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现代历史知识结构图 中国现代历史必须掌握的100个重要名词、术语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 义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 人民英雄纪念碑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 西藏和平解放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彭德怀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三八线 上甘岭 黄继光 邱少云 最可爱的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制度 农民土地所有制 4、第一个五年计划 重工业 武汉长江大桥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赎买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刘少奇 九一三事件 林彪反革命集团 四人帮 江青反革命集团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氢弹 人生地球卫生 灿型杂交水稻 7、两个凡是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拨乱反正 邓小平 8、安徽风阳小岗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公有制 多种所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 增强企业活力 经营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经济特区 深圳 2001年 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10、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经济建设为中心 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 发展才是硬道理 小康社会 新时代 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1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一带一路” 1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内蒙古自治区 共同繁荣 西部大开发 兴边富民行动 青藏铁路 13、一国两制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1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九二共识 八项主张 三通 台独 15、华东军区海军 导弹驱逐舰 核潜艇 航空母舰辽宁舰 第二炮兵部队 火箭军 东风系列弹道导弹 长剑巡航导弹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古田) 五大战区 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周恩来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17、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合法席位(权利)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正常化 1979年 中美建交 全球伙伴关系 共商共建共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边外交 原子弹 导弹 氢弹 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 钱学森 邓稼先 核垄断 载人航天工程 神舟一号 飞天之旅 神舟五号 杨利伟 神舟七号 翟志刚 太空行走 袁隆平 灿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之父 屠呦呦 青蒿素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1956年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 莫言 诺贝尔文学奖 改革开放 城乡居民收入 消费结构 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 中国现代历史重大事件影响及意义汇总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5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7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8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主要原因是,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1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12 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13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15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17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18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19 20世纪未,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0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1 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3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4 两弹一星的成功,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以钱学森、邓嫁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成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5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26 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根观念和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