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阶段性知识检测社会思品试卷2012.3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题,40分)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西欧的 ( )A.英国 B.意大利 C.西班牙 D.葡萄牙2.下列事物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B.工厂→手工工场→手工作坊C.手工作坊→工厂→手工工场 D.手工工场→手工作坊→工厂3.一位法国传教士这样描述清代景德镇的瓷器制作过程:“这一劳动过程是由许多工人分别进行的,第一个工人只负责吧圆形色线绘在瓷器的口缘上;第二个工人描绘花的轮廓;第三个工人接着润色。”这段话说明了 ( )A.手工工场发展成为今天的工厂 B.手工工场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C.手工工场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D..中国出现手工工场,工人之间实行分工合作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体现了下列哪一思想 (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天赋人权思想 D.进化论思想5.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所反映的是当时哪一阶层的愿望? ( )A.新兴的工人阶级 B.没落贵族 C.新兴的资产阶级 D.广大劳动人民6.“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 ( )A.莎士比亚 B.培根 C.哥白尼 D.牛顿7.18世纪西欧先进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这里所说的“理性的阳光”是指 (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近代科学 D.启蒙运动8.欧洲于14世纪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出现了启蒙运动。下列关于二者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因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而产生 B.都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专制统治C.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D.都主张君主立宪9.当你沿着时光隧道来到15世纪的欧洲,发现这里正流传着一本书,这本书激起上层社会对东方的向往,它就是 ( )A .《诗经》 B.《论语》 C.《历史》 D.《马可·波罗游记》10.最早进行海上探险的两个国家是 ( )A.英国、法国 B.英国、西班牙 C.西班牙、葡萄牙 D.英国、葡萄牙11.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曾经到过好望角的航海船队有 ( )①迪亚士船队 ②哥伦布船队 ③麦哲伦船队 ④达·迦马船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孤立和隔绝局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 )A.基督教的创立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3.公民意识的重要表现有( )A.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B.不加入外国国籍,不崇洋媚外C.与外国人交往不卑不亢 D.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14.“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所有公民一律平等地承担宪法规定的各项义务;执法机关对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这说明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合一性 D.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15.“宪法是法律的法律”,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宪法和法律都是法律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16.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具体表现在宪法确认和保障公民的( )A.所有权利 B.基本权利 C.合法权利 D.公民权利17.我国公民 ( )①既充分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既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又受到我国法律的约束③只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不必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④放弃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就不必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8.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这表明( )A.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真实的 B.权利和义务没有任何差别C.权利和义务具有合一性 D.权利和义务具有制约性19.朱某利用职务之便卖官受贿,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2年。这一案例表明( )A.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B.公民不得以非法手段牟取私利,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C.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D.公民在享受权利时必须同时履行义务20.张某为盖私房而备料,邻居告诉张某说钱某偷了他一根木料。张某找到钱某便上前棒打断了钱某的腿,结果张某因故意伤害他人被拘留。这个案例中,张某的教训在于( )A.张某盖私房是不合法的 B.张某无权保护自己的利益C.张某未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D.张某没有权利在侵害面前实施防卫二,非选择题(共5题,60分)21.觅历史名人(每空1分,共10分)抓住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较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根据所给关键词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关键词 历史人物 关键词 历史人物环球航行 首次 地圆学说 英国 科学家 万有引力捍卫真理 被烧死 科学家 航海家 印度 最早法国 思想家 三权分立 雅克萨 《尼布楚条约》宗教改革 德国 最完美的代表 人文精神剧作家 《 哈姆雷特》 英国 自由女神 总统 城市名22.八年级学生李某中途辍学经商。老师劝他上学,他说:“上学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的自由,我可以放弃,任何人无权干涉。”(8分) 请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你赞同该同学观点吗?(2分)(2)假如你是李某的好友,请你用所学知识对他进行劝说,让他回心转意(6分)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材料一:有人说,15、16世纪是世界被发现的时代。材料二: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民的坚决反对而作罢。材料一中“世界的发现”是指什么事件?航海家哥伦布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除哥伦布外还有哪些航海家也为这一事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6分)(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反映的情形呢?(6分)15.生活实践(本题16分)材料一:某歌星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立案查处。在调查证实后,依据我国税法,税务机关分别向歌星及其扣缴义务人下达行政处理决定书和行政罚款告知书,追缴其税款、罚款及滞纳金共计5.51万元。材料二:据报道,只有4岁的江苏省江阴市暨阳山庄的灯娃,连续两次横渡长江,轰动整个江阴市。由此,小灯娃获得一笔奖金。灯娃在父母的陪同下,主动到江阴市地税局澄江直属分局缴纳个人所得税240元,成为我国建国以来最小的纳税人。(1)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什么关系?(2分)你如何看待它们的关系?(4分)(2)材料中歌星与小灯娃的行为你如何评判?(2分)结合我们所学的课本内容说说你评判的理由(4分)(3)从以上的案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六、法制专栏(14分)16.材料一: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做了明确的规定。材料二:我国已颁布的《刑法》、《民法通则》和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本法“以宪法为依据”。五届全国人大在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其他法律进行了修改,使得这些法律符合宪法规定。材料三:《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6分)(2)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4分)(3)问题(2)的答案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4分)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阶段性知识检测社会思品答题卷2012.3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 非选择题(共5题,60分)21、(10分)22、(8分)23、(12分)(1)(2)24、(14分)(1)(2)(3)25.(16分)(1)(2)(3)八年级阶段性知识检测社会思品参考答案 2012.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B A D A C B D D D C C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答案 B A A C B A C B C二.非选择题(共5题,60分)21、左列:麦哲伦、布鲁诺、孟德斯鸠、马丁·路德、莎士比亚右列:牛顿、达·伽马、康熙皇帝、达·芬奇、华盛顿22.(1)李某的说法是错误的。(2分)(2)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作为八年级的学生,李某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4分)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都应当履行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2分)23、(1)新航路的开辟(2分)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6分)(2) 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西方殖民者就开始在美洲进行殖民掠夺、屠杀印第安人、毁灭印第安文明,给拉美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造成长期的落后与贫困。(4分)(提到答案里2点情形应该给满分)24.(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分)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互相依存,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4分)(2)、该歌星的行为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因不履行义务依法受到处罚。她的偷税行为对国家和社会都不利,是缺乏法律意识的表现。而灯娃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对国家和社会都是有利的,是有法律意识的表现。(6分)(3)、公民应当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这既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也是公民应当具有的法律意识。那种只想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或只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的观点和行为都是错误的,也是缺乏公民意识的表现。(言之有理应酌情给分)(4分)25.(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6分)(2)共同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4分)(3)努力学习宪法知识是每一个公民培养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的基础,等等。(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