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州一模试题及答案(全套5科6份)WORD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年广州一模试题及答案(全套5科6份)WORD版

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理科综合
2012.3
本试卷共12页.36小题,满分3OO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o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中
B.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C.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
D.受精卵中含有本物种全部种类的蛋白质
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分子物质都可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B.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都有能量转换功能
C.酶在细胞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不产生C02
3.下列对人体干细胞和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细胞内没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干细胞和癌细胞都不会衰老或凋亡
C.若抑制DNA复制会使这两种细胞都停留在分裂间期
D.干细胞增殖产生的子细胞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4.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荠菜和纯合的结卵圆形果实荠菜杂交,F.全部结三角形果实,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结卵圆形果实植株= 15: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F,测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l:l
B.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有四种
D.结卵圆形果实荠菜自交,子代植株全结卵圆形果实
5.我国从越南引进姬小蜂来控制本地区对棕榈科植物危害极大的害虫——椰心叶甲,下列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姬小蜂进行生物防治应作全面评估和监测
B.引进姬小蜂后可降低本地椰心叶甲的环境容纳量
C.姬小蜂引进本地后其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D.引进本地的姬小蜂会与椰心叶甲共同进化
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含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洗衣粉去除奶渍效果更好
B.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来分离纤维素分解菌
C.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改变培养条件容易获得突变体
D.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B.苯酚和甲苯遇FeCl3均显紫色
C.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D.油脂和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H2和Fe(OH)3
B.Fe3O4溶于盐酸后加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C.FeCl2溶液蒸干灼烧后得到FeCl2固体
D.FeCl3饱和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可制备Fe(OH)3胶体
9.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Fe3+、I-、SO42-
B.Al3+、Mg2+、CO32-、Cl-
C.K+、Ag+、Ca2+、NO3-
D.NH4+、Na+、OH-、MnO4-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C 12 O 16)
A.常温下,22g CO2含有nA个氧原子
B.2mol Na与足量水反应,转移nA个电子
C.1L0.1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0.1nA个H+
D.常温常压下,22.4LCH4中含有nA个CH4分子
11.对于0.1 mol·L-1 NH4Cl溶液,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pH升高
B.通入少量HCl,c(NH4+)和c(Cl-)均增大
C.c(NH4+) + c(OH-)=c(Cl-)+ c(H+)
D.c(Cl-) > c(H+) > c(NH4+) > c(OH-)
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和b为石墨,通电后a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B.若a和b为石墨,通电后滴入酚酞,a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C.若a为铜,b为铁,通电后Cu2+向a电极移动
D.若a为粗铜,b为纯铜,通电后b电极质量增加
13. 油滴在水面上形成如图所示的单分于油膜,可估測分子大小.用该方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需要测量油酸的
A.质量和密度 B.体积和密度
c.质量和体积 D.体积和油膜面积
14. 交变电流的
A.周期为1OOs B.频率为50Hz
C.电压峰值为 D.电压有效值为50V
15. 如图a,甲车自西向东做匀加速运动,乙车由南向北做勾速运动,到达O位置之前,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运动轨迹大致是图b中的
16. 静电场中,可以根据
A.场强的强弱判断电势的高低 B.电势的高低判断场强的强弱
C.电场线方向判断电势的高低 D.电场线方向判断场强的强弱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 6分,共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
17. 用中子轰击铝27,其核反应方程:(1)具有放射性,其核反应方程为:(2).则
A. X是B. Y是C. (1)是a衰变 D. (2)是衰变
18. 充足气的自行车内胎在阳光下曝晒吋容易爆裂.与曝晒前相比,爆裂前车胎内气体
A.内能增加 B.密度增大
C.压强增大 D.分子间引力增大
19. 如图,在竖直方向上,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a,b, 一端与质世为m的物体相连接,另一端分别固定.当物体平衡时,如果
A. a被拉长,则b一定被拉长
B. a被压缩,则b—定被压缩
C. b被拉长,则a定被拉长
D b被压缩,则a—定被拉长
20 如图,节水灌溉中的喷嘴距地髙0.8m,假定水从喷嘴水平喷出,喷灌半径为4m,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Om/s2.则
A. 水下落的加速度为8m/s2
B. 水从喷嘴落到地面的吋间为0.4S
C. 水从喷嘴喷出后动能不变
D. 水从喷嘴喷出的速率为10m/s
21. 薄铝板将同一匀强磁场分成I、II两个区域,髙速带电粒子可穿过铝板一次,在两个区域内运动的轨迹如图,半径.假定穿过铝板前后粒子电世保持不变,则该粒子
A. 带正电
B. 在I、II区域的运动速度相同
C. 在I、II区域的运动时间相同
D. 从I区域穿过铝板运动到II区域
2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位于第VA族,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甲原子多1,乙与丁同族,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
A.原子半径:丙>丁>乙
B.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C.丙与乙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同周期元素中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23.对于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Ⅰ II
III IV
A.实验I: 试管中先出现白色胶状物质,后溶解
B.实验II: 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C.实验III:抽去中间玻璃片,瓶内产生白烟
D.实验IV:BaCl2溶液变浑浊,品红溶液褪色
2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观察洋葱紫色液泡的大小变化可不用高倍镜
B.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观察线粒体最好用黑藻叶片做材料
D.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时最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实验结果
25.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下图所示)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
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群落由植物和蚯蚓构成
B.该生态系统选用蚯蚓等生物,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C.该生态系统的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存在水平结构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o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 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16分)绿萝属于半阴生蔓藤植物,喜湿润环境。科研人员在不同条件下测定发育良好的绿萝叶片净光合速率变化情况,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分析回答:
(1)限制图甲中a。b段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图甲中c—d对应时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净光合速率由e点急剧下降到f点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f点时叶肉细胞内合成【H】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将一批长势相同的绿萝幼苗随机分成四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第1组在遮荫条件下培育90天;
第2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培育90天;
第3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培养60天后移到室内继续培养30天;
第4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培养30天后移到室内继续培养60天。
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与第1组处理得到的绿萝植株比,第2组处理得到的绿萝植株出现的明显差异是____。
②若绿萝因较强光照叶片绿色变浅,恢复其绿色的培育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数据表明,要得到主枝条数多且叶色正常的绿萝植株,应采用上述第几组的培育方法?____
(4)绿萝有吸收甲醛、净化空气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27.(16分)周期性共济失调是一种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用A或a表示)控制的遗传病,致病基因导致细胞膜上正常钙离子通道蛋白结构异常,从而使正常钙离子通道的数量不足,造成细胞功能异常。该致病基因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患者发病的分子机理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图中的过程①是___________,与过程②有关的RNA种类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
如果细胞的核仁被破坏,会直接影响图中_____________(结构)的形成。
(2)虽然正常基因和致病基因转录出的mRNA长度是一样的,但致病基因控制合成的
异常多肽链较正常多肽链短,请根据图示推测其原因是____。
(3)图中所揭示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患周期性共济失调的女性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了一个既患该病:又患色盲的孩子'
请回答(色盲基因用b代表):
①这对夫妇中,妻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孩子的性别是_______________。
③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该女性再度怀孕,医生会建议她进行_______________以确定胎儿是否会患周期性共济失调病。
28.(16分)下图甲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a-银环蛇毒
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_,细胞③通过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2)若要制备抗a-银环蛇毒的单克隆抗体,应取图甲中的细胞________(填序号)
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这种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
(3)人被毒蛇咬伤后,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_。由图乙可知,a-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6分)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产物,如脂质过氧化产物(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清除过氧化产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培养温度 SOD活性(U/g.min) MDA (umoVg)
1 25℃的蒸馏水浇灌+25℃ 7.3 29.4
2 ① 9.4 34,3
3 5℃的0.5mmol/L水杨酸浇灌+5℃ 10.3 33.8
4 5℃的1.O mmol/L水杨酸浇灌+5℃ 11.6 33.0
5 5℃的1.5mmol/L水杨酸浇灌+℃ 13.6 31.5
6 5℃的2.0 mmol/L水杨酸浇灌+℃ 8.5 34.8
7 ⑦ 水杨酸浇灌+℃ 7.9 35.4
8 5℃的3.0mmol/L水杨酸浇灌+℃ 6.5 35.7
请回答:
30.(16分)香豆素是用途广泛的香料,合成香豆素的路线如下(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1)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Ⅰ与H2反应生成邻羟基苯甲醇,邻羟基苯甲醇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3)香豆素在过量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Ⅴ是Ⅳ的同分异构体,Ⅴ的分子中含有苯环且无碳碳双键,苯环上含有两个邻位取代基,能发生银镜反应。Ⅴ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5)一定条件下,与CH3CHO能发生类似反应①、②的两步反应,最终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31.(16分)碳酸甲乙酯(CH3OCOOC2H5)是一种理想的锂电池有机电解液,生成碳酸甲乙酯的原理为:C2H5OCOOC2H5(g)+ CH3OCOOCH3(g)
2 CH3OCOOC2H5(g) ΔH1
(1)其他条件相同,CH3OCOOCH3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反应物配比(R)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 ΔH1______0(填“<”、“=”或“>”)。
② 由图可知,为了提高CH3OCOOCH3的平衡转化率,除了升温,另一措施是_______。
③ 在密闭容器中,将1mol C2H5OCOOC2H5和1mol CH3OCOOCH3混合加热到650K,利用图中的数据,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已知上述反应需要催化剂,请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
(3)已知CH3OCOOCH3(g)+ C2H5OH(g)
CH3OCOOC2H5(g)+ CH3OH(g)ΔH2
CH3OCOOC2H5(g)+ C2H5OH(g)
C2H5OCOOC2H5(g)+ CH3OH(g)ΔH3
ΔH1=______________(用ΔH2和ΔH3表示)
32.(16分)绿矾(FeSO4·7H2O)的一种综合利用工艺如下:
(1)绿矾与NH4HCO3在溶液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有CO2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隔绝空气进行“焙烧”,铁元素的转化途径是,实际作还原剂的是CO。写出“焙烧”过程中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除杂”步骤为:向母液中通入含臭氧的空气、调节pH、过滤,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____________。
(4)母液“除杂”后,欲得到(NH4)2SO4粗产品,操作步骤依次为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__。浓缩时若温度过高,产品中将混有NH4HSO4,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5)绿矾的另一种综合利用方法是:绿矾脱水后在有氧条件下焙烧,FeSO4转化为Fe2O3和硫的氧化物。分析下表实验数据,为了提高SO3的含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通入量/L·s-1 温度/℃ SO2含量/% SO3含量/%
0.02 850 45.4 54.6
0.06 850 30.5 69.5
0.10 850 11.1 88.9
0.10 810 11.1 88.9
0.10 890 11.2 88.8
33.(16分)实验室中可用盐酸滴定的方法测定Na2CO3或NaHCO3的含量。测定Na2CO3时,若用酚酞作指示剂,逐滴加入盐酸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Na2CO3完全转化为NaHCO3;测定NaHCO3时,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逐滴加入盐酸至溶液由黄色变橙色时NaHCO3完全转化为CO2逸出。(化学式量:Na2CO3-106,NaHCO3-84)
(1)分别写出上述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天然碱的化学式为xNa2CO3·NaHCO3·2H2O,为了测定其组成,取0.3320 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使之溶解,加入几滴酚酞,用0.1000 mol·L-1的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消耗盐酸20.00mL;再向已变无色的溶液中加入几滴甲基橙,继续用该盐酸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橙色,又消耗盐酸30.00mL。
① 实验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锥形瓶、____________。
② 该天然碱化学式中x=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备Na2CO3,假设产品中含有少量NaCl、NaHCO3杂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完成下表。
限选试剂:0.1000 mol·L-1盐酸、稀硝酸、AgNO3溶液、酚酞、甲基橙、蒸馏水
实验步骤 结果分析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之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产品中含有NaCl。
步骤2:另取少量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之溶解,加入几滴酚酞,用0.1000 mol·L-1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记录消耗盐酸的体积V1。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消耗盐酸的体积V2。 ____________,说明产品中含有NaHCO3。
34. (18 分)
(1)如图a是某同学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获得的一条纸带.
①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F点由于不淸晰而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的数据,推测F点的位置并在纸带上标出,算出对应的速度vF=_______m/s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图b是该同学根据纸带上的数据,作出的v-t图象.根据图象,t=0时的速度化v0=______m/s,加速度a = _______m/s2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用电阻箱、多用电表、开关和导线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①将图C的实物连接成可完成实验的电路
②完成以下步骤的相关内容:
(i)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旋转至_________挡(选填“ΩX1”、“直流电压2.5V"或“直流电流100 ma”)
(ii)调节电阻箱,示数如图d所示,读得电阻值R1=_______ Ω
(iii)合上开关,从多用表上读得数值为x1
(iv)重复(ii)、(iii),收集多组R和x的数据
③某同学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以及收集到的数据,作出了如图e所示的图线,由此可知,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V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线纵轴截距的绝对值代表_______的阻值之和
35(18分)如图所示,有小孔O和O'的两金属板正对并水平放置,分别与平行金属导轨连接,I、II、III区域有垂直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杆ab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并一直向右匀速运动.某时刻ab进人I区域,同时一带正电小球从O孔竖直进人两板间,ab在I区域运动时,小球匀速下落;ab从III区域右边离开磁场时,小球恰好从O'孔离开.
