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地球自转与公转 1.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4小时(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是相同的)。地球自转方向为__自西向东__。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__逆__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作__顺__时针方向旋转。(口诀:南顺北逆)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所以出现昼夜现象(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月食。地球自转引起或产生__昼夜交替__、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昼夜交替 (3)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 (1)地球倾斜着身子自西向东在近似圆形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公转,周期为__365.2422__天,即一年。阳历(公历)是按照__地球绕日公转__规律制定的。 (2)一年有__24__个节气,“二分二至”是最重要的四个节气,它们分别指__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__。(节气便于安排农事)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夜最长昼最短 月相 月相是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不同,人们在地球上能看到的月球反光的亮面的不同形状。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__29.53__天,称为朔望月。 月相变化的规律: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半边的天空,月亮西侧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半边的天空,月亮东侧半边明亮)。 月相与农历: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 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接近满月)。 三、太阳系 1.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__恒__星(核聚变释放能量)。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分三层:__光球__层(太阳黑子)、__色球__层(耀斑)、__日冕__层(太阳风)。 太阳活动主要有__太阳黑子、耀斑、日珥__。其中,__太阳黑子__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耀斑活动增强时,要注意防晒以避免紫外线过强,损伤皮肤。 太阳的光热是地球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 2.月球 月球表面明亮相间,亮区是高地(月陆),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月海)。 环形山的形成原因是__小天体撞击月球__(主要原因)和月球上古老火山的爆发。由于面向地球一面受地球保护,所以背向地球面环形山较多,面向地球一面环形山较少。 月球上引力小;昼夜温差大;遍布环形山;不能传播声音(无空气);没有空气和水。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太阳系 太阳系主要由中心的恒星——太阳和绕太阳公转的八大行星、彗星等构成。 八大行星从内到外分别是__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__。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除了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都是__自西向东__自转的。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都在同一平面上。 四、银河系和宇宙 1.银河系 银河系的形状从侧面看像一个巨大的中间厚、四周薄的铁饼,俯视看像个有四条旋臂的大漩涡。 银河系的直径约有10万光年。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几千亿颗,太阳距银河系中心距离为3万光年。 光年是一个__距离(或长度)__单位,指光在一年时间里传播的距离。 2.宇宙 宇宙是由大量的类似银河系的河外星系构成的。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系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__远离我们而去__;星系离我们越远,__运动的速度越快__;星系间的距离在__不断地扩大__。 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理论。大约150亿年前宇宙形成。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其他星球上,都可以观察到其他星球在远离观察点而去,这是宇宙膨胀的结果。宇宙无中心。 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说”。 恒星的演化过程:星云→太阳→红巨星→白矮星;星云→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中子星(或黑洞)。 五、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地球从内到外分别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地幔的顶部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2.地壳运动 那不勒斯海边石柱的高低变化、沧海桑田、青藏高原的海底生物化石、台湾海峡的形成、岩层的弯曲和断裂等现象都说明地壳是变动的。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地震带分布: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地震防范: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躲到面积较小的房子或桌子底下。 3.板块学说 魏格纳首先提出了“大陆漂移说”的观点。科学家通过大西洋底的科学考察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后来,人们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脉,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六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因为板块之间会发生碰撞和张裂。 4.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流水、风、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六、地球上的水体 1.水体的分类 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是海洋水,淡水占很少一部分,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无法为人们所利用。可为人们利用的淡水只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 2.水循环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题型有海陆间水循环、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水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的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海陆间水循环是陆地淡水资源的最重要的补充。 水循环的内在因素是水能够进行三态变化,外在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3.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不少,但人均拥有量严重不足。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均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我国北纬40°地区严重缺水,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南水北调工程是从地表径流环节改变水循环。 4.水的净化: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都会引起水体污染。水的净化处理方法有:①吸附法、②沉淀法、③过滤法、④蒸馏法等。 例1、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例2、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1)(2)(3) B.(1)(2)(4) C.(1)(3)(4) D.(2)(3)(4) 例3、太阳表面经常发生一些变化,即太阳活动。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右图中表示太阳活动的是( ) 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耀斑和日珥 例4、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表层有液态水 B.表面没有大气层,环形山遍布 C.自身能发光,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D.当地月日三者连成线时,一定能看到月食 1.杭州王潮路上的一个墙体上有幅二十四节气宣传画,充满着杭州的人文气息。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是( ) 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 2.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3.地壳和地表形态都在不断地变化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岩石圈由大小相同的六大板块组成 B.火山和地震多发生在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处 C.外力作用主要是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 D.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4.2019年5月12日(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第11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 ) 5.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的中心 B.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一天 C.宇宙是不断膨胀和演化的 D.人类已完全掌握宇宙奥秘 6.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7.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等级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 地月系-太阳系-星座-宇 C. 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D. 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宇宙 8.许多人都看过夕阳西下的情景,你可曾留意太阳西落的方位?下图是我省在夏至、春分和秋分、冬至四天中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迹图.比较浙江省冬天和夏天的落日方位,若只考虑哪一个较为偏南或偏北,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者落日方位相同 B.夏天的落日方位比冬天偏南 C.冬天的落日方位比夏天偏南 D.因每天落日的方位各不相同,因此无法比较 1.2019 年 2 月持续的降水让网友笑称“太阳去流浪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行星 B.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改造水循环途径中的地表径流环节 C.太阳的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是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地球的大气层中存在着平流层,这使我们拥有复杂的天气变化 2.如图是在月球上“嫦娥三号”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和地球的照片,则当时月球、地球、太阳三者间的基本位置应该是下列各图中的( ) 3.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室外的跑到楼内躲避 B.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4.随着人类发射的探测器登陆火星,人们对火星有更深的了解,下表是地球和火星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x10^8千米) 赤道半径(千米)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公转周期(年) 地球 1.496 6378 1 1 1 火星 2.279 3395 0.11 0.15 1.9 A.同一物体在火星上的引力比地球上小 B.火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687天 C.人类的探测器已经可以离开地月系 D.火星位置在太阳与地球轨道之间 5.2016年9月15日22时28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探索宇宙又向前迈进一大步。下列对宇宙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有环形山、空气,但没有水 B.太阳是一颗能自行发光发热的恒星 C.银河系侧视图是一个大漩涡 D.宇宙的中心是太阳系 参考答案 例1、B 例2、A 例3、C 例4、B 1.B 2.A 3.D 4.B 5.C 6.B 7.C 8.C 1.B 2.C 3.C 4.D 5.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