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精确时间的步伐第四单元4.改进小水钟新知导入随着水位的降低,漏壶滴水的速度会越来越慢,这是造成小水钟变慢的主要原因。新知讲解怎样改进小水钟,使水流速度稳定呢?新知讲解阅读资料:三级漏刻为了保持漏壶的水位稳定(水位稳定的漏壶又称为平水壶),使流入受水壶的水流速度不变,古人设计了三级漏刻。新知讲解在平水壶的上方加一个天壶,持续为平水壶供水。在平水壶侧面一定高度处接一分水壶,使天壶流下来的过多的水流入分水壶,这样就可保持平水壶的水位稳定。新知讲解设计制作①在平水壶的侧面开一小口。②截取塑料瓶下半部分作为分水壶。设计制作③用吸管连接开口和分水壶。④把步骤②中的塑料瓶上半部分做成天壶并接到平水壶上方。新知讲解①如果平水壶液面在小孔下方且越来越低,说明天壶水流速度过慢。②如果平水壶液面在小孔上方且越来越高,说明天壶水流速度过快。反思交流测试我们改进后的小水钟,看看水流的速度是否稳定,计时是否准确。改进后的水钟更准确。反思交流想一想,能否把小水钟的刻度做成钟表表面的样式?新知讲解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4《改进小水钟》教学设计课题改进小水钟单元第四单元学科科学年级四年级教学分析本课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主要活动包括:基于上节课对自制小水钟的使用经历,提出保持漏壶中水位不变的新的改进目标。在此目标驱动下,收集关于三级漏刻的相关信息,建立模型认知,最终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与制作简单的三级漏刻模型。对于学生来讲,本课有两个难点,一是找到保持水位不变的更方便的办法,二是解决漏壶出水孔大小的比例协调难题。学习目标知道随着漏壶内水位的降低,漏壶滴水会越来越慢,这是造成小水钟变慢的主要原因。古人为解决这一困难发明了三级漏刻。用多级分水的方法可以改进自制的小水钟。能依据对三级漏刻资料的阅读理解,改进自制小水钟,发展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在对改进后的小水钟的测试评价中,继续培养反思评价能力。体会动手做的乐趣,感受经过努力解决困难的喜悦,继续引发对中国古人智慧的钦佩之情。体会需求对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三级漏刻的资料和图片、视频或模型。学生制作材料:塑料瓶(形状规则的圆筒形最好)、直尺、锥子、美工刀、记号笔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导入活动,发现问题师:上节课,我们成功地自制了一个小水钟,但在测试时有一个发现,是什么?生:水流越来越慢。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再来看看滴漏的过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流和水位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生:瓶子里的水越少,水流得越慢。师: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水的不断漏出,瓶中水位发生变化。开始水位高时,水流速度快,同样多的水用时短;慢慢水位降低,水流速度变慢,同样多的水用时就越来越长,甚至渐渐的就从水流变成水滴了。明白了吗?生:原来原因是水位的变化。师:其实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师出示满城漏壶图片)师: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是满城漏壶,一种泄水型水钟。西汉时,这种水钟就已经很常见了,但就像我们所发现的那样,因为水位的变化,使得水流速度不稳定,导致浮箭下降速度不均匀,可以计时却精确度不高。复习巩固,回顾学过的知识点,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通过复习回顾日晷,引入新课,制作小水钟,发现问题。讲授新课(二)阅读2.设计制作——初步改进小水钟师:如果想要更准确地测量时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生:应该是水位的问题。师:是的,水位变化导致水流速度发生变化,所以无法精确计时。我们需要控制泄水壶里的水位不变,保持水流速度稳定。那么可以怎样做呢?生:可以边滴水,边往瓶子里添水,保持瓶子里的水位不往下降。生:也不能往上升。师:这种方法可以吗?生:可以。师:那我们就试一试。想一想,具体怎样操作呢?(生小组讨论)师:想好怎么做了吗?生:先在上面的瓶子里画一条线,记下水位,然后一个人往上边的瓶子里添水,保证水位一直在画线的地方,一个人用表计时间,一个人在下面的瓶子上画线,每10秒画一次。师:你们怎么知道水流速度稳定了呢?生:看看下面瓶子上画的线之间的间隔是不是一样的。师:还有别的改进方案吗?