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有新玩法》教学活动设计【教材分析】《我们有新玩法》一课,旨在通过现场体验,打破学生对一些游戏玩法的固有认识,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玩出新花样,从而培育他们有创意的生活的意识。然后通过变换游戏的伙伴,或变换玩具的组合,或变换游戏规则,让常玩的游戏玩出新花样,并且通过动手体验懂得新的玩法除了可以用制作新玩具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来实现。【学情分析】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喜欢玩玩具是不言而喻的,但能玩的很有创意的并不多。多数学生只是把游戏当作放松或与小伙伴一起交往的方式,而不大会想到把游戏当作可以更改或者创新的项目。因此,借由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有创意地玩,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娱乐生活,还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设计理念】道德与法治教学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引导学生投身到社会生活当中去感受、去领悟。本课依据课程标准“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部分的第3、4、5条而编写。其中,第3条为“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第4条为“能根据需要动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物品等来开展活动”第5条为“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拓展游戏或推进活动”。本课教学围绕“生活化的资源开发和利用”,设计上力求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本课的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采用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素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合作交流,引导学生把常玩的游戏玩出新玩法、新花样,来引导学生过有创意的生活。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导他们在观察和交流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积极与他人合作交流。【活动目标】1、树立创新意识,有创造的愿望。2、通过对简单玩具新玩法的探究,体验规则变化给游戏带来的新体验。3、引导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玩具,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变换游戏伙伴、变换玩具的组合,探究简单玩具及常玩游戏的新玩法。难点: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感受新玩法、新玩具带来的快乐。【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准备爱心游戏卡、小鼓、创意玩具花、沙包、呼啦圈、毽子和球。2.制作多媒体PPT课件、学生准备:1.在生活中亲身体验或留心观察大家的游戏活动;2.准备平时的跳绳等玩具。【活动过程】教师活动预期学生反应设计意图说明活动一:游戏引入,大家一起来“玩吧”孩子们,“击鼓传花”这个游戏你们玩过吗?喜欢这个游戏吗?老师也喜欢。能说一下以前是怎么玩的吗?现在大家一起来玩吧(课件出示新玩法,引读童谣)瞧!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亲手制作的玩具小鼓,而且带来了新玩法。(课件出示新玩法)示范敲鼓者。准备好了吗?花呢?(变魔术出示老师提前制作的“丝袜花”玩具)这是我亲手制作的,接花。准备好了吗?(击鼓传花)玩得开心吗?还想玩吗?大家一起来“玩吧”,“玩吧”欢迎你!(板书:粘贴“玩”“吧”两个大字在大门处。)大家好,我是“玩吧“”的第一任吧主,欢迎所有热爱运动、追求健康、爱玩、会玩的大朋友和小朋友。兴致勃勃地说以前的玩法。细读“击鼓传花新玩法”朗读童谣:小小鼓,我来敲,小花球,你来传。鼓声起,花球递,鼓声停,礼相送。新玩法:鼓停,持花者接受老师送出的小礼物(游戏卡片),上台击鼓。最后一次鼓声停持花球者,获赠“丝袜花”玩具。观看课件“玩吧欢迎你”目标是:找到爱玩会玩的你做朋友口号是:玩转新玩法,创意你我他。谈话导入比较自然轻松,“老师也喜欢”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能在上课伊始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联系学生的实际,引入话题,送出玩具和游戏卡,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话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引入轻松、自然。活动二:视频达人秀,玩吧欢迎你1.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小嘉宾——“跳绳小达人”李浩然(播放视频短片:大家好,我是跳绳小达人张钰莹,我的座右铭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会跳绳,我爱跳绳,李浩然边说边介绍几种跳绳的玩法,表示“跳绳就是在玩,很开心”。