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总复习(一)“波”二.教学目标:?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四)波1.波①知道波的存在②关注现代通信技术的进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③知道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aaa2.声音的传播和发生①描述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②了解乐音的特性③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aaa3.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现象①说出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②说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③知道光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不同④列举光的反射现象⑤概述光的反射定律⑥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⑦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⑧列举光的折射现象⑨概述光的折射规律⑩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能用光的反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原理解释有关现象?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知道用眼卫生常识aaaabbaaabba4.电磁波①指认太阳光的组成②识别电磁波的主要组成(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aa5.知道我国古代在光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a6.感受现代通信技术的进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a?三.重点、难点:1.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2.光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四.知识总结:(一)波的简单知识1.波是一种物质。2.波的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3.声音、光、电磁波等从本质上讲都是波。4.波的传播都有一定的速度。5.波的传播有的需要媒介(如声音),有的不需要媒介(如光、电磁波)。(二)光1.光的反射(1)常见的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图1甲)和漫反射(图1乙)。(2)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2)。2.平面镜成像(1)原理:光的反射。(2)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它们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图3)。3.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某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4)。4.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原理:光的折射(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如图5)①当u>2f,f②当f2f,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应用如投影机。③当u5.人的眼睛(1)晶状体、房水、玻璃体和角膜共同组成眼球的折光系统。(2)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图6)。(3)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叫做近视;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叫做远视。(4)矫正近视应该选用凹透镜,矫正远视应该选用凸透镜。(三)声音1.声音的基本知识(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能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2)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依赖媒介(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和固体物质)。(3)声音的传播速度叫做声速;空气中声速较小,温度越高,声速越大。2.乐音的特点(1)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2)响度指声音的响亮程度,跟声源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3)不同物体可以发出同样音调、响度的声音,但音色往往不同。3.声波范围的划分(1)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赫兹。(2)次声波:低于20赫兹。(3)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4.噪声(1)噪声危害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是一种污染。(2)噪声的防治可以从噪声源、声音的传播途径等方面采取措施。(四)阳光的组成1.色散现象(1)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一条彩色光带,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依次排列,该现象称为色散现象(图7)。(2)色散现象是因为不同色光经过棱镜发生偏折的程度不同。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2.太阳光谱(1)太阳光谱包括可见光谱和不可见光谱(图8)。(2)在可见光谱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射线叫做红外线,在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射线叫做紫外线。(3)阳光主要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组成。(4)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①红外线有致热作用。②紫外线有消毒灭菌、萤光效应等。【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声音的叙述,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一定比飞机飞行的速度大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C.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D.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小答案:C例2.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是()答案:C例3.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放一个高0.6m的物体,物体距离镜面1m,则像与物的距离是_________m,像高是__________m,如物以0.2m/s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像以________m/s的速度离开物。分析和解:本题要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求解。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关于镜面是完全对称的。所以,像高与物高始终是相等的,即像高是0.6m;像与物体的距离应该等于物体距镜面的距离的2倍,即2米;像离开物体的速度也是物体离开镜面速度的2倍,即0.4m/s。答案:2;0.6;0.4例4.当光线与平面镜成40°角入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A.40°B.50°C.80°D.100°答案:D例5.某同学用焦距为f的凸透镜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将烛焰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离凸透镜16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24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大约是()A.16cmB.8cmC.8cmD.12cm分析:根据题意,物距u=16cm,像距v=24cm,像距大于物距,所成的像应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成像情况为f2f,即f<16cm<2f,24cm>2f。运用数学方式解不等式,可知8cm答案:C例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凸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的像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再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的(填“倒立”或“正立”),该像比原来的像_________(填“大”或“小”)一些。当蜡烛继续向凸透镜靠近的过程中,发现蜡烛的位置在_______时,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答案:小;远离;倒立;大;小于焦距例7.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D.无线电广播信号是靠电磁波传播的答案:B例8.下列颜色中,不属于太阳光的组成的是()A.红色B.紫色C.灰色D.