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第2课时教案(同课异构二案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第2课时教案(同课异构二案例)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时 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案例一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 ,
学生准备:课前对浪费现象进行调查,完成调查报告。
PPT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水龙头没有关,水白白流走了 教室里没人,却灯火通明
同学们,这两幅图片都说明了什么现象?(生:浪费现象)是呀,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浪费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来了解还有哪些浪费。(先板书:还有哪些浪费)
二、浪费现象小调查
1.课前提前布置调查
(1)调查提示
调查方法:可以采用观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准备:采访之前要准备好问题提纲。
调查要求:调查研究的结论要实事求是。如果有具体数据,就更有说服力
(2)调查分组
一组调查用水浪费;二组调查用电浪费;三组调查纸张浪费;四组调查其它浪费
2.分组汇报调查报告
如一组汇报:
调查报告
1.我们小组调查的浪费现象是浪费水方面的。
2.我们看到的现象:
①家里的水没有二次利用就倒掉了。比如洗菜水、洗衣水可以用来冲厕所,但是倒掉
就浪费了。洗手本来可以少用点水,但有的学生洗手用水特别多②社区的水龙头没有关,任其白白流走
3.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
浪费了水资源,造成用水紧张。
4.产生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
有的是属于意识不到那是浪费行为;有的是有错误的想法如“我一个人节约有什么
用,有浪费行为的人多着呢。”
5.关于怎样减少这些浪费,我们的建议是:
①自觉养成随手关水龙头的习惯,看到没关的水龙头要主动去关。②能少用水尽量少用水③能二次利用尽可能二次利用。
3.阅读教材第50页“相关连接”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在我们身边还“潜伏”
着形形色色的浪费。
议一议观点错在哪儿?
1.师PPT出示四种观点
观点一 稍微浪费一点没有关系,太节俭了别人会笑话我的。
观点二 我一个人节约有什么用?有浪费行为的人多着呢。
观点三 这些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浪费点和别人没什么关系。
观点四 不浪费是大人的事情,和小孩子没什么关系。
2.生思考四种观点
3.小组交流讨论四种观点的错误
4.师点拨评价
问题预设:
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奢侈浪费应该受到嘲笑和谴责。
②用自身行为去影响他人,让他人也行动起来。这样,浪费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③是你花钱买的,但资源是人类的。况且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④小孩子应从小做起,为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做出自己的努力。
师小结:因为人们观念错误,所以导致了行为错误。如果有正确的观念,浪费行为是完
全可以避免的。(补充板书:可以避免)
【设计意图】通过“议一议观点错在哪儿”,引导学生澄清现实生活中的错误看法。
三、名言警句故事大家说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有关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说说它们的含义。
①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含义:奢侈又懒惰的人即使富有,也会有用光的时候;节俭又勤劳的人即使贫穷,也会富足日日有余的一天。
②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含义:节俭是一种大的德行;奢侈是一种大的罪恶。
③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含义:如果不能居安思危,不能力戒奢侈而提倡节俭,这就像砍断树根而希望树木茂盛,堵塞源头而希望河水长流一样了。
……
2.分享家人或朋友节俭不浪费的故事。
小时候,爷爷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一言一行:我对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文具能正常使用、衣服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就可以;过年的压岁钱我从不乱花。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
3.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传统文化、身边事例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四、“反浪费倡节俭”我宣传
从水、电、燃气、服装、文具等方面,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为主题,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
1.生思考、讨论(也可课后查阅资料)
2.生小组交流
3.师评价、拓展
预设宣传标语:
①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②每天节约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③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源一大步
④一家节约一度电,万家节电度难关。
⑤冷气空调要省电,温度控制要做好。
预设宣传画:
【设计意图】“反浪费倡节俭”我宣传 ,学生从自身做起,呼吁社会都行动起来,旨在让学生提升自身修养,学会关心社会。
课堂小结:中国自古以来是很重视节约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诗句都是中国古代重视节约的写照。我希望:小学生要从节水、节电、节约粮食等小事做起,争做勤俭节约好少年,为形成社会良好风尚做出贡献。
板书设计:
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奢侈浪费应该受到嘲笑和谴责。
案例二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调查报告,组织分组进行调查;教学ppt
学生准备:课前对浪费现象进行调查,完成调查报告。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餐桌上的浪费”,知道了我国目前餐桌上的浪费现象很惊人,也懂得了从我做起,推进“光盘行动”。其实,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在我们身边还“潜伏”着形形色色的浪费。因为其频繁和细密,我们根本没有察觉。究竟还有哪些浪费呢?我们来看看。(先板书:还有哪些浪费)
二、身边浪费有哪些
1.生阅读教材p49图片案例。
案例一:同学们都上体育课了,教室里的灯还没关。
案例二:一张纸只写了几个字就被揉成团扔掉了。
2.生思考
(1)这些情景反映了什么?
