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8.4 大气压强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 材 简 析 本节内容是关于气体压强中的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本节知识不仅在内容上与前面学习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而且在认知能力方面也与前面衔接的很好。如8.2从固体压强的类比得出液体内部有压强的原因;本节有通过液体内部有压强的原因类比得出大气压强存在的原因,由液体压强的计算来推知大气压强的大小。 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的测定、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节的重点是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而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方法也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实验事实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了解托里拆利实验是利用“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相平衡”的原理。 3、了解大气压强与高度和天气有关。了解水银气压计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制成的。 4、了解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5、知道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认识物理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6、能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体会物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 教学难点 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教 具 (1)教具: 注射器,试管,矿泉水瓶,钩码,水等 (2)多媒体设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引入新课 视频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 观察、思考 进 行 新 课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大气存在压强 2、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 3、方向:各个方向 4、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大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二、大气压强的测定 1、最早测量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依据的原理是“大气压与液体压强相平衡”的原理-------等效替代法 2、在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中,测量结果与所用玻璃管的粗细、玻璃管是否倾斜、玻璃管在水银槽中向下压一下或向上提一些(管口未离开水银面)、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或取出一些水银等无关。 演示:课本P68图8-22中的四个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并进行分析。 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 提出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呢?想一想如何能测出大气压强的值? 简要介绍托里拆利实验。 视频:托里拆利实验。 学生思考: (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强的值? (3)如何计算大气压强的值? 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进 行 新 课 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1、大气压强随高度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2、1标准大气压(1atm) =760mm水银柱 =1.01×105Pa 3、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又叫无液气压计) 4、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它的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它的压强就减小。 四、大气压强的应用 组织学生P74“阅读材料”和P”P70“科学窗”,思考并回答问题: (1)大气压强的变化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2)1标准大气压是如何规定的? (3)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1标准大气压可以支持多高的水柱? (4)常用的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相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指导学生体验:用手堵住注射器的前端小孔看,按压活塞。然后阅读教材后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71图8-28,了解大气压的应用并作出解释。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讨论了解活塞式抽水机的构造、原理和工作过程,了解离心式水泵的构造工作过程。 学生阅读讨论后回答。 学生体验后阅读教材后得出结论。 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完成教材上的空格。 小结 知识、方法及收获。 组织学生总结。 作业 1、体验并解释教材P73:作业3、4。 2、教材P73:作业1、2、5。 附: 板 书 内 容 8.5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保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 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的变化:高度、天气 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 课 后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