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7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试题(7份)

资源简介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个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 “乞巧节” (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 “牛郎与织女” 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2.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不同行业的生产工具,其中属于冶金技术的是 ( )
A.牛耕 B.花楼机(花机) C.翻车 D.水排
3.《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 ( )
①人烟稀少 ②耕作技术落后 ③商品交换不发达 ④贫富分化的程度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4.司马迁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 )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抑商
5.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 )
A.贩卖粉彩瓷器 B.到会馆停宿
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 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
6.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7.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清代陶煦的《租核 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9.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
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各地自由经商
C.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
D.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商品倾销
10.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l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 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 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 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民国之初,跪拜、作揖等被鞠躬、握手取代,“大人”、“老爷”等被“先生”、“君”取代,造成这种礼仪变化的历史背景包括 ①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 ②教育制度的改革 ③五四运动的洗礼 ④民国政府的大力提倡 (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2.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就19世纪末李鸿章出访俄国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探讨。学生发言中出现的下列言论与历史事实较为接近的是 ( )
A.《民报》抢先透露了李鸿章此次的出行计划
B.清政府为李鸿章专门包租俄国远东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
C.李鸿章乘火车游历了俄罗斯的主要城市
D.李鸿章参观了纪念十月革命胜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3.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14.田纪云在《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中引用了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归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这段话反映了 ( )
A.农民不支持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C.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的现象
D.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满
15.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 ( )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出现最早一批民族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④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冠上了它的名字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厦门
16.“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 ( )
A.丝绸之路开通 B.郑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开辟 D.第一次工业革命
17.2008年当西方庆祝“哥伦布日”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 B、加强了世界联系
C、扩展了工业文明 D、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
18.单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是指 (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9.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序中提出了“故善者因之(顺其自然), 其次利导之(因势利导),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其争”。下列经济思想或政策,与司马迁观点最相似的是 ( )
A.自由主义 B.垄断 C.罗斯福新政 D.计划经济
20.某欧美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A.英国有钱人以坐汽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
B.岸边工厂一家接着一家,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D.汤姆打电话约玛丽周末到工厂观看大机器生产
21.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
A.人口爆炸性增长 B.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2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 )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23.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 ( )
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B.罗斯福上台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24.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25.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 )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三者相似之处表现在( )
A.采用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利用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干预经济
C.集中全国的财力和物力 D.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27、有位同学搜集到两枚徽章,图形如右图所示,
其他同学看后给出的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两个国际金融组织的标志
②该组织今天已经不存在
③该组织的控制权长期由美国人掌握
④美国人利用它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准确反映了( )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80
与日本 +2.4 +2.0 -15.9 -19.4
与欧共体 +2.0 +10.7 -5.8 -17.8
(单位:亿美元 “+”为顺差 , “-”为逆差)
①二战后美国经济衰退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迅速发展 ③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快于欧共体 ④二战后资本主义陷入了经济危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右图货币的发行,说明( )
A.欧洲一体化开始
B.欧洲联盟建立
C.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形成
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30、在经济全球化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密切合作 B.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
C.各国的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D.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
31. (22分)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6分)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6分)
32.(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请结合所学知识为作者提供其历史依据。(4分)
(2)材料二中的图1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得照抄材料)。(4分)1851年英国举办了首届世博会,联系图2,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6分)
历史试卷答案
31.22分
(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和劳动力。(6分)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了劳动力资源。(6分)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4分)
(3)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6分)第一大题: 听力(共20小题, 每小题1.5分, 满分3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 fire. B. An apartment. C. A park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Husband and wife. B. Boss and employee. C. Teacher and student.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 Study in another school.
B. Go to Italy to learn Italian.
C. Teach Italian as a part-time job.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e man’s basketball team
A. 9. B. 10. C. 15.
How will the man have dinner
He will eat alone.
He will eat with his sister.
He will eat with the woman.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8题
What does the man’s brother like doing
A. Reading comic books.
B. Playing computer games.
C. Traveling around the world.
What does the woman plan to give her mother
An apple. B. A silk shirt. C. A pineapple.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Gloria likes reading novels.
The man will buy some chocolates.
The speakers are probably in Hawaii.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第11题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How to fix a camera. B. How to use a camera. C. What pictures to take.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the man is good at
A. Reading an instruction book.
B. Appreciating good pictures.
C. Learning by doing.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at last
A. Take a course.
B. Delete all the pictures.
C. Try all the settings of the camera.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第14题
How long will the man’s birthday party probably last
A. For one hour. B. For two hours. C. For three hours.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Workmates. C. Neighbors.
When will the party be held
At 6:00 on Monday. B. At 6:00 on Saturday. C. At 6:30 on Saturday.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第17题
Why does the man come to London
To have a meeting. B. To look for a job. C. To take a trip.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
A. She is married. B. She is a sales manager. C. Her company is in London.
Where was the woman born
A. In China B. In England. C. In Singapore.
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第20题
What did the speaker do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cert
She danced. B. She jumped up. C. She kept standing up.
Why was the speaker a bit disappointed
A. The band didn’t play her favorite song.
B. Her favorite song wasn’t played well .
C. She missed her favorite song.
What was the last song of the concert
A. Why, Why, Why. B. More Than a Heart. C. Alone.
第二大题:单项选择:(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In most western countries on April Fool’s Day, people often play ______ trick on each other; children especially have great ______ fun.
A. the; a B. a; the C. /; the D. a; /
22. —Jane, which color do you prefer, red or blue
—______. I prefer to buy a green one.
A. Either will be OK B. Both will be OK
C. To be honest, neither D. Generally, I’m not sure
23. —Sorry, sir, your car isn’t ready yet. It_____ in the garage.
―That’s all right.
A. is repaired B. is being repaired
C. hasn’t repaired D. has been repaired
24. It isn’t quite _____ whether the teacher will collect the homework by Friday, so you needn’t hurry.
A. sure B. right C. certain D. exact
25. The child talks ________ she _______ an adult.
A. even if; was B. as if; is C. as though; were D. as; is
26. —May I tell this to my close friend
—No, you________. Never let anybody else know about it.
A.needn’t   B.shouldn’t C.mustn’t    D.can’t
27. Both bursting out crying and ______ laughter do harm to your health.
A. burst into B. bursting out C. bursting into D. to burst out
28. The houses ______ by the workers now will be completed next week.
A. built B. being built C. to be built D. having been building
29. The movie once_____ a whole generation of people. They proved to be of much _____in the education of people.
A. affected; effect B. effected; affect
C. effected; effect D. affected; affect
30. The Spring Festival children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_ finally.
A. coming B. has come C. comes D. came
31. The company was named Gates Hall ______ a man named James Gates.
A. in need of B. in search of C. with the help of D. in memory of
32. ----To buy the IBM 586 means _______ a lot of money.
----Really I don’t mean ________ much money.
A. to waste; to waste B. wasting; wasting
C. wasting; to waste D. to waste; wasting
33. On the graduation day, he received from his father a nice present ______ a note was attached, saying “I’m proud of you.”