已知扳间距为3d,导轨间距为L、I、II、III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宽度均为d.带电小球质量为m、电荷适为q,ab运动的速度为v0,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 ab在II区域运动时,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3) 小球进人O孔时的速度v
36. (18分)如图,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与固定台阶相距x,与滑块B (可视为质点)相连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水平拉直细线并给B—个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当B到达最低点时,细线恰好被拉断,B从A右端的上表面水平滑人.A与台阶碰撞无机械能损失,不计空气阻力.
已知A的质量为2m, B的质量为m. A、B之间动縻擦因数为u;细线长为L承受的最大拉力为B重力的5倍;A足够长,B不会从A表面滑出;重力加速度为g.
(1) 求B的初速度大小v0和细线拉断瞬间B的速度大小
(2) 若A与台阶只发生一次碰撞,求x满足的条件
(3) x在满足(2)条件下,讨论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D 5、C 6、D 24、AB 25、BC
26.(16分,每空2分)
(1)光照强度和温度 增加 叶片的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①叶片绿色较浅(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较少),主枝条数较多
②在适当遮荫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③第4组
(4)间接
27.(16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转录 tRNA、rRNA、mRNA 核糖体
(2)基因中碱基发生替换,使对应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
(3)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①AaXBXb(1分) ②男性(1分) ③1/2 ④基因检测(基因诊断)
28.(16分,每空2分)
(1)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2)⑤ 既能分泌抗a-银环蛇毒的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正电位 a-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的结合,阻碍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
29.(16分,每空2分)
(1)生物膜(细胞膜)
(2)5℃的蒸馏水浇灌+5℃ 5℃的 2.5mmol/L
(3)避免种子表面的微生物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脱落酸
(4)蒸馏水和水杨酸的浇灌量、光照强度、培养时间、幼苗的发育情况等
(正确标注横坐标1分,描点与曲线走势1分)
(6)浓度为1.5mmol/L左右的水杨酸溶液增强水稻幼苗抗冷性的效果最好(或一定浓度的水杨酸溶液可增强水稻幼苗的抗冷性)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参考答案
理科综合—化学
7.A 8.B 9.C 10.A 11.B 12.D
22.AC 23.CD
30. (16分)
(1) C7H6O2 (2分)
(2分)
(2)消去反应(2分) 酯化反应(2分)
(3)
(4)(任写一种,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分)
31.(16分)
(1)① >(2分)
②增大反应物中C2H5OCOOC2H5的浓度(或比例)(2分)
③由图知,平衡时CH3OCOOCH3的转化率为60%。(1分)
设容器的容积为V(L)
==
初始浓度/: 1/V 1/V 0
平衡浓度/: 0.4/V 0.4/V 1.2/V (2分)
(3分)
(2)
(3)△H1-△H2(3分)
32.(16分)
(1) (3分)
(2) (1分)
(1分)
(1分)
(3) Fe2+(3分)
(4)过滤(2分) ,温度过高NH3挥发使平衡向右移动,
溶液酸性增强生成NH4HSO4。(3分)
(5)增大空气通入量(2分)
33.(16分)
(1) (2分) (2分)
(2)①酸式滴定管:(2分)
②2(3分)
(3)
实验步骤 结果分析
步骤1:滴加足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加几滴AgNO3溶液(3分)
步骤2:再向已变无色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甲基橙,继续用该盐酸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2分) V2>V1(2分)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理综(物理)参考答案及参考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选项 D B C C AD AC BC BD CD
34.(1)①如图, ②
评分说明:每对—项给2分
(2)①电路连接如图(2分)
(评分说明:多用表当电压表或电流表使用,其中一种用法,只
要连接正确均给分)
②(i)“直流电压2.5V”或“直流电流100mA”.(2分)
(评分说明:a.选挡与所连的电路不对应不扣分,即选挡对就给
分; b.答成“直流电压2.5V和直流电流100mA”同样给2分)
(ii)12Ω (2分)
③1.46(1.41~1.49均给分)(2分) 电表与干电池(2分)
(评分说明:如果答成“电表与电阻箱”、“干电池与电阻箱”或“电表、干电池与电阻箱”的给1分)
35.解:(1)ab在磁场区域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① 金属板间产生的场强大小为……②
ab在Ⅰ磁场区域运动时,带电小球匀速下落,有
……③ 联立①②③得:……④
(2)ab在Ⅱ磁场区域运动时,设小球的加速度,依题意,有
……⑤ 联立③⑤得 ……⑥
(3)依题意,分别在Ⅰ、Ⅱ、Ⅲ磁场区域运动时,小球在电场中分别做匀速、匀加
速和匀速运动,设发生的位移分别为SⅠ、SⅡ、SⅢ:进入Ⅲ磁场区域时,小球的运动速度
为Ⅲ.则:
……⑦ ……⑧
……⑨ ……⑩
又:…… 联立可得……
评分说明:①②③④⑤⑥每式2分;⑦⑧⑨⑩每式l分
36.解析:(1)滑块B从释放到最低点,机械能守恒,有:…①
在最低点,由牛顿运动定律:……②
又:……③
联立①②③得:,
评分说明:①②③以及两个结果正确各给1分.共5分
(2)设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A、B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由动量守恒
……④
若A与台阶只碰撞一次,碰撞后必须满足:……⑤
对A应用动能定理…⑥
联立④⑤⑥解得…⑦
即A与台阶只能碰撞一次的条件是:
评分说明:④⑤⑥⑦以及结果正确各给1分,共5分
(3)设时,A左端到台阶板前瞬间,A、B恰好达到共同速度vAB,
由动量守恒……⑧对A应用动能定理:…⑨
联立⑧⑨得;…⑩
(i)当,即时,AB共速后A与挡板碰撞
由⑧可得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的速度:……⑩
(ii)当,即时,AB共速前A就与台阶碰撞,
对A应用动能定理:…
A与台阶碰撞前瞬间的速度:…
评分说明:⑧⑨⑩各1分:(i)中的条件1分,结论1分;(ii)中条件1分,各1分。
a
b
CuSO4溶液
NaOH溶液
I2的四氯化碳溶液
氨水
0.5 mol·L-1
Al2(SO4)3溶液
BaCl2溶液
品红溶液
NaOH溶液
SO2、SO3
氨气
氯化氢
(Ⅲ)
CHO
OH
(Ⅱ)
(Ⅰ)
CH3-C-O-C-CH3
O
O

OH
OH
CH-CH2-C-O-C-CH3
O
O



香豆素
OH
CH=CH-C-O-C-CH3
O
O
OH
CH=CH-COOH
O
O
(Ⅳ)
-CHO
T/K
α /%
注:R=n(C2H5OCOOC2H5):n(CH3OCOOCH3)
绿矾
NH4HCO3
FeCO3固体
母液
焙烧
煤粉
还原铁粉
(NH4)2SO4粗产品
除杂②
转化②
分离②
……
FeCO3 FeO Fe
分解 还原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英语
2012.3
本试卷共12页,三大题,满分135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格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 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城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变回。
I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The more accessible a company's services are, the more business it will do. Why are the same ___1___ not applied when it comes to Internet websites then A Hong Kong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local sites of two leading ___2___, McDonald's and Motorola, are the most user-unfriendly of the 30 websites tested. The lack of ___3___ means they are not only losing customers, but ___4___ to meet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an ever-more Internet-connected world, ___5___ are as important as physical shops or offices. They are ___6___ used as a way of banking, shopping and getting news. This is especially so for the disabled, who find it ___7___ to shop on-line than go to a store in person. A website that does not let them do this is the same as having a(n) "___8___" sign on a door.
In Hong Kong, it is ___9___ not to provide the disabled with access to schools and buildings, but at present there are no specific laws on Internet accessibility. However, companies are morally responsible for ensuring that their websites can be ___10___ by people who are visually disabled or have difficulty walking around. Ideals for design have long been put forward by the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a global community working on open standards to ___11___ accessibility and development.
Computer technology is ___12___ fast and it is now much easier to create websites that are ___13___ for all people, sighted or panies should ensure that the designers of their websites ___14___ guidelines for accessibility. We should try to make our city as ___15___ as possible, on-line and off.
1. A. data B. principles C. experiences D. technologies
2. A. companies B. products C. stores D. factories
3. A. power B. study C. attraction D. access
4. A. deciding B. attempting C. failing D. stopping
5. A. computers B. hotlines C. signals D. websites
6. A. increasingly B. possibly C. extremely D. randomly
7. A. cheaper B. safer C. easier D. quicker
8. A. waiting B. sale C. open D. closed
9. A. unreasonable B. illegal C. unimportant D. impolite
10. A. found B. read C. known D. created
11. A. permit. B. discover C. start D. ensure
12. A. weakening B. dropping C. changing D. flying
13. A. wonderful B. usable C. harmless D. profitable
14. A. follow B. write C. break D. ignore
15. A. beautiful B. wealthy C. accessible D. respectable
第二节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标号为16~25的相应位置上。
A farmer once organized a competition between his dog and his rabbit. He dug a hole in one of his biggest fields, and hid a carrot and a bone in it. He wanted to see ___16___ animal would find them first.
The ___17___ (cheer) and optimistic rabbit threw himself into looking for the carrot, ___18___ (dig) here and there, totally convinced that he would find it. But the dog, after sniffing around for a bit, ___19___ (lie) down and began to complain about how difficult it, was to find one bone in such a big field.
The rabbit dug ___20___ hours, and with every new hole the dog complained even more about how difficult this was, even for the rabbit. ___21___ the rabbit thought that each hole dug was one hole less that needed digging. When there was no place in the whole field ___22___ (leave) to dig, the rabbit dug a tunnel right to ___23___ the dog had been lying all the time. There he found the carrot and the bone.
This is how the dog lost the game. He had come to ___24___ right place at the very beginning but failed to find the bone ___25___ he only complained and didn't try at all.
II 阅读(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Beatrix Potter was a great English writer and artist, best known for her children's books featuring animal characters such as in the children's classic -- The Tale of Peter Rabbit.
Beatrix was born into a rich London-based family where she was tutored by very strict private teachers and so spent her youth isolated from other youngsters.
During her youth she had a lot of pets and spent vacations in Scotland and also the Lake District. It was at the Lake District that she developed a love of wildlife. She studied the area's natural wonders carefully and painted them continuously. But her old-fashioned, Manchester-born parents discouraged her intellectual improvement, thinking it inappropriate for a young lady. However, her study and watercolour paintings of wild mushrooms made her widely respected within the field of biology.
In her 30's, Beatrix Potter wrote the remarkably successful kid's book, The Tale of Pew Rabbit. Close to that time she became secretly engaged to her publisher Norman Warne. This caused a great disagreement with her parents, who did not approve of Beatrix getting married to somebody of lower social status. Sadly, Warne died before the marriage ceremony.
Ultimately Beatrix Potter began writing and also illustrating (绘图) kid's books full-time. Using profits from her books, Beatrix grew to become economically independent of her parents and was eventually in a position to buy Hill Top Farm in the Lake District. She extended the property with additional purchases of neighbouring land over time. In her 40's, Bestrix married William Heelis, a local lawyer. She ended up becoming a sheep breeder and farmer while continuing to publish as well as illustrate books for children. In all she authored 23 publications.
Beatrix died on December 22, 1943, and left the majority of her property to the National Trust. Her books carry on selling well globally, in many different languages. Her stories have been retold in numerous formats including a ballet, movies, and cartoons.
Such is her reputation, and that of the characters from her publications, that many Beatrix Potter statues have been created. These tiny Beatrix Potter statues which include pretty much all the actual characters in her publications have become highly valued by art collects and fans of her literature throughout the world.
26.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Beatrix Potter's early life
A. She learned drawing skills from her tutors.
B. She was very sociable and outgoing.
C. She was greatly inspired by the beauty of nature.
D. She was encouraged to think creatively and independently.
27. Why did Beatrix Potter's parents oppose the idea of her marriage to Norman Warne
A. They did not believe she was mature enough to get married.
B. They thought Warne was only interested in Beatrix Potter's wealth.
C. They believed that the couple's characters were mismatched.
D. They considered Warne to be too common for their daughter.
2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part of the UK did Beatrix Potter love most
A. Manchester. B. Scotland. C. The Lake District. D. London.
29.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as did Beatrix Potter show an interest during her life
A. Writing, biology, farming.
B. Drawing, nature, ballet.
C. Movies, farming, drawing.
D. Writing, mushrooms, travel.
30. What is the function of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of the passage
A. To describe the consequences of Beatrix Potter's death.
B. To present the lasting cultural influence of Beatrix Potter and her works..
C. To show the changes in attitude towards Beatrix Potter's works over the past years.
D. To criticiz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Beatrix Potter's characters since her death.
B
When movie star Scarlett Johansson was photographed naming in Los Angeles recently, she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for the 27-year-old actress was wearing Vibram FiveFingers, so called because they look more like gloves than shoes, with a space for each toe.