2.教师在屏幕前模拟问:大家的话你听到了吗?(继续播放视频)看来,只要你愿意,只要多动脑,一根简单的跳绳也可以玩出许多新花样。你想玩吗?你想玩出新花样吗?还是那句话“玩吧欢迎你”!大声喊出我们的口号吧——玩转新玩法,创意你我他。今天,大家一起来玩吧!(大门上联处板书:玩出新花样)玩吧?玩吧!认真观看微视频“我要对你说”3—4名同学发言。预设:你真厉害!会这么多花样!跳绳很难吗?你是怎么练的?能教教我们吗?大声喊出我们的口号吧——玩转新玩法,创意你我他。让真实的人物走进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跳绳的魅力。巧妙地开发和利用了生活中的资源,这些来自生活中的真实的声音,引入课堂能更加触动学生的情感,此环节主要是课堂引领提升学生的认识,深化认知。《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此处注重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活动中的感受、体验、领悟,让其获得多元发展的机会。活动三:体验活动:跳绳创意多,玩出新花样传统游戏换个玩法,可以变成新游戏;简单玩具变个花样,可以玩出更多乐趣。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26页,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们用跳绳玩出了哪些新花样?温馨提示: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们的做法新在哪?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仅学会了许多跳绳的新花样,还明白了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时要守规则、懂礼让,并且注意安全。其实,跳绳的新花样还有很多!如果把玩跳绳的人变一变,又会有哪些新花样呢?相机板书:不同的人可以重新组合玩。相机板书:不同的玩具也可以组合玩。阅读课件出示的温馨提示卡:1、认真看图,想一想哪些是自己没玩过的?2、请从图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玩法在小组内和小伙伴玩。3、总结玩好这个游戏的小窍门,可以为游戏取个响亮的名字。4、要注意安全(强调安全性),不用的物品请放到每组的“玩具箱”里。表演、交流,要求学生认真看、仔细听、多动脑、勤思考、守规则、好好玩。预设:“踩蛇尾”:几个人玩?三个人玩不行吗?要注意什么?3个人都想玩,怎么办?刚才的小组游戏中,可以怎样调整?讨论并合作变个规则玩一玩。“跳竹竿”:谁喜欢玩?很多人玩,细心观察不同(“两根跳绳”相同玩具组合)指名回答新玩法是什么,好玩在哪。通过阅读温馨提示卡,有目的性的在组内讨论、交流,明确玩游戏之前要定好规则,轮流玩,玩出新花样。让学生关注人的变化,不同的人可以重新组合玩。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成了学生生活历程的展示平台,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体验是真实的。给学生广阔的空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内化新玩法,让学生的情感、活实践中升华。社会生活相结合,充分利用文本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正确道德观点的理解和领悟。四、创意总动员,快乐你我他思维对对碰:不同的玩具可以组合来玩吗?板书玩具组合变个规则玩一玩,玩出新花样,游戏会有新乐趣。我们一起来试试新玩法吧(送出提示卡)组内讨论依据提示卡进行小组活动:1、小组长从老师的“玩具百宝箱”中选取喜欢的玩具。2、小组合作制定新的游戏规则。(限时3分钟)展示与评价引导学生开发“生活化资源”,体现道德与法治课堂与生活的紧密结合。通过讨论、交流,制定游戏新玩法,使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体会合作的乐趣。这些体验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思考,使体验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整体生命投入的过程,并由此产生对新玩法的探究。五、任务卡发布——制作新玩具,创意新玩法同学们,我们要学会利用身边已有的废旧材料来制作新玩具,只要我们爱动脑筋,敢于创新,就一定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不花钱就能玩的玩具。。简笔画完成板书:有上下联的玩吧之门。玩吧的大门为你敞开!这是创新之门,制作新玩具,制定新游戏,那会使我们体会到无穷的乐趣!玩吧之门!快乐之门!让我们一起打开玩吧之门,大声呐喊吧——玩转新玩法,创意你我他!学生观看视频,小组内谈创意新玩具。预设:竹蜻蜓——制作过程+可以怎么玩纸球毽子——制作过程+可以怎么玩钓鱼——制作过程+钓鱼的游戏规则想阅读“玩吧”任务卡:想自己喜欢哪种类型的玩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写在任务卡上。动手搜集材料,必要时寻求家长的帮助。亲手制作环保又好玩的玩具,同小伙伴一起探究新玩法大声呐喊——玩转新玩法,创意你我他!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讨论交流、展示评价,最后到动手制作,显得水到渠成,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玩吧的大门是创意之门,更是快乐之门!教师的激情总结,再次升华情感,对学生课后行动的落实起到激励作用。板书设计我们有新玩法玩快出乐新玩吧你花我样他不同的人可组合跳绳沙包不同的玩具组合呼啦圈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