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坚持依宪治国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坚持依宪治国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第一框 坚持依宪治国

课时
总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人
使用
时间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__最高法律地位__、__法律权威__和__法律效力__。
7.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__基础__,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活动一 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在这部宪法诞生过程中,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
探究: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小结:(1)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活动二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小结: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活动三 宪法的地位和效力
材料一 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
材料二 
教学
目标
1.认识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懂得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教学
重点
宪法是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教学
难点
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核心素养培养
宪法精神
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
公民意识
制度认同
课型
新授课
有无课件

其它准备








(一)情境导入 生成问题
2016年12月4日,在第3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二)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1.我国现行宪法内容包括序言、总纲、__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__、__国家机构__、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2.我国宪法是__党和人民意志__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__根本__法。
3.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__最根本__、__最重要__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4.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__宪法法律__为行为准则。
5.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依宪治国__,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__依宪执政__。
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道德与法治
学科教学设计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材料三 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
探究: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是国家的根本法。
(四)归纳总结 提升能力
(五)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1.我国宪法的构成是( C )
①序言和总纲 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③国家机构 ④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这表明宪法( C )
A.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加严格
B.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某一方面问题
C.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D.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3.2017年10月20日,由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司法部、中国法学会联合组织的“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叶中教授作了题为“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报告。该报告的内容可能涉及的教材知识有( D )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表现 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④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宪法是法律的总和
B.宪法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普通法律随着作出相应的修改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5.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 C )
A.宪法比普通法律修改更加严格
B.宪法就是普通法律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
拓展延伸
开展宪法诵读活动。
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今年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增强学生宪法意识,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活动准备】
○准备好宪法文本。
○确定好本周要诵读的内容。
○选定领读人。
【活动过程】
○在领读人的带领下,大声地诵读宪法文本内容。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诵读宪法的感受。
分层作业
背诵
:A
全部
B
基础题
板书设计
反思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