Strange though they may look, these so-called barefoot shoes, which reproduce the effect of barefoot running but with less pain, are just one brand in a range of minimalist footwear. These super-thin sports shoes are causing a stir in the world of running and fitness. Why Because some experts believe they could make you a better, more efficient runner and that traditional trainers could be doing you more harm than good.
"Wearing a shoe that has lots of cushioning and support affects the way your body naturally moves and studies suggest that this carries a higher risk of injury," explains Matt Wallden, an athlete performance expert. "But with barefoot shoes, the foot can actually feel the firmness and shape of the ground, which allows your body to respond effectively.'"
But before you rush out to invest in minimalist footwear, be careful. These kinds of shoes are not meant for everyone, or at least not straight away.
"Ordinary sports shoes with support are good for beginners whose bodies are not used to the impact of running," explains Patrick Davoren, former Olympic athlete. "It you are not in great condition, then running in minimalist footwear may cause injuries and will turn a lot of people off exercise and running.
If you are currently injured, and figures show that in any given year 65% of all runners are, it can be tempting to try anything that promises to get you back on the road, trail, or beach. But barefoot running is not a method of treating injury nor is it a magical way of suddenly turning you into a great athlete.
Even if you're used to running, when you start using minimalist shoes you should build up your distance gradually. Start_off'by doing just 10% of what you'd normally run and increase the distance by no more than 10% every week. And a word of warning - you may never have soft feet again
31. The Vibram FiveFingers are shoes ______.
A.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women
B. that have lots of cushion inside
C. safest for people who enjoy sports
D. that are much thinner than normal sports shoes
32. The underlined word "they" in paragraph 2 refers to ________.
A. experts B. feet C. shoes D. runners
33. According to Matt Wallden, the new shoes ________.
A. make feet more sensitive to the running surface
B. will produce immediate improvements
C. force your body to move less naturally
D.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getting hurt
34.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new users of Vibram FiveFingers should ________.
A. run in the shoes every day at top speed
B. begin with a shorter running distance than normal
C. occasionally run barefooted to harden their feet
D. make sure they are already very fit before using them
35. Where would you probably read this article
A. A travel book. B. A movie website.
C. A sports magazine. D. A science journal.
C
The dirty, homeless man sat on the pavement, staring at the atones. He thought back more than twenty years to when he was a boy living in a small red brick house on this very street. He recalled the flower garden, the swing his dad made, and the bike he had saved up for months to buy.
The man shrugged impatiently, for the brightness of those pictures hurt him, and his memory travelled on another ten years. He had a job by then, plenty of friends and started to come home less. He did not really want to remember those years, nor the day when, because o' debts, he had gone home planning to ask for money. He felt embarrassed, but he knew exactly where his dad kept the money. When his parents stepped out of the room, he took what he wanted and left.
That was the last time he had seen them. Ashamed, he went abroad, and his parents knew nothing about the years of wandering or time in prison. But locked in his cell he often thought of home. Once free, he would love to see his parents again, if they were still alive, and still wanted to see him.
When his prison time was up, he found -a job, but couldn't settle. Something was drawing him home. He did not want to arrive penniless, so he hitchhiked most of the long journey back. But less than a mile from his destination he started to feel sick with doubt. Could they ever accept this man who had so bitterly disappointed them
He spent most of that day sitting under a tree. That evening he posted a letter which, although short, had taken him hours to write. It ended with:
I know it is unreasonable of me to suppose you want to see me ... so it's up to you. I'll come early Thursday morning. If you want me home, hang a white handkerchief in the window of my old bedroom. If it's there, I'll come in; if not, I'll wave good-bye and go.
And now it was Thursday morning and he was sitting on the pavement at the end of the street. Finally he got up and walked slowly toward the old house. He drew a long breath and looked.
His parents were taking no ris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man threw his head back, gave a cry of relief and ran straight through the open front door.
36. Why did the man shrug impatiently (paragraph 2) while he was thinking of his childhood
A. The thoughts made him angry.
B. He felt he had wasted time.
C. He was anxious to go home.
D. The sweet memory caused him much pain.
38. In what order did the following events take place
a. He took the money from his parents.
b. He bought a bicycle with his savings.
c. He was sentenced to prison.
d. He wrote the letter home.
e. He sat on the pavement.
f. He hitchhiked back home.
A. b, a, c, d, e, f B. b, a, c, f, d, e
C. a, c, b, d, f, a D. a, d, b, c, e, f
3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fits into paragraph 8
A. Every inch of the house was covered in white. Sheets, pillowcases and table clothes had
been placed on every window and door, making it look like a snow house.
B. The house before him was just as he remembered: the red bricks, the brown door and
nothing else.
C. A colourful blanket was over the front door. On it, in large letters, was written, "Welcome
home, son
D. A police car was parked in the drive way, and two officers stood at the front door.
40.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__.
A. Sweet Memory B. White Handkerchief
C. Abandoned Son D. Leaving Home
D
Many psychologist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elieved that humans use only 10 percent of their brains, and even the great Albert Einstein once wrote that most people use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the grey matter between their ears. It's a theory that has often been put forward in television documentaries; magazines, advertisements and books over the past century.
But nearly all scientists now agree the 10 percent theory is completely unfounded. In fact, they question how this figure was ever arrived at in the first place and what areas of the brain are supposed to be unneeded. The theory supposes that if 90 percent of the brain were removed, a person would Still be able to function normally, while in reality it is known that damage to even a small area of the brain can result in extremely serious physical injury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that many areas of the brain are used at the same time for some complex activities or thought processes.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one day, most .areas of the brain are active at some time, even during sleep. The 10 percent theory suggests that certain areas o' the brain are not used, but scans slow activities throughout the entire brain and not in any separate part. The final argument against the 10 percent theory is the fact that doctors carefully map the brain before removing brain cancers so that they don't affect other essential areas.
From an evolutionary point of view, it's highly unlikely butt our comparatively larger brains would have evolved from our ancestors if the extra areas were not needed. In fact, there is absolutely no evidence support the 1p percent theory.
41. How did the 10 percent theory get such widespread popularity
A. It was promoted in various types of copular media.
B. Albert Einstein argued strongly in support.
C. It was prove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D. Few people could prove it wrong.
42. The underlined word "unfounded" is chest in meaning to _________.
A. undiscovered B. unproven C. unknown D. unnecessary
4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A. We use less than 10% of our brains.
B. Most brain disorders affect the same part of the brain.
C. The brain is less active during times of sleep.
D. The 10 percent theory does not make evolutionary sense.
44.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 People today use more of their brain than in the past.
B. Scientific opinion about the topic of brain use is equally divided.
C.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brain has changed greatly in the past decades.
D. Modern scientists have a complete picture of how the brain works.
45. 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passage
A. To present two sides of brain theory.
B. To criticize the 10 percent theory.
C. To explain how brain works.
D. To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brain research.
第二节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列应用文及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选项字母涂黑。
首先请阅读下列汽车广告的信息:
A Renault Menage: This luxury car provides a comfortable driving experience and is packed full of extras (GPS, electric seats, automatic park brake etc). But its powerful engine means you had better be prepared for a big fuel bill each week. Price: $ 85,000
B Hyundai i20: Ideal for short journeys but lacks the power and comfort needed to make long-distance driving enjoyable. Still, at this price you can't complain and you'll be smiling when you have to fill up the tank too. Price: $8,000
C Fiat 500: Although expensive, it will soon pay for itself with the money you save on petrol. It has the most efficient and cleanest petrol-powered engine currently available. Its size, easy handling and luxury interior make it ideal for city driving.Price: $ 35, 999
D Land Rover Discovery: With seating for 7, this car is suitable for all driving conditions. It has the control needed for inner city driving and the power required for rough roads and carrying heavy loads. But it's among the least fuel efficient vehicles in its class. Price: $ 51, 999
E GM Transit: It packs an impressive amount of room inside. It steers nicely, is fuel efficient and has a commanding driving position. But the lack of rear side windows and a noisy interior limit its appeal as a people mover. Price: $ 22,499
F Ford Wagon: With room for 12 passengers, it combines the toughness and power needed for long-distance journeys with all the comforts that will keep passengers satisfied. Its optional luggage roof racks also mean nothing will ever have to be left behind. Price: $42,000
以下是五个人的购车意向。请匹配个人信息与适合的汽车。
46. Robert is a farmer in the countryside and wants a vehicle that can deal with do rough country-road conditions and is powerful enough to tow a trailer carrying animals and farm products to the city market.
47. James is starting a new delivery job and needs a vehicle big enough to store the packages that he will pick up each morning and deliver throughout the day. It should be reliable, affordable and economical to run on his city route.
48. Vaneasa is a lawyer who lives and works in the city. She currently has a large car that uses a lot of fuel. She thinks it's too polluting so wants a car that'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ut still comfortable to drive.
49. John is a university student looking for an inexpensive car that's cheap to run. He needs it mainly for getting to and from the university campus and also to his nearby part-tiles job.
50. Jill owns a tour guide company and wants a new vehicle that can be used to take travellers to see different sight and attractions. A typical tour group is made up of about 10 people so it must be big enough to take all of them plus their luggage.
III 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最近,我们以“2012年中学生的春节活动”为题,在368名中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survey)。以下是调查数据:
【写作内容】
请根据以上内容用英语写一份调查报告。内容包括:
1.调查问题及调查对象;
2.主要活动;
3.感受及原因;
4.期望。
【写作要求】
1.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结构连贯。
第二节 读写任务(共1小题,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的书信,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Dear David,
I am writing you this email because you're so busy every day with your studies and after-school activities that we seldom have chances to talk face-to-face. There is something that I am very worried about.
You have always been an active boy, willing to help others and always look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try something new or learn something different. I think these are wonderful qualities but I am concerned that they may be affecting your studies. In the past three months alone you have joined at least four different student clubs. I see these activities taking up more and more of your time. You're always discussing something with your classmates or surfing online. You're also devoting less time to homework and even your teachers say you are looking very sleepy in class.
I know that these kinds of activities are fun and can help your development, but I think they have started to damage your performance at school. Please remembe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t this stage of your life is your studies. Right now you should do your best in your examinations as it will give you more choices is your future. I beg you to focus on your main goal and not to throw away all your years of hard work
Your loving mother
【写作内容】
假设你是信中的David,请用英语给你妈妈写回信。以下是回信的内容(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经为你写好):
1. 以约30词概括书信的主要内容。
2. 以约120词谈谈你对参加学校社团或俱乐部活动的看法,内容包括:
(1) 你读信后的感受;
(2) 你是否赞成你妈妈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3) 你对你妈妈的承诺。
【写作要求】
1. 作文中可以使用亲身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
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 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语篇连贯。
参考答案:
1-5 BADCD 6-10 ACDBB 11-15 DCBAC
16. which 17. cheerful / cheery 18. digging 19. lay 20. for 21. But 22. where 23. left 24. the 25. because / as / since
26-30 CDCAB 31-35 DCABC 36-40 DCBAB 41-45 ABDCB 46-50 DECBF
基础写作:
Recently we surveyed 368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n how they spent the 2012 Spring Festival. 30% said they spent most of their time with their parents visiting relatives and friends while 25% went traveling with classmates or parents. 45% of all those surveyed indicated that they just stayed at home to do homework. When asked how they felt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 most said they enjoyed it because of the holiday and lucky money they got, but some felt unhappy because the amount of homework they were given left little time for fun activities. Many students expressed the hope that next year they will have less homework and more free time.
读写任务:
Dear mum,
I’ve just received your email expressing your concern that I am being distracted from my studies because of my many after-school activitie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for my future.
(或I’ve just received your email expressing your concern about my participation in so many after-school activities, the effect of this on my study performa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my future.)
I appreciate what you say and am sorry to have caused you so much worry. I’m also touched that you understand my reasons for being attracted to such activities.
It’s true that I have been spending a lot of time with these groups but please don’t worry. I find that these groups help me to relax, develop my thinking and actually improve my school performance, although my teacher is right that I do sometimes feel tired in class.
For this reason, and to also relieve you of your worry, I have decided to limit my participation to only two groups this term. This way I can still enjoy the outside activities without affecting either you or my study performance.试卷类型:A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数学(文科)
2012.3
本试卷共4页,21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的定义域为
A. B. C. D.
2.已知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则的值为
A. B. C.0 D.2
3.如果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则的值为
A.1 B.2 C.4 D.8
4.在△中,,,,在上任取一点,使△为钝角三角形的概率为
A. B. C. D.
5.如图1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A. B.
C.8 D.12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表示的
平面区域的面积为4,则实数的值为
A.1 B.2 C.3 D.4
7.已知幂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实数的值为
A.3 B.2 C.2或3 D.或
8.已知两个非零向量与,定义,其中为与的夹角.若, ,则的值为
A. B. C. D.
9.已知函数,对于任意正数,是成立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已知圆:,点()是圆内一点,过点的圆的最短弦所在的直线为,直线的方程为,那么
A.,且与圆相离 B.,且与圆相切
C.,且与圆相交 D.,且与圆相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一)必做题(11~13题)
11.若函数是偶函数,则实数的值为 .