(2)你在这些方面是否也有浪费行为呢?
3.交流、回答
问题预设:
①教室外的垃圾桶里有还可以用的书本、文具;
②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被扔掉;
③使用一次性碗筷、塑料袋……
【设计意图】由餐桌上的浪费转向生活中的其它浪费,首先从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
浪费现象小调査
1.课前布置调查任务:完成浪费现象调查报告(调查方法:可以采用观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准备:采访之前要准备好问题提纲;调查要求:调查研究的结论要实事求是。如果有具体数据,就更有说服力。)
师:课前同学们组成了几个“浪费现象调査小组”,采用观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法
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存在的浪费现象。各小组完成的怎么样?请各小组为大家分享下调查结果。
2.各小组分享调查报告
①我们小组调查的浪费现象是……方面的。
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③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是……
④产生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是……
⑤关于怎样减少这些浪费,我们的建议是……
3.读“相关链接”:
根据201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统计,人类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满足物质消费需求,已透支消耗地球自然资源总量的50%。其中,森林面积减少了80%,煤炭的消耗量每年超过 12 亿吨。资源枯竭对地球和人类的健康已造成严重损害,并将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代,甚至对环境、物种和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根本性威胁。
……
目前,全球每年纸张产、用量已达3.2亿吨,如果以每吨纸需砍伐4棵平均20年树龄的树木作原料的话,那么1年就有近13亿棵这样的大树从地球上消失。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活动,引导学生聚焦某种浪费行为,探究原因,学会避免浪费;再通过分享的活动互相学习。
四、这些浪费可以避免
1.请想一想,以下说法错在哪里?
①稍微浪费一点没关系,太节俭了别人会笑话我的。
问题预设: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奢侈浪费应该受到嘲笑和谴责。
②我一个人节约有什么用,有浪费行为的人多着呢。
问题预设:用自身行为去影响他人,让他人也行动起来。这样,浪费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③这些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浪费点和别人没什么关系。
问题预设:是你花钱买的,但资源是人类的。况且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④不浪费是大人的事情,和小孩子没什么关系。
问题预设:小孩子应从小做起,为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做出自己的努力。
师小结:因为人们想法错误,所以导致了行为错误。如果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想法,浪费行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补充板书:可以避免)
2.找一找,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
有很多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意味深长。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你能再找一些类似的句子吗?
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②静以修生,俭以养德。
问题预设:
③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 --- 谚语
④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⑤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
3.请你从水、电、燃气、服装、玩具等方面,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为主题,设计
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把你的观点传达给大家。
问题预设:……
①别再让它伤心流泪——请自觉关好水龙头。
②节约能源不是_?????·_,是一种行动力。
③节约能源一起来,生活省电真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明白很多浪费行为是我们错误
的想法导致的,也是可以避免的。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理念和好习惯。
课堂小结:静以修生,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养成勤俭节
约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导致

树立正确观念 浪费可以避免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