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一、单选题1.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A.?“大跃进”运动时期??????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宣传语和口号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缩影。“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三年超英,五年赶美”等口号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出现的失误和曲折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3.下图漫画作者意在说明(???)A.?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挫折????????????????????????????????????B.?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C.?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D.?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4.图片记载着历史,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一五计划时期???????????????????????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运动???????????????????????D.?改革开放5.“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材料总结了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误是(???)A.?新中国成立初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6.1958年8月13日的《人民目报》载有“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大千九百多开”“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等报道。这反映出我国当时(???)A.?出现严重“左”倾错误???????????????????????????????????????B.?水稻杂交技术研发成功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D.?化肥生产技术极大发展7.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票部(???)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②急于求成③忽略客观经济规律④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段话总结的是(???)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影响C.?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D.?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9.下图宣传画所示内容体现的历史事件是(???)A.?建国初期土地改革?????????????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10.图中1958年的数据反映了(???)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D.?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11.作家莫言在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得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场景(???)A.?五四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2.火花是火柴盒上的图案,不同时代的火花留下了不同时代的痕迹。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所示火花属于下列哪一时期的历史遗存(???)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13.《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请判断以下体现了这一思想的运动是(???)A.?土地改革?????????????????????????B.?大跃进运动?????????????????????????C.?三大改造?????????????????????????D.?文化大革命14.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A.?新中国初期????????????????B.?“三大改造”时期????????????????C.?“大跃进”时期????????????????D.?“文革”时期15.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是(???)???????????A.?打土豪,分田地??????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C.?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D.?发展才是硬道理16.新中国的文艺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列哪一时间段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最少?(???)???????????A.?1949—1966????????????????????B.?1966—1976????????????????????C.?1978—2001????????????????????D.?2001—现在17.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B.?中国的人口越来越多C.?毛泽东认为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D.?新中国政权当时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二、填空题18.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________?”的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对所谓的________、________?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三、问答题19.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很大的曲折。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大跃进”运动在工业和农业方面的表现分别有哪些?产生了哪些后果?四、材料分析题20.阅读材料:材料:我国1966—1968,1975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请回答:(1)1967,1968年连续两年,我国工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1975年我国经济情况好转,各项经济指标回升,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A分析:根据图片可知,这是“大跃进”运动时期的浮夸风。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图片漫画正是浮夸风的表现。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大跃进时期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犯了左倾主义错误,结合教材进行记忆。2.C分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三年超英,五年赶美”等口号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模,使国民经济遭遇了挫折。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大跃进”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大跃进”出现的时间、原因和影响。3.C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运动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灾难,因此材料中的意思是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C选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排除。B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大跃进的典型标志就是浮夸风,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大跃进运动的准确把握,大跃进运动最主要的教训就是尊重客观规律。4.B分析:图片反映的是全民大炼钢铁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该历史时期是“大跃进”时期,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对“大跃进”时期的表现的准确把握。5.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的重大失误,给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灾难,B选项符合题意。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间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AC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6.A分析:1958年总路线提出以后,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题干中《人民日报》的报道就是“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盛行的表现。A项出现严重“左”倾错误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运动。7.A分析:由于党和人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泛滥。综上所述,①②③④都是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1958年我国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8.A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不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因此材料“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体现的是邓小平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的总结,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属于三大改造的一部分,属于正确的探索,排除。闭关锁国政策是在明清时期,C选项排除。土地改革不属于向共产主义迈进的措施,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9.D分析:根据材料“公社食堂”可以判断出历史事件是人民公社化运动,D选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与公社食堂无关,A选项排除。三大改造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B选项排除。大跃进的核心是大炼钢铁,C选项排除。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准确把握,人民公社化的特征就是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兴办公共食堂。10.C分析:1958年,我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所以图中1958年的数据不可信,农村出现了浮夸风。ABD三项说法和题干图片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是题干图中1958年的数据反映的问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运动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1.C分析:根据题干中的“造反有理”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描写表现的是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场景。A项五四运动时期和题干中的“造反有理”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土地革命时期和题干中的“造反有理”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文革时期是题干中的“造反有理”表现的历史场景,符合题意。D项改革开放时期和题干中的“造反有理”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化大革命的史实。12.D分析:根据题干图片中的“斗私”“批修”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判断与“文化大革命”有关。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13.B分析:题干中“……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是指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经济建设方针开始出现左倾错误,受此影响,此后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A项土地改革和题干中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B项大跃进运动体现了题干中的思想,符合题意。C项三大改造和题干中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文化大革命和题干中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运动及学生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14.D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动乱。文化大革命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那时候,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也被迫害致死,造成“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可见当时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程度。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革”时期政治方面造成的危害,属于理解层面,难度比较大。十年“文革”,造成政治上长期动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因此,“文革”时期使新中国民主法制遭到巨大破坏。???15.C分析:1966年到1976年,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秩序陷入全面内乱之中。政局动荡,学生们停课搞串联,工人们也闹革命,出现了“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标语,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16.B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十年文革时期,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学艺术界的代表人物受到了错误的政治批判,这一时间段出现的优秀文艺作品最少,B项符合题意,1949—1966年由于双百方针的实施,优秀作品很多;1978—2001年反映我国城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优秀文艺作品层出不穷;2001—现在各种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更多。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文革的知识。???17.C分析:毛泽东对党内和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完全错误的分析,他认为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二、填空题18.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刘少奇;邓小平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三、问答题19.标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表现:在工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人民为当年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在全国出现了全民炼钢运动;农业方面的表现,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后果: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了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假话盛行的现象。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的标志及其表现和影响。大跃进的标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表现:在工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人民为当年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在全国出现了全民炼钢运动;农业方面的表现,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后果: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了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假话盛行的现象。【点评】本题掌握大跃进的标志及其表现和影响四、材料分析题20.(1)文化大革命动乱的破坏。(2)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也出来工作,扭转经济下滑,形势有所好转。(3)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分析:(1)据材料《我国1966—1968、1975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7、1968年连续两年,我国工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动乱的破坏。(2)据材料《我国1966—1968、1975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5年邓小平复出,采取全面整顿措施,恢复各方面工作,使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我国经济情况好转,各项经济指标回升。(3)据材料,回答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等。【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工业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2)本题主要考查1975年我国经济情况好转,各项经济指标回升,其主要原因。(3)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