A. on which B. to which C. with which D. in which
34. If George keeps on working so hard, he’ll ______ sooner or later.
A. break down B. break up C. break out D. break off
35. The journey around the world took the old sailor nine months, _____ the sailing time was 226 days.
A. of which B. during which C. from which D. for which
第三大题:完形填空(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20分)
On Sunday I had my own Father’s Day celebration. Suddenly I 36 about my dad a lot. My dad is absolutely the 37 man in the world. He would 38 refuse to help anyone in trouble.
Every Thursday night, my dad would 39 Shreveport, LA to a church there. I always drove the car for him.
40 this happened many times, I recall(回想起) one incident on one of those trips to Shreveport. That time on the 41 , my dad saw a hitchhiker(搭便车的人). He asked me to pull the car over and offer him a 42 . Dad asked him his name and address, told him ours, and talked to him about all sorts of things.
At first the hitchhiker was hesitant(迟疑的), but he changed his 43 as he could tell we were really listening to him. I did know that it was quite 44 outside and the hitchhiker was very happy to be able to get a lift in our warm car.
We 45 another forty-five minutes and learned that the hitchhiker was 46 many difficulties in life. Dad told him to keep his head up and said that 47 would become better for him soon. He reached into his pocket and 48 the hitchhiker a twenty dollar bill, leaving only a ten-dollar bill for himself. The hitchhiker then became very 49 .
I was always told never to 50 a hitchhiker and yet my dad did it every time he saw one. Dad always gave them money 51 he did not have very much of his own.
From that I’ve learned a lot about my dad and 52 . I’ve learned that if you come from a place with 53 , you will show a lot of kindness to people who are 54 . just one single kind act may 55 someone’s life.
36. A. learnt B. talked C. thought D. worried
37. A. kindest B. cleverest C. funniest D. bravest
38. A. sometimes B. never C. often D. ever
39. A. head for B. drive to C. come from D. stay in
40. A. Because B. So C. Unless D. Although
41. A. field B. way C. job D. side
42. A. dinner B. sign C. ride D. chance
43. A. attitude B. trip C. route D. plan
44. A. dark B. cold C. sunny D. windy
45 A. walked B. escaped C. drove D. flew
46. A. facing B. forgetting C. understanding D. causing
47. A. habits B. choices C. ideas D. things
48. A. returned B. handed C. paid D. charged
49. A. sad B. angry C. nervous D. grateful
50. A. look at B. laugh at C. listen to D. pick up
51. A. as soon as B. except that C. even if D. as if
52. A. business B. life C. entertainment D. adventure
53. A. laughter B. success C. complaint D. love
54. A. suffering B. traveling C. playing D. studying
55. A. destroy B. change C. risk D. share
第四大题:阅读理解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Tom was a clever boy, but his parents were poor, so he had to work in his spare time and during his holidays to pay for his education. In spite of this, he managed to get to the university, but it was so expensive to study there that during the holiday he found it necessary to get two jobs at the same time so as to make enough money to pay for his studies.
One summer he managed to get a job in a butcher’s shop(肉店)during the day-time, and another in a hospital at night. In the shop, he learnt to cut meat quite nicely, so the butcher often left him to do all the serving while he went to the back room to do the accounts(账目). In the hospital , on the other hand, he was , of course , allowed to do the simplist jobs, like helping to lift people and to carry them from one part of the hospital to another. Both at the butcher’s shop and at the hospital, Tom had to wear white clothes.
One evening at the hospital, Tom had to carry a woman from her bed to the place where she was to have an operation. The woman was already feeling frightened at the thought of the operation before he came to get her, but when she saw Tom, that finished her.
“No! No!” she cried. “Not my butcher! I won’t be operated on by my butcher!” and fainted away(昏厥).
56. Tom made enough money by ________.
A. studying in the university B. working in a butcher’s shop
C. doing two jobs D. cutting meat well
57. Tom was a stud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he was__________.
A. a butcher and a doctor B. a manager and a doctor
C. an assistant D. a manager
58. The woman patient recognized Tom because ____________.
A. he was wearing white clothes B. he had sold meat to her
C. he was now working in the hospital D. he was going to operate on her
59. When she saw Tom, that finished her, the sight of Tom _________.
A. plunged her into deep sorrow
B. made her decide not to have an operation
C. broke her heart
D. took all her strength and courage away
B
Kataria is the founder of the worldwide laughter movement. The celebration of world Laughter Day is a positive activity for world peace and is intended to build up a global sense of brotherhood and friendship through laughter. The first “World Laughter Day” gathering took place in Mumbai, India, on 11th January 1998. 12,000 members from India and international Laughter Clubs attended it. Now there are over 5,000 Laughter Clubs worldwide on all 5 continents.
“HAPPY-DEMIC” was the first World Laughter Day gathering outside India. It took place on 9th January 2000. In Copenhagen, Denmark , more than 10,000 people gathered at Town Hall Square. The event went into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 “World Laughter Day” is now organized on the first Sunday of May every year. Hundreds of people gather worldwide on that day to laugh together.
Today, many people fear widespread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The world has never faced so much unrest before. People are at war within themselves. Laughter is a universal language, which has the ability to unite humanity without religion. Laughter can build a common connection between various religions and create a new world order. The idea may sound over-ambitious (野心太大的), and maybe it is. But maybe it is not. It is our deep belief that laughter and only laughter can unite the world, building up a global sense of brotherhood and friendship.
Studies also say that laughter helps your body do the following: lower blood pressure; lighten depression; reduce stress; work out the heart,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are unable to perform physical exercise. So in life, when you can laugh, you should laugh loudly and with your entire body—because it’s good for you.
63.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
A. World Laughter Day and its significance
B. the worldwide laughter movement
C. a universal language
D. laughter
C
Can we give a hand to those endangered animals Yes, we may only do a little bit, but together our small actions add up to a lot.
1. Protect wildlife habitat.
Perhaps the greatest threat that faces many species is the widespread destruction of habitat. Cutting down forests, farming, and development all result in loss of wildlife habitat. In areas where rare species live, habitat destruction can quickly force a species to extinction. By protecting habitat, entire communities of animals can be protected together naturally. Parks and reserves are now all too often the only habitats that are left untouched by habitat destruction.
2. Reduce the threat of invasive (入侵的) species.
The spread of non-native species has greatly reduced native populations around the world. Invasive species compete with native species for resources (资源) and habitat. They can even prey on native species directly, forcing native species towards extinction.
3. Place decals (贴花纸) on windows.
It is reported that as many as one billion birds in the United States die each year because of collisions (碰撞) with windows. You can help reduce the number of collisions simply by placing decals on the windows in your home and office.
4. Slow down when driving.
Many native animals have to live in developed areas and this means they must move in human-living areas. One of the biggest obstacles (障碍) to them is that created by roads. Roads divide habitat and present a constant risk to any animal attempting to cross from one side to the other. So when you’re out and about, slow down and keep an eye out for wildlife.