12.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13.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曾经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来表示数,按照点或小石子能排列的形状对数进行分类,如图2中的实心点个数1,5,12,22,…,被称为五角形数,其中第1个五角形数记作,第2个五角形数记作,第3个五角形数记作,第4个五角形数记作,…,若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 ,若,则 .
(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4.(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圆的半径为,点是弦的中点,
,弦过点,且,则的长为 .
1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曲线的
参数方程分别为:(为参数)和:(为参数),
若与相交于、两点,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的值; (2)若,求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将他们的期中考
试数学成绩(满分100分,成绩均为不低于40分的整数)分
成六段:,,…,后得到如图4的
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图中实数的值;
(2)若该校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40人,试估计该校高一年级
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不低于60分的人数;
(3)若从数学成绩在与两个分数段内的学
生中随机选取两名学生,求这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
的绝对值不大于10的概率.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5所示,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于点, ,,.
(1)求三棱锥的体积;
(2)证明△为直角三角形.
19.(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它的前项和为,若,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对任意,函数在上都有三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的左、右两个顶点分别为、.曲线是以、两点为顶点,离心率为的双曲线.设点在第一象限且在曲线上,直线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
(1)求曲线的方程;
(2)设点、的横坐标分别为、,证明:;
(3)设与(其中为坐标原点)的面积分别为与,且,求 的取值范围.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数学(文科)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指出了每道题要考查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并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参考答案不同,可根据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对照评分标准给以相应的分数.
2.对解答题中的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得分,但所给分数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
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4.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B C B A C B A
二、填空题:本大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体现选择性.共5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其中14~15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第13题仅填对1个,则给3分.
11.0 12. 13.35,10 14. 1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两角和的正切、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二倍角的余弦等知识,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运算求解能力)
(1)解:……………………………………………………………………………1分
…………………………………………………………………………3分
.………………………………………………………………………4分
(2)解法1:因为…………………………………………………………5分
………………………………………………………………6分
.………………………………………………………………7分
所以,即. ①
因为, ②
由①、②解得.………………………………………………………………………………9分
所以………………………………………………………………………………11分
.………………………………………………………………………12分
解法2:因为…………………………………………………………5分
………………………………………………………………6分
.………………………………………………………………7分
所以……………………………………………………………………………9分
…………………………………………………………………………10分
………………………………………………………………………………11分
.……………………………………………………………………………12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频率、频数、统计和概率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运算求解能力)
(1)解:由于图中所有小矩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
所以.………………………………………………1分
解得.……………………………………………………………………………………………2分
(2)解: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成绩不低于60分的频率为.…………3分
由于该校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40人,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可估计该校高一年级数学成绩不低于60分的人数约为人. …………………………………………………………………5分
(3)解:成绩在分数段内的人数为人,分别记为,.……………………6分
成绩在分数段内的人数为人,分别记为,,,.…………………7分
若从数学成绩在与两个分数段内的学生中随机选取两名学生,则所有的基本事件有:,,,,,,,,,,,,,, 共15种.…………………………………………9分
如果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都在分数段内或都在分数段内,那么这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一定不大于10.如果一个成绩在分数段内,另一个成绩在分数段内,那么这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一定大于10.
记“这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0”为事件,则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共7种.……………………11分
所以所求概率为.…………………………………………………………………………12分
18.(本小题满分14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几何体的体积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1)证明: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所以平面.…………………………………………………………………………………2分
记边上的中点为,在△中,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4分
所以△的面积.……………………………………………………5分
因为,
所以三棱锥的体积.……………………7分
(2)证法1:因为,所以△为直角三角形.
因为,,
所以.………………9分
连接,在△中,
因为,,,
所以.…………10分
由(1)知平面,又平面,
所以.
在△中,因为,,,
所以.……………………………………………………12分
在中,因为,,,
所以.………………………………………………………………………………13分
所以为直角三角形.……………………………………………………………………………14分
证法2:连接,在△中,因为,,,
所以.…………8分
在△中,,,,
所以,所以.………………10分
由(1)知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
因为,
所以平面.…………………………………………………………………………………12分
因为平面,所以.
所以为直角三角形.……………………………………………………………………………14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裂项求和等知识,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抽象概括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创新意识)
(1)解:因为数列是等差数列,
所以,.……………………………………………………1分
依题意,有即………………………………………3分
解得,.……………………………………………………………………………………5分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6分
(2)证明:由(1)可得.……………………………………………………………………7分
所以.…………………………………………………8分
所以
……………9分
.………………………………………………………………………10分
因为,所以.………………………………………………11分
因为,所以数列是递增数列.………………………………12分
所以.………………………………………………………………………………………13分
所以.…………………………………………………………………………………………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性质、导数、函数零点、不等式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分类与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运算求解能力)
(1)解:因为,所以.……………………1分
当时,,函数没有单调递增区间;……………………………………………2分
当时,令,得.
故的单调递增区间为;…………………………………………………………………3分
当时,令,得.
故的单调递增区间为.…………………………………………………………………4分
综上所述,当时,函数没有单调递增区间;
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当时,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5分
(2)解:,由(1)知,时,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和.
…………………………………6分
所以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7分
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8分
由于对任意,函数在上都有三个零点,
所以即……………………………………………………………………10分
解得.……………………………………………………………………………………11分
因为对任意,恒成立,所以.………………13分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14分
21.(本小题满分14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与双曲线的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函数最值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1)解:依题意可得,.…………………………………………………………………1分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因为双曲线的离心率为,所以,即.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3分
(2)证法1:设点、(,,),直线的斜率为(),
则直线的方程为,………………………………………………………………………4分
联立方程组………………………………………………………………………………5分
整理,得,
解得或.所以.…………………………………………………………6分
同理可得,.…………………………………………………………………………………7分
所以.……………………………………………………………………………………………8分
证法2:设点、(,,),
则,.…………………………………………………………………………4分
因为,所以,即.……………………………………5分
因为点和点分别在双曲线和椭圆上,所以,.
即,.…………………………………………………………………6分
所以,即.……………………………………………………7分
所以.……………………………………………………………………………………………8分
证法3:设点,直线的方程为,………………………………………4分
联立方程组…………………………………………………………………………5分
整理,得,
解得或.…………………………………………………………………6分
将代入,得,即.
所以.…………………………………………………………………………………………8分
(3)解:设点、(,,),
则,.
因为,所以,即.…………………………9分
因为点在双曲线上,则,所以,即.
因为点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所以.…………………………………………10分
因为,,
所以.……………………………11分
由(2)知,,即.
设,则,

设,则,
当时,,当时,,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因为,,
所以当,即时,.……………………………………………12分
当,即时,.………………………………………………13分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14分
说明:由,得,给1分.
图1
俯视图
2
2
正(主)视图
2
2
2
侧(左)视图
2
2
2
5
12
1
22
图2
P
O
A
B
C
D
图3
(分数)
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频率
组距
0.010
0.005
0.020
图4
0.025
a
图5
PAGE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修葺/提纲挈领 拮据/佶屈聱牙 翘楚/翘首以待
B.悭吝/草菅人命 喘息/不揣冒昧 蹊跷/另辟蹊径
C.糟糠/沆瀣一气 沮丧/含英咀华 纰缪/未雨绸缪
D.熨贴/钟灵毓秀 瑕疵/睚眦必报 伺候/伺机而动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橡胶冒险家和金融掮客手拉手走进上海的十里洋场。他们先找到之前从未打过交道的上海外资银行,得心应手地说服他们为自己的股票担保,然后在报纸上大事渲染“朝阳产业”——橡胶业,声称“买橡胶股票就是买明天”。他们还在报纸广告上信誓旦旦地表示,橡胶股票可以在外国银行直接抵押,置换银两或外钞贷款,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A.得心应手 B.大事 C.信誓旦旦 D.天上掉馅饼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的名字对每一个热爱苹果的人都不陌生,乔布斯有着过人的智慧,是计算机业界的标志性人物。
B.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这一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
C.公众人物在被默许公众拥戴、媒体追捧、广告收入等公共资源的同时,也理所应当要成为公众知情权和媒体批评监督权所直接涉及的对象。
D.调查显示,老年人的跌倒有一半以上是在家中发生的。因此,家庭环境的改善和家庭成员的悉心照顾,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初秋的芦苇荡别有情趣。你看, ,如绿透了的海, ,那是阳光爱意下差涩的点缀。雾霭溶溶的、柔柔的。苇穗已在拔节, ,犹如待开待展的高粱穗。芦苇荡里, 、 、 ,在阳光里变幻着奇彩。你惊叹大自然的万千神奇,但眼前的一切只不过是大自然的随心所欲。
①无边无际的绿在晨曦下浩浩荡荡 ②新穗抹了浅浅的绿
③苇尖上挂上了一层淡淡的亮色 ④红的敷抹
⑤黄的点染 ⑥绿的底色
A.①②③⑥⑤④ B.②①③⑥④⑤ C.①③②⑥④⑤ D.②③①⑥⑤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拜住,安童孙也。五岁而孤,太夫人教养之。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英宗在东宫,问宿卫之臣于左右,咸称拜住贤。遣使召之,欲与语。拜住谓使者曰:“嫌疑之际,君子所慎。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竟不往。
至治元年正月,帝欲结彩楼于禁中,元夕张灯设宴。时居先帝丧,参议张养浩上疏,拜住谓当进谏,即袖其疏入奏,帝悦而止,仍赐养浩帛,以旌直言。三月,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奏曰:“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而遽兴大役以妨务农,恐失民望。”从之。帝尝谓拜住曰:“朕委卿以大任者,以乃祖木华黎从太祖开拓土宇,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
时右丞相铁木迭儿屡杀大臣,鬻狱卖官,广立朋党,凡不附己者必以事去之。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事也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铁木迭儿复引参知政事张思明为左丞以助己。思明忌拜住方正,谋中害之。左右得其情,乘间以告,且请备之。拜住曰:“大臣协和,国之利也。今以右相雠我,我求报之,非特吾二人之不辛,亦国冢之不幸。汝辈毋复言。”
夏六月,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今江南民力困极,而京仓充满,奏请岁减二十万石,帝遂免之。时铁木迭儿过恶日彰,拜住悉以奏闻。帝悟,夺其官,仆其碑。奸党铁失等甚惧,乃生异谋。晋王也孙帖木儿时镇北边,铁失潜遣人至王所,告以逆谋,约事成推王为帝。王命囚之,遣使赴上都告变。未至,车驾南还,次南坡,铁失等夜以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杀拜住,遂弑帝于行幄。晋王即位,铁失等伏诛。诏有司备仪卫,百官耆宿前导,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大作佛事。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三》,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陛下初登大宝,不求民瘼 疾苦 B.安童相世祖克成善治也 辅助
C.屡杀大臣,鬻狱卖官 官司 D.拜住以海运粮视世祖时顿增数倍 观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问宿卫之臣于左右 舆拜住画相于海云寺
B.帝悦而止 而遽兴大役以妨农务
C.朕委卿以大任者 告以逆谋
D.以乃祖木华黎从太祖开拓土宇 乃生异谋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拜住“贤”的一组是 (3分)
①至大二年,袭为宿卫长 ②嫌疑之际,君子所慎 ③大臣协和,国之利也
④奏请岁减二十万石 ⑤夺其官,仆其碑 ⑥观者万数,无不叹惜泣下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⑥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拜住是安童的孙子,五岁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教育成人;早年在朝廷任职,得到太子的欣赏,但他始终不与太子结交。
B.拜住支持张养浩上疏,劝阻元帝在服丧期间张灯设宴庆祝元宵,并且带着张养浩的奏章进谏,拜住的直言得到了元帝的奖赏。
C.拜住的正直遭到了右丞相铁木迭儿的助手张思明等人的忌恨,面对他们的密谋陷害,拜住以大局为重,没有对他们加以报复。
D.在奸党铁失的叛乱中,拜住不幸被杀;晋王即位后,诛杀铁失,将拜住的画像送到寺庙,并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宰相事也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
(2)翻译下面的句子。(7分)
①我长天子宿卫而与东宫私相往来,我固得罪,岂太子福耶?(3分)
②从幸上都,帝以行宫亨丽殿制度卑隘,欲更广之。(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粉蝶儿 和晋臣①赋落花
辛弃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②。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③。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注】①晋臣:辛弃疾的朋友,写有《落梅词》。②雨僝(chán)风僽(zhòu):风雨交相摧折。③醇酎(zhòu):醇美的浓酒。
(1)“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和“轻薄荡子难久”分别写出了春天怎样的情景?(3分)
(2)赏析词中画线的句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荀子·劝学》)
(2)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3) ,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文艺上的宽容
周作人
主张自己的判断的权利而不承认他人中的自我,为一切不宽容的原因,文学家过于尊信自己的流别,以为是唯一的“道”,至于蔑视别派为异端,虽然也无足怪,然而与文艺的本性实在很相违背了。
文艺以自己表现为主体,以感染他人为作用,是个人的而亦为人类的,所以文艺的条件是自己表现,其余思想与技术上的派别都在其次。各人的个性既然是各各不同,(虽然在终极仍有相同之一点,即是人性)那么表现出来的文艺,当然是不相同。现在倘若拿了批评上的大道理要去强迫统一,即使这不可能的事情居然实现了,这样文艺作品已经失了他唯一的条件,其实不能成为文艺了。因为文艺的生命是自由不是平等,是分离不是合并,所以宽容是文艺发达的必要的条件。
然而宽容决不是忍受。不滥用权威去阻遏他人的自由发展是宽容,任凭权威来阻遏自己的自由发展而不反抗是忍受。正当的规则是,当自己求自由发展时对于迫压的势力,不应取忍受的态度;当自己成了已成势力之后,对于他人的自由发展,不可不取宽容的态度。聪明的批评家自己不妨属于已成势力的一分子,但同时应有对于新兴潮流的理解与承认。他的批评是印象的鉴赏,不是法理的判决,是诗人的而非学者的批评。文学固然可以成为科学的研究,但只是对已往事实的综合与分析,不能作为未来的无限发展的轨范。文艺上的激变不是破坏文艺的法律,乃是增加条文,譬如无韵诗的提倡,似乎是破坏了“诗必须有韵”的法令,其实他只是改定了旧时狭隘的范围,将他放大,以为“诗可以无韵”罢了。表示生命之颤动的文学,当然没有不变的科律;历代的文艺在他自己的时代都是一代的成就,在全体上只是一个过程。要问文艺到什么程度是大成了,那犹如问文化怎样是极顶一样,都是不能回答的事,因为进化是没有止境的。许多人错把全体的一个过程认做永久的完成,所以才有那些无聊的争执,其实只是自扰,何不将这白费的力气去做正当的事,走自己的路程呢?
