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初中教育二团2011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科阶段性检测答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定海初中教育二团2011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科阶段性检测答卷

资源简介

定海初中教育二团2011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及思想品德学科阶段性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体现了下列哪一思想( )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天赋人权思想 D.进化论思想
2.要探究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哪一文献最值得参考( )
A.《人权宣言》 B.《法典》 C.《独立宣言》 D.《权利法案》
3.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文中的“我”是 (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4.八年级同学王朋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们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
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八股取士
5.“除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这引文出自(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宅地法》
6.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
A.来克星顿枪声 B.攻占巴士底狱 C.约克镇战役 D.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
7.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孤立和隔绝局面,把世界各个地区连成一个整体的历史事件是( )
A.基督教的创立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8. 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专制皇权,具体表现在
①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 ②让锦衣卫兼做秘密警察,负责监视、侦察
③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 ④设置军机处 ⑤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欧洲于14世纪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出现了启蒙运动。下列关于二者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猛烈抨击天主教会 B.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C.都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D.都兴起于意大利
10.康熙皇帝经过长城时曾做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说明清初统治者对北方少数民族采取( )
A. 防御政策 B. 怀柔政策 C. 发动战争 D. 进行分裂
11.明清最后的盛世表现在 (  )
①工商业发达,出现著名的徽商和晋商
②海上贸易频繁,对外贸易出超
③平定准噶尔部.回族贵族的叛乱,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不断东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康熙.乾隆年间可能出现的有( )
① 沿海居民可自由去海外经商 ② 封建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③ 知识分子埋头苦读,不谈国事 ④ 江南、沿海地区资本主义生产萌芽迅速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③④
13.文字狱自古就有,统治阶级实行文字狱的目的都是为了 ( )
A.笼络人才 B.选拔官吏 C.稳定社会秩序 D.加强专制主义
14.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消灭宗教 B.使德国摆脱教会剥削
C.反对出售赎罪券 D.创建适应本阶级需要的教会
15.我国与俄国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时,世界上发生的大事是( )
A.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B.日本明治维新
C.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D.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6.明清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特点与同时期欧洲相比,具有共同点是 ( )
A.都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 B.都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
C.都出现了近代进步思想 D.都在手工工场产生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的阶级
17.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 )
A.来克星顿枪声 B.通过了《独立宣言》
C.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D.1787年制定宪法确定共和政体
18.如果你生活在16世纪早期,并想进行环球航行,跟着谁的船队就可以成功( )A.迪亚士 B.达 伽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
19.他的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欧洲
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
20.右图中的两人物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
被处死的英法两国的国王 ( )
A.查理一世.路易十四
B.查理一世.路易十六
C.克伦威尔.路易十六
D.克伦威尔.路易十四
21.晚上,小明一家正看一部关于清朝的历史纪录片。请问下面哪一个场景不可能在纪录片里出现?( )
A.乾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B.东南沿海的抗清将领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C.雍正皇帝派东厂、西厂的宦官监视大臣的一举一动。
D.著名学者黄宗羲大胆批判君权神授,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22.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下列选项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是(  )

非选择题(56分)
23.判断下面的表述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请在相应的位置打“√”。(8分)
事实 观点 表 述
( ) (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但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 ) ( )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我国蒙古草原西部的准噶尔部落在沙俄的
支持下屡次向清朝廷挑衅。
( ) ( ) 1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3亿。
( ) ( ) 康熙、乾隆皇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24、有人将明清这一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盛世比作“落日的辉煌”,也有人说这一历史时期的“繁荣”其实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回光返照”,正是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你是如何看待明清盛世的?(从政治、经济、外交等角度)(11分)
25、(8分)材料一:17世纪至19世纪初,欧美发生了重大的文明演进,创立了新的政治体制,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具有世界意义的文明演进最先发生在哪国?(1分)

(2)、最先发生文明演进那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生产方式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共同意义?(3分)

(3)最先发生文明演进那个国家和美国都是通过 建立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奠定其政治体制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3分)

