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期中联考试卷
社会·法治

考生须知:
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分为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试卷共8页,有两大题,25小题。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4.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图片正确反映了湄公河平原生产特色的是(??? )
A.????????????????????????????????????????????B.?
C.?????????????????????????????????????????D.?
下图是“某大洲沿38°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3小题。

2.图中M、N分别是( ? ??)
A.太平洋 ?落基山脉 B.大西洋 ?落基山脉
C.太平洋 ?安第斯山脉 D.大西洋 ?阿尔卑斯山脉
3.关于P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下列概括较准确的是(? ?? )
A.逐水草而居 B.现代化的大牧场
C.用机器种庄稼 D.稻作文化的印记
4.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和人文特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土地辽阔,地势低平 ②建筑以高脚屋为主,以木、竹为主要建材
③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 ④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下列有关威尼斯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优越的临海条件,使威尼斯成为一座商贸城市、旅游城市
B.?利用临海条件,渔业成为威尼斯居民唯一的经济来源
C.?利用灌溉条件发展农业,孕育了威尼斯城
D.?独特的河湖风光孕育了威尼斯城
6.日本每年都要设置“禁渔期”,主要是为了(? ?)
①治理海洋环境污染,保护好海洋生态平衡
②保护濒危鱼类资源,保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③保护鱼类资源,使海洋渔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避免渔民之间出现更加严重的贫富分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28670252997208.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图的长安城平面图可以用来研究( )
?江南地区开发过程?????????
?北朝民族交融状况????????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唐朝社会繁盛景象
9.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后人研究当时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下列诗句能反映唐代中外交往的是(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停杯共说远行期,人蜀经蛮远别离
C.?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永乐满朝人济济,西洋万里水茫茫
10.诗句“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反映的制度的作用是( )???????????
A.?巩固了边疆统治?????????B.?改善了选官制度???????????
?C.?加强了经济交流??? ???D.?有利于中外往来
11.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造成这一惨状的历史事件是( )???????????
A.?八王之乱??????????????????B.?七国之乱??????????????????????C.?安史之乱???????????????????????????D.?陈桥兵变
12.北宋政治的特点是( )???????????
A.?繁荣开放??????????????????B.?独尊儒术??????????????????????C.?重文轻武???????????????????????????D.?民族交融
13.下图所示:我国两宋时期大事年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订
立和约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与
金议和
A.?北宋和南宋都是被大金所灭亡 B.?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C.?各民族政权之间“和与战”并存 D.?各民族政权由对峙到完全统一
14..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
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1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北宋与辽对峙???????????B.?北宋与金对峙?????????????C.?南宋与金对峙???????????D.?北宋与西夏和议
16.根据下表所列史实,可以明确归纳的主题是( )?

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广州、泉州等地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宋朝的海外贸易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A.?经济重心的南移???????B.?宋代经济的发展??????C.?宋代手工业的兴盛??D.?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
1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国家是( )???????????
A.?秦朝?????????????????????????B.?辽朝?????????????????????????????????????C.?金朝?????????????????????????????????????D.?元朝
18.目前中国的一级行政区划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
A.?汉朝??????????????????????????????B.?隋朝?????????????????????????????????????C.?元朝?????????????????????????????????????D.?明朝
19.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用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上述材料反映了 ( )???????????
A.?元朝战争频繁??????????????????B.?元朝交通便捷??????????????????C.?元朝商业繁荣??????????????????D.?元朝农业发展
20.学习宋元历史后,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试 卷 Ⅱ
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水稻和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某小组同学拟以“影响水稻、小麦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比较”为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该探究过程。(12分)
【探究材料】下图

【尝试探究】 (7分)
A区
B区
地理位置
①________洲东南部湄公河平原
②________国中部大平原
主要粮食作物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自然条件分析
相同之处
⑤________
不同之处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2)【归纳总结】通过L述探究可以发现,从自然条件看,一个地区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分)
(3)【迁移应用】根据下面两幅图判断.亚洲东部地区(图中阴影部分)更适合种植水稻还是小麦。为什么? (3分)

22.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16分)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写出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两项措施。(4分)
(2)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
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2分)
探究二 经济篇
(3)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皮日休是怎样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你对他的评价有何看法。(6分)
探究三 文化篇 如图
040005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隋唐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4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成吉思汗,通常解释为‘海洋般的统治者’,也就是说,享有普遍的统治权力。”——《剑桥宇国辽西夏金元史》
(1)“成吉思汗”是谁?他是哪一民族的杰出领袖?他获得“成吉思汗”的尊号是在哪一年?(2分)
材料二 “世祖至元八年,因刘秉忠奏,始建国号曰大元,取‘大哉乾元’之义。”
——《廿二史礼记》
材料二中的世祖是谁?他在至元八年改国号为元,这一年在公元纪年中是哪一年?(2分)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出自先秦古书《周易》,元朝的国号来自华夏典籍,反映了民族关系的什么趋势?(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小林是浙江宁波的一名中学生,学习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最近小林联系了在日本东京的姑姑,决定利用假期去日本旅游一趟。
(1)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其国土主要由四大岛组成,其中①是________岛;②是________岛。(2分)
(2)日本东临的大洋A是_______洋,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日本属于________国家。(2分)
(3)到了东京之后小林品尝了日本的生鱼片,并且知道“鱼文化”体现在日本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请说说日本渔业发展的条件。(6分)
25.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16分)?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材料一: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太宗甚善其言。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忆昔(节选)
(唐)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注:纨、缟指的是山东一带生产的丝织品。)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材料三: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去)。
??? ——《日本书纪》
材料四: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 “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6分)
??
(2)材料三写到日本认为应“常须达” “大唐国”,日本派遣使节到唐朝,当时把使节称为什么。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鉴真盲目航东海”的历史意义。(6分)
(4)综合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4分)?


七年级社会·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D
A
C
A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C
C
B
D
C
B
D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0分)
21 (1)亚;美;水稻;小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气候适宜;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
(3)水稻。图示亚洲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22.(1)解除禁军将领兵权,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使其互相牵制。实行更戍法。
行政权的集中。中央,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
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设转运使把地方收入大部分运送中央;在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和核准。
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2)科举制
(3)他对大运河的开凿基本持肯定态度。。因为他指出了大运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也指出了其巡游江都的腐化。看问题比较全面,评论也比较中肯,
(4)诗歌,曲辕犁 筒车等(4分)
23.
(1)铁木真;蒙古;1206。
(2) 元世祖忽必烈;1271 年。
(3) 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⑵北京;杭州。
⑶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⑷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隋朝大运河。
24. (1)北海道;本州
(2)太平;发达
(3)日本渔港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渔业资源丰富;强大的工业对日本的渔业发展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25. (1)原因:关注百姓,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的劳役负担,虚心纳谏。
(2)遣唐使;传播了先进的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友好交流,促进了日本社会进步。
(3)繁荣的社会经济、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