近来有一群守旧的新学者,常拿了新文学家的“发挥个性,注重创造”的话做挡牌,以为他们不应该“对于为文言者仇雠视之”;这意思似乎和我所说的宽容有点相像,但其实是全不相干的。宽容者对于过去的文艺固然予以相当的承认与尊重,但是无所用其宽容,因为这种文艺已经过去了,不是现在的势力所能干涉,便再没有宽容的问题了。所谓宽容乃是说已成势力对于新兴流派的态度,正如壮年人的听任青年的活动。其重要的根据,在于活动变化是生命的本质,无论流派怎么不同,但其发展个性注重创造,同是人生的文学的方向,现象上或是反抗,在全体上实是继续,所以应该宽容,听其自由发育。若是“为文言”或拟古的人们,既然不是新兴的更进一步的流派,当然不在宽容之列。——这句话或者有点语病,当然不是说可以“仇雠视之”,不过说用不着人家的宽容罢了。他们遵守过去的权威的人,背后得有大多数人的拥护,还怕谁去迫害他们呢。老实说,在中国现在文艺界上宽容旧派还不成为问题,倒是新派究竟已否成为势力,应否忍受旧派的迫压,却是未可疏忽的一个问题。
一九二二年
(选自《自己的园地》,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艺的本性是表现自我,体现个性。唯我独尊而阻遏他人的自我表现,是为不宽容,它有违文艺的本性。
B.文艺最终都要统一,统一为表现人性,但是这种统一不应该采取强迫的手段,而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C.新兴流派在寻求文艺上的自由发展时,对于迫压的势力,不应采取忍受的态度,而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D.无韵诗的提倡是一次文艺上的激变与发展,它改变了有韵诗原有的狭隘范围,并取代了有韵诗的地位。
E.在中国当时文艺界,应该重视的问题并非对传统文艺应否宽容,而是新兴流派应否忍受传统文艺阻遏。
13.下而的说法,与文中作者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五四时期的无韵新诗,不应忍受“诗必须有韵”的法令。
B.在五四时期,对所有的唐宋诗词,都不存在宽容的问题。
C.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文言文应持宽容态度。
D.当下新兴的网络文学,虽然瑕瑜互见,也应该宽容对待。
14.本文论述的话题是“文艺上的宽容”,为什么还要谈“忍受”问题?请简要说明。(4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两个老人
陈毓
我外公看一盅酒的眼神,一个字形容:贪。准酒鬼这词,送给他,我看合适。
酒醉心里明,这话大概是真的,要不酒醉后摇摇晃晃、站脚不稳的我外公,怎能准确找到我的学校,站在我的教室门口,直声呼喊我的小名?
渴望有个地洞钻,就是我那会儿看见这样一个外公的心情。
我的班主任,故意装模作样地问:这是谁的家长啊?请站起来认领!我的羞愤抵到墙角了,我冲出教室,耳朵里是躲不掉的猛追上来的同学的哈哈笑、老师的呵呵笑,最后只剩下我那沉陷在酒精中的外公嘶哑的、咬字不清的呼喊声:你跑忒快我怎赶得上?你这昧良心的女女,嫌我给你丢脸了,忘了我疼你!
我终于停步,等他,看着他几欲倒地,又歪斜着努力站稳,终于还是扑趴在地上,他嚅嗫挣扎,终归没能把自己撑起,让我无端联想朱自清《背影》的父亲,那个爬月台时难以爬上的笨胖的身躯,不雅,难堪。我忍着气,走过去,半拽半拖地把眼前这个瘦小的老头拎起来,让他的重量放到我的一个肩上,驾着的感觉,我一瞬间就懂了。
走出学校操场,是一段煤渣铺成的窄马路。煤渣小路蜿蜒穿过阔大的玉米地,现在是中午,若是晚上,走在这样的路上,需要点胆量。我外公也是这么想的吧,反正只要轮到我值周,我外公就会多走两里地,等在煤渣路的一端。远远看见一个黑影子,烟袋锅的火星一明一灭,那火星是属于我外公的。
猛然出现心中的这个黑影子在这一刻平息了我心中的恼意,我努力忍受外公的酒气,慢慢地扶着他走上河桥。看着河里翻腾的混黄的河水,一个念头堵在心中:为什么外公总要喝醉?不醉不行么?
外公每次进城必要喝醉,每次酒醒都跟外婆解释:遇见以前店里的老伙计,哪有不醉的理!
以前外公是开染坊的,在城里,很是风光了些日子,据说美妾都娶了一个。我有次大胆问外公美妾的往事,心怀了挨耳光的准备,不料他倒洒脱:哪里是妾,是正房!不会生养嘛,才被家里逼迫着休了嘛。休了前妻的外公娶了方圆几十里闻名的程先生的女儿。程先生的女儿就是我现在的外婆,这会儿她坐在干燥的炕头,见我掮着酒气熏熏的外公回来,一点不抱怨,笑眯眯地:死老头子又喝醉了!进城就喝醉!喝醉就辛苦我女女!外婆赶两步把外公接过去,帮外公脱鞋抹袜,扶外公躺平,热水袋子也暖在外公脚下了,嘱咐都小声说。
外婆这时候点着她那双残脚,不紧不忙地去给外公生火做饭了,永远是姜丝萝卜丝豆腐丝白菜丝的疙瘩汤,外婆说,喝醉的人酒醒后喝上一碗这汤,不伤胃,不烧心。
说起远近闻名的程先生的女儿,闻名的理由就是他那个先生爹不准她缠脚,外婆缠一次,她爹喝令放一次,三缠三放之后,我外婆的脚彻底残了。外婆一生都认为一个携带着一双大脚的女人,且是半残的脚,这个女人就是丑女人。当年嫁不出去的我外婆打好了当一辈子老处女的准备,没料想休了不会生养的媳妇的我外公来娶她,即便自己从城里嫁到了山里,心里却是感激的。这感激嫁接在另一个女人的痛苦上,使得外婆觉得她的感激需要噤声。
被外公休了的女人后来占有了外公的染坊,这是外公的赔偿,所以我外公每次进城都醉,我外婆总以为是外公的良心逼迫外公醉酒,所以外婆从不拦挡外公进城,不阻挡外公喝酒。
后来孩子们大了,弃了山里的老屋。搬到川道来住,我外婆甚至把自己变成了外公的同好,外公喝酒的时候也给外婆半杯。老头一杯,老太半杯,我这两个祖先半辈子的早上都是这样开始的。
外公走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梦见外公给她说话,嘱咐外婆要叫孩子们在他新屋前栽迎春花,外婆梦中答应了外公,就走出了梦境,正枕上纳闷,想外公在哪里有了新屋,只听见脚下一声紧似一声的我外公的呼吸声,外公晚年患有哮喘,外婆惊慌的爬过去看,就见外公给她眨巴了三下眼睛,头一歪。就去了。
外公是八十四岁去的。外婆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你们都别嚎,我明年也要去的。大家算一算,外婆这年正好七十二岁。
外婆如她预言的那样,果然在满七十三岁的那年去了,从容,如归。外婆是在腊月天去世的,送她去墓地的人都看见外公外婆坟头的迎春竟然爆出了星星点点的黄,走在黑漆漆的人群里,我第一次觉得,死亡原来也有温暖的意味。
(选自陈毓的博客,有删改)
16.看到外公的醉相,“我”为何会“无端联想朱自清《背影》的父亲”?(4分)
17.请分点概括外婆形象的特点,并就其中一点作简要分析。(5分)
18.文学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形象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能在整体中发挥作用。请以文中的“我”为例,从内容或结构方面简要阐述以上观点。(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在坟墓中的旅行
威廉·伯克·米勒
【新闻背景】1925年1月,肯塔基州一个名叫弗洛伊德·柯林斯的山地青年在其父亲的农场上探寻一个能够吸引游客的大洞穴时,不幸陷入困境。在那个大洞穴中,柯林斯被一块巨石卡住了左脚,动弹不得。人们想尽办法施以援手,还是未能把柯林斯从困境中解救出来。19天后,饱受折磨的柯林斯惨死在洞穴中。在此期间,美国报界对此事进行了大量报道。当时正在《路易斯维尔信使日报》担任记者的米勒曾冒着生命危险5次进入洞穴,试图帮助柯林斯脱险。以下摘编的便是米勒系列报道中的一部分,它写于柯林斯被困的第5天,并获得1926年“普利策新闻奖”。
弗洛伊德·柯林斯正在经受着几乎难以描述的折磨,但他对被活着救出去仍然满怀着希望,今晚6点20分我最后一次看他时他这样对我说。
在亲自进到里面之后,我才明白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危急关头。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不能迅速行动起来,但我琢磨出了其中的原因。
我屈着双膝进入洞口,通道的直径大约为5英尺。走完80英尺远的陡坡后不久,前面就是相当平坦的地面。
从这里开始,我不得不像蛇一样蠕动。地面上每寸地方都是水,没爬几尺远,周身就湿透了。每时每刻我都感到愈来愈凉。似乎要这样无休止地爬下去,但是,爬了大约90英尺后,我到达一个非常小的隔间,比隧道剩余的空间稍微大一点点。
片刻的喘息之后,我再度开始爬向那个被困者。脏水溅在我的脸上,周身麻木,但我不能停下来。
最后,我下滑到一个8英尺远的陡坡上。少顷,我看见柯林斯,于是喊他,他咕哝着应了一声。
手电光照到了一张脸,那张脸上分明写着长时间的痛苦,因为自从周五上午10点钟陷入这里后,在每一个清醒的时刻,柯林斯都处于极度痛苦之中。
他的嘴唇发紫,脸泛白。我意识到,要使他能活下去,必须采取某种行动。
在我看清他的脸之前,无论如何,我不得不将盖在他脸上的一块油布掀开。
“放回去,”他说,“放回去——水!”
