知心姐姐,请你帮帮我! 一个苦恼的女生 毛静媛 2019年3月4日 2.学生思考讨论;师生问答 师问:毛静媛苦恼吗?她是遇到什么欺负行为了? 生答:苦恼。同学起难听的、侮辱性的外号。 师问:你们经历过或见过、听说过被欺负的事吗? 生思考、回答(如有学生不敢说、羞于说,则教师宜鼓励其说或私下再了解) 3.根据学生回答的事例,教师再补充,师生共同整理出“学校中的主要欺负行为”。 学校里发生的欺负行为主要有: (1)故意打、推、撞、踢同学。 (2)辱骂、取笑、讽刺同学。 (3)给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 (4)捉弄同学,故意损坏他人物品。 (5)挑拨是非,排挤同学。 (6)散播他人隐私。 …… 4.生再回顾班级内发生的这类欺负行为。 【设计意图】首先从被欺负儿童的心理感受切入,一方面唤起被欺负者的共鸣,另一方面引起曾经欺负过他人的儿童的反省。 二、校内受到欺负(看到欺负)怎么办? 被人欺负无疑是痛苦的,看到别人受欺负我们就能冷眼旁观吗?受到欺负,我们该怎么办?看到有人被欺负,我们又该怎么办? 1.表演短剧: 时间:课间 地点:教室 人物:美欢、王玲、其它二名同学 剧情简介:课间,美欢故意把王玲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盒里的文具撒了一地。“你把我的笔摔坏了”,王玲伤心地捡起被摔坏的笔与美欢理论,可美欢不仅不认错,还奚落王玲:“大家看她有多小气啊!”。王玲不想跟她纠缠,她转身要走,谁知美欢却挡住去路,不让她走,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 (1)生、师对表演予以评价 (2)生思考、讨论:假如你是王玲,你当时的内心感受会是什么? 气愤、愤怒、难过、无助…… 如果王玲选择忍耐和沉默,美欢会怎么做?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如果我们不反抗,欺负可能变本加厉”。 2.假如我是王玲,我会怎样做(被欺负者) (1)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2)班级分享,归纳几种办法 (3)分析选择某种办法的理由(格式可以是:“当……时,我会……”或“因为……所以我选择……”) 处理方式 我的选择(√) 理由 讲道理:一定向美欢和其他同学把事情讲清楚。 √ 如:因为我知道美欢还是个懂事理的人,只是想在起哄者面前显摆,我会选择向美欢讲道理。 向家长反映:向双方家长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请同学或集体帮忙:找好朋友帮忙 请他人协调:找老师主持公道 3.假如我看到了王林的遭遇,我会怎样做(旁观者) 完成表格填写 (2)分享理由 做法 我的选择(√) 理由 跟被欺负的同学站在一起, 对欺负行为说“不”。 向老师和家长报告,希望他 们赶来制止。 跟我无关,赶紧躲开。 鼓掌、起哄、看热闹。 【设计意图】通过“美欢欺负王玲,旁观者起哄”的事例,引导学生体验被欺负者的心 理感受,学会应对欺负的方法,同时懂得做为旁观者应该如何做。在实际教学中,可关注对欺负事件中的欺负者(如美欢)的教育。 三、校外被欺负怎么办 1.如何应对欺负 时间:夏日午后 地点:偏僻的小路 人物:四年级学生张明和三四个高年级学生。 剧情:夏日午后,大人们上班去了。张明一个人在家听着外面的知了叫,睡不着。他想,我何不出去买瓶汽水喝?于是,他拿钱去村口的小卖部买了瓶汽水,边喝边逛,不知不觉太阳西斜,他已经离家很远了。这时,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他被三四个高年级学生堵住了。其中一个冲着他喊:“嘿,有钱吗?”张明说:“没有。”另一个男孩对同伴一使眼色,说:“搜他!”…… (事情过去了一个星期,张明也不敢给家长说,也不敢给老师说。老师看到张明这几天上课都心不在焉。在老师的鼓励下,张明终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出来了。) “……他上六年级,我们是在打球的时候认识的,第一次他向我要了五元钱,答应还我,我就给了,可后来他不仅没还,还不断跟我要钱,我每次让他还钱,他就扬起拳头要揍我,总这样下去,我的零花钱很快就该没有了。” 师:张明在校外被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要钱,他该怎么做才能脱身? (1)生思考、交流、回答 师:通过张明被勒索的事例中,你学会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在校外受到欺负时,要向路过的大人或附近的居民求助。 生…… (2)师生共同归纳校外受到欺负时的应对方法。 