生:我们是先往下面瓶子里加水,每加50毫升水在瓶子上画上线,总共加6次、画6条线。然后把全部300毫升水倒进上面的瓶子里,然后再一人负责随时往上面瓶子里加水来保持水位不变,一个人负责计时。下面瓶子里的水每增加50毫升时记录一次时间,看看这样每流出50毫升水时间是不是一样的。师:这种方法可以吗?生:也可以。师:我观察到,大家改进的都是受水型的水钟,能不能改进泄水型水钟?生:老师,泄水型水钟是靠着水位下降来计时的,没法保证水位不变呀?师:对,泄水型的水钟我们不容易改进它。那么你们就试一试改进受水型水钟,做好记录,小组要合作好。(小组分工合作,初步改进受水型水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发现的问题,初步改进小水钟。教师在学生改进水钟的过程中,不断引导、指导。讲授新课(三)设计制作3.设计制作——进一步改进小水钟师:怎么样,这次的测试结果如何?生:这次比上节课要好多了。我们每次测的大多是18秒。生:我们每10秒流出的水也是一样多。生:……。师:为大家的成功鼓掌。但是,我们再想一想,如果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这样做会遇到什么困难吗?生:非常麻烦,得有一个人专门负责不停地加水,会很累。生:一个人恐怕还不够,他也得吃饭睡觉呀!师:这还真实一个现实的困难,那怎么办呢?生:如果设计一个自动加水装置就好了。师:这个装置具体怎么做呢?生:想不出来。师:那我们又得向谁请教了?生:向古人请教。师:看来我们一时还找不到解决这个难题的好方法。聪明的中国古人也遇到了这个困难,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发明了一种改进版的漏刻,叫三级漏刻。我们先来阅读一下关于这种计时工具的资料。(小组阅读资料,收集三级漏刻信息)师:看看我们知道了什么。三级漏刻一共有几个壶?分别有什么作用?生:三级漏刻一共有三个壶,最上面的叫天壶,中间的叫平水壶,下面的叫受水壶。生:不对,应该是四个壶,还有一个分水壶。师:各种壶分别有什么作用呢?生:天壶是往平水壶里加水的,平水壶是往受水壶里加水的。生:受水壶就是我们做的水钟下面的瓶子,平水壶就像是上面的瓶子,天壶就像刚才我们用来往上面瓶子里加水的瓶子。师:分水壶的作用呢?生:平水壶里的水要是加多了就从壶里流到分水壶里。师:这样做是为了保证什么?生:保证平水壶里的水位不变。师:这个设计怎么样?生:古人真是太聪明了,他们给平水壶开个孔,这样往平水壶里多加的水可以流到分水壶里,这样就可以保持平水壶里的水位不变了。师:我们一起给智慧的中国古人一点掌声吧!师:大家有没有信心,模仿古人也做一个多级漏刻,让它自己准确计时呢?生(齐):有!师:好。不过制作和测试的时候遇到新的困难时,老师希望你们能像古人们学习,动脑筋、多观察、想办法、不气馁,先预祝你们成功!(小组分工合作,进一步改进小水钟)师: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吗?生:我们刚才发现平水壶里的水还是往下降。师:是怎么回事?你们解决了吗?生:我们发现平水壶下边的眼儿太大了,天壶补水供不上。我们把天壶的眼儿也弄大了,就行了。师:真棒!自己动脑筋解决了新问题,祝贺你们!生:我们发现平水壶里的水还是渐渐往上升,我们把分水的那个孔捅大了就行了。师:你们做得也很好。只是分水壶里的水会很快满了呀,还得想一想有没有别的办法。生:我们可以换个更大的分水壶。学生分组实验,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小水钟,三级漏刻。教师根据学生在制作赤道式水钟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帮助。讲授新课(四)反思评价4.反思评价,提升认识师:时间关系,我们的改进小水钟只能先到这里了。最后老师想请大家说一说,这次的改进小水钟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生:我们知道了保持水位不变,就可以让小水钟的水流速度不变。生:我们知道了古人发明了三级漏刻。师:在经验上有什么收获吗?生:遇到困难可以查一查资料,看看以前的人们是怎么解决的。生:要想成功,小组几个人要合作好。生:遇到困难要动脑筋,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生:……。师:说得真好!最后老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古人在不断研究中,逐步改进漏刻,制作出多级式铜壶滴漏,同学们现在看到的,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大、最完整的铜壶滴漏,为元代铸造。整件滴漏由四个铜壶组成,分别是日壶、月壶、星壶、受水壶。壶上均有壶盖,壶盖上有孔,水可以滴入。受水壶的壶盖上铸有带刻度的铜尺,前端有方孔,便于木箭上下浮动。这样庞大的水钟,它是怎样工作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我们所看到的铜壶滴漏,计时一昼夜的误差不超过40秒,直到1656欧洲人发明了摆钟才被超越。