这时,我才注意到,水一滴滴地从上面滴下来,每一滴都打在柯林斯的脸上。最初的几小时他不曾介意,但持续不断地滴水几乎使他要疯狂起来。这天的早些时候,他的兄弟将这块油布带给他。
这使我想到了旧时的水牢,我战栗了。
在这趟行程的尽头,我立刻明白了为什么工匠们曾经钻洞穿道到我已到达的地方,但仍然够不着的原因。像他们曾经经历的那样,我精疲力竭,从头到脚感到麻木,寒气刺骨,空气污浊。在短暂的这段时间,我逐渐体会到柯林斯经受的痛苦是什么滋味,但我还是不能彻底地理解。我确信我将出得去,但柯林斯除了希望之外别无他法。我没有肉体上的痛苦,而柯林斯的一只脚夹在一块6吨重的岩石的天然裂缝里,无时无刻都经受着痛苦。
我试图爬过柯林斯的身体到岩石那儿,但他的身体几乎占据了所有的空间。我挤进去设法帮他,直到他恳求我下来。
“疼——太疼了!”他说。
柯林斯躺着,向左侧斜着,以至于他的左脸颊触到了地面。两只胳膊牢牢地卡在他身旁的石头缝隙里,仿佛真的被套上了一一自然界的贴身衣。
我跟在路易斯维尔消防署的罗伯特 伯顿上尉的后边,柯林斯的弟弟霍默·柯林斯以及盖伊·特纳跟在我后面。霍默·柯林斯带来了全套衣帽,我们终于给他兄长穿上了。
被困者尽可能地挪转,以最大限度地配合我们,最后,我们在柯林斯身上系根绳子准备拖他离开。我们尽力拉,看上去好像前进了许多,实际上只将他挪动了5英寸远。
也许我们做过这种事,但我几乎回想不起它。我们中的所有人都处于崩溃的边缘。片刻之后,我们的力气使完了,再不能做了。
我们看见,柯林新的弟弟带给他的垫子和盖的东西还在原来的地方,他正在休息(我们尽可能地让他觉得舒服)。
随后,我们在他脑袋附近放了一盏装满了油的灯。它的光线不强,但这微弱的光在那冷酷的陷阱中有很多的寓意,它或许能给这个勇敢但生存希望渺茫的地下探险者带来一些安慰。
我们道了再见,最后一个人开始后退。不久我发现出去的路比进来时更糟糕。开始一段时间我简直向后爬不了,但爬过一阵后,我也能爬快了。
每爬一步,脏水似乎就溅在我的脸上。我不再在意它,因为我已经麻木了。我常常被堵在斜坡上,水就顺着脖子向下流,但如我所说的,我感觉冷到了极点。
最大的安慰是,我们来到了离出口处还有大约一半路程的那个小隔间,对救援者来说,这是唯一可以休息的地方。我发现,低头、向后挪动双脚,使我可以环顾四周。
这一下可帮了大忙,不到20分钟后,我便已经置身于从出口处射进来的光亮之中。但是,在到达出口之前,我发现同行的两位再也不能前行了,我用尽所剩无几的气力才把他们弄出来。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19.标题“在坟墓中的旅行”的含义是什么?(4分)
20.这是一篇报道抢救被困者的新闻,为什么却重点叙写记者进出洞穴的过程?(5分)
21.在美国报界当时的大量报道中,米勒的这篇报道脱颖而出,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对这篇新闻社会价值的理解。(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在语段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使前后语意连贯,不超过25字。(6分)
2011年3月,日本宫城县发生了大地震及海啸。灾情非常严重,当地居民的处境十分危险,但社会秩序如常。人们自觉排队打公共电话,节省用电以保障电力供应,几百人在广场避震,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结束之后地上没有一片垃圾。各类社会团体都开放它的事务所作为庇护中心,为灾民提供食宿。商家也纷纷行动起来,打电话不要钱,手机充电处提供免费服务。在记者的报道中,没有令人恐怖的死亡特写,没有灾民呼天喊地的悲惨镜头,没有一线记者虚张声势的煽情采访,没有任何放大和传播恐惧的报道,有的是灾情信息的通报,有的是实用信息的及时提供。
这些情景让我们看到:在大地震及海啸面前,日本国民 , , 。这些独特表现确实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23.根据右图内容,写一段文字,介绍健康饮食结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80字。(6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棱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请以“放下”或“不放下”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2012 年 广 州 市 普 通 高 中 毕 业 班 综 合 测试 ( 一 )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字音识记】(3分)B qiān/jiān,chuǎn/chuǎi,qī/xī。
A.qì/qi ,ji /jí,qiáo。 C.kānɡ/hànɡ,jǔ,miù/móu。D.yù,cī/zì,cì/sì。
2、【词语使用】(3分)A.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样,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本成语应用于"运用"方面,不适用于"说服"。B.大事:大力从事。C.信誓旦旦:誓言说得极其诚恳可信。D.天上掉馅饼:比喻不劳而获或不现实的事情。
3、【语病辨析】(3分)B.A.不合逻辑,主客体颠倒,应在"每一个热爱苹果的人"后加上"来说"。C.成分残缺,状语中"公共资源"的谓语残缺,应在"默许"后加上"拥有"。D.搭配不当,应将"发生"改为"发生率"。
4、【语言连贯】(3分)C.语段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描述芦苇荡的。"无边 荡荡" 与下文"如绿透了的海"构成比喻句,是描述"整体",故第一处选①; "淡淡的亮色"与"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相衔接,因而第二处选③;"新穗"与上文"苇穗拔节"及下文"待开待展的 高粱穗"相衔接,所以第三处选②;"底色""敷抹""点染"是画画的先后顺序,因此第四、五、六处依次选⑥④⑤。
5、【文言实词】(3分)D.视:比照,与 比。
6、【文言虚词】(3分)C.把,介词。A.向,介词/到,介词。B.表承接或修饰,连词。/却,表转折,连词。D.你的,代词/于是,连词。
7、【信息筛选】(3分)B.①仅陈述拜住世袭祖先官职,难见其贤。⑤是皇帝所为。⑥是间接表现,非直接表现。
8、【内容归纳】(3分)B.得到元帝奖赏的是张养浩。
9、【断句与翻译】(10分)
( 1)尤恶平章王毅/右丞高昉/因京诸仓粮储失陷/欲奏诛之/拜住密言于帝/论道经邦 /宰相事也/以金谷细务责之/可乎/帝然之/俱得不死
[ 3 分,每错、漏三处扣 1 分,扣完 3 分为止。"平章王毅/右丞高昉"中间可断可不断。]
(2)①我担任天子的宿卫长,如果与太子私自往来,我固然会获罪,大概也不是太子的幸事吧?
[3分。"长"1分;假设句 1 分(可不译,有假设意思即可;若只译为转折句,不给分);大意1分。]
②拜住跟随皇帝出巡上都,皇帝认为当地行宫亨丽殿规模狭小,想再加以扩建。
[4分。"制度"1分,"卑隘"1分,"广"1分,大意 1 分。]
10、【古诗鉴赏】(7 分)
(1)分别写出了昨日春花烂漫、而今春天飞逝难以久留的情景。
[3 分。第一点 1 分,第二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
春天离去,词人与凄凉愁闷的情绪相约,在杨柳岸边等候春天的归来。这句话用"约"和"候"来表现惜春盼春的感情,化虚为实,情感表达形象生动。
[ 4 分。句意 1 分,情感 2 分,效果 1 分。意思对即可。]
11.【名篇名句】(6 分)
(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2)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3)廊腰缦回 檐牙高啄 (4)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6 分。答对一空给 1 分,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多选只按前 3 题给 分。其中第(4)小题,前 4 个字为一空,后 9 个字为一空。]
12.【信息整合】(5 分)
AE(B.文艺是不应实现、而且也不可能实现统一的。C.当自己成了已成势力之后,对于他人的自由发展,才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而非对"迫压势力"采取宽容态度。D.无韵诗只是放大了诗歌的范围,并没有"取代了有韵诗的地位"。)
[ 5 分,答对一项给 2 分,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3.【观点分析】(3分)
C(宽容是已成势力对新兴文艺而言的,传统的文言文,"既然不是新兴的更进一步的流派,当然不在宽容之列"。A.五四时期的无韵新诗是新兴的文艺,"当自己求自由发展时对于迫压的势力,不应取忍受的态度"。B.在五四时期,唐宋诗词属于传统文艺,"当然不在宽容之列"。D.当下的网络文学既然是新兴文艺,当然应该宽容对待。)
14.【思路把握】(4分)
①为了指出"宽容"与"忍受"的区别,②以免将"忍受"误作"宽容",③因为新兴文艺在遭到旧派迫压时若采取忍受而不反抗的态度,④将不利于新兴文艺的自由发展。
[4分。区别 1 分,误作 1 分,若采取 态度 1 分,不利于 1 分。意思对即可。]
15.【要点归纳】(4分)
(1)文艺以表现自我而呈现多样性,如果对表现自我不宽容而强迫统一,文艺就难以生存 和发展(或只有对表现自我采取宽容而不是强迫统一的态度,文艺才能生存和发展)。
(2)历代的文艺成就,在全体上只是一个过程,新兴流派则是全体上的延续和发展,只有对新兴流派采取宽容的态度,文艺才能不断进化。
[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内容分析】(4 分)
①"外公"此时的形象就如朱自清"父亲"在爬月台时那样的不雅,那样的让"我" 难堪;②外公"不雅、难堪"形象的内里,也如朱自清"父亲"一样,有一颗疼爱"我"的滚烫之心。
[4分。每点2分。"如朱自清父亲那样不雅"1分,"那样让我难看"1分;"内里如朱自清父亲一样"1分,"疼爱我"1分。意思对即可。]
17.【形象赏析】(5 分)
形象概括:外婆是一个关爱体贴家人、知恩图报、宽容大度、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传统妇女形象。
[3 分。答对一点给 1 分,任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 3 分。意思对即可。]
分析示例:
[示例1]关爱体贴家人:丈夫每次喝醉酒回来,她不但毫无怨言,而且还悉心照料——帮丈夫脱鞋抹袜,拿热水袋为丈夫暖脚,赶紧生火煮醒酒汤,说话也低声细气。
[示例2]知恩图报:由于外公娶了她,使她不致于嫁不出,因此她心存感激,一辈子都悉心照顾着外公。
[示例3]宽容大度:她认为自己的婚姻是嫁接在丈夫和另一个妇女的痛苦之上的,因此,她对丈夫经常进城,并且进城必喝醉酒的举动能够宽容体谅,从不阻拦、埋怨。
[示例4] 以平常心看待人生:她能坦然对待生死,要后辈们不必号哭。
[2 分。能够结合文本对所概括人物形象的其中一点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18.【个性化阅读】 (6 分)
[示例 1] 在内容上,"我"虽然不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但却是人物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品主题重要部分。作品正是通过"我"与外公的关系,展现他那"准酒鬼"的形象和对"我"的疼爱。也正是这既令"我"丢面、难堪,又让"我"感动、感激的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位立体而真实可感的外公形象,并进而揭示了"幸福总是有缺陷的"(或"要懂得在缺陷中发现美")的作品主题。
[6分。"作用"2分,答出"人物关系"或"作品主题"均可得2分。"结合作品分析"4分,"准酒鬼形象"和"对我疼爱"2分,"塑造外公形象"或"揭示作品主题"2分。]
[示例 2] 结构方面,"我"在作品的结构上起到线索的作用。作品先通过"我",介绍出外公,写出了外公的"准酒鬼"形象和对"我"的爱;再通过"我"探寻外公爱喝酒的原因而带出外婆的故事。作品就这样通过"我"的联结作用,使外公、外婆两个人物极其故事浑然一体。
[6分。"作用"2分。"结合文本分析"4分,其中引出"外公""外婆"各2分。]
19.【内容概括】(4 分)
①"旅行",指记者米勒的采访、营救行程。(或:由于行进十分艰难,让记者有一种"旅行"的感觉。)
②柯林斯获救的希望非常渺茫,形如葬身坟墓中(或最终还是葬身洞穴);
③记者的采访行程中也时刻经受死亡的威胁,故记者的采访行程就如同"在坟墓中旅行"。
[4分。第①点2分,第②、③点各1分。]
20.【特色思考】(5 分)
①以记者进出洞穴的艰难险阻,突出施救的困难。②并以记者的切身感受,反映被困者所经受的痛苦。③能激起读者对被困者不能得救的同情心。④突出了新闻的真实性,深化了作品的人道主义主题。
[ 5 分。答对一点 2 分,二点 4 分,三点 5 分。任答三点即满分。意思对即可。]
21.【价值探究】(6分)
①报道叙写了记者不顾艰难危险,多次深入洞穴进行采访,并与被困者直接沟通,力图帮助他脱险。在报道中,读者看到的不是死亡的恐怖,而是人情的温暖和人性的伟大。①报道叙写了记者不顾艰难危险,多次深入洞穴进行采访,并与被困者直接沟通,力图帮助他脱险。在报道中,读者看到的不是死亡的恐怖,而是人情的温暖和人性的伟大。
②客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本新闻是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实地、以亲见亲闻采写的真实报道,它体现了该记者对新闻生命的守护,对职业操守的恪守。
③本报道不仅报道了施救的艰难,更反映了社会的对被困者的积极施救,体现了社会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
[6分。答对一点3分,答对其中两点 6 分。意思对即可。]
22.【压缩、准确、连贯 】(6 分)
自觉有序,互帮互助,富有社会责任感
[6分。"自觉""有序""互帮互助""社会责任感"各1分,连贯 2 分(与上文叙述顺序一致 1 分,与"日本国民"衔接 1 分。]
23.【准确、连贯、生动】(6 分)
[示例 1]健康饮食结构如同金字塔:底层是五谷类,需多吃;第二层是瓜菜水果类,也应多吃;第三层是奶品类和肉、鱼、蛋、豆类,可适量吃;最顶层是油、糖、盐类,要少吃。
[示例 2]健康饮食结构是怎样的呢?它应该是:多吃五谷类和瓜菜水果类,适量吃奶品类和肉、鱼、蛋、豆类,少吃油、糖、盐类。
[6分。健康饮食结构准确2分,建议 2 分,修辞1分,顺序合理1分。]
24.【写作】(60 分)
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
"提示语"先以梭罗的话语引出"放下"的这个主题词,然后列出两类不同的看法:一是直接认同(肯定)"放下"说法的,另一方面则是从反面,以认同"不放下"的说法来对应"放下"的观点。这实际上也为考生提示了可以有不同的立意角度思考,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或直接扣合梭罗的"放下"运思作文,或以认同"不放下"来表达自己的认识理解。 考生可以根据提示写作,也可在提示以外,就"放下"或"不放下"的相关范畴作文章,但所写内容必须在既定文题的范围内。
"要求"明确考生必须在两个标题中自选一个,选定了标题也就意味着确定了写作重点。
"联系生活体验和认识",即是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些体验或感悟,可以来自
身边的人、身边的小事,也可以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行动、经历。考生可以"自定文体",但无论是谈论看法还是叙述故事,都必须与自选的文体特征相符,文章的优劣均按评分标准执行。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的能力:①对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知识积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标题及材料内容的范围。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 ⑤论据充足 ⑥形象丰满 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 ⑨句式灵活 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 见解新颖 材料新鲜 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有个性特征
三、未写标题扣 2 分。出现错别字,1-2 个不扣分,3 个扣 1 分,4 个扣 2 分,5 个扣 3 分, 6 个以上(含 6 个)扣 4 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 50 字扣 1 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 不给分。
五、不足 300 字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文科综合 2012.3
本试卷共11页,41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忙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某日某时地球可见光云图”(白色为云层),完成1~2题。
1.此时为
A.冬至日前后
B.夏至日前后
C.春分日前后
D.秋分日前后
2.此时处于雨季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地中海沿岸地区
C.中亚地区
D.南极地区 某日某时地球可见光云图
“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2米)在海拔3300米以上呈现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据此,完成3~5题。
3.形成这种“大小不分、杂乱无章的石块遍布”地貌景观的外力,最可能是
A.流水 B.风力 C.波浪 D.冰川
4.太白山山顶的自然带是
A.热带森林带 B.温带森林带 C.高山草甸带 D.温带荒漠带
5.太白山山顶1月份平均气温,最可能是
A.0℃以上 B.0℃~—5℃
C.—15℃~—30℃ D.—30℃以下
6.造成浙江、四川两省农业种植结构差异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浙江、四川两省农业种植结构比较图
A.气候 B.经济 C.地形 D.技术
7.图中M处城市功能区最可能是
我国某城市路网密度和人口密度关系示意图
A.工业区 B.农业区 C.中心商务区 D.教育文化区
8.引起春节期间下图城市人口巨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变化示意图
(2008年11月28日~2009年3月8日)
A.洪涝灾害 B.疾病传播 C.旅行度假 D.民工返乡
下图是我国各区域近30年霾日数月际变化统计图,完成9~10题。
我国各区域1971~2000年平均霾日数月际变化统计图
9.灰霾天气最多发生在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10.我国灰霾天气东部多、西部少,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势 B.降水
C.城市化水平 D.植被覆盖率
11.右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生产活动是
A.交通运输
B.电厂发电
C.工业生产
D.毁林开荒
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构成示意图
12.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13.与宋元时期相比,明清时期中国瓷器输出的范嘲更广,规模更大。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制瓷技术进步 B.明清政府放宽了对外贸易的限制
C.新航路的开辟 D.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14.在史学研究中,不能对历史问题轻率地下结论。主要是因为
A.历史史实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B.历史问题的本质是不可能被揭示的
C.不同研究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是不同的
D.研究者受自身认识水平和社会条件的制约
15.1895年之后,许多中上层文人虽未完全放弃追求学问,但也开始参与现代经济活动。陈璧、沈云沛、陆润庠和张謇等都是进士出身,又都办工厂。曾任帝师的孙家鼐和翁同龢,分别安排一子和一侄孙经商。这反映了
A.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B.政府废止科举取士制度
C.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16.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道:“从1901年到1937年新征服者来临之前的这段时间,是外国人在北京少有的快乐时期,是一个外国人享有特权和特殊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深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7.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
气氛为目的的绘画。右图宣传画应创作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8.右图是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的
“红手印”。他们立下生死状,约定分田到户。
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人民公社被撤消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C.18户农民分田到户具有很大的风险
D.小岗村分田到户拉开改革开放序幕
19.“世界上最快乐得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0.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建立拉开了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在这一运动中,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纷纷成立。它们都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招收学生没有教派及性别限制,采用住宿与走读两种制度。关于这一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
A.反映了工业革命的需求 B.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
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D.说明英国工人运动获得了新发展
21.有历史学家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称为“疯狂的20年代”。其依据应该是,当时美国
A.摇滚、爵士乐盛行 B.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C.经济社会盲目发展 D.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22.“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要保证经济转到社会主义的基础之上,就必须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是指,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3.“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这一特征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4.某小企业老板王某有笔余钱,银行经理建议他购买一些短期理财产品,王某说:“我的工厂经营有起伏,得考虑这些资金能随时取出来。”王某投资理财产品时优先考虑的是
①收益性 ②风险性 ③流动性 ④流通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右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普通商品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假定其它因素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当该商品供给量与需求量均为Q0时,其均衡价格为P0
②当P0向P1变动时,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将减少
③当P0向P2变动时,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将增加
