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0课《清新空气是个宝》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内容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之一。课程标准将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环境”列为本课程培养的“行为与习惯”目标之一。内容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第8条,要求低年级学生“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本课是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中的第二课,保护空气质量、学会应对大气污染天气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提高自觉维护空气质量的环保意识,知道并掌握在大气污染的环境里自我保护的简单措施。二、教材分析这一课是非常有时代气息的主题,针对当下我国大气污染的严峻现实,从“宝”的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清新空气对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清新空气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保护,遵守与保护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小处着眼,身体力行,养成绿色环保的良好生活方式。本课的四个话题联系紧密,循序渐进,帮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树立环境保护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三、学情分析近几年由于个别城市出现的雾霾天气,使得关注空气质量,保护空气质量的话题也进入了孩子的生活,但由于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大都还不知道雾霾是什么、有什么危害,不知道在空气污染的环境里如何自我保护,也不知道可以为保护空气质量做些什么。事实上,家长群体也有为数不少的人不知道在空气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做。因此,课堂中进行相关教育很有必要。二年级的孩子们能够通过自身感觉和收看气象预报等形式了解当地空气质量并做简单的统计分析。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空气的方法。知道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2、情感与态度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并能提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的建议。3、行为与习惯通过考察当地空气污染情况,认识到新鲜空气的重要性,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4、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调查等方式,体会到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学会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知道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2)关心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环境,并能提出净化空气、保护空气的建议。(3)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难点:(1)明确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六、教学准备教师:课件、《一周空气质量记录》调查表、《空气污染小调查》表。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一周内本地的空气质量,做简单的分析。2、进行空气污染的小调查,发现附近的空气污染源。七、课时:两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活动一:导入激趣——空气知多少1、教师在课件上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味道。生命世界当个宝,每时每刻少不了。我是)2、板题,为什么说清新空气是个“宝”呢?3、图片展示空气的作用。4、有位小朋友,在大晴天空气好的时候到公园里拍了张照片,你们在照片上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觉?(相机贴树木、花草、白云等图片在黑板上)学生猜谜底。(空气)2、学生自由回答。3、学生和老师互动读空气的作用。4、学生观察图片后回答。感知清新空气真好。导入激趣,尽快稳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正题,明确目标。探究活动二:图片对比——空气清新真好1、同学们,老师想带大家到两个地方去,看大家更喜欢哪里?分享两张图片(一张的内容为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的郊区,另一张内容为车水马龙、声音嘈杂、空气污染严重的市中心)。2、同学们,如果让你们选择,你更喜欢在哪个地方居住?为什么?3、同学们都选择居住在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的郊区,老师也跟同学们一样,喜欢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的地方居住,这样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说:“空气清新真好!”师贴板书。学生静心观看图片。学生自由发言。3、学生读标题:空气清新真好“”通过图片的对比,让学生在选择中感受到清新空气真好,的确是个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深化认识。探究活动三:探究交流——我身边的空气真好吗1、那么我们身边的空气好吗?请同学们打开书本39页,看一看,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了解我们身边的空气质量?2、课前同学们回家已经调查记录了我们身边一周的空气质量,并将调查结果填写在《一周空气质量记录表》中。现在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流课前的调查情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3、如果遇到空气重污染的天气,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4、看来,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都能判断出空气质量好坏,也知道突遇空气重污染的天气应该如何做。现在我们来进行抢答,看同学们是否真的掌握了雾霾天保护好自己的方法?1、根据书上的提示思考了解空气质量的方法,并回答。2、、学生同桌同学互相交流课前的调查情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全班汇报展示。3学生归纳方法:减少户外运动;出门尽量戴口罩......4、有效作业抢答,你认为对的请双手做出开花的笑脸,如果错,请双手交叉在胸前。通过讨论交流,知道如何了解空气质量的方法,以及在对调查结果的收集和分析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调查推理能力。也通过抢答活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加深雾霾天保护自己的意识。探究活动四:调查讨论——是什么污染了空气1、(课件播放污染空气的视频)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视频短片后有何感想呢?2、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课前填写在《空气污染小调查》的结果,了解是什么污染了我们身边的空气?3、通过分析交流调查资料,你们有什么发现?4、国家为了防止大气污染,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请看!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8、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国家为了保护环境,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每一位公民都必须好好保护环境,保护树木。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明白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净化空气就要从身边小事做起。1、、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2、学生四人小组交流《空气污染小调查》的资料。3、学生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全班汇报展示。4、展示法条学生读,相机理解,学生谈感受。通过对身边污染空气的污染源的调查,由浅入深,加强学生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以此对我国的相关法律及时介入学习,明理导行。探究活动五:明理导行——我能做些什么1、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如果空气受到了污染,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那么,你们计划怎样保护空气清新呢?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呢?2、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环保出行,还可以开展手拉手宣传活动,下面请同学们设计一条环保标语,为环保做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并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3、朗读环保小儿歌:花儿美,草儿俏,你我看了齐欢笑。不摘花,不踏草,环境才能更美好。树儿密,叶儿茂,树下游戏真热闹。不砍树,不采叶,空气清新心情好。蝶儿飞,鸟儿叫,雾霾远离呼吸好。不捕蝶,不捉鸟,欢乐舞蹈一起跳。废纸屑,瓜果皮,随手乱丢绝不要。好孩子,爱环保,知法守法我做到。1、学生自由发言:如开窗通风、室内种植绿色植物等。工厂要注意消烟除尘,处理好废气和废物;城市要适当控制汽车的数量,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冬季要实行集体供暖,减少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等等。学生撰写环保标语,汇报后贴到黑板上。(配音乐)3、师生一起朗读环保儿歌。从学生的身边小事出发,让学生明白环保每一天,生活处处讲环保。升华主题。活动六——课堂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系,我们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净化空气就要从身边小事做起。2、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我们该怎样保护空气清新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制定本组的清新空气保护计划。拓展延伸。板书设计10清新空气是个宝(树木图)保护环境知法守法教后反思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的第二课,这个活动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在活动中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本课重点在于意识到清新空气的重要性,养成环保意识,难点在于把保护环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学会做个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人。因此,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中我主要在以下四方面达成目标:1.在猜谜、视频及交流中,感受到清新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初步产生保护空气的意识。学生很快能够进入角色,并且觉得课堂的问题很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通过合作交流一周空气质量调查,用实际行动宣传空气质量的好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3.结合生活实际相互交流探讨,了解定雾霾天自己要注意的事项,学会保护自己,养成保护空气的意识,并且通过竞赛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4、通过宪法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的学习以及宣传标语的设计,深化主题,升华拓展,并在儿歌中寓情于乐,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本课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活动设计巧妙,学生兴趣高涨,气氛调控很好,目标达成度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