64.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How animals go to extinction
B.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wildlife
C. What to do to help save wildlife
D. How to protect wildlife habitat
65. People are advised to put decals on windows to _____.
A. decorate the houses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B. protect the windows from birds hitting
C. attract more birds to make homes nearby
D. avoid birds hitting the windows by mistake
66. The underlined phrase “prey on” in the passage means _____.
A. drive away B. live with C. kill for food D. fight with
D
Is there anything more important than health I don’t think so. “Health is the greatest wealth.” wise people say. You can’t be good at your studies or work well when you are ill.  
If you have a headache, toothache, backache, earache or bad pain in the stomach, if you complain of a bad cough, if you run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ave a bad cold, or if you suffer from high or low blood pressure, I think you should go to the doctor.
The doctor will examine your throat, feel your pulse, test your blood pressure, take your temperature, sound your heart and lungs, test your eyes, check your teeth or have your chest X-rayed. After that he will advise some treatment, or some medicine. The only thing you have to do is to follow his advice.
Speaking about doctor’s advice, I can’t help telling you a funny story.
An old gentleman came to see the doctor. The man was very ill. He told the doctor about his weakness, memory loss and serious problems with his heart and lungs. The doctor examined him and said there was no medicine for his disease. He told his patient to go to a quiet place for a month and have a good rest. He also advised him to eat a lot of meat, drink two glasses of red wine every day and take long walks. In other words, the doctor advised him to follow the rule: “Eat at pleasure, drink with measure and enjoy life as it is.” The doctor also said that if the man wanted to be well again, he shouldn’t smoke more than one cigarette a day.  
A month later the gentleman came into the doctor’s office. He looked cheerful and happy. He thanked the doctor and said that he had never felt a healthier man.“ But you know, doctor,” he said, “it’s not easy to begin smoking at my age.”
67. The writer thinks that_____.
A. healt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wealth
B. work is as important as studies
C. medicin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pleasure
D. 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money
68. The underlined part means_________.
A. he was feeling better than ever B. he wasn’t a healthy man
C. he was feeling worse than before D. he will be well again
69. From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we learn the man_______ before the doctor told him not to smoke more than one cigarette a day.
A. was a heavy smoker B. didn’t smoke so much
C. didn’t smoke D. began to learn to smoke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he doctor usually tests his/her blood pressure when a person is ill.
B. The man told the doctor he couldn’t remember things.
C. The man thanked the doctor.
D. The man didn’t follow the doctor’s advice.
第五大题: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71. The Chinese diet __________(包含) a lot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72. After two months’ hard work, the teenager s___________ in passing the final examination finally.
73. You should ___________(检查) the car well before you buy it.
74. The naughty boy p___________ that he was ill so that he could stay at home.
75. Nowadays a large number of young people are not f__________ with the customs of our
country.
76. We all a____________ her for the way she saved the children from the fire.
77. I am new on the job but I’ve already g___________ experience.
78. No one is to leave without my p____________.
79. Zheng Zhi is an ___________(精力充沛的) football player.
80. I must a____________ for not being able to meet you at the airport.
第六大题:动词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81. In China, children often look forward to ____________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82. _____________ (follow) my instructions and you can’t miss it.
83. –-- When are you moving to your new house
–--Maybe in about a year for it __________________ (decorate) now.
84. So many problems are difficult ____________ (solve) before the fashion show.
85. Jack often __________________ (play) tricks on his neighbors at Halloween.
86. _______________ (enter) the room, I found him lying in bed, listening to music.
87. 80 percent of the TV sets we produce __________________ (export) to western countries
since the end of last century.
88. --- Has Sam finished his homework today
--- I have no idea. He __________________ (do) it this morning.
89. We ________________ (not put) off the sports meet unless it rains hard tomorrow.
90. The passenger was badly injured. I insisted that a doctor _______________ (send) for
immediately.
第七大题:句子翻译(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第八大题: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李华, 你远在美国的笔友Jack对中国的春节很感兴趣, 他来信询问有关情况。 请你给他回一封电子邮件, 简单介绍春节及中国人是如何过春节的。 应包括如下要点: 1. 春节的时间和在中国的地位
2. 春节来临之前……除夕夜……春节期间……
3. 你对春节的态度
注意:1. 词数100-120;可适当发挥使行文连贯
2. 参考词汇:春节联欢晚会 Spring Festival Gala Evening
阴历 lunar month 烟花 firecrackers
Dear Jack,
Thanks for your e-mail. I’m gla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Hua卷I
注意:卷I所有试题答案均填涂在答题卡上。
一、(共15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汲(jí)水 趿(tā)拉 胚(pī)芽 颓壁残垣(yuán)
B、哺(bǔ)育 瑰(guī)丽 颤(chàn)栗 缱(qiǎn)绻(quǎn)
C、献谄(chǎn) 羁縻(mí) 觇(chān)视 蹙眉(cù)
D、逡(qūn)巡 隽(juàn)秀 伛(yǔ)偻 广阔无垠(yí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连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功的作品。
B、看到万仞高峰之颠,有一细石耸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传说的神女峰了。
C、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心荡神弛,快乐无比。
D、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俊秀婀娜。
3、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①在本次服装节的模特表演赛中,她风光________,魅力四射。
②据美味思副食品公司总裁________,他们准备诉诸法律,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③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并没有________渲染,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双方互访,促进了关系的缓和并进而走向合作。
④打着民主旗号搞“台独”的分裂活动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严重挑衅, 是对台海地区 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构成的巨大威胁。
A、 十足  泄漏  大肆  更/和  B、 实足  透露  大事  也/乃至
C、 实足  泄漏  大肆  更/和  D、 十足  透露  大事  也/乃至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杜甫、陆游……等等。
B、明代《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C、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 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 一天天更加美好呢
D、图形文字和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不是。绘画要求传情表达逼真,而图形文字只求达意明确。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B、自去年末至今年初,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已令众多消费者叹为观止。
C、初中时,我们由于年龄小,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直到读高中了,才痛定思痛,认真读起书来。
D、相对于“病若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而言,玲珑剔透的薛宝钗更招人喜爱。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我们的目标。
B、事故发生后,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协调下,136个死难者家属很快来到了事故现场。
C、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D、贝多芬的一生,创作了不少钢琴变奏曲,甚至可以说,变奏曲这种形式是通过贝多芬的艺术实践才日益发展和成熟的。
7、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
①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
②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③峡陡江急,江面布满大大小小的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
④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
⑤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
A、①②⑤③④ B、④②⑤③①
C、④⑤②③① D、①⑤②③④
8、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诗的开头,点出江南青山绿水的特色,颔联将长江的壮丽景色,点染成一幅绝妙的富有动感的图画。
B.颈联写残夜未尽,海日便喷薄而出,旧年未去,江春就翩然而至,用语新奇,令人拍案叫绝。
C.全诗结构严密,布局流畅,语言精妙,形象生动,音节铿锵,令人回味无穷。
D.全诗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气高昂,颇有豪迈之风。
9、文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佯狂不知所之 ②视五人之死 ③忠义暴于朝廷
A、装扮  看待  通“曝” B、假装   观看  显露
C、装扮 比照  通“曝” D、假装 比较  显露
10、下列句子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肇锡余以嘉名 扈江离与辟芷兮
B、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来吾道夫先路
C、主辱,臣死有余僇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D、敛赀财以送其行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11、下列句子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春与秋其代序
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舟与哨先后先,几邂逅死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B、去今之墓而葬焉
C、抶而仆之 D、名余曰正则兮
13、下列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哪一项( )
A、恐年岁之不吾与 B、囚安在?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D、何陋之有?
