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通过模拟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概况和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和平解放西藏。 2、难点: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课前准备 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进而导入新课。 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2020年,中国人民在与新冠病毒的战斗中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也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走向了新的历史篇章,让我们一起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来了解我们的国家是如何成立的。 【新课讲授】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民英雄纪念碑及其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提问:1.为什么要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什么时候决定要建这座纪念碑? 2.文中的“三年”、“三十年”和“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是指什么事件? 答案提示:1:为了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三年”指解放战争以来;“三十年”指五四运动以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是指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时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2、内容: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的讲话 提问:在这次被载入史册的会议上会议上作出了什么决定? (1)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4)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二、开国大典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她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1、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 2、概况: (1)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活动持续到晚上九点半。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原来享有的种种特权被取消。从国内社会生活看,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被压在社会的最底层,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新中国结束了这种状况,人民当家做了自己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已解放的广大地区实现前所未有的统一。国家成为统的整体,在全国范围内可以通盘筹划,可以一直贯彻到基层,密切协作,一致行动这是中国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而没有实现过的局面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1)国内意义: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③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国家实现独立,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2)国际意义: 壮大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材料一: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唐太宗、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等为促进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元、明、清时,中央政府都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材料二: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60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507亿元,比1951年增长111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长117倍。人均预期寿命由35,5岁增加刻67岁,青壮年文言率由95%降到1.2% 提问:西藏是何时解放的?西藏的和平解放意味着什么? 1、经过: (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 (2)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2、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深入探究 新中国与旧中国的比较 比较项 旧中国 新中国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国家命运 贫穷落后,任人宰割 独立自主的国家 人民命运 受奴役与压迫 当家作主 课后总结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