在长达150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多级式滴漏都是世界上最精准的计时工具。如果你想感受它的魅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鼓楼都可以看到不同的多级滴漏。其中鼓楼的铜壶滴漏还可以自动报时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现在,鼓楼的旁边还建有北京时间博物馆,藏有圭表、刻漏、浑天仪等各类计时仪器。水钟完美地避免了日晷必须利用阳光的限制,昼夜都可以使用,一直是我国古代计时的主要仪器。从单壶到复式漏壶,水钟计时越来越精确。同学们,追求精准计时,一直是人类的目标和动力,那么,比多级滴漏还要精准的摆钟是怎样计时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知道了改进水钟的方法,了解古人发明的三级漏刻。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以及讲解古人发明改进水钟的过程。板书设计改进小水钟三级漏刻课后反思本课的主要活动是改进小水钟,核心无疑是在“改进”这个任务的完成。它体现了技术工具的发明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地改进与进化的,这种变化是基于人类不断追求的基础上的。当我们将研究的重点聚焦于想办法保持水面不变的难题时,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人工加水的方法,教师没有武断地提出不足予以否定,而是组织学生先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尝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会这种方法的不便之处,从而产生更加方便的新需求。自动补水保持水位不变的方法是学生一时难以想到的,在了解了多级漏刻的原型之后,这种设计就简单了许多,学生也就表现出挑战困难的期待。但实际上他们还将遇到新的困难,比如由于各壶出水孔的大小不同,形成不同的组合,会造成无法保持水位不变的境况,这样就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而对于这些新问题,教师安排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这样,解决难题后的兴奋与满足感就会给学生一种心灵上的涤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8张PPT)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4、改进小水钟第四单元练习题精确时间的步伐一、填空题。1.如果平水壶液在小孔()且越来越低,说明天壶水流速度()。2.随者水位降低,潮壶滴水的速度会越来越____。这是造成小水钟变慢的主要原因。下方过慢慢3.为了保持漏壶的水位稳定(水位稳定的漏壶又称为_______),使流人受水壶的水流速度不变,古人设计了()。平水壶三级漏刻二、选择题。1、如果平水壶波面在小孔上方且越来越高,说明天起水流速度()A.过快B.平缓C.过慢2、要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我们可以控制滴水的()。A.位置B.方向C.速度CC3、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流人圆筒,使得浮舟会随水量的增加面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时间的流逝。这样的水钟属于()水钟。A.泄水型B.受水型C.混合型C三、判断题。1、盛水容器的形状不会影响水钟计时的准确性。()2.通过改进,可以把小水钟的刻度做成钟表表面的样式。()3.用三级漏刻来计时比用普通受水型水钟更加精确。()×√√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已7世纪兹育UU.已7cDy,c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微信扫码,打开小程序,手机查阅,随时随地找资源!!!已7世就言(2ICnCOI版权声明21世纪教育网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名校名师创作完成,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举报电话:4006379991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特此声明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4改进小水钟 教学设计.doc 4.4改进小水钟 教学课件.pptx 4.4改进小水钟 练习题(含答案).pptx 视频1.mp4 视频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