④当政府实施价格管制时,该商品的供应将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统计表明,2010年,广东省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808.7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拨款额为214.44亿元,同比增长27.1%。这里,财政所起的作用是
A.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B.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C.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D.保持总供求基本平衡
27.2011年被称为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各类政务机构和官员微博增长迅速,一大批公安、交通、教育、城管等政府部门微博与网友见面。政务微博的迅猛发展,有利于
A.加强社会舆论的控制 B.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
C.增加政府职能的内容 D.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方式
28.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来,已建立起以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骨干的地方性自治法规体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环保等各个方面。材料说明
①西藏自治区具有独立的地方立法权
②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③民族区域自治在法制化轨道上不断推进
④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9.为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某省省委在全省广泛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开展“三问”活动的依据是
①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②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权力来自人民
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0.截止2009年底,中国共向亚、非、拉等76个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低收入国家提供长期优惠低息贷款超过735亿元,援助项目分布如右图。这体现出中国在对外援助中
A.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
C.坚持“走出去”战略,扩大国际影响力
D.致力于受援国经济社会建设,促进共同发展
31.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形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2.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许多城市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远景,提炼和培育出了自已的城市精神,如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精神,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精神等。可见,城市精神
A.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C.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 D.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33.在谈到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时,哲学家卡尔·波普曾说,每个人都是哲学家,因为谁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对生或死有一种态度。有人认为生命不值得珍惜,因为它终有一死,有人却认为正是时时出现的丧失生命的危险,才有助于我们体会生命的价值。这说明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产生于对人生的追问和反思
C.哲学是对自然、人生和思维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人生本质和意义的智慧之学
34.2011年12月1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将新发现的两个元素(暂被命名为livermorium和flerovium)填入元素周期表右下角的第114号和第116号空格,但这两个元素都太大太不稳定,只能在实验室里合成,而且在自然界里电找不到。这反映了
A.世界的物质性由科学技术的发展来验证
B.思维的发达程度决定了认识对象的广度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
D.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35.漫画和成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下列选项中与
右边漫画反映相近哲理的成语是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B.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D.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160分。
36.(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集团”)发展“大事记”
2005年6月 广汽集团改制成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集团,发起人持股比例分别为:广汽集团占91.9346%,万向集团占3.99%,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占3.6909%,广钢集团占0.2%,长隆酒店占0.1845%。(注:这些发起人都是本行业或本地区的优势企业)。
2009年5月 收购和重组湖南“长丰汽车”(上海证交所上市公司,是领先的运动型多用途汽车SUV生产企业,并拥有自主品牌“猎豹”)。
2010年8月 全面收购香港“骏威汽车”(在内地从事制造、装配及销售汽车、汽车电器及部件等综合业务)并实现在香港上市。
2010年12月 收购和重组浙江“吉奥汽车”(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微车皮卡车专业生产基地)。
2012年2月 广汽集团换股吸收合并“广汽长丰”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回归A股指日可待。
注:至2010年,广汽集团销量稳居全国前6,利润率连续多年位居同行业首位。
材料二:汽车产业也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话题,在近几年的广州市“两会”期间,汽车质量、低碳、新能源、自主品牌等“热词”,在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中不断闪现。代表、委员们关于汽车产业的献言建策,将影响汽车产业的走向。
(1)根据材料一,结合公司的有关知识,概括广汽集团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15分)
(2)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为什么能影响汽车产业的走向?(11分)
37.(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道德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几位网友就诚信问题展开议论:
网友甲:媒体上报导的有毒食品、学术造假、小悦悦事件等表明,实行市场经济后,整体道德水平滑坡了,全社会都缺乏诚信,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和社会文明进步。令人痛心不已!
网友乙:诚信缺失的确是当前思想道德领域一些退步甚至混乱现象的集中反映。判断当前道德领域的诚信现状,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标准。
网友丙:讲诚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有成熟的诚信体系建设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诚信文化。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评析网友甲的认识。(8分)
(2)结合网友乙的说法,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我们在看待当前的诚信缺失问题时,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标准?(8分)
(3)结合网友丙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加强诚信文化建设?(10分)
38.(2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男孩)为大。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梁启超主持的《时务报》曾连载过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他本人也相信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在《中国史上人口之统计》一文中,梁启超用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来比照中国的人口问题,认为各国兵事之所由起,大率由于人满而移住,中国当亦不能外也。
——据袁祖亮延胜《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1904和1907年,《东方杂志》先后转载两篇分别题为《论中国治乱由于人口之众寡》和《论中国治乱与人口之关系》的社论文章。两篇的中心思想是说,中国的治乱,是与人口的多寡相比例的。
39.(26分)在探讨“美国——从殖民地到惟一超级大国的发展轨迹”问题时,某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探究。
材料一:美国的精神传统和思想资源简而言之就是基督教新教精神和自由主义思想。基督教新教精神对美国人是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在激烈竞争中赖以自律,在高度个人主义的社会中倡导集体合作,在贫富悬殊的情况下宣扬平等,是物欲横流的浊浪中的净化剂。自由主义的前提是人生而平等,拥有某些与生俱来的不可转让的权利。这种包含个人自由和公平两个方面的自由主义在美国深入人心,成为美国人的共同理想,甚至是普遍信仰。
——据资中筠《美国的强盛之道》
材料二:1945年至1970年左右这段时间也是美国霸权在世界体系中的全盛时期。一旦美国与另一个军事强国苏联达成协议,美国霸权基本上就是不受挑战的了。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结构性危机:我们将何去何从?》
材料三: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幺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据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1)阅读材料一,列举近代史上美国制定的体现“基督教新教精神和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4分)
(2)阅读材料二,简要分析美国霸权进入“全盛时期”的原因。概括这一时期美国与新中国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10分)
(3)阅读材料三,用史实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8分)
(4)通过上述探究学习,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4分)
40.(32分)猫跳河流域是我国最早完成梯级开发的流域之一,被称为中国强喀斯特发育区的“成功”典型。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猫跳河流域地理位置及水能开发状况示意图。
猫跳河流域地理位置及水能开发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1974年猫跳河流域开发完成前后的气候、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变化资料。
材料三:1980年~2005年红枫湖、百花湖水质变化情况。
1980年~2005年红枫湖、百花湖水质变化情况
(1)猫跳河流域地处我国地势的第 ① 级阶梯,位于 ② 高原上,流域内 ③ 岩(石)广布。(6分)
(2)猫跳河梯级开发后,流域气候特征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猫跳河流域发展工业的独特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分析猫跳河流域梯级开发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8分)
(5)红枫湖、百花湖经常发生大规模的鱼类死亡,试分析其水质恶化的原因及如何综合治理。(10分)
41.(24分)2010年8月25日,俄罗斯一艘11万吨级的油轮在破冰船导引下顺利穿越北冰 洋东北航道到达中国,打开了中国的北极黄金航道。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北冰洋地理位置示意图。
北冰洋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它被陆地包围,近于半封闭,其2/3以上的面积属于大陆的水下边缘,即在北冰洋的周围具有非常宽阔的大陆架,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譬如,据保守估计,该地区潜在的可采石油储量有1000~2000亿桶,天然气在50~80万亿立方米之间……”
(1)X、Y的经度分别是 ① 、 ② 。(4分)
(2)北冰洋沿岸的国家有 ① 、 ② 、 ③ 、丹麦、挪威等国,通常称为“北极五国”。(6分)
(3)随着全球变暖,北冰洋沿岸地区自然环境会发生什么变化?(8分)
(4)试分析“谁控制了北冰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未来”。(6分)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文科综合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B A C D C B D D C D C C
二、非选择题
评分标准:若考生答案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可酌情给分。
36.(26分)
(1)①广汽集团通过实施股份制改造和扩股上市,建立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了融资能力,优化了股权结构,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平台。(5分)
②广汽集团通过实施兼并重组战略,扩人了企业规模,整合了优势资源,完善了产业链条和产品结构,增强了企业实力,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6分)
③广汽集团在公司制改革中,坚持国有控股地位,焕发了活力,更好地发挥了国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4分)
(2)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具有提案权。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一经通过,便具有法律效力,将对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6分)
②政协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重要职能。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建言献策,成为有关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对汽车产业也会产生影响。(5分)
37.(26分)
(1)①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承认市场经济发展的确带来一些道德领域的负面冲击,但更要看到道德层面的主流是好的。甲的认识过于片面。(4分)
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前进中的问题。只有坚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才能推动道德进步。夸大问题会导致悲观失望、裹足不前。甲的认识过于悲观。(4分)
(2)①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诚信属于社会意识的价值观层面,归根到底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认识当前的诚信问题,首先要看它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推动生产力的发展。(4分)
②要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判断当前的诚信问题,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4分)
(3)①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诚信文化的建设,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风尚。(4分)
②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建设的优良传统,大胆借鉴国外成熟的诚信体系建设经验,批判吸收,为我所用。(3分)
③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法规上保证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受罚。(3分)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B C D D A B C B D C B C
二、非选择题
38.(26分)
(1)社会背景:政治上,政局动荡,长期战乱;
经济上,小农经济出现;思想上,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宗法观念在社会上具有很人影响。(4分,每个方面2分,答出2个方面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历史影响:形成重男轻女思想;影响人口数量。(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关注问题:人口与治乱问题(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原因:民族危机严重;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西学东渐,影响知识分子研究社会问题的视角;中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口问题严重。(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重大举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制定《义务教育法》普及义务教育;推行希望工程等。(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意义:有利于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9.(26分)
(1)《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邦联条例》等。(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2)原因: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布雷顿森林体系等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美国主导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二战后,美国军事实力空前膨胀;二战后,苏联势力增加,但不足以抗衡美国。(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趋势:由敌对走向缓和(4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西欧国家一体化进程加快,进一步摆脱美国控制;日本谋求政治人国地位;国际关系出现新矛盾和新冲突,削弱美国霸权;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严重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核扩散问题等(8分,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可以从史学研究方法纺绵谈启示:如放宽历史视野,从长时段观察历史。
可以从美国的发展历程谈启示:如从思想观念和传统对国家发展的影响方而谈;从减少对抗,合作共赢角度谈。(4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B D C C B C D A C D
二、非选择题
40.(32分)
(1)①二 ②云贵 ③石灰(每空2分,共6分)
(2)变暖或温差小;变湿(每点2分,共4分)
(3)廉价的水电、丰富的水资源(每点2分,共4分)
(4)水电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工业促使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水电的发展,特别是灌溉、水利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水库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水库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每点2分,共8分,答对其中要点就叮得分)
(5)原因: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农药等污水;水产养殖的污染;旅游业的影响(每点1分,共5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治理: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污水处理厂;工业清洁生产;农业减少有害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水产养殖的数量(每点1分,共5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41.(24分)
(1)①90°E ②90°W(每空2分,共4分)
(2)①美国 ②俄罗斯 ③加拿大 (每空2分,共6分,答案不分前后顺序)
(3)气候进一步变暖;海平面上升,岛屿被浸;苔原和冰原减少;森林带北移,针叶林枯萎;河流结冰期(封冻期)缩短,流量增加;物种减少。(每点2分,共8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
(4)北冰洋沟通三大洲,两大洋,地理位置独特,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联系三大洲,两大洋的世界海洋和航空运输的捷径;世界矿藏的宅库;石油、天然气丰富是未来资源的宝库;扼制世界未来的资源和交通,以及经济、军事战略咽喉。(每点2分,共6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试卷类型:A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数学(理科)
2012.3
本试卷共4页,21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其中是锥体的底面积,是锥体的高.
