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质量的测量 1.质量 质量表示__物体含有物质__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的单位:常用单位是__千克(kg)__,比它小的单位有克(g)和毫克(mg)。 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__托盘天平__测量物体质量。 2.天平的使用 调平衡:先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__零刻度线__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称量时,被测物体放__左盘__,砝码放__右盘__,加在天平上的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它的__量程__。用__镊子__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平衡。 二、密度 1.某种物质__单位体积的质量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密度计算公式:__ρ=m/V__。 密度的单位:__kg/m3__或g/cm3。1g/cm3=__1×103__kg/m3。 2.应用ρ=m/V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密度的测量 1.原理:ρ=m/V。 2.主要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等。 3.固体密度的测量步骤:用天平称质量;测体积(不规则物体可用排水法测体积);计算。 4.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差值法”。 ①把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 ②把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测得体积为V; ③测得剩余部分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 ④计算倒出部分液体的质量为__M-m__; ⑤计算液体的密度:ρ=____。 5.应用浮力相关原理测量物体的密度。 例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为( ) A.ρ>ρ水 B.ρ<ρ水 C.ρ=ρ水 D.无法确定 例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A.3∶4 B.4∶3 C.2∶1 D.1∶2 例3、小明在滨河阳光沙滩游玩时捡到一块鹅卵石,并对该鹅卵石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3)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横梁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该鹅卵石的质量是____g。 (4)如图丁所示,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cm3。 (5)由以上数据可知,该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g/cm3。 例4、小刚做测量蜡块密度的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移动游码至标尺的 处。若此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移动,使天平平衡。 (2)将蜡块放在天平 盘中,另一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蜡块的质量为 g。 (3)将蜡块放入盛有50.0mL水的量筒中,用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读得量筒的示数为60.0mL,则该蜡块的体积为 。 (4)计算得出蜡块的密度为 kg/m3。 1.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1m3水的质量为1kg B.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 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g B.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3.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 A.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B.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 C.将天平的游码向右移 D.将天平的游码向左移 4.在影视剧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扮演者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 A.密度比实物密度大的材料做成 B.密度与实物密度相近的材料做成 C.密度比实物密度小的材料做成 D.密度与实物密度相等的材料做成 5.用能装满500g水的瓶子去装500g酒精,则( ) A.装不满 B.装不下C.恰好装满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托盘天平是一种精密测量仪器,某实验室天平的配套砝码及横梁标尺如图。 (1)小科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磨损,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将____。 (2)小科观察铭牌时,发现该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200g,但他认为应为210g。你认为小科产生这种错误想法的原因是____。 (3)小江认为铭牌上最大测量值没有标错,但砝码盒中10g的砝码是多余的,而小明认为砝码盒中所有的砝码都是不可缺少的。你认为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____。 7.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固态物质做实验,且甲、乙都是长方体形状。实验时,他们用刻度尺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甲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 质量(g) 体积(cm3) 1 9 10 2 18 20 3 27 30 表二 乙物质(固态) 实验序号 质量(g) 体积(cm3) 4 11 10 5 22 20 6 33 3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 ①____。 ②____。 (4)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又通过加热方式使甲、乙物质都变为液态,再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它们的体积和质量,记录数据如表三、表四所示。 表三 甲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 质量(g) 体积(cm3) 7 10 10 8 20 20 9 30 30 表四 乙物质(液态) 实验序号 质量(g) 体积(cm3) 10 8 10 11 16 20 12 24 30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三(或表二和表四)的数据及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出:____。 8.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6g,则矿石的密度是 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 。 A.向左调平衡螺母 B.往右盘中加砝码 C.从右盘中减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 9.学习质量时,小李同学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质疑,请你利用冰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证明时,你选用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 。 (2)简述你的证明方法: 。 1.用托盘天平称1粒米的质量,较好的办法是( ) A.认真仔细地直接多次测量,然后求均值 B.先称一粒米与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测铁块质量,最后用总质量减去铁块质量计算求得 C.先称100g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计算求得 D.先称100粒米的质量,然后计算求得 2.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3.关于密度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密度与质量成反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小; C.当物质的质量一定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当物质的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4.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筒、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mL,如图乙; ③将烧杯中20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mL,如图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g/cm3。 (2)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明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 (1)他们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移至零刻度处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们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横梁平衡。 (2)天平平衡后,他们开始测量,测量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B.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体积。 请根据以上步骤,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填字母代号)。 (3)若在步骤B中测得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g,其余步骤数据如图所示,则倒出到量筒的这部分油的质量是 g,体积是 cm3。 (4)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 kg/m3。 参考答案 例1、A 例2、C 例3、(1)右;(2)取下5g砝码,向右移动游码;(3)54;(4)20;(5)2.7 例4、(1)“0”刻度线 左 ;(2)左 8.4;(3)10.0mL;(4)0.84×103 1.D 2.B 3.C 4.C 5.B 6.(1)偏大;(2)小科认为砝码的质量之和为205g,标尺最大刻度为5g,所以该天平的测量值为210g;(3)小明的观点正确,少了10g的砝码,运用其他砝码及游码将无法完成某些200g以内的质量值(精度范围内)的称量(或小江的观点正确,因为少了10g的砝码,在测量某些用“左物右码”的放置方法无法完成称量的质量值时,可将5g砝码放天平左盘,其他砝码放右盘,同样可以完成这些质量值的测量) 7.(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2)1与4(或2与5,或3与6);(3)①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确定值;②不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4)处于不同物态的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8.(1)70;(2)2.5×103 偏小;(3)C 9.(1)托盘天平;(2)首先将冰块放入小烧杯,用天平测出冰块和烧杯的总质量,接着在大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把盛冰的小烧杯放入水中,使冰熔化,再用天平测出小烧杯和冰熔化后水的总质量,最后比较两次质量的大小,如果质量相同,则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1.D 2.D 3.D 4.(1)3.2;(2)不变 5.(1)左;(2)BCA;(3)18.4 20;(4)0.92×10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