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第三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新疆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与河流概况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地图分析归纳区域的位置与范围,地形与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新疆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并立志将来为祖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 新疆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与河流概况 教学难点 新疆的位置、地形对其气候特征的影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法运用 读图分析法、引导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归纳法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 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导入新课 学生读图回答 通过图片让学生对新疆有初步了解。 初 学 新 课 (初步探究) 位置与范围 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读图8—40、8—41,完成下列任务。 (1)说出新疆在全国中的位置特点及海陆位置。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经纬度范围。 (2)找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的国家 (3)归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范围。 (归纳)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占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新疆边境线长,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 8个国家接壤。 在教师引导下,认真阅读地图,思考,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运用地图说出新疆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相邻的国家。 引 导 释 疑 (合作学习) 二、自然地理环境 1、新疆的地形 课堂活动:读图,找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归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形特征。你能在地图上找出新疆的“三山”和“两盆”吗? (归纳)新疆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 2、新疆的气候 课堂活动:阅读乌鲁木齐(上)和喀什(下)的气候资料,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归纳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共同特点,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2)判断两地的气候类型。 (3)比较两地气候的差异,并简要说明形成原因。 (归纳)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在教师引导下,认真阅读地图,思考,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了解新疆的地形和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拓 展 学 习 (深入探究) 3、新疆的河流 课堂活动:读图,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河流——塔里木河和额尔齐斯河。比较两条河流的特征。 (归纳)新疆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湖泊数量较多,多为内流湖和咸水湖。 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新疆河流稀少,水量不大,多时令河。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在教师引导下,认真阅读地图,读图分析,思考,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了解新疆的河流特征 4.自然资源,(学生自主完成,填出下列各种资源) 土地资源:类型多 ,人均量多,草地多,耕地有限 矿产资源:石油、 天然气、煤、金、铬、铁、铜、镍、石 棉、石灰岩、钠硝石都很丰富。 特色矿产:软玉、水晶、玛瑙 气候资源: 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 风能资源:丰富 学生自主完成资源的学习 了解新疆的自然资源 当 堂 检 测 (学习诊断) 1、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是中国陆地面积最 __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新疆边境线长,与______、______、____、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 2、新疆地形以_____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____________,构成“___________”的地形大势。? 3、新疆深居__________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_________,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_______,属于典型的_________。 4、河流主要依靠_____和山地降水补给。? 5、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______河,______为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学生完成练习 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 堂 小 结 (梳理归纳) 这节课通过阅读、分析不同种类的地图,掌握了新疆的地理位置与范围特点,以及新疆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自我反思并进行知识梳理 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学习习惯。 作业布置(检查反馈) 板书设计(突出重点) 完成第三节《新疆》的学案作业 继续预习课文P89-9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位置与范围 二、自然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1、地形特征 相邻国家 2、气候特征 3、河流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