方差,其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则的值为
A. B. C.0 D.2
2.已知全集,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函数的定义域为集合,则集合
A. B. C. D.
3.如果函数的相邻两个零点之间的距离为,则的值为
A.3 B.6 C.12 D.24
4.已知点()是圆:内一点,直线的方程为,那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不确定
5.已知函数,对于任意正数,是成立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两个非零向量与,定义,其中为与的夹角.若, ,则的值为
A. B. C.8 D.6
7.在△中,,,,在上任取一点,使△为钝角三角形的概率为
A. B. C. D.
8.从0,1,2,3,4,5,6,7,8,9这10个数字中任取3个不同的数字构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若是3的倍数,则满足条件的点的个数为
A.252 B.216 C.72 D.4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一)必做题(9~13题)
9.如图1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10.已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11.已知幂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则实数的值为 .
12.已知集合,,若,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13.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曾经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来表示数,按照点或小石子能排列的形状对数进行分类,如图2中的实心点个数1,5,12,22,…,被称为五角形数,其中第1个五角形数记作,第2个五角形数记作,第3个五角形数记作,第4个五角形数记作,……,若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 ,若,则 .
(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4.(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3,圆的半径为,点是弦的中点,
,弦过点,且,则的长为 .
1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与曲线的
参数方程分别为:(为参数)和:(为参数),
若与相交于、两点,则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的值;
(2)设,若,求的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4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个小组(每小组4人)在期末考试中
的数学成绩.乙组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模糊,无法确认,在图中以表示.
已知甲、乙两个小组的数学成绩的平均分相同.
(1)求的值;
(2)求乙组四名同学数学成绩的方差;
(3)分别从甲、乙两组同学中各随机选取一名同学,记这两名同学数学
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为,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
(温馨提示:答题前请仔细阅读卷首所给的计算公式及其说明.)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5所示,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于点, ,,.
(1)证明△为直角三角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9.(本小题满分14分)
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成等差数列,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的左,右两个顶点分别为、.曲线是以、两点为顶点,离心率为的双曲线.设点在第一象限且在曲线上,直线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
(1)求曲线的方程;
(2)设、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证明:;
21.(本小题满分14分)
设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证明:;
(2)当时,比较与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证明:().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数学(理科)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指出了每道题要考查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并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参考答案不同,可根据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对照评分标准给以相应的分数.
2.对解答题中的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得分,但所给分数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
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4.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A B D C A
二、填空题:本大题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体现选择性.共7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其中14~15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第13题仅填对1个,则给3分.
9. 10. 11.3 12. 13.35,10 14. 1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两角和的正切、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和两角差的余弦等知识,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运算求解能力)
(1)解:………………………………………………1分
………………………………………………3分
.…………………………………………………4分
(2)解:因为…………………………………………5分
……………………………………………………6分
.…………………………………………………7分
所以,即. ①
因为, ②
由①、②解得.……………………………………………………9分
因为,所以,.………………………10分
所以 ……………………………………11分
.…………………12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统计、方差、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均值(数学期望)等知识,考查或然与必然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据处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应用意识)
(1)解:依题意,得,………………1分
解得.……………………………………………………………………2分
(2)解: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得两组同学数学成绩的平均分都为.……………………………3分
所以乙组四名同学数学成绩的方差为.
…………5分
(3)解:分别从甲、乙两组同学中各随机选取一名同学,共有种可能的结果.……………6分
这两名同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的所有情况如下表:
87 89 96 96
87 0 2 9 9
93 6 4 3 3
93 6 4 3 3
95 8 6 1 1
所以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4,6,8,9.…………………………………………………8分
由表可得,,,,
,,,.
所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0 1 2 3 4 6 8 9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为
………11分
.……………………………………………………………12分
18.(本小题满分14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空间向量及坐标运算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1)证明1: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所以平面.…………………………………………………………………………………1分
记边上的中点为,在△中,,所以.
因为,,所以.………………3分
因为,所以△为直角三角形.
因为,,
所以.………4分
连接,在△中,因为,,
所以.…………5分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
在△中,因为,,
所以.………………………………6分
在中,因为,,,
所以.
所以为直角三角形.……………………………………………………7分
证明2: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所以平面.……………………………………………………1分
记边上的中点为,在△中,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3分
连接,在△中,因为,,,
所以.………………………………4分
在△中,因为,,,
所以,所以.………………………………………5分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6分
因为,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
所以为直角三角形.……………………………………………………7分
(2)解法1:过点作平面的垂线,垂足为,连,
则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8分
由(1)知,△的面积.…………………9分
因为,所以.…………………………10分
由(1)知为直角三角形,,,
所以△的面积.…………………11分
因为三棱锥与三棱锥的体积相等,即,
即,所以.……………………………………12分
在△中,因为,,
所以.………………………………13分
因为.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4分
解法2:过点作,设,
则与平面所成的角等于与平面所成的角.……………………………………8分
由(1)知,,且,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
过点作于点,连接,
则平面.
所以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0分
在△中,因为,,
所以.……………………………………11分因为,所以,即,所以.………………………………12分
由(1)知,,且,
所以.……………………………………13分
因为,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4分
解法3:延长至点,使得,连接、,……………………………………8分
在△中,,
所以,即.
在△中,因为,,,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平面.…………………………………………………………………………………9分
过点作于点,
因为平面,
所以.
因为,
所以平面.
所以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1分
由(1)知,,
所以.
在△中,点、分别为边、的中点,
所以.………………………………………………………12分
在△中,,,,
所以,即.……………………………………………………………13分
因为.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4分
解法4:以点为坐标原点,以,所在的直线分别为轴,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8分
则,,,.
于是,,.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取,则,.
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12分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则.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4分
若第(1)、(2)问都用向量法求解,给分如下:
(1)以点为坐标原点,以,所在的直线分别为轴,轴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1分
则,,.
于是,.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为直角三角形.…………………………………………………………7分
(2)由(1)可得,.
于是,,.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即
取,则,.
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12分
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则.
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4分
19.(本小题满分14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裂项求和等知识,考查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抽象概括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和创新意识)
(1)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依题意,有
即……………………………………………2分
所以…………………………………………………………3分
由于,,解之得或………………………………5分
又,所以,…………………………………………6分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7分
(2)解:由(1),得.………………………………8分
所以
.………………………………………………10分
所以

故数列的前项和.…………………………………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椭圆与双曲线的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函数最值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函数与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
(1)解:依题意可得,.……………………………………………1分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
因为双曲线的离心率为,所以,即.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3分
(2)证法1:设点、(,,),直线的斜率为(),
则直线的方程为,………………………………………………4分
联立方程组…………………………………………………5分
整理,得,
解得或.所以.……………………………………6分
同理可得,.……………………………………………………………7分
所以.……………………………………………………………………8分
证法2:设点、(,,),
则,.…………………………………………………………………………4分
因为,所以,即.………………5分
因为点和点分别在双曲线和椭圆上,所以,.
即,.…………………………………………6分
所以,即.…………………………………7分
所以.………………………………………………………………………8分
证法3:设点,直线的方程为,……………………4分
联立方程组………………………………………………5分
整理,得,
解得或.…………………………………………………………………6分
将代入,得,即.
所以.……………………………………………………………………8分
(3)解:设点、(,,),
则,.
因为,所以,即.…………9分
因为点在双曲线上,则,所以,即.
因为点是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所以.………………………10分
因为,,
所以.…………………11分
由(2)知,,即.
设,则,

设,则,
当时,,当时,,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因为,,
所以当,即时,.………………………12分
当,即时,.……………………………13分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14分
说明:由,得,给1分.
21.(本小题满分14分)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不等式、数学归纳法、二项式定理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分类与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运算求解能力)
(1)证明:设,
所以.…………………………………………………………1分
当时,,当时,,当时,.
即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在处取得唯一极小值,………2分
因为,所以对任意实数均有 .
即,
所以.……………………………………………………………3分
(2)解:当时,.……………………………………………4分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如下:
①当时,由(1)知.
②假设当()时,对任意均有,……………5分
令,,
因为对任意的正实数,,
由归纳假设知,.……………………………6分
即在上为增函数,亦即,
因为,所以.
从而对任意,有.
即对任意,有.
这就是说,当时,对任意,也有.
由①、②知,当时,都有.……………………8分
(3)证明1:先证对任意正整数,.
由(2)知,当时,对任意正整数,都有.
令,得.
所以.……………………………………………………………………9分
再证对任意正整数,.
要证明上式,只需证明对任意正整数,不等式成立.
即要证明对任意正整数,不等式(*)成立.……………………………………10分
以下分别用数学归纳法和基本不等式法证明不等式(*):
方法1(数学归纳法):
①当时,成立,所以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当()时,不等式(*)成立,
即.……………………………………………………………………11分
则.
因为,…12分
所以.………………………………………13分
这说明当时,不等式(*)也成立.
由①、②知,对任意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
综上可知,对任意正整数,不等式成立.
………………14分
方法2(基本不等式法):
因为,……………………………………………………11分

……,

将以上个不等式相乘,得.…………………………………13分
所以对任意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
综上可知,对任意正整数,不等式成立.
……………14分
图1
俯视图
2
2
正(主)视图
2
2
2
侧(左)视图
2
2
2
图2
5
12
1
22
P
O
A
B
C
D
图3
图4
甲组
乙组
8
9
7
a
3
5
7
9
6
6
图5


X
……………………10分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