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8.2.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2016年,国家正式取消独生子女政策而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政策的实施效果会怎样呢。一项关于生育二孩的调查报告显示,高达30%的家庭,夫妻对生育二孩的意愿不一致,仅有25%的夫妻有生育二孩的意愿。生育二孩意味着生活成本大幅提升,很多大城市中的工薪阶层无力负担这一成本,只能无奈选择放弃生育。还有很多家庭出于对孩子意愿的尊重,选择放弃二胎的生育。根据材料可知(???)①我国的二孩政策实施得比较顺利,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②实行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③要使二孩政策顺利推行,国家应该出台相应的福利政策④很多家庭不愿意生育二孩的原因主要是家庭经济或家庭成员意愿的问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漫画《因小失大》告诉我们(?)??A.?先要发展经济,然后再治理环境B.?经济效益提高了,生态环境自然就得到了保护C.?不要以污染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D.?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一对不能解决的矛盾3.舟山是一座岛城,海洋对于舟山来说十分重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每年舟山濒临的?????都会实行“禁渔期”,这是为了?????。(??)A.?东海保障舟山渔民的休息????????????????????????????????????B.?黄海减少居民的鱼类消费C.?东海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D.?黄海加强海洋渔业的保护4.读表,该资料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耕地面积河流年径流量森林面积总量居世界位次3466人均量与世界平均量比值A.?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大????????????????????????????????????B.?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C.?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大????????????????????????????????????D.?总量贫乏,人均占有量不足5.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该政策旨在(???)A.?优化人口年龄结构?????????B.?全面提高人口素质?????????C.?大幅增加人口数量?????????D.?促进人口合理流动6.2017年12月,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林场被授予“地球卫士奖”。多年来,造林人将贫瘠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我国把保护环境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B.?我国已经解决了环境问题C.?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D.?公民的法治意识增强7.观察《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变化图》,回答小题。(1)我国最大的人口红利期出现在(???)A.1980年B.2010年C.2030年D.2050年(2)分析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①青壮年比例降低,劳动力减少②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③人口出生率降低,出现负增长④人口总数量急剧减少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8.2011年9月29日,全球瞩目的“天宫一号”奔向太空。从资源角度看,这有利于(????)A.?改善生活环境?????????????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C.?扩展资源开发范围???????????D.?改变资源的时空分布9.国家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其最终目的是(???)A.?扩大耕地?????????????????????????B.?改良土壤?????????????????????????C.?保护水土?????????????????????????D.?实现永续利用10.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当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中国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并作为全球首个荒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进行科学评估。这表明(????)A.?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目标基本实现B.?我国生态环境局部在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C.?人与大自然之间存在着不和谐之音D.?我们应该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二、材料分析题11.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到了明末清初,我国科技开始徘徊并趋于落后,而在西方,进入18世纪中期以后,一场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逐渐向欧美各国扩散。材料二: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后半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技术发明层出不穷,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人类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三:清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人类开展的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2)19世纪中期,哪个国家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许多发明都与电有关,请说出与电有关的一项重要发明。(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时期我国逐步落后的原因,写出其中一点。12.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韩国简图????????????????????????????珠江三角洲材料二: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十2”。之所以打造这个9+2,其目的是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从而加强珠三角的核心竞争力。泛珠三角内部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贵州的人均GDP为全国最低。(1)指出韩国海岸线特点,说出其对港口分布的影响。(2)近年来韩国积极向珠三角进行产业转移,请分析原因。(3)请为泛珠三角的发展出谋划策。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小王家是绍兴市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家里承包着50亩水稻田。材料二:小李是内蒙古草原上一户“逐水草而居”的普通牧民。材料三:(备选答案):A、划龙舟????????????B、赛马、摔跤?????C、大米饭?????D、牛羊肉和奶制品E、人字架屋顶的楼房??F、蒙古包?????????G、船?????????H、马N、蒙古袍????????????O、溜冰(1)请你在下面的表格中展示两家人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差异。(要求:可在备选答案中任选四项,并用序号字母填写)对比项目风俗习惯饮食习惯民居特色交通工具小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李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王这样描述绍兴的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绍兴的气候属于________气候;冬季吹偏________风,主要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夏季吹偏________风,主要来自太平洋和________(海洋)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夫妻对生育二孩的意愿不一致,仅有25%的夫妻有生育二孩的意愿”,所以①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二孩政策与老龄化问题,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问题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PRED关系的相关知识。