橙色答案:C【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森林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水中捞月,徒劳无功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2.噪声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下列减小噪声污染的措施,属于控制噪声声源的是()A.城区禁鸣机动车喇叭B.在大桥的两边设声音屏障C.戴防护耳罩D.植树造林绿化城市3.一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在水面上同时产生反射和折射,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夹角的大小一定()A.小于30°B.大于30°小于60°C.大于60°小于120°D.大于120°小于150°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在竖直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可以看到前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以看到放在后面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B.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C.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D.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5.健身房一侧的墙上,竖直立着一块平面镜,晓鹏以1米/秒的速度垂直走向它,则他相对于镜中的像的速度是()A.1米/秒B.1.5米/秒C.2米/秒D.2.5米/秒6.雨后的月夜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面向月亮走,地上发亮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B.面向月亮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的是水C.面向月亮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面向月亮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7.如图,小明同学拿着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得此光斑到透镜光心的距离是10厘米,小明同学用此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厘米处,则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8.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岸——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C.岸——水——鱼D.岸——空气——鱼9.如图所示,L是凸透镜,是它的主轴,AB是垂直主轴的光源,P是垂直于主轴的光屏,当光源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将AB向左移动任意一段距离后,再移动P,则在P上()A.总能得到缩小的像B.总能得到放大的像C.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到缩小的像D.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不到像10.如图所示,表示来自远方的光,经过眼睛折光系统调节后,对光的会聚情况,根据图示可知()A.甲图为远视眼,用凹透镜可以矫正B.乙图为远视眼,用凹透镜可以矫正C.甲图为远视眼,用凸透镜可以矫正D.乙图为远视眼,用凸透镜可以矫正11.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透镜焦点25厘米处,所成像一定是()A.正立的B.倒立的C.放大的D.虚像12.某同学站在清澈平静的清水池岸边,观看到池底的石子是()A.变深的实像B.变浅的实像C.变深的虚像D.变浅的虚像13.小林从汽车的观后镜中看到后面一辆超车的汽车号码是1088——10,则汽车的真实号码是()A.1088——10B.10——1088C.8801——01D.01——880114.如图所示,小柯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光屏上的像总是倒立的。他想:若让烛焰左右晃动,像将如何。于是他正对光具座刻度尺,轻吹蜡烛。在光屏上可看到()A.像上下抖动B.像跟没吹时一样C.像左右晃动,烛焰左偏时,像也左偏D.像左右晃动,烛焰左偏时,像却右偏15.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二.填空题16.夏日的雷声轰鸣不绝,是声波在云层界面多次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这些能被我们听到的声音的频率在______________赫兹到______________赫兹之间。17.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的控制。有时没有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_原理。18.把一块玻璃砖放在钢笔的前面,如图所示,笔杆看起来好像“错位了”,这种现象是光的___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引起的。19.一只小甲虫离平面镜20厘米远,它在平面镜中的虚像到甲虫距离为______________厘米,若甲虫沿与平面镜成30°角的方向以5厘米/秒的速度面镜,爬行了4秒钟,则此时,甲虫在平面镜中的虚像离甲虫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厘米。20.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为______________。2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了反射、折射现象,由图可知,折射光线是______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______,界面是______________,光是从______________入射到分界面上的。22.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___产生的。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曾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______________(填“快”或“慢”)的缘故。2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测得收到回波信号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海底的深度。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一支笔水平放置在桌面上,今让一平面镜靠近它,使它与像在竖直面上成90°角,则平面镜镜面应与桌面成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角。25.如图所示,甲乙两图中是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图,请判断甲图是______________透镜,乙图是______________透镜。26.旅游胜地“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景奇观。这水中画面中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_____像;“鸟”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形成的____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27.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F为凸透镜的焦点),则:①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②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③把烛焰放在________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④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b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8.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1)分析实验数据得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玻璃射向空气”或“空气射向玻璃”)。?次数入射角折射角110°15.1°220°30.9°330°48.6°440°74.6°?29.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记下了物距u和距v之间的关系,并绘出图像如图所示,那么,由图可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三、作图、计算题:(30小题2分,31、32题3分,33题7分,共15分)30.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31.完成下图中三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32.如图所示,请画出这位同学在平面镜中看到足球的光路(只画一条光线即可)。33.在水平地面上,站立着一个1.8米高的人,此人想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全身像,此平面镜高度最小为多少?作出光路图,并加以证明。(忽略人眼到头顶的距离)。【试题答案】一.1—5CADAC6—10ABCDC11—15BDDBC二.16.反射202000017.反射18.折射19.402020.100°21.OA角NOBPQ玻璃中22.振动快2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4.45度或135度25.凸凹26.折射虚反射虚27.蜡烛透镜光屏abc变大变大28.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玻璃射向空气29.10厘米三.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