14、对李白的《赠汪伦》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A、诗的前两句写诗人乘舟待发,而送行者踏歌而送。“忽闻”表明这踏歌相送对诗人来说实出意外,而就诗来说,也是绝巧的意外之笔,使诗承首句铺叙之后陡起一笔。
B、诗的后两句说“汪伦送我情”犹如千尺潭水,化抽象的情谊为具体的形象,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C、“汪伦送我情”到底有多深,诗人留下了大片空白,任人驰骋想象。
D、全诗画面有动有静,跳跃转换,灵动自然。
15、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溥,复社的创始人和领袖,字天如,江苏太仓人。幼年刻苦读书《明史·文苑传》言之:“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如是者六、七始已。”后来把自己的书斋命名曰“七录斋”。
B、碑记,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上,以叙事记行、歌功颂德为内容的一种文体。
C、文天祥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诗集有《指南录》,取集中《渡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
D、屈原,名平,字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总集《楚辞》收录了《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作品。
二、(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全球化打破了民族的藩篱,把各民族文明都卷进了大交流、大融合的浪潮之中,然而,它却是以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为先导的。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民族文明倚仗着经济、科技的优势,造成了对工业化程度低的民族以及农业民族文明的排斥和压抑,引起了这些民族文明同一性的危机,同时也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文明的同一性,是指一个群体与另一个群体或另一些群体的关系以及它们互相承认和自我承认的问题。民族文明的主体,特别是知识分子必然奋起抗争,在对外来文明理性批判的同时,对民族文明作自觉的反省,高扬民族文化精神,维护民族的自尊感和自信心。全球化导致的文明危机同样发生在西方发达民族,只不过采取不同的形式而已。当西方文明的先发性优势在全球张扬之际,随着财富的剧增和征服的喜悦,清教精神被享乐主义取代,进取意识被自满自足意识淹没,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下降,种族矛盾、“代际”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在加剧,以至于西方许多政治领袖和学者都把重整民族文化价值观作为跨进21世纪的治国纲领。
现代民族认同危机发端于全球化,而它的解决也离不开全球化,全球化为民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整合开辟了道路。民族文明危机必然要求文明的重构,文明重构是一个对本土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判断、筛选、定向的过程,它既可以导致民族中心主义,也可以导致民族文明的现代化、世界化。合理的选择是以现代化发展规律为参照系,以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基础,在民族文明的反思批判中发现其优秀的内核和传统,在对民族文明的优秀成分的肯定中重构民族价值体系优势,在对民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比较中找到两者互动和沟通的桥梁。这种反思和重建也许以自觉的、主动的形式出现,那么它会加速民族文明向世界文明的转化,加快民族的现代化进程;这种反思和重建也许以被动的、偶然的形式出现,那么它会导致民族内外矛盾的剧烈冲突,社会结构的巨大震荡和社会发展的停滞甚至倒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只有各个民族顺应世界潮流,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根据已有的传统和现实基础,在发展的模式、目标、任务上始终体现自身特色的这个意义上,才有普遍意义。世界文明的民族化与民族文明的世界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民族文明包括其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文化观念文明,只有在时间上与现代化相对接,在空间上与全球化相关联,才能焕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勃勃生机,返优秀传统之本,开现代文明之新。世界文明,从来也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存在,它体现在多元多样的民族文明形态之中,是一个随“世界历史”形成和演进的不断发展更新的过程,一个将各民族文明无声地联系在一起并不断扩大普遍性成分的过程。
16、“合理的选择”包含哪些内容 选出全都不恰当的一组( )
①以现代化发展规律为参照系
②在反思和批判中发现本民族文明的优秀内核和传统
③以本民族的利益为核心,不过分考虑别的民族的利益
④在对民族文明的优秀成分的肯定中重构民族价值体系优势
⑤还要与世界文明比较,找到两者互动和沟通的桥梁
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要维护民族性
⑦民族危机必然要求文明的重构,这样,就能走向现代化
A、①②③ B、④⑥⑦ C、②④⑤ D、③⑥⑦
17、对“世界文明的民族化”、“民族文明的世界化”两者怎样理解 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前者强调一个民族要善于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后者是说优秀的民族文明本身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能够不断地扩大其普遍性。
B、前者强调的世界文明要多元化,不能抹杀各民族的特点;后者是说一个民族要善于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C、前者强调世界文明要多元化,不能抹杀各民族的特点;后者是说优秀的民族文明本,身就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还能不断扩大其普遍性。
D、前者强调一个民族要善于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后者说世界文明要多元化,不能抹杀各民族的特点。
18、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A、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也面临着民族危机,重整民族文化价值观是他们应对危机的重要策略。
B、文明重构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判断、筛选、定向。它必然会带来民族文化的复兴。
C、全球化将文明的民族化和世界化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各民族的文明创新,走向现代文明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D、民族文明只有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焕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勃勃生机。
