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综合Ⅱ试卷(历史)(卷面总分:50分测试时间:50分钟测试形式:闭卷)选择题(本项共20题,每题1分,20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1.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对图中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图一:骨耜图三:铁恸A.石器的使用效率比铁器高B.铁农具在春秋时广泛使用C.骨耜开始出现于奴隶社会D生产工具经历改良的过程2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颁布“推恩令”,又于公元前117年分封了三个皇子为齐王、燕王、广陵王。这些举措反映了A.思想大一统难以实现B.维护统治的现实需要C.分封的原则发生改变D.王国问题已日趋严重3.据记载,北宋煕宁十年(1077年),农业税占全国税赋总收入的30%,工商税占70%。南宋绍兴末年,政府仅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税,而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的关税收入就达200万贯。由此可知宋代A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C.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D.农业不再是主要生产部门4乾隆时地理志《大清一统志》增加了新疆地区并加入了经过精确测绘的青海、西藏、新疆地区地图。而《嘉庆重修一统志》以京师为首,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这些举措主要目的是体现皇家权威B,发掘地方文确立行省制度D.巩固国家统5戊戌维新时期,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烈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A.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C.改革措施还不够全面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D.未起到思想启蒙作用6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古老的政治传统。此观点本质意图是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弘扬儒家传统文化C.为找寻变革历史依据解读民主共和实质7.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头连在瑞金城外。”书中描写的这一事件A.首创了人民军队B.实现了战略转移C.创新了革命道路D开始了全面抗战8面对日本侵略的民族灾难,有人指出:“中国军队在民族公敌面前,互相忘记了旧忽,而变为互相援助的亲密朋友,这是中国决不会亡的基础。”该观点旨在说明A.抗日救亡形势之危急C.国共合作意义之深远B赢得世界支持之必要D.正面战场取胜之关键综合Ⅱ(历史)试卷第顷页(共4页)九年级二模历史参考答案1、选择题1-5DBDBD6-10CBCCD11-15BADAD16-20CBDDB、2、材料解析题21.(1)学派众多《百家争鸣),相互吸收融合,传承发展,坚持关注社会等。(2分,任2点)(2)文艺复兴,强调人性,但未摆脱神学观,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4分)(3)促使中国社会许多方面发生变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促使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中共诞生,推动了革命进程,(3分,任3点)(4)进步的思想文化,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1分)22.(1)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畜强道路,但客观上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入侵起到一定抵制作用)。(3分)(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民族工业),实业教国的推动(经济民族主义思潮),(2分)(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依靠国家力量推动,以国营经济为主体,(3分)(4)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2分)23.(1)人员伤亡惨重;国家债务剧增,经济发展受控,民众生活艰难。(3分,任3点)(2)原因:二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渴望和平反战情绪高涨,经济全球化下各国联系的密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存在。(3分,任3点)目的,借此实现对他国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的渗透与控制。(1分)(3)次数更多;任务内涵更广,一定程度上预防了战争的爆发。(2分,任2点)(4)战争会带来破坏与伤亡,应努力制止战争,维护和平。(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二模历史参考答案.doc 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图片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