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6.1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6.1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单选题
1.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A.?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
B.?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
)???????????
A.?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B.?为我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C.?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在思想上作了准备
D.?把全国人民和全党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
3.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是(
)???????????
A.?决定恢复高考制度
B.?提出新发展理念
C.?决定召开“七千人大会”
D.?正确分析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4.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这一目标的提出(
)???????????
A.?改变了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
B.?揭开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序幕
C.?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加速了我国工业化的实现
5.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其主要原因是(
)???????????
A.?正确认识中国国情??????B.?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C.?坚持无产阶级专政??????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7.1951
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
平解放。这意味着(
)????????
???
A.?西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大陆获得了领土统一
C.?废除了西藏封建土地制度
D.?西藏自治区的正式成立
8.1951年,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云南解放???????????????????????B.?北平和平解放???????????????????????C.?新疆解放???????????????????????D.?西藏和平解放
9.标志着除台湾省及一些岛屿外,祖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的历史事件(
)???????????
A.?西藏和平解放?????????????????B.?三大战役结束?????????????????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南京解放
10.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回顾西藏自古以来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汉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B.?唐玄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C.?元朝设西域都护,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D.?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1.2020年6月8日,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都是携手并进”。以下史实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西藏的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土地改革的完成
12.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
A.?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B.?说明西藏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C.?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统一
D.?挫败了列强分裂西藏的阴谋
13.“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
14.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D.?港澳回归祖国
15.五星红旗胜利飘扬在雪域高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在(
)???????????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
16.学习历史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与推论的对应关系搭配准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开国大典
是中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标志
B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C
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是中国军队赴朝参战的根本原因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事件
A.?A???????????????????????????????????????????B.?B???????????????????????????????????????????C.?C???????????????????????????????????????????D.?D
17.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二、填空题
18.祖国不会忘记当年“雄赳赳,气昂昂”赴朝作战的________(军队称号)。
三、问答题
19.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经百年探索后的抉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四、材料分析题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材料三: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两弹一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1)比较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
(2)“两弹一星”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分析,党中央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两弹一星”是如何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分析:A.
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不符合题意;
?B.
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不符合题意;
?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符合题意;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由于这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
A
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八大”的主要贡献是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都是指的中共七大的内容和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容.识记中共“八大”的主要贡献。
3.
D
分析:据所学知,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也是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所以D符合题意;
?ABC项均不是中共八大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以及大跃进运动的相关知识。
4.
C
分析: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这一目标片面强调快,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C符合题意;
?总路线的提出
没有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A排除;
?中共八大揭开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序幕,B排除;
?在总路线的指导下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经济造成严重的困难,D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以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争取在1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为依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5.
C
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确定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C项符合题意;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于1953年6月1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正式提出的。A项不合题意;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B项不合题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周恩来总理在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D项不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八大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意义。知道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
6.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指出,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八大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7.
B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B符合题意。
?1959年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改革完成后,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因此AC不符合题意。
?西藏自治区正式设立的时间是1965年。因此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知识,1950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基本解放,实现了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8.
D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宣告祖国大陆获得统一,D符合题意;1949年12月,云南解放,A不符合题意;1949年1月,平津战役中北平和平解放,B不符合题意;1949年9月,新疆解放,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西藏的和平解放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大陆获得统一。
9.
A
分析:A.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省及一些岛屿外,祖国大陆领土全部解放,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三大战役结束,不符合题意;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符合题意;
?D.南京解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0.
D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故A不符合题意。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故B不符合题意。
?西汉设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的管理,故C不符合题意。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理解“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唐朝:对吐蕃采取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2)元朝: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一部分,设宣政院管理西藏。(3)清朝: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4)新中国: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宣告成立。
11.
B
分析:1951年,西藏派地方代表到北京谈判,最终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故B符合题意;
?新中国成立时,西藏尚未解放,排除A;
?抗美援朝是1950年,主要是反对外国的侵略,排除C;
?土地改革主要是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排除D。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了西藏和平解放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有关人物和历史意义。
12.
A
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A.?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大陆领土获得统一,故A正确;
?B.西藏地区是经过民主改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故B错误;
?C.?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大陆领土获得统一,而不是全国实现统一,故C错误;
?D.?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主要意义是标志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大陆领土获得统-,而不是挫败了列强分割西藏的计划,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13.
C
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因此: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即可作答。
14.
B
分析: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符合题意;
?D.
港澳回归祖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5.
C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抵拉萨,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实现统一,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西藏和平解放的有关知识。试题较为简单,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实现统一。
16.
B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大陆获得统一,实现了民族在团结,故B符合题意;
?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标志,故A不符合题意;
?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是中国军队赴朝鲜参战的直接原因,故C不符合题意;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以西藏和平解放为依托,考查史实与推论的有关知识。此类题没什么捷径可走,理解和识记相关历史事件的意义是答题的关键。
17.
C
分析:根据题干“下面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结合所学可知,“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分别是指一五计划期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修建了三条入藏公路。
A项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题意;
B项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不符合题意;
C项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符合题意;
D项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一五计划的成就,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二、填空题
18.
中国人民志愿军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赴朝作战的军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
故答案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
三、问答题
19.错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由: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点评】此题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点。???
四、材料分析题
20.
(1)从仿制到注重自主硏制;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2)两弹一星:核弹(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原因: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3)“两弹一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分析:(1)依据材料一,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幅图是1956年我国仿制的喷气式飞机,第二幅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隐身战斗机,从仿制到自主研制,体现了我国工业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是指核弹(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依据材料二中的“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可以看出,党中央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是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3)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故答案为:(1)从仿制到注重自主硏制;科技水平不断提高。(2)两弹一星:核弹(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3)“两弹一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点评】(1)本题需要先看懂图片含义,之后之处发生的变化。解答时,注意看图片,就可以看出由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应该说变化很明显。(2)此题有两问,第一问就是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此题最容易出错的是一部分学生误认为两弹是原子弹和氢弹;第二问要求学生依据材料回答,那就从材料中去找,答案就在材料中。(3)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由于这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基础知识,就可以顺利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