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单选题
1.在一篇有关某双百人物的报道中,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石油、大庆、铁人。请你判断他是(???
)
A.?邓稼先????????????????????????????????B.?袁隆平????????????????????????????????C.?焦裕禄????????????????????????????????D.?王进喜
2.1967年初,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称为(???

A.?“二月逆流”???????????????????B.?“一月风暴”???????????????????C.?“二月抗争”???????????????????D.?反革命事件
3.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两个反革命集团,它们是指(???

①康生集团???
②林彪反革命集团
③吴法宪集团???
④江青反革命集团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4.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建国初期
“人大”“政协”“三大政选”
探索时期
“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大包干”“经济特区”“下海”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

A.?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B.?反对林彪、江青反革命活动
C.?发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D.?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
6.“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的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经济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7.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建国初期
“人大”
“政协”
“三大改造”
探索时期
“大跃进”
“放卫星”
“原子弹”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大包干”
“经济特区”
“下海”
①“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红卫兵”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8.作家莫言在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造反有理、造反有理。”该场景体现的历史时期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
9.读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B.?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C.?“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工农业得到快速增长????????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10.下表为我国1958-1978年间粮食总产量和增率情况表,1958年—1961年粮食总产量和增率方面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78年
粮食总产量(万吨)
19765
16968
14385
13650
30477
增率(%)
1.32
-16.48
-17.96
-5.38
7.23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注重重工业发展而影响了农业生产
C.?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经济困难????????????????????????????????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11.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有代表强调,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警惕新农村建设刮起“大拆大建风”。其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下列哪一事件(???

