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0题;共24分)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A.?发展问题???????????????????????????B.?资源问题???????????????????????????C.?和平问题???????????????????????????D.?人口问题2.下列属于进入工业社会新增加的环境问题有:(????)①洪水和风暴等自然灾害??②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③酸雨??④固体废弃物污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湖州市教育局组织编写的《湖州——“两山”重要思想的实践样本》地方教材,现已纳入初中学校课程计划。下列做法被该教材推崇的有(??)①整治污染企业②优先发展重工业③大力开发矿产资源④推广垃圾分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美丽中国梦”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下列说法不利于实现中国梦的是(???)A.?洞庭湖区退田还湖??????????????????????????????????????????????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草C.?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D.?黄士高原增加草地放牧的数量5.我国创建“海绵城市”,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各个环节,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创建的主要意义在于(???)A.?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B.?努力促进城市物质文明的发展C.?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地下的水资源?????????????????????????D.?实现城市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6.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37%。水土流失属于(????)A.?生态环境问题???????????????????B.?环境污染问题???????????????????C.?固体废弃物污染???????????????????D.?大气污染7.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五水共治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浙江省深入实施“五水共治”,以河长制为抓手……到2017年底,全省要剿灭劣V类水,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这说明(???)①河长制有利于实现水环境治理②我省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③我省对生态环境实行精准治理④剿灭劣V类水行动是我省中心工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阅读“近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情况表”,回答小题。近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情况表年份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7.7%7.4%6.9%6.7%7.1%单位GDP耗能下降(%)3.64.85.65.03.7(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我国近年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的特征是(???)A.能源消耗量正在逐渐减少B.经济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C.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D.产业结构通过调整逐步得到优化(2)根据表格,为了更好的实现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的国策和战略有(???)?①科教兴国战略②对外开放③一国两制④节约资源⑤环境保护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9.目前,全国日排污水量已接近1.3亿吨,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江河湖海普遍受到污染,78%流经城市的河段已不适宜作为饮用水源,城市地下水的50%受到污染。据调查,60%的人体疾病与饮用不清洁的水有关。这说明了(????)①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在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②人为因素是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③必须科学地保护和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④随着中国人口增多和社会发展,水体污染是不可避免的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0.当前的雾霾天气不属于(????)A.?大气污染???????????????????????????B.?环境问题???????????????????????????C.?环境污染???????????????????????????D.?资源问题二、材料分析题(共4题;共47分)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航天局卫星数据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2019年2月13日新华网材料二:(1)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应对哪一环境问题所取得的成就?(2)材料二的措施与材料一存在怎样的联系?(3)请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对中国发展的必要性。12.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家庭一幕】有一天,潇潇一家三口边散步边聊天……子:爸,你经常忘记切断计算机的电源,水龙头的水流又开得很大,真浪费。父:地大物博的大中国,一点点水电,何足挂齿!母子:反对!……【社会一隅】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台州市区已陆续投入上千辆公共自行车,每几百米设一个公共自行车亭,不少拥有轿车的市民也骑着公共自行车上街。【图说举措】(1)请你针对我国的资源现状说说母子俩反对的理由。(2)材料反映了市民的什么意识在提高?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低碳生活方式?(3)读图回答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实现减排目标。13.2016年,我国农业部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相关链接】1939年美国出台《市场推广法案》,依据法案成立了国家马铃薯委员会,进行贸易立法和纠纷的解决;各州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种植不同用途的马铃薯;专门成立研究中心,进行新品种培育、深加工处理、化肥农药使用量、节水等研究。(1)根据右图,写出马铃薯传人欧洲所经过的大洋,并指出马铃薯走向世界最初源于哪一历史事件。(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根据相关链接,说说美国的做法对我国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有哪些启发。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阿尔卑斯山区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为当地带来财富的同时,也伴随着带来环境问题。例如,为了建设滑雪道,砍伐了大量的森林,致使山上的碎石和泥土被洪水冲走,造成房屋、道路毁坏,河道淤塞。(1)阿尔卑斯山区有哪些旅游项目?其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成功经验?(2)针对阿尔卑斯山区存在的上述问题,甲、乙两位同学有不同的观点:甲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总是矛盾的,乙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是不矛盾的。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3)对于阿尔卑斯山区存在的上述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2.【答案】C3.【答案】B4.【答案】D5.【答案】A6.【答案】A7.【答案】B8.【答案】(1)C(2)B9.【答案】B10.【答案】D二、材料分析题11.【答案】(1)生态环境问题(2)材料二的措施与材料一存在关联性:中国坚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程提升了绿化面积,为全球环境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3)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容之一,关键在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力求可持续发展12.【答案】(1)我国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当前我国资源短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资源。(2)环保意识(或可持续发展意识、节约意识)。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尽量不使用电梯,多走楼梯;多步行,多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等。(3)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制订计划);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扶持新能源产业,用可再生能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如开发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13.【答案】(1)大西洋、新航路的开辟(2)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依法保护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马铃薯产业;依靠科技,提高产品的艇和效益: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实现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4.【答案】(1)夏季,利用山麓到山顶各异的景色,发展观光和避暑;冬季,利用高山积雪,充足的日光,发展滑雪运动。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发展特色旅游业。(2)赞同乙,不矛盾。因为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如果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后就会大大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治理。优美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地区品位,提高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质量,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环保的投入,从而进一步美化环境。因此,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3)略(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