当我们在校外受到欺负时 ①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 ②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脱身的方法。 ③向路过的大人或附近的居民求助。 ④可以先妥协,但要记住对方的特征,以便事后报警。 3.运用合理方法摆脱烦恼 我为张明同学提建议 张明同学 你好,对于你的烦恼我有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帮助你。 首先要认识到,害怕报复的想法是错误的。 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同学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对张明被勒索事例的分析,旨在指导学生学会在遭受欺负时具体的应对方法,同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课堂小结 在校内受到欺负,可以请同学主持公道,也可以向老师请求保护;在校外受到欺负时, 需要果断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在看到他人受欺负时,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跟着起哄、看热闹,应该跟被欺负的同学站在一起,对于欺负行为说“不”或向老师和家长报告,希望他们赶来制止。 板书设计 欺负行为有哪些 遇到欺负怎么办 校内(外)受到欺负怎么办 看到欺负怎么办 案例二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组织短剧预演;搜集有关法律知识;教学ppt 学生准备:回忆校园欺负行为;短剧预演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遇到欺负怎么办?下面先来看看表演《毛静媛与知心姐姐的电话》(或视频)(板书课题:遇到欺负怎么办) 二、欺负行为有哪些 1.毛静媛与知心姐姐的电话(可以现场表演,也可以播放录制的视频) “你小时候有没有人给你起难听的绰号?有没有人天天取笑你?我好烦恼啊!”这天晚上,知心姐姐接到一个叫毛静媛的女生打来的电话。 毛静媛:知心姐姐,我有个很苦恼的事情要向您倾诉。知心姐姐,请你帮帮我! 知心姐姐:是吗?说给姐姐听听吧! 毛静媛:我姓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有同学总是拿我的名字嘲笑我,叫我毛毛虫、毛病……有的叫法不堪入耳。 知心姐姐: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取笑你呢? 毛静媛: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取笑我,他们却回答:“就愿意这样叫!”这下,反倒是我不知该怎样反驳他们了。我真是太苦恼了! 知心姐姐:有个黄庚同学和你情况相似。他的做法是,开始先和那些叫他绰号的人沟通,希望不要再叫他绰号了,可是那些人仍然不改。于是,为了表示抗议,他采取“不叫名字一律无视”的态度。后来,逐渐就没有人再叫他绰号了。 毛静媛(在电话那头笑了):知心姐姐,黄庚真棒!我也想用同样的办法试试。 知心姐姐:希望以后再也没有人叫你绰号了,也但愿你是个天天快乐没有烦恼的孩子。 师:刚才听了毛静媛和知心姐姐的电话,你们知道毛静媛受到什么欺负了吗?(生答)她痛苦吗?(生答) 师:给别人取绰号是图一时的快乐,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尊重别人、欺负别人的表现,这是不文明的行为。 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欺负别人的事例?请根据《校园欺负行为调查表》来说一说。 校园欺负行为调查表 主要行为表现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 故意打、推、撞、踢同学 辱骂、取笑、讽刺同学 给同学起侮辱性的外号 捉弄同学,故意损坏他人物品 挑拨是非,排挤同学 散播他人隐私 …… 2.生根据《调查表》默想发生过的欺负行为。 3.生根据《调查表》交流发生过的欺负行为。 过渡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的同学爱做“小霸王”,把欺负别人作为快乐,比如:男生拽女生的辫子;高年级同学欺负低年级同学,霸占乒乓球台……当遇到欺负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设计“毛静媛与知心姐姐的电话”,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索校园欺负行为的危害和影响。 