漫画中人物追求的经济发展(芝麻)就是题中的“小”,由此而丢失的环境(西瓜)就是题中的“大”,由此可知答案选C。【点评】知道如何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3.C分析:通过看地图可知,舟山濒临东海。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每年都会实行“禁渔期”,禁止一切捕捞活动。其目的是让鱼类资源得以可再生,保护渔业资源。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国家规定“休渔期”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保证海洋水产资源的正常繁殖、生产与发育,形成海洋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B分析: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故选:B.【点评】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5.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全面二孩政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改善、优化我们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缓解老龄化的趋势,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适度增加人口增长率。故选择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全面二孩政策的理解。6.C分析:塞罕坝林场被授予“地球卫士奖”这说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的重视,体现了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C符合题意,正确。A错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是经济建设B不符合实际,应排除。D与题意无关,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7.(1)B(2)A分析:(1)根据所给图表,15-64岁人口比重在2010年附近达到最大值,也就是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2)根据图表分析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青壮年的比例下降,劳动力减少,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上升,老龄化问题严重。但是出生率下降,人口数量减少,从图中看不出来。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8.C分析:此题考查解决资源问题的举措。开源和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举措。“天宫一号”奔向太空,从资源角度看,是在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从地球走向太空,因此选择C。【点评】理解解决资源问题的举措。9.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制定“十分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土地和切实保护好耕地”这一基本国策的目的是在于维持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对土地进行永续利用,所以选项D正确,扩大耕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A选项不正确,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不是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的最终目的,所以B、C选项不正确,故本题答案选D。10.B分析:此题涉及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举措,不能说明A,且不涉及法律,排除D。而”生态经济示范区“的设立说明我国致力于生态环境的致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故选择B。【点评】此题考查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二、材料分析题11.(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国家:英国;发明: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格拉姆发明的电动机;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贝尔发明的电话;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报;摩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3)原因:①清朝闭关锁国;②统治者夜郎自大;③英国等西方国家成功地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电有关的发明: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格拉姆发明的电动机;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贝尔发明的电话;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报;摩尔斯发明的有线电报。(3)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盛世危机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清朝时期我国逐步落后的原因:统治者夜郎自大,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同时期英国等西方国家成功地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2.(1)海岸线较长;东部平直;西部、南部比较曲折;影响:港口众多;多分布在海岸线曲折的地区。(2)韩国矿产资源匮乏,国内市场小;珠三角拥有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拥有广阔而市场潜力巨大的腹地;交通便利等。(3)进行产业升级,打造高科技产品;平衡区域发展,进行交流合作;对弱势地区进行帮扶,利用其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等。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韩国海岸线较长;东部平直;西部、南部比较曲折。这导致韩国港口众多,多分布在海岸线曲折的地区。(2)本题考查的是珠三角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国矿产资源匮乏,国内市场小;珠三角拥有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拥有广阔而市场潜力巨大的腹地;交通便利等。(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泛珠三角要发展,必须进行产业升级,打造高科技产品;平衡区域发展,进行交流合作;对弱势地区进行帮扶,利用其自然资源因地制宜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珠三角谋发展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3.(1)A;C;E;G;B;D;F;H(2)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南;印度洋分析:(1)本题考查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相关知识。划龙舟是南方的风俗习惯,赛马、摔跤是内蒙古的风俗习惯,溜冰是北方的风俗习惯。大米饭南方的饮食习惯,内蒙古草原的饮食习惯是牛羊肉和奶制品,面食是北方的饮食习惯。民居特色南方水乡为了防湿防潮主要是人字架屋顶的楼房为了方便排水,内蒙古草原游牧民族为了迁徙的方便主要是蒙古包。交通工具南方水网密布,主要传统交通方式是水路,交通工具是船。内蒙古草原主要是马适合在草场上奔跑。(2)本题考查绍兴气候的相关知识。根据“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绍兴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吹西北风,夏季偏吹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季风。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人文景观和我国季风气候的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