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同步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同步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同步试卷
一、选择题
1.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的消费方式是(?
)
A.?从需求出发,适时进行“更新换代”???????
B.?尝试“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C.?尝试“寅吃卯粮”,利用贷款的方式提前享受生活
D.?不论自己是否需要,看到商品降价就大量购买
2.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依次为(???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③“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④“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
3.当前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尤其是父母与独生子女之间最棘手的是代沟问题,有关代沟产生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有(?????
)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子女与父母的想法出现了一些偏差
②代沟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千万别为代沟发愁和耿耿于怀
③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法,以感激的心情、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
④由于子女与父母在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多问题上产生不同看法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
4.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
)
A.?陆军????????????????????????????????B.?空军????????????????????????????????C.?海军????????????????????????????????D.?第二炮兵部队
5.中共八大成为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主要因为它(
)???????????
A.?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C.?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企业先后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下列史实与催生第二次创业高潮有直接关联的是(
)???????????
A.?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7.以下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分析这组图片你认为该同学探究的主题是(
???)
A.?新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B.?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D.?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城市,称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主要得益于(???
)???????
A.??
进行国有企业改革????????????????????????????????????????????B.?经济特区的建立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9.下列对《南京条约》的附属条约《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条约》所取得权利,其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居住权等特权??
④关税自主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在1961年提出了(???

A.?过渡时期总路线??????????????????????????????????????????????????B.?一五计划
C.?农业生产合作化建议???????????????????????????????????????????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二、材料分析题
11.中学时事宣传栏刊刊出了两则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国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与此同时,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妄图一举占领朝鲜,控制中国,遏制苏联……中国毅然决定出兵抗美援朝。
材料二:2017年2月18日,美国海军官方发布声明,“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进入南海开始巡逻,很可能会进入中国在南沙或西沙新建岛礁的12海里内。对此,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耿爽在2月15日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尊重和维护各国依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但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航行和飞越自由为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
(1)从材料一中思考,中国为什么要抗美援朝?材料中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哪一主题?
(2)美国的行为体现了当今世界还存在什么问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我国在新时态维护国家安全的对策?
12.2021年是清华大学成立110周年。余姚某中学九年级同学小明发起了“我要去清华”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并绘制了“清华大学大事纪”的年代尺草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清华大学成立这年,中国爆发了哪次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结合史实,谈谈你对1919年“国耻”的理解。举行国耻纪念会体现了清华学生怎样的精神﹖清华大学南迁和迁回与帝国主义入侵的哪次战争有关?
(3)回顾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对我国实现现代化远景目标有何启示?
13.阅读下面文字后判断:
经济特区的建立,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等7个沿海经济开放区构成的对外开放地带。1988年,国家又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这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掀起新的大潮。党和国家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设置上海浦东新区,使之成为扩大开放的窗口,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和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和口岸。我国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
以下表述是从上面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横线内划“A”;违背了上面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横线内划“B”;是上面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横线内划“C”。
(1)深圳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________
(2)海南岛是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________
(3)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带动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的发展,两江新区的成立,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________
(4)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________
(5)对外开放的扩大,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
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的变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变化之中。尝试“寅吃卯粮”,利用贷款的方式提前享受生活正在成为一种时尚的消费方式。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的变化的识记。
2.
C
分析: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的抗美援朝运动,开始于1950年。
②“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反映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于1945年。
③“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反映的是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
④“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反映的是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
因此④③②①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能力,难度适中。
3.
D
分析:此题考查代沟的相关知识。由于社会生活经验不同,不同时代的人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代际隔阂,就是所谓的代沟。只要两代人之间好好沟通,代沟是可以消除的。故②是有误的排除。而③不是代沟产生的原因,而是消除代沟的方法,故不符合题意也排除,选择D。
【点评】知道代沟的相关知识。
4.
D
分析: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核反击等任务。1966年,我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负责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准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东风系列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D项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战略导弹部队的成立。掌握战略导弹部队的成立,识记火箭军的由来。
5.
B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正确提出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前进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中共八大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等相关史实是解题的关键。
6.
C
分析:A.
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设立
,不符合题意;
?B.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不符合题意;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我国做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之后,我国经济迎来又一次发展高潮,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即时间,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中的时间对照,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7.
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乔的笑》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得世界的认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鞍山大型轧钢厂则体现了中国的工业成就;尼克松访华体现了我国外交成就,综合这些,A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8.
B
分析:深圳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特区的建立。建设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深圳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及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理解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注意深圳发展的知识的识记。???
9.
A
分析:《虎门条约》是1843年10月8日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公使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的,作为《南京条约》的附约。《虎门条约》原称中英《五口通商附贴善后条款》,又称《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约》.共13款,附有《小船定例》3款。《虎门条约》的签订,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特权。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10.
D
分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为此,1961年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D项“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是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在1961年提出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
二、材料分析题
11.
(1)保家卫国(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反抗侵略);和平主题。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实力(国防)。
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分析:(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解决维护世界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材料体现了当今时代的和平主题。
(2)据材料一“……27日美国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与此同时,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妄图一举占领朝鲜,控制中国,遏制苏联……”,材料二“2017年2月18日美国海军发布消息称,‘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战斗群当天进入南海”关键信息可知,美国的这一行为是对朝鲜、中国等国家领土的无端侵犯,是对意识形态不同的朝鲜、中国的挑衅,这表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当时世界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虎视眈眈,妄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我们要坚持中共领导;提升综合国力;加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发展科技,走科技强军之路,壮大国防力量;在对外政策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故答案为:(1)保家卫国(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反抗侵略);和平主题。
(2)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对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实力(国防)。
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和美国相关的重大事件及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12.
(1)革命:辛亥革命影响: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理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遭受挫折,列强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精神
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教兴国战略);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探索精神;要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
分析:(1)根据年代尺可知,清华大学成立于1911年,根据所学知识,1911年爆发的民族民主革命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不但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而且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举行国耻纪念会体现了清华学生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根据年代尺上得到信息“1937年南迁长沙”“1946年北京清华园复校”,联系所学知识,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落后就要挨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教兴国战略);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探索精神;要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
故答案为:(1)革命:辛亥革命;影响: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理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遭受挫折,列强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精神。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教兴国战略);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与探索精神;要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2021年是清华大学成立110周年”为切入点,以“清华大学大事纪”年代尺为依托,考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1)A
(2)B
(3)C
(4)A
(5)C
分析:(1)深圳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是材料里涉及到的,例如:材料里的“经济特区的建立,推动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由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充分体现了题干。(2)海南岛是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违背了上述材料的意思,因为材料里说的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的是上海浦东开发区。(3)上海浦东新区的建立,带动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的发展,两江新区的成立,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是上面信息没有涉及的。(4)我国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从上面信息中得出的,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得出结论。(5)对外开放的扩大,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上面信息没有涉及的,材料只提到了对外开放的发展和格局,没有提到影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特区的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