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联考 历史与社会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制度开始和结束的朝代分别是( ) A.秦朝 、汉朝 B.汉朝、唐朝 C.秦朝、明朝 D.唐朝、清朝 2.一位殷实的商人,多年从事丝绸产销,由于生意兴隆,就添置了十几台织机,雇佣了十几名技术工人织绸。这一历史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 A.元朝后期 B.明朝前期 C.明朝中期 D.清朝前期 3.最符合下表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 序号 历史事件 1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3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A.清朝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B.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清朝的对外关系 D.民族政权的对立 4.某展览馆举办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下列人物可入选“明清板块”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某人是大明子民,他出生的那年明成祖迁都北京。请你从以下对他一生中的四个剪影中选出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 A.清早起来埋头苦读八股文 B.曾三次参加科举考试 C.中年时被授予左丞相一职 D.他的儿子被锦衣卫捉去拷问 6.“这一时期,人们……将人类从理智的迷梦中唤醒,将人类自身的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 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价值,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了出来。”以下能代表这一时期成就的有() ①达·芬奇——《蒙娜丽莎》 ②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 ④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句解说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这只领头羊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 美国 D.德国 8.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出了20位20世纪最具影响的大企业家,其中,亨利·福特位列榜首。最可能与之有关的成就是() A.工厂制度的创立 B.内燃机的发明 C.流水线的生产方法 D.有线电话的发明 9.1727年牛顿以85岁的高龄过世时,英国人将他葬于西敏寺。诗人亚历山大·波普为牛顿写下了以下这段墓志铭:“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于是,一切变为光明。”牛顿的贡献是( ) A.创立完整的力学体系 B.提出相对论 C.发现惯性定律 D.提出生物进化论 10.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的国王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后来发出了“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的感叹。他的感叹揭示了启蒙运动的重大意义是() A.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B.解放了思想,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 C.释放了人性 D.为法国大革命作了理论准备 11.17到19世纪,许多国家确立起资本主义民主新体制。下列国家中曾经采用过君主立宪制的包括() ①英国 ②法国 ③美国 ④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下列有关意大利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①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②哥伦布在意大利的支持下发现了美洲 ③意大利人布鲁诺支持并发展了“日心说” ③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有限电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2020年1月,英国议会通过了脱欧协议法案,追溯历史,英国议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是根据()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1787年宪法 D.《权利法案》 14.有史学家认为“文明虽有进步,在今天,世界没有力量的国家,仍旧是不能共存的国家。”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清政府封建腐朽惨遭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日本幕府统治封闭落后遭美国以炮舰威逼打开国门 ③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④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并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分析右图可知三角贸易对欧洲最大的影响是( ) A.丧失了上亿精壮人口 B.获得了广阔的工业品市场 C.获取了美洲大量土地 D.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上海开埠通商后,湖丝贩运中心从广州转移到上海,徐荣村成为第一批来沪的商人之 一。在 1851 年英国水晶宫举行的第一届世博会上,他经营的“荣记湖丝”获金奖。据此 回答 16-17 两题 湖丝贩运中心的转移与哪场战争直接相关()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在这场世博会上,人们还可能看到以下哪些事物() ①蒸汽机车 ②汽车 ③“磁生电”实验 ④飞机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某班同学准备开展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他们收集的资料中比较有价值的有( ) ①傅立叶的《新世界》 ②欧文的“新和谐公社” ③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 ④巴黎公社起义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是冲击了沿海地区,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B.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C.英法联军洗劫北京城 D.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20.历史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下列事件中,满足如图关系的是() A.①法国大革命 ②启蒙运动 B.①新航路开辟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①鸦片战争 ②义和团运动 D.①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火烧圆明园 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思想的进步推动社会的变革,在17-18世纪,中西方其实都曾出现过民主启蒙思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东西方思想家共同抨击的对象。(2分) 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出现了启蒙思想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明清之际进步思潮与法国启蒙思想产生的共同因素。(4分)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4分) 科技的发展也见证了东西方实力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中西方科技发明占比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5世纪以来中国科技发展趋势的变化。(4分) (2)运用所学史实,举两例说明在公元1000年-公元1500年期间,中国科技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4分) 材料二: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世界近代史就是一部资本主义世界的成长史,大国先后崛起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资本主义的兴起】 材料一:如图 写出①和②所代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 【近代社会的开始】 材料二: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材料二中“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指什么?指出英法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4分) 【资本主义的扩展】 材料三:19世纪60~70年代,美国、俄国等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 (3)材料二的两位个人物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这两场变革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什么问题?(6分) 世界历史不仅是大国先后崛起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加强交、借鉴、融合与碰撞的历史,共同推动文明的不断演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文明的交流】 图1 图2 图片1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图片2航线③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4分) 【文明的借鉴】 材料二: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日本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指的是什么事件 ?之后,日本在对外关系上走上了什么道路?对中国有什么影响?(6分) 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发生重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冲击之中国】 材料一1750年——185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磨难之中国】 材料二如图 【抗争之中国】 材料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近代的中国人民在磨难中抗争,在磨难中成长。 根据材料一,说说康乾盛世时期的“成就”与“隐患”。(4分) 材料二中年代尺中的A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它有什么影响?(4分) 中华民族经历许多磨难,但从未被压跨过,请列举两个近代人民抗争的史实来佐证这个观点。(4分) 历史与社会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A C A A C A D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A D A B C C A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0分) 共同主张:批判君主专制统治。(2分) 共同因素:经济上,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与发展;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统治的腐朽;思想文化上,封建专制思想(文化)的严酷压制。(4分,写出两点即可)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牢牢占据统治地位(最主要原因);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文化也进行专制:程朱理学、文字狱、八股取士;黄宗羲等人仍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不能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构想(4分,写出两点即可) 22(14分) 明清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4分) 印刷术传播到西方,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指南针的传播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中国:中国明清时期实行文化专制、中央集权等政策,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2分)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或: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新航路开辟后,激励人们以全新的思考方式探索世界;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科学革命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4分,写出两点即可) 23(14分) ①但丁②新航路开辟(4分)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劳动力(6分,每点2分) 24(10分) 郑和下西洋;哥伦布(4分) 明治维新;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的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6分,每点2分) 25(12分) 成就:在1750——1800年间中国的制造业产量超过了整个欧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隐患:1800年后,中国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有所下降,欧洲占比不断提高;英国制造业产量快速增长(4分)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史的开端。(4分) 关天培血染虎炮台;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邓世昌率致远舰杀敌;义和团抗击外国侵略者(写出近代人民抗争的例子两个即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