(二)阅读《拿来主义》选段,完成19——21题。(12分,每小题3分)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19、对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和“‘拿来主义’者”对待文化遗产的不同态度,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孱头”对文化遗产采取逃避主义的态度,害怕继承,拒绝借鉴。
B、“昏蛋”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强,而故意毁灭遗产,对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C、“废物”对文化遗产采取无所作为的态度,而且专门喜欢吸收遗产中的消极因素。
D、“‘拿来主义’者”对文化遗产“占有、挑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2—25题。
袁涣,陈郡人也。郡命为功曹,后辟公府,举高第①。刘备之为豫州,举涣茂才②。后避地江淮间,为袁术所命。术每有所咨访,涣常正议,术不能抗,然敬之不敢不礼也。顷之,吕布击术于阜陵,涣往从之,为布所拘留。布初与刘备和亲,后离隙。布欲使涣作书詈辱备,涣不可,再三强之,不许。布大怒,以兵胁涣。涣颜色不变,笑曰:“涣闻惟德可以辱人,不闻以骂。使彼固君子邪,且不辱将军之言,彼诚小人邪,将复将军之意,则辱在此不在彼。且涣他日之事刘将军,犹今日之事将军也,如一旦去此,复骂将军,可乎 ”布惭而止。布诛,涣得归太祖③。涣言曰:“夫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鼓之以道德,征之以仁义,兼抚其民而除其害。夫然,故可与之死而可与之生。公明哲超世,古之所以得其民者,公既勤之矣,令之所以失其民者,公既戒之矣,海内赖公得免于危亡之祸,然而民未知义,其惟公所以训之,则天下幸甚!”夫祖深纳焉。是时新募民开屯田,民不乐,多逃。涣自太祖曰:“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宜顺其意,乐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强。”太祖从之,百姓大悦。迁为梁相,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外温柔而内能断。以病去官,百姓思之。前后得赐甚多,皆散尽之,家无所储,乏则取之于人,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时有传刘备死者,群臣皆贺,涣以尝为备举吏,独不贺。
【注】①高第:官吏考核中的高等。 ②茂才:即秀才。 ③太祖:曹操。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兵胁涣 兵:兵器。
B、布初与刘备和亲 和亲:和睦亲近。
C、夫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 卒:最终。
D、恕思而后行 恕思: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
23、本文下列句子,全为被动句的一组是( )
①后辟公府 ②举高第 ③举涣茂才 ④为袁术所命 ⑤后离隙 ⑥布诛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③⑤⑥
2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表现袁涣崇尚道义而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
①涣常正议,术不能抗
②不为吕布作书辱备
③谏太祖训民知义
④为政崇教训,恕思而后行
⑤不为皦察之行,然时人服其清
⑥传备死,涣独不贺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2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袁涣感含刘备的知遇之恩,分手后遇事亦维护刘备,身在曹营心系故主。
B、袁涣温和坦诚,重义轻财,不炫世邀名,对曹操屡有劝谏,受到曹操的器重。
C、袁涣不畏权势,据理力争,审时度势,体察民情,虽不拘细行,仍受人敬重。
D、袁涣虽然通晓军事,但又反对不义战争,劝曹操不可发动师出无名的战争。
卷II
三、(本题有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6—29题。
无法对你不残酷
安宁
①弟弟考上北京的大学时,与我当年一样大,17岁。母亲要我回去接他上学,我想起这么多年一个人走过的路,便坚决地拒绝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②弟弟不善言语,又略羞涩,普通话又说得蹩脚,扫一下眉眼,便知道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在经历一个艰难的旅程之后,弟弟终于站在了学校门口,我笑脸迎上来,他的泪一下子流了出来。眼前这个瘦弱青涩的少年,头发蓬松,满脸的汗水,嘴唇干裂,额头上有一道轻微的伤痕,看着他我有一刹那的心疼,抬手给他温暖的一掌,说:“祝贺你,终于一个人闯到北京来了!”
③临走的时候,只给他留了两个月的生活费。我看他站在一大堆衣着光鲜的学生群里,因为素朴而显得那么地落寞和孤单。多么像刚入大学时的我,因为卑微,进而自卑。我笑笑说:“北京是残酷的,也是宽容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你也会像姐姐那样,自己养活自己。”我知道弟弟年少,对于这句话,不会有太多的理解。他只是难过,为什么那么爱他的姐姐,在北京待了几年,便变得如此不近人情?
④一个月后,弟弟打电话来,求我给他找份兼职。我说:“你的同学也都有姐姐可以找吗?”他没说什么话,便啪地挂断了。顷刻,母亲的长途便打过来,她几乎愤怒地说:“你不给他钱就算了,连份工作也不帮着找,他不依靠你还能依靠谁?”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才能让母亲明白,我只是觉得我所吃过的苦他也应该能吃。因为我们都是乡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己不能闯出一条路来,贫困不仅会把所有的希望都熄灭掉,还会留下无穷的恐惧。
⑤我最终还是答应母亲,给弟弟一定的帮助。但也只是写了封信,告诉他所有可以收集到兼职信息的方法。这些我用了四年的时间积累起来的 “财富”,终于让弟弟在一个星期后,找到了一份在杂志社做校对的兼职。在他领了第一份工资后,我去赖他饭吃。他仔细地将要用的钱算好,剩下的,只够在学校食堂里吃顿“小炒”,但我还是很高兴的,不住地夸他。他低头不语,忽然像吐粒沙子似的狠狠吐出一句:“同学都可怜我,这么辛苦地自己养活自己;别人都上网聊天,我还得熬夜看稿子,钱又那么少,连你工资的零头都不到!”我笑道:“可怜算什么,我还被别人耻笑过呢!在现实面前,你如果不用心,不努力,连腰板都挺不直的。
⑥之后的日子,弟弟很少再打电话来。有一次我打电话过去,他不在,他的舍友很惊讶地说,他从来没有说过有个在北京工作的姐姐。我知道弟弟仍无法理解我的残酷,但我深知,嘲弄和讥讽,自信与骄傲,都是要经历的,只有这样,他被贫穷折磨着的心,才会愈加坚韧顽强。
⑦学期末,我们再见面,是弟弟约的我。在一家算得上档次的咖啡吧里,他很从容地请我“随便点”。面前这个衣着素朴但却自信满满的男孩,嘴角,很持久地上扬着;言语,也是淡定沉稳;眉宇里,竟是有了点男人的味道,终于不再是那个说话吞吐遇事慌乱的小男生。在这短短的半年里,他做过校对,卖过杂志,当过家教,刷过盘子,而今,他又拿起了笔,记录青春里的欢笑与泪水,并因此赢得更高的报酬和荣光。他的成熟,比初到北京的我,整整提前了一年。
⑧外面飘起了雪花,我们细细地品味着苦中带甜的咖啡,慢慢地欣赏着这个美丽的城市。
26、阅读全文,概括“我”对弟弟所做的几件残酷的事。(每件事不能超过12个字)(4分)




27、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加点的“愤怒”都写出了什么 (3分)
28、文章第②段和第⑦段都有对弟弟的具体描写,请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9、阅读文章,说说作者对弟弟“残酷”的理由,以及作者对弟弟的做法带给你的启示。(不超过150字)(5分)
四、(本题有3小题,共15分)
3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 (5分)
(1)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 。
(2) ,恐美人之迟暮。
(3)安能屈豪杰之流, , 发其志士之悲哉!