三、校内遇到欺负怎么办 1.生看教材第24页 2.生进入情境,揣摩、交流王玲当时内心感受。 3.说一说:假如我是王玲,我将怎么做? 生1:一定有理有据地向美欢和其他同学把事情讲清楚。 生2.:向双方家长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双方家长评评理。 生3:找好朋友帮忙,向她需求办法 生4:找班长或老师主持公道 …… 师强调:解决方法不求统一,只要有效即可。 4.选一选:假如我是旁观者,我将怎么做? 做法 我的选择(√) 理由 跟被欺负的同学站在一起, 对欺负行为说“不”。 向老师和家长报告,希望他 们赶来制止。 跟我无关,赶紧躲开。 鼓掌、起哄、看热闹。 师做价值观引导,力求学生知行合一。(学生一般不会选后两个选项,但是实际生活中 又往往一再重现) 小结:在校内受到欺负,可以请同学主持公道。也可以向老师请求保护,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应对欺负。 【设计意图】设计“美欢欺负王玲”的事例,旨在让学生体验被欺负者的心理感受,掌握应对欺负的方法,同时懂得做为旁观者应该如何做。 校外遇到欺负怎么办 1.请你支招1: 时间:下午放学后 地点:偏僻的巷子 人物:四年级学生李成华和几位高年级同学 下午放学后,李成华像往常一样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从偏僻的巷子里窜出了几位高年级同学。“小孩,有没有带钱?”“没……没有。”李成华吓得话都讲不清楚了。“真的?”那几位高年级同学向他逼近了几步。“真的,我爸这几天没给我零花钱。”“敢骗我们,搜他身……”一个男生还扬了扬自己的拳头。李成华该怎么做呢?你有什么好的想法,请你帮帮李成华。 李成华该怎么做才能脱身? 李成华该: (1)拨打110报警,吓跑他们。(? ) (2)先跟他们“打成一片”,麻痹他们,记住他们特征,再事后报警。? (?? ) (3)向路过的大人求救。(? ) 根据上面的内容,你认为李成华会选择哪种办法?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讨论:你认为还有哪些好办法?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好办法? 问题预设:①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因为越害怕,越会受到欺负者的大胆欺负。 ②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脱身的方法和机会。如想办法走到巷子口,然后向人多的地方跑去,并大声呼救。 2.请你支招2: 四年级学生朱杰在回家的路上不小心打坏了路边的花盆,被跟在后面的六年级学生黄勇看到。黄勇问他索要零食,威胁朱杰说每天一包零食,要不就把这件事告诉别人。朱杰很害怕,只好每天都向爸爸要钱花。就这样,过了十几天,朱杰又惊又怕,一是怕打坏花盆的事被主人知道,二是怕黄勇天天都要钱。终于有一天,他把这个烦恼告诉了最信赖的朋友孙俊。 如果你是孙俊,你是他的好朋友。为了让他摆脱烦恼,你会给他什么建议? 问题预设:首先,你要认识到害怕报复的想法是错误的。其次,打坏了路边的花盆是你的无意之举,你要主动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最后,你可以把这件事告诉家长,在家长的带领下,你去登门道歉、赔偿损失。同时,你的家长也可以和黄勇的家长进行沟通,做好对黄勇的管教(也可以告诉学校老师,请求老师帮助处理) 3.学法、守法、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不良行为,不得有“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等严重不良行为。 【设计意图】设计了“两个支招”:帮四年级学生李成华支招、帮四年级学生朱杰支招,共同点是李成华、朱杰都是四年级学生,都是在校外受到欺负。目的是让学生在支招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摆脱烦恼。 课堂小结:如果看到欺凌事件发生,我们应该团结更多同学,坚定地对欺负行为说“不”或者向家长、老师报告,让他们来制止;自己面临欺负,我们既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也要懂得运用合理的方式摆脱烦恼。 板书设计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