A.?新中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12.下列成就,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科学工作者排除“左”倾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鞍钢三大工程相继竣工
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3.国家政策影响经济发展。读下图,对数据背后的政策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A.?A处经济高增长得益于“一五计划”完成????????????B.?B处经济高增长得益于三大改造的完成
C.?C处经济断崖式下跌是“大跃进”的恶果?????????????D.?D处经济回升得益于人民公社化运动
1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15.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封锁?????????????B.?“大跃进”运动?????????????C.?自然灾害的影响?????????????D.?“文化大革命”
16.下图是中国1957-
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其中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中共八大会议的召开?????D.?文化大革命的开展
17.习近平总书记曾作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像焦裕禄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还有(
??)
①王进喜②邓稼先③雷锋④杨靖宇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8.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提纲中的主要事件和春联编号补充完整。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⑤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章号
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
春联编号
第一章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________?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________?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________?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________?
?________?
全面免除农业税
?________?
三、问答题
19.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很大的曲折。1958年,全国掀起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大跃进”运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大跃进”运动在工业和农业方面的表现分别有哪些?产生了哪些后果?
四、材料分析题
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1966年夏,中央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接着,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实际上指出刘少奇、邓小平是所谓的党内“资产阶级司令部”的代表人物。
材料二: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逐渐勾结起来,结成“四人帮”,进行篡党谋权的阴谋活动。???
(1)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是什么运动????
(2)这场运动中存在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什么????
(3)这场运动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事件????
(4)这场运动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分析:王进喜在大庆石油会战中,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他常说:“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曾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成为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被群众誉为“铁人”。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王进喜是题干描述的人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王进喜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模范人物王进喜的事迹。
2.
A
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7年2月前后,陈毅、叶剑英、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挺身而出,与康生、陈伯达等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作激烈斗争。但遭到污蔑,被称为二月逆流。因此:
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革中“二月逆流”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既可作答。
3.
D
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两个反革命集团,它们是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比较简单。
4.
A
分析:“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走资派““停产闹革命”“红卫兵”这类口号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文革发生在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是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文革”期间,全国学校停课、工厂停工,“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闹革命”。文革中,造反派冲击政府机关,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使国家政权遭到了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了践踏;“文化大革命”后,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左”的指导思想,这主要表现在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④“两个凡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有关知识。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是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文化大革命中学生红卫兵“大串联”、“停课闹革命”,造反派高喊“造反有理”“打倒一切”的口号、夺取领导权,冲击和批判各级领导干部,很多干部被打成走资派,遭到批判和揪斗。
5.
D
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因此:
ABC与题意无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背景,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6.
C
分析:依据材料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因此:
ABD与题意不符,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作答即可。
7.
A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革时期主要是以阶级斗争为主,①“以阶级斗争为纲”,符合题意;②“红卫兵”是这一时期革命的主导力量,符合题意;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符合文革时期的特点;?
④“两个凡是”是文革结束后的路线,不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文化大革命”是由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他发动这场“大革命”的出发点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寻求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当时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的错误估计,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8.
D
分析: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语录歌”、“造反有理”等都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沉重灾难的内乱,是党内“左”倾错误严重发展的结果。“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文革中,造反派冲击政府机关,成立了革命委员会,使国家政权遭到了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了践踏。
ABC三项均与题中描述不符合,不符合题意;
D项文化大革命是题干场景体现的历史时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9.
D
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1957~1960年”这个时间可知出现工业增长、农业总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使我国人民遇到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为此,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ABC三项解读都不恰当,不符合题意;
D项“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解读最为恰当,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间与影响。
10.
D
分析:根据材料所示,1958年—1961年粮食总产量和增率方面急剧下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主要是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急于求成,违背了粮食的自然生产规律。
ABD三项都不是1958年—1961年粮食总产量和增率方面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是1958年—1961年粮食总产量和增率方面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史实。
11.
C
分析:材料中“历史的教训”是指建设农村时曾刮过的“大拆大建风”,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修改指标,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特征,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ABD三项都不是题干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的事件,不符合题意;
C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题干中“历史的教训”主要指的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2.
A
分析:1953年以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高炉组成的鞍钢“三大工程”竣工,为全国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标志性事件,①鞍钢三大工程相继竣工是因为计划时期的主要成就。排除含①的选项。
A项②③④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科学工作者排除“左”倾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成就,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文化大革命”时期科技成就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识记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化大革命”时期科技成就是解题的关键。
13.
C
分析:从题干图片可看出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狂跌,联系所学知识,在1958年总路线的指引下,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违反了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ABD三项解读错误,不符合题意;
C项C处经济断崖式下跌是“大跃进”的恶果解读准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4.
C
分析: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采取果断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C项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的标志。注意林彪反革命集团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区别,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是在1971年,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但不是“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15.
D
分析: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被严重摧残,我国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
D项“文化大革命”是造成题干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邓小平的话语为依托,考查文化大革命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16.
B
分析:据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情况走势图可知,1957--1960年国家经济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大跃进运动;1958年,党和国家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左的错误泛滥,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严重的危害。
B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1957-
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的相关知识。
17.
C
分析:中共八大后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虽然发生严重失误,但仍然取得了显著成就。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④杨靖宇是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
C项①②③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像焦裕禄这样的英雄模范人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英雄模范人物以及事迹。
二、填空题
18.土地改革;⑤;④;①;③;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分析:根据对联中的“土地还家”、“农民翻身”可以推断出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的主要时间应该是土地改革;根据事件“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可以推知是指农业合作化,对联应该是⑤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根据事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可推知对联是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因为其中提到了“公社”;根据事件“全面免除农业税”可以推知对联是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最后剩下一个对联是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根据其中的“大包干”可以推知事件应该是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问答题
19.标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
表现:在工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人民为当年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在全国出现了全民炼钢运动;农业方面的表现,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后果: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了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假话盛行的现象。
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的标志及其表现和影响。大跃进的标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表现:在工业方面的表现,首先是钢产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人民为当年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在全国出现了全民炼钢运动;农业方面的表现,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全国普遍流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观点。后果: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②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在“大跃进”的社会环境下,造成了人们急于求成、急躁冒进、假话盛行的现象。
【点评】本题掌握大跃进的标志及其表现和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20.
(1)文化大革命
(2)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
(3)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4)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分析:(1)依据材料一的“1966年夏,中央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准确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破坏,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和损失的内乱。因此,文化大革命中存在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3)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等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4)本题考查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破坏,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和损失的内乱。文化大革命使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被拉大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