(4) 朝搴阰之木兰兮, 。
(5)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人皆得以隶使之,
(6) 长太息以掩涕兮, 。
(7) 路曼曼其修远兮, 。
31、翻译:(6分)
(1)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2)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2、.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4分)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6月7日
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③ 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④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3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天,我们的老师问我们:“学校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们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他烧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甚至会时常漫不经心地将衣物丢放于他的斗室。老师说:“你们该记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行,你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
请研读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翻译)袁涣,陈郡扶乐人。郡守任命袁涣担任功曹之职,后来又举荐给公府,在官吏考核中获得较高的等级。刘备任豫州牧,推荐袁涣为秀才。后来袁涣避难于江淮之间,被袁术所任用。袁术每次向袁涣咨询探问,袁涣总是正气凛然地论述自己的主张,袁术辩驳不过,但是仍然敬重他,不敢不对他以礼相待。不久,吕布在阜陵攻打术法,袁涣随袁术一起迎战,于是又被吕布拘留。吕布当初和刘备和睦亲近,后来有了矛盾。吕布想让袁涣写信去大骂羞辱刘备,袁涣认为不能这样做,吕布再三强迫他,都不答应。吕布大怒,用刀剑来威胁袁涣说:“做这件事就能活,不做这件事就死。”袁涣脸色丝毫没有改变,笑着对吕布说:“我听说只有德行可以用来羞辱别人,没听说用污言秽语来羞辱别人的。假使他本来就是个君子,将不会以将军你的话为耻辱,假如他实在是个小人,将用你的话回复你,那么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说我先前侍奉刘将军,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样,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里,再来痛骂将军,行吗?”吕布自感惭愧而作罢。吕布被杀,袁涣得以回到太祖身边。袁涣曾对太祖说“武器,是种凶器,万不得已才使用。用高尚的品行来影响他人,用仁义的思想来感化他人,同时安抚那里的百姓,替他们扫除危害。这样,所以百姓才可以和他们同生死。您洞明事理举世罕见,古人用来争得民众的方法,您已经勤勉地实行了;当今官府失去民众的弊政,您也已经引以为戒了,四海之内依靠您得以免于危亡的灾祸,然而百姓还不懂得仁义,希望您教导他们,那么真是天下的福分了。”太祖很欣赏地采纳了他的建议。当时刚刚招募百姓去开垦荒地,百姓都不愿意,纷纷逃离。袁涣对太祖说:“百姓安于入土,不愿轻易迁移,千万不能突然让他们离开故土,顺着他们容易,违背他们困难,应该顺着他们的心意,愿意去垦荒的就让他们去,不愿意去的不可勉强。”太祖采纳了他的意见,百姓非常高兴。(后来),袁涣升任梁相,治理政事崇尚教育引导,本着宽恕的原则思考后再去实行,外表温和而内心果断。因为生病离开官任,百姓想念他。他前后得到的赐物很多,但他都分发给别人,家中没有什么积蓄,始终不问自己的家产,缺什么就从别人那里取用,不愿意做出清白的姿态,但当时的人都钦服他的清廉。当时有传说刘备已死,群臣都拍手庆贺,袁涣因为自己曾经被刘备举荐为吏,独自不表庆贺。他为官几年后去世,太祖还为他流下了泪。
32、①将惊悉改为获悉;②将阁下改为您老; ③将造访改为探望;④将馈赠改为敬献。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题,50分)
1.2011年2月,利比亚发生战乱,中国政府包机接回中国公民3万余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C.保护人权是我国政府的中心工作 D.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均寿命提高了5岁,8300多万残疾人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特殊关爱,这是中国保障和尊重人权的光辉业绩。这表明(   )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B.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C. 人民民主的正义性 D.人民民主的阶级性
3.围绕博客引发的侵权、隐私、责任等问题,有关部门酝酿实行博客实名制。消息一出,立即就遭到了部分网民的反对。他们认为博客是个人“言论自由”的论坛,不应受任何干涉。网民的这一观点(   )
A.是正确的,因为它捍卫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是正确的,因为它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D.是错误的,因为它割裂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4.“完全的民主等于没有任何民主,这不是怪论,而是真理”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
B.民主总是受限制的、不完全的、不真实的
C.真实的民主历来是不存在的
D.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总是离不开专政的
5.据报道,某市社区民警向居民作述职报告,接受本社区居民的民主测评,如测评结果为不满意,被测评者将可能被调离现在的岗位。这一举措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   )
A.平等权 B. 任免权 C. 选举权 D.监督权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日益密切。从事网络犯罪的“黑客”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犯罪主体,他们主要窃取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机密,并直接在网上泄漏和倒卖,给国家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据此完成6—7题。
6.从上述材料我们要认识到(   )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②维护国家安全必须重视维护网络安全
③严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的义 ④人民同“黑客”的矛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   )
A.避免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 B.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C.自觉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D.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8.2011年“两会”召开期间,人民网开展了“您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的网上调查,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响应,网友留言达3万余条。这一做法(   )
A. 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B.有利于引导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C.说明网络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最好形式
D.说明言论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9.2011年下半年,北京市区县、乡镇两级人大五年任期将届满。在即将进行的新一轮换届选举中,北京市将取消“四比一”的城乡差别,实现“通票同权”,即城乡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北京市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
①直接选举 ②间接选举 ③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④差额选举
A.①④ B.②④ C.① D.③④
10.太原市首次尝试“海选”社区干部,剪子湾社区居民投票率达到90.9%。对“海选”(不
确定候选人的选举)区干部与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海选”充分保障了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
②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
③“海选”有利于调动选民积极性,应取代其他选举方式
④确定候选人的差额选举有利于节约成本,减少选举人之间的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目前,我国选举方式的选择主要依据是 ( )
①候选人的意愿 ②国家性质 ③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④选举人的意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政府—民间”互动模式(   )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质询权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和汇集民智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13.目前,中国已悄然进入“民调时代”,各类民意调查机构逐渐壮大,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这说明在我国(   )
A.民意调查结果真实可信 B.民意反映渠道不断拓宽
C.公民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D.公民决策将取代政府决策
14.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
A.高三部分学生参加县、乡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
B.某中学生帮助本村村委会写宣传稿、出黑板报
C.网民对市政府即将出台的票价调整方案提建议
D.某中学生到电台反映学校附近网吧违规经营情况
15.某村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即以户为单位通过投票决定村务大事,由村民对村中大事直接行使决策权。村委会的决定须经80%以上的农户同意后,再由村委会组织实施,否则暂缓办理或者放弃。这种“村务公决”(   )
①有利于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干部的行为 ②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③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 ④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③④
16.为学习《政治生活》中“权利义务相统一”这节课,小李在网上搜索到以下素材
①某种学生通过写信给本地政府就网吧治理工作提出意见
②重庆居民协助当地公安人员抓捕黑社会成员
③市民为“宁波轨道交通”规划建言献策
④武汉3人拒服兵役受行政处罚
若分别按权利和义务对以上素材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B.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D.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17.民政部公布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政府不得干预属于社区居民自治范围的事项,并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居民委员会成员。这表明(   )
①居委会的活动与政府无关 ②居委会是我国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③居委会成员是由居民直接选举的 ④居委会成员只受居民的监督
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
18.漫画《监督不如现管》启示我们(   )
A.公民享有监督权,但必须依法行使
B.要不断完善监督体制机制,加大监督力度
C.我国监督体系很健全,但存在监督不力现象
D.公民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是唯一有效的途径
19.“网络舆论”,是指公众通过信息网络(有线和无线),针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发表的意见。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网络舆论”的作用。“网络舆论”(   )
①要符合宪法、法律及国家管理规定
②有利于实现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③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渠道
④是国家科学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2011年元旦以来,文化部以网络音乐市场整治为重点,根据《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深入开展了文化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了非法网络音乐产品及其违法经营活动,进一步规范了网络音乐市场秩序。完成20—21题。
上述材料中,政府的行动(   )
①有利于引导人民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②有利于促进文化市场的良好发展
