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8.1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8、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正迅速向全球蔓延,鸦片成为英国殖民者侵略中国的罪恶武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吹响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殖民斗争的第一声号角!□□□□处应是( ) A.工业革命 B.鸦片走私 C.虎门销烟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 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4.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北京西北郊的一处废墟(右图)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信息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洋务运动破产 5. 1852年,一位英国驻广州的商务代办说:“虽然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十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但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数量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结局”,列强发动了(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该条约是中俄( )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改订条约》 D.《勘分西北界约记》 7.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 ) A.鸦片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 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8. 美国学者本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 ……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该学者认为( ) A.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 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 D.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9.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转折点是( ) A.定都天京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10. 日本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汉城,又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是( ) ①征服朝鲜 ②侵略中国 ③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 ④帮助朝鲜国家实现独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马关条约》签订后,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暴行。这里的“暴行”包括( )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 C.镇压义和团 D.在南京大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12. 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中日战争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13. 义和团揭帖写道: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可见,义和团主张( ) A.?扶清灭洋???????????B.?学习西方??????????????????????????? C.?推翻清朝???????? D.?依靠列强 14. 《辛丑条约》签订前,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 C.反映了清王朝腐败无能 D.中国一贯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15.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倍受屈辱。下列侵略战曾经攻占过我国首都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⑤日本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⑤?????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12年。英国曲解中美《望厦条约》关于12年后贸易及海面各款稍可变更的规定,援引最惠国待遇,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12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西方列强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1)材料中西方列强决心发动的“新的侵略战争”被称为什么战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在这场“新的侵略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哪些特权?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又是什么? (3)这场“新的侵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7.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若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三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生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一一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哪些启示? 18.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材料二 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辛丑条约》 (1)材料一中的义和团最早兴起于哪里?他们斗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2)材料二相关条约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材料二中所列条款反映了该条约的哪一内容?该条约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间的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BABB 6-10BBCCA 11-15BDACD 二、非选择题 16. (1)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火烧圆明园。 (3)使中国丧失了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7. (1)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原因: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综合国力的衰弱。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人民的抗争史。 18. (1)地点:山东和直隶一带。对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3)义和团运动兴起引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在这次战争战败后,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