(4)与17、18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相反,中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变化?(1分)
26(10分)某班学生在学习了《屈辱的岁月》后,老师布置了以“近代中国为什么会落伍”为题的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要求分3组搜集英国与中国在鸦片战争前社会状况的史料,并加以分析比较。探究的原则是“论从史出”。
(1)A组同学通过对有关史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当时清朝政治制度比英国落后。请你帮助说一说理由。(4分)
(2)B组同学主要研究当时两国的对外政策。有关史料显示:①英国建立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②嘉庆皇帝宣称:“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请你帮助概括当时英国和清朝政府分别奉行的对外政策。(4分)
(3)C组同学搜集到下列两类史料: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②当时的中国还处于“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
上述两类史料反映了当时英国和中国社会分别处于文明发展史的什么阶段?(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技术革命,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二: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材料三: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发生的这场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在20世纪90年代产生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
(1)材料一的“革命”指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的“革命”时代有许多的重大科技发明,请举一项重大科技成就及其发明者,简要谈谈该发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分)
(3)材料中的“革命”使社会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工业化对人类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请列举工业化带来社会生活变化的一项内容,想一想这些内容在你现在的生活中有什么表现。(4分)
28.讨论与探究(10分)
材料1 下文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 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归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录自《中世纪晚期的西欧》
材料2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的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的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底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 摘自《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3 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摘自《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4分)
(2)根据材料1所述说明,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2.3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材料3中的“公平交易”?(2分)
图一
图二定海初中教育二团2011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及思想品德学科阶段性检测答卷
一、选择题(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判断下面的表述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请在相应的位置打“√”。(8分)
事实 观点 表 述
( ) (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但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 ) ( )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我国蒙古草原西部的准噶尔部落在沙俄的支持下屡次向清朝廷挑衅。
( ) ( ) 1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3亿。
( ) ( ) 康熙、乾隆皇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24、你是如何看待明清盛世的?(从政治、经济、外交等角度)(11分)
25、(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具有世界意义的文明演进最先发生在哪国?(1分)

(2)、最先发生文明演进那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生产方式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共同意义?(3分)

(3)最先发生文明演进那个国家和美国都是通过 建立了不同的政治体制,奠定其政治体制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3分)

(4)与17、18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相反,中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怎样变化?(1分)
26、(1)A组同学通过对有关史料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当时清朝政治制度比英国落后。请你帮助说一说理由。(4分)
(2)B组同学主要研究当时两国的对外政策。有关史料显示:①英国建立了广阔的海外殖民地。②嘉庆皇帝宣称:“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请你帮助概括当时英国和清朝政府分别奉行的对外政策。(4分)
(3)C组同学搜集到下列两类史料: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②当时的中国还处于“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方式。
上述两类史料反映了当时英国和中国社会分别处于文明发展史的什么阶段?(2分)
27.(1)材料一的“革命”指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的“革命”时代有许多的重大科技发明,请举一项重大科技成就及其发明者,简要谈谈该发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分)
(3)材料中的“革命”使社会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工业化对人类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请列举工业化带来社会生活变化的一项内容,想一想这些内容在你现在的生活中有什么表现。(4分)
28.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4分)
(2)根据材料1所述说明,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2.3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你怎样认识材料3中的“公平交易”?(2分)定海初中教育二团2011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及思想品德学科阶段性检测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A D D A C B C B D B B B D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C C B C D B C B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23.判断下面的表述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请在相应的位置打“√”。(8分)
事实 观点 表 述
( ) (√ )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起来,但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 ) ( )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我国蒙古草原西部的准噶尔部落在沙俄的
支持下屡次向清朝廷挑衅。
(√ ) ( ) 19世纪初,中国人口超过3亿。
( ) (√ ) 康熙、乾隆皇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24.当时人口众多、手工业繁荣、商业发达和社会生活发展,展示了明清时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国社会的盛世景象。(2分)但繁华背后是危机:
从国家体制看,中国仍是皇权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皇权得到高度强化,人民没有民主与自由;(2分)
从思想观念上看,掌握国家命运的上层统治者仍以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自居,不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2分)
从对外政策上看,坚持闭关锁国;(2分)
从经济发展来看,中国虽一度处于盛世的繁华,但旧有的体制与观念,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等。(2分)因此,当西方国家先后进入革命的时代,国家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寻求向外拓展时,中国仍然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这不可避免地使古老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双重挑战。(1分)
25、(1)英国 (2)推翻了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共同意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1787年美国宪法。(4)君主专制(皇权)高度(进一步)强化。
26(1)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或资本主义政治制度)(2分);而清朝则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
(2)英国:侵略(殖民)扩张政策(2分);清朝:盲目自大的闭关锁国政策。(2分)
(3)当时英国进入了工业文明阶段,而当时清朝仍然处于农耕文明阶段。(2分)
27. (1)工业革命(2分)
(2)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作用:以蒸汽动力代替了自然力,使人类跨入了“蒸汽时代”。并促进了人类在交通运输、机器生产等方面的极大进步,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等。(科技成就、发明者,该发明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各1分共3分)
(3)如交通工具的改进与运用:火车、轮船、汽车已经成为人类代步的主要工具,由于这些工具速度快、载重量大,不仅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使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力。(言之有理,酌情给分)(4分)
28.(1)奥斯曼帝国控制地中海东岸后,东西方旧商路受阻;哥伦布相信地圆学说,认为向西航行也可以绕到东方。(4分)
(2)材料1所述的目的是了解东方的风土人情并使东方人归依基督教。材料2.3说明他们的目的是建立海外殖民统治,掠夺黄金。(4分)
(3)既然西方殖民者图谋扩张和掠夺,并已在美洲的某些地区建立殖民统治,强迫殖民地人民纳贡,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什么“公平交易”。(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