③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能够确保国家经济建设的正确方向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针对文化市场的违法经营活动,政府应着重进行(   )
A. 经济调节 B. 市场监管 C.社会管理 D.公共服务
22.随着“瘦肉精”、“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等事件陆续曝光,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也成为近期消费关注的重点。国家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违反食品安全的专项行动。国家质检总局的做法体现了我国政府(   )
①扩大行政执法范围,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②切实履行经济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③严格司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④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社会民生问题
A. ③④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23.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代表们坦诚了“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就业比重等三项指标没有达标。这体现了(   )
A.政府实行重大决策民主评议制度 B.人大代表对政府行使质询权
C.人大代表通过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D.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中国政府着力打造“五手”:紧握人民的手,干净官员的手,市场无形的手,政府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据此完成24—25题。
24.“紧握人民的手”是要求我国政府(   )
A.履行国家的政治统治只能 B.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
C.吸收人民群众管理国家事务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5.“干净官员的手”是要求政府官员(   )
A.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B.保障民主和法制建设
C.克己奉公,廉洁自律 D.保障人民的主人翁地位
二、非选择题(共4题,50分)
26.某市通过了《征收城市增容费条例》,规定凡是经批准迁入该市的常住人口,按照每人一万元到十万元五个档次的标准征收城市增容费。理由是:由于外来人口增多,该市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使得水、电、热、道路交通等方面的紧张状况越来越突出。因此有必要通过征收城市增容费,达到缓解财政压力的目的。但是,政府在制定该条例时,并没有与有关方面进行酝酿、探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条例一出台,就遭到许多市民的反对。在众多的反对意见面前,市政府不得不推出《增容费减免征收试行办法》,后又进一步推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见面办法。
(1)《条例》出台伊始遭到许多市民反对,说明该市政府在决策时犯了什么错误?(2)
(2)面对政府的决策失误,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4)
(3)根据所学的知识谈谈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6)
27.我国“十二五”期间(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制“”十二五
规划,征求人民的意见是发扬人民民主的体现。有人我认为,“只要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就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
请你运用国家性质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评析。(10)
28.某市一些企业超标排放工业污水,居民乱扔生活垃圾、煤矿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群众呼声强烈。该市政府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制定行政法规,严格执法,并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增强市民环保意识。
(1)该市政府是怎样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12)
(2)该市政府为什么这么做?(3)
29.2011年5月15日—16日,国家防汛办副主任张旭率国家防总抗旱工作组一行四人来到湖南省慈利县检查抗旱救灾工作。工作组一行先后来到该县东岳观镇和高峰土家族乡,认真查看了这两个乡镇的旱情。通过现场查看,工作组认为慈利这次遭受的旱情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降雨严重偏少,与历年同期比较偏少50%—70%,导致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农作物受灾面积50%以上,受灾很严重;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十分突出。工作组要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行动、不等不靠,认真做好抗旱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带领人民抗旱救灾的依据。(13)一、 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的产业转移主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是( )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金密集型产业
2.一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工厂,而不是将工厂设立于一个工业区内,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的体现
B.在一个工业区内无法生产众多的零部件
C.跨国公司没有一个核心的部门
D.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取得最佳的效益
3.轮胎厂与汽车厂之间的联系是( )
A.共用基础设施 B.提供加工服务 C.提供原料 D.提供零部件
4.下列工厂中,存在着投入—产出(即“上下游”式)工业联系的是( )
①纺织厂、印染厂 ②钢铁厂、重型机械厂 ③造纸厂、化纤厂 ④食品厂、家具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一些发达国家维持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其中为日本垄断的是( )
A.高档化妆品 B.名牌手表 C.数码电子产品 D.信息技术产品
6.农业技术因素包括( )
①劳动力 ②技术装备 ③生产技术 ④气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目前,农民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和规模时主要考虑( )
A.气温和降水的变化 B.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流动人口的变化
下图为经济与环境互相作用模式内涵图(X表示经济发展水平, 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Ⅰ~Ⅳ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强度四种关系某式)。据此回答8~9题。
8.关于Ⅰ~Ⅳ所表示的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为经济环境协调模式
B.Ⅱ为环境滞后经济模式
C.Ⅲ为经济滞后环境模式
D.Ⅳ为经济环境落后模式
9.如果X表示经济发展速度,Y表示环境保护强度,那么我国目前处在哪种发展模式( )
A.Ⅰ B.Ⅱ C.Ⅲ D.Ⅳ
10.一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
①临近原料地 ②靠近市场 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③江南丘陵的茶叶    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A.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 B.①热量 ②水源 ③市场 ④交通
C.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 D.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
12.下列农业地域类型既属于种植业,又属于自给型农业的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水稻种植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3.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的反馈作用对人类都是不利的
B.环境问题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才出现的
C.环境问题是在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D.环境问题都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
14.下列不属于古代大都市诞生地的是( )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B.尼罗河谷地
C.印度河谷地 D.亚马孙平原
15.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厂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可以( )
A.充分利用当地的知识和技术优势 B.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
C.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D.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16.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
A.a B.b
C.c D.d
17. 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
A.土地生产力 B.水资源
C.基础设施 D.经济规模
18.下列城市中,可以被称为“火车拉出来的城市”的是( )
A.鞍山、包头 B.大庆、玉门 C.大同、黄山 D.石家庄、株洲
19.商业中心形成,应具备的条件是( )
①大量的消费人群 ②便利的交通条件
③文化科技发达区 ④濒河临海的地理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在河流交汇处形成的城市是( )
A.重庆、武汉 B.广州、巴黎 C.天津、东京 D.北京、悉尼
21. 下列属于工业地域形成的有利条件( )
①工业分工越来越不明显 ②生产部门越来越复杂
③生产工艺日益专业化 ④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
22.聚落临水分布可以( )
①方便取水 ②利于航运 ③营造秀美的濒水景观 ④利于水资源保护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23.下列关于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商业网点都应设置在经济发达地区
B.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几个较大规模的商业网点
C.人口稀少的地区,不需设置商业网点
D.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密度比山区商业网点密度小
24. 下列关于城市与其沿河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两岸常分布着许多城市,且越向上游越密集
B.河流发源地是沿河城市区位的类型之一
C.城市临河分布只是考虑到有便捷的水运条件
D.河流的干流与支流的汇合处,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5.现在,上海市郊农业已经形成了以种苗、园艺作物、出口蔬菜、名特优新为主的经济作物四大特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B.精耕细作水平不断提高
C.商品市场与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 D.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用地减少
26.我国的青藏铁路在修建过程中,需要客服许多不利的自然条件,其中不包括( )
A.高寒缺氧 B.多年冻土
C.脆弱的生态环境 D.山高谷深,河汊纵横
27.下列不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的是( )
A.酸雨危害 B.水土流失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土地荒漠化化
28.造成城市水体污染最普遍原因是( )
A.生活及工业污水 B.海水倒灌 C.酸雨降落 D.大气污染
29.下面四幅城市规划示意图,布局不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回答31~32题。
31.各企业集聚在第一阶段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
32.影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
A.劳动力和市场 B.市场和技术
C.劳动力和技术 D.动力和技术
33.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工厂区位影响逐渐减弱的区位因素是( )
A.市场 B.原料地 C.信息通讯网络 D.劳动力素质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 )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可持续发展论 D.人定胜天
35.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观点和生活方式属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人定胜天 B.天人合一 C.竭泽而渔 D.围湖造田
