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时 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案例一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 , 学生准备:课前对浪费现象进行调查,完成调查报告。 PPT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水龙头没有关,水白白流走了 教室里没人,却灯火通明 同学们,这两幅图片都说明了什么现象?(生:浪费现象)是呀,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浪费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还有哪些浪费。(先板书:还有哪些浪费) 二、浪费现象小调查 1.课前提前布置调查 (1)调查提示 调查方法:可以采用观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准备:采访之前要准备好问题提纲。 调查要求:调查研究的结论要实事求是。如果有具体数据,就更有说服力 (2)调查分组 一组调查用水浪费;二组调查用电浪费;三组调查纸张浪费;四组调查其它浪费 2.分组汇报调查报告 如一组汇报: 调查报告 1.我们小组调查的浪费现象是浪费水方面的。 2.我们看到的现象: ①家里的水没有二次利用就倒掉了。比如洗菜水、洗衣水可以用来冲厕所,但是倒掉 就浪费了。洗手本来可以少用点水,但有的学生洗手用水特别多②社区的水龙头没有关,任其白白流走 3.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 浪费了水资源,造成用水紧张。 4.产生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 有的是属于意识不到那是浪费行为;有的是有错误的想法如“我一个人节约有什么 用,有浪费行为的人多着呢。” 5.关于怎样减少这些浪费,我们的建议是: ①自觉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看到没关的水龙头要主动去关。②能少用水尽量少用水③能二次利用尽可能二次利用。 3.阅读教材第50页“相关连接”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在我们身边还“潜伏” 着形形色色的浪费。 议一议观点错在哪儿? 1.师PPT出示四种观点 观点一 稍微浪费一点没有关系,太节俭了别人会笑话我的。 观点二 我一个人节约有什么用?有浪费行为的人多着呢。 观点三 这些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浪费点和别人没什么关系。 观点四 不浪费是大人的事情,和小孩子没什么关系。 2.生思考四种观点 3.小组交流讨论四种观点的错误 4.师点拨评价 问题预设: 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奢侈浪费应该受到嘲笑和谴责。 ②用自身行为去影响他人,让他人也行动起来。这样,浪费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③是你花钱买的,但资源是人类的。况且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④小孩子应从小做起,为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做出自己的努力。 师小结:因为人们观念错误,所以导致了行为错误。如果有正确的观念,浪费行为是完 全可以避免的。(补充板书:可以避免) 【设计意图】通过“议一议观点错在哪儿”,引导学生澄清现实生活中的错误看法。 三、名言警句故事大家说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有关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说说它们的含义。 ①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含义:奢侈又懒惰的人即使富有,也会有用光的时候;节俭又勤劳的人即使贫穷,也会富足日日有余的一天。 ②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含义:节俭是一种大的德行;奢侈是一种大的罪恶。 ③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含义:如果不能居安思危,不能力戒奢侈而提倡节俭,这就像砍断树根而希望树木茂盛,堵塞源头而希望河水长流一样了。 …… 2.分享家人或朋友节俭不浪费的故事。 小时候,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一言一行:我对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文具能正常使用、衣服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就可以;过年的压岁钱我从不乱花。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 3.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传统文化、身边事例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四、“反浪费倡节俭”我宣传 从水、电、燃气、服装、文具等方面,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为主题,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 1.生思考、讨论(也可课后查阅资料) 2.生小组交流 3.师评价、拓展 预设宣传标语: ①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②每天节约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③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 ④一家节约一度电,万家节电度难关。 ⑤冷气空调要省电,温度控制要做好。 预设宣传画: 【设计意图】“反浪费倡节俭”我宣传 ,学生从自身做起,呼吁社会都行动起来,旨在让学生提升自身修养,学会关心社会。 课堂小结:中国自古以来是很重视节约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诗句都是中国古代重视节约的写照。我希望:小学生要从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等小事做起,争做勤俭节约好少年,为形成社会良好风尚做出贡献。 板书设计: 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奢侈浪费应该受到嘲笑和谴责。 案例二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调查报告,组织分组进行调查;教学ppt 学生准备:课前对浪费现象进行调查,完成调查报告。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餐桌上的浪费”,知道了我国目前餐桌上的浪费现象很惊人,也懂得了从我做起,推进“光盘行动”。其实,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在我们身边还“潜伏”着形形色色的浪费。因为其频繁和细密,我们根本没有察觉。究竟还有哪些浪费呢?我们来看看。(先板书:还有哪些浪费) 二、身边浪费有哪些 1.生阅读教材p49图片案例。 案例一:同学们都上体育课了,教室里的灯还没关。 案例二:一张纸只写了几个字就被揉成团扔掉了。 2.生思考 (1)这些情景反映了什么? (2)你在这些方面是否也有浪费行为呢? 3.交流、回答 问题预设: ①教室外的垃圾桶里有还可以用的书本、文具; ②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被扔掉; ③使用一次性碗筷、塑料袋…… 【设计意图】由餐桌上的浪费转向生活中的其它浪费,首先从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 浪费现象小调査 1.课前布置调查任务:完成浪费现象调查报告(调查方法:可以采用观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准备:采访之前要准备好问题提纲;调查要求:调查研究的结论要实事求是。如果有具体数据,就更有说服力。) 师:课前同学们组成了几个“浪费现象调査小组”,采用观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法 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存在的浪费现象。各小组完成的怎么样?请各小组为大家分享下调查结果。 2.各小组分享调查报告 ①我们小组调查的浪费现象是……方面的。 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③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是…… ④产生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是…… ⑤关于怎样减少这些浪费,我们的建议是…… 3.读“相关链接”: 根据201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统计,人类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满足物质消费需求,已透支消耗地球自然资源总量的50%。其中,森林面积减少了80%,煤炭的消耗量每年超过 12 亿吨。资源枯竭对地球和人类的健康已造成严重损害,并将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代,甚至对环境、物种和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根本性威胁。 …… 目前,全球每年纸张产、用量已达3.2亿吨,如果以每吨纸需砍伐4棵平均20年树龄的树木作原料的话,那么1年就有近13亿棵这样的大树从地球上消失。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活动,引导学生聚焦某种浪费行为,探究原因,学会避免浪费;再通过分享的活动互相学习。 四、这些浪费可以避免 1.请想一想,以下说法错在哪里? ①稍微浪费一点没关系,太节俭了别人会笑话我的。 问题预设: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奢侈浪费应该受到嘲笑和谴责。 ②我一个人节约有什么用,有浪费行为的人多着呢。 问题预设:用自身行为去影响他人,让他人也行动起来。这样,浪费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③这些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浪费点和别人没什么关系。 问题预设:是你花钱买的,但资源是人类的。况且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④不浪费是大人的事情,和小孩子没什么关系。 问题预设:小孩子应从小做起,为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做出自己的努力。 师小结:因为人们想法错误,所以导致了行为错误。如果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想法,浪费行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补充板书:可以避免) 2.找一找,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 有很多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意味深长。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你能再找一些类似的句子吗? 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②静以修生,俭以养德。 问题预设: ③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 谚语 ④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⑤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 3.请你从水、电、燃气、服装、玩具等方面,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为主题,设计 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把你的观点传达给大家。 问题预设:…… ①别再让它伤心流泪——请自觉关好水龙头。 ②节约能源不是_?????·_,是一种行动力。 ③节约能源一起来,生活省电真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明白很多浪费行为是我们错误 的想法导致的,也是可以避免的。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理念和好习惯。 课堂小结:静以修生,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养成勤俭节 约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导致 树立正确观念 浪费可以避免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