二、 非选择题(共30分)
36、右图为某城镇地图,该城镇规划现拟建钢铁厂、造纸厂、自来水厂、啤酒厂和服装厂,但由于条件所限,所以每个厂只能在图中A、B、C、D、E、F各地点中选择。请你帮助该城镇完成以上厂区的布局并说明理由。(10分)
1、钢铁厂应布局于 ,理由
2、造纸厂应布局于 ,理由
3、自来水厂应布局于 ,理由
4、啤酒厂应布局于 ,理由
5、服装厂应布局于 ,理由
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1年2月1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院士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材料二 水稻喜水、热,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与其他农业类型相比,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来精耕细作。水稻单产很高。
材料三 如下图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年降水量、人口密度分布图。
(1)读图(1),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的地区有     、     、     。
(2)读图(2)、图(3),上述地区发展水稻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①气候方面: 。
②地形方面: 。
③社会经济: 。
(3)本地区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的气象灾害是    ,原因是    ,应采取的措施是         。
(4)读图(2)可知,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西部降水较东部丰沛,其主要原因是本地区夏季盛行    风。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将迅速耗竭,环境污染将不断加剧,三者的关系曲线被称为“梅托斯模型”,如图甲。
材料二: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产品”的概念是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图乙为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
(1)图甲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资源、人口、环境污染”中的:
① ;② ;③ 。
(2)根据“梅托斯模型”,人类社会发展到“S”时,将通过 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3)图乙中字母表示原材料、产品、商品和废品,表示产品的是 (填代号)。
(4)从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可知,最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环节。
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意大利,人们家里的咖啡壶大多是用回收的可乐罐制得,请再列举我们身边生活垃圾回收的事例(至少一例)。说明:1、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本试卷g取10 m/s2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关于做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加速度都一定随时在改变  
B.速度、加速度方向都一定随时在改变
C.速度、加速度大小都一定随时在改变
D.速度、加速度的大小可能都保持不变
2. 一个物体在几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去掉一个力,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运动轨迹可能是抛物线
3.设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是圆,则其运行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与其运行周期T的平方之比为常数,即R3/ T2 = k。那么k的数值(   )
A.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B.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
C.与恒星和行星的质量都有关 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率有关
4.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乙两物体线速度相等,则角速度一定也相等
B.若甲、乙两物体角速度相等,则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C.若甲、乙两物体周期相等,则角速度一定也相等
D.若甲、乙两物体周期相等,则线速度一定也相等
5.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力反向,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在这样的力作用下,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曲线BE B.曲线BD
C.曲线BC D.沿原曲线由B返回A
6.河宽420 m,船在静水中速度为4m/s,水流速度3 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  )
A.140 s B.105 s C.84 s D. s
7.对于由两个分运动合成的运动,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两个分速度
B.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小于两个分速度
C.合速度的方向即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D.由两个分速度的大小可以确定合速度的大小
8.在高空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上自由释放一物,若空气阻力不计,飞机上人看物体的运动轨迹是(   )
A.倾斜的直线 B.竖直的直线
C.不规则曲线 D.抛物线
9.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 B.它是描述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C.它是描述向心力变化的快慢 D.它是描述角速度变化的快慢
10.如图所示,物体A、B随水平圆盘绕轴匀速转动,物体B在水平方向所受的作用力
有 (   )
A.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两力都指向圆心
B.圆盘对B的摩擦力指向圆心,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
C.圆盘对B及A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D.圆盘对B的摩擦力和向心力
11.一个物体从某一确定的高度为v0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vt,那么它的运动时间是 ( )
?A. ?B.? C.? ?D.?
12.如图所示,若火车按规定速率转弯时,内、外轨对车轮皆无侧向挤压 力。当火车以小于规定速率转弯时( )
A.仅内轨对车轮有侧压力
B.仅外轨对车轮有侧压力
C.内、外轨对车轮都有侧压力
D.内、外轨对车轮都无侧压力
13.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放在旋转圆台上与圆台一起旋转,相对静止,A、B离轴的距离为R,C离轴的距离是2R,B和C的质量均为m,A质量为2m,它们与圆台的最大静摩擦系数相同,则当圆台的转速逐渐增大时,最先滑动的是(   )
A.A B.B
C.C D.同时开始滑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4.某物体以2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经2s钟,物体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m/s,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______度。
15.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中右边两轮粘在一起,且同轴,已知A、B、C三点距各自转动的圆心距离的关系为。若皮带不打滑,则三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向心加速度之比    。
16.物体沿半径为R米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在t秒内物体转过的弧长为s米,则物体的线速度大小为 m/s,物体的角速度大小为 rad/s;若物体的质量为m千克,则物体所受的向心力大小为 N。
17.质量为5×103kg的货车,以10m/s的速度通过圆弧半径为50m的凸形桥,到达桥的最高点时,桥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____
18.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用L、g表示)。
三、计算题(共39分。要求: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19.(9分)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的A点以速度V0平抛一个小球,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点。则小球抛出后经多长时间落到斜面上的B点?经多长时间距离斜面最远?
20.(10分)在一段半径为R=28m的圆弧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70倍,求汽车拐弯时不发生侧滑的最大速度是多少m/s?
21.(10分)飞机俯冲时,在最低点附近做竖直平面内的半径是180m的圆周运动。如果飞行员的质量为70kg,飞机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是360km/h,求这时飞行员对座位的压力?
22.(10分)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圆形轨道放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冲上的轨道,(轨道相对地面静止)
(1)、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则小球落地点C距A处多远 速度多大?
(2)、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飞出时,轨道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小球落地点C距A处多远 速度多大?
a
b
c
d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5分, 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等于( )
A. B. C. D.
2.若( )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一、四象限 D、第二、四象限
3. 若扇形的面积为、半径为1,则扇形的圆心角为(  )
A. B. C. D.
4. 函数图像的对称轴方程可能是( )
A. B. C. D.
5. 的值域是( )
A. B. C. D.
6. 定义在上的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周期函数,若的最小正周期是,且当 时,,则的值为( )
A. B. C. D.
7.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的图象( )
A.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8.若是第一象限角,则在,中,能确定为正值的有( )个
(A).1 (B).2 (C).3 (D).4
9.已知下图是函数的图象上的一段,则(  )
A. B.
C. D.
10.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本大题有7小题, 每小题4分, 共28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1. 若是第二象限角,且,则
12. 如果求
13.函数的定义域是
14. 已知,,,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用“>”连接)
15.若函数,且则___________
16.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___
17.函数的图像为C,如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①图像C关于直线对称; ②图像C关于点对称;
③函数在区间内是增函数;
④由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图像C。
三. 解答题: 本大题有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4分)
(1)化简:;
(2)已知,求的值.
19.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求:
(1) ;
(2)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为常数).
(1)求的递增区间;
(2)求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的集合;
(3)若时,的最大值为4,求的值。
22.(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函数的图象在轴右侧的第一个最大值点和最小值点分别为和.  
(1)试求的解析式;  
(2)将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然后再将新的图象向轴正方向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并用五点法画出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图象;
(3)在第(2)问的前提下,若方程对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求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