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单元测试(2)一、单选题1.同学们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一组图片。从这些图片可以看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经济全球化??????????B.?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D.?冷战中的对峙2.19世纪70年代起,世界石油产量急剧上升,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发明???????????????B.?发电机的问世???????????????C.?有轨电车的创制???????????????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体现并推进了这一趋势的事件有(???)①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②北约的成立??③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④英国“脱欧”??⑤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A.?①②⑤??????????????????????????????????B.?①③??????????????????????????????????C.?①⑤??????????????????????????????????D.?③④⑤4.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执政以来,多次向全球挥舞关税大棒。2019年5月美国宣布,将进口自中国2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提高到25%。特朗普的做法(???)A.?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宗旨B.?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C.?阻碍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背离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5.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话表述的意思包括(???)①世界经济日趋密切,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②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分配不均③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④全球化潮流呈现出逐渐减弱的趋势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1980年粮食产量为5.02亿公斤,第二年为6.70亿公斤,第三年达到7.15亿公斤。其主要原因在于(??)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形成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7.关于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B.?大国主动裁减武器装备C.?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D.?欧洲处于战争阴云下8.习近平主席说:“各国只有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才能实现持久稳定和发展。”以下史实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北约、华约对峙③欧盟的建立和发展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韩国乐天集团2017年2月28日同韩国防部正式签署“萨德”换地协议,美韩部署“萨德”进程随之提速。韩国的一意孤行和乐天集团的为虎作伥,引来多方反对和声讨。这表明(???)①世界安全受到危害???????????????②韩国已经成为主导解决各项国际事务的霸主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④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G20峰会作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机遇。这表明(???)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强国之路???????②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有所上升③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④我国积极承办国际会议,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展开的积极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出席万隆会议③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④中美建交⑤加入亚太经合组织⑥成立上海合作组织A.?①②③??????????????????????????????????B.?③④??????????????????????????????????C.?④⑤⑥??????????????????????????????????D.?②③12.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主要是指五四运动(???)A.?由中国共产党领导??????????????????????????????????????????????B.?是一次社会主义革命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D.?具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精神1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A.?议会向国王呈递《权利请愿书》1628年B.?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1640年C.?查理一世挑起内战1642年D.?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1649年14.2016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著名电商天猫开场52秒之后交易额冲到了10亿元,6分58秒总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全天交易额达1207元,交易额创下天猫新纪录。这一现象说明人类社会已经进入(???)A.?电气时代???????????????????????????B.?蒸汽时代???????????????????????????C.?信息时代???????????????????????????D.?航天时代1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由于内燃机具的诞生,世界石油产量巨增②19世纪后期,非洲大陆百姓惊奇地看着一个巨大的机器怪物在两条铁棍上行走,头上冒着隆隆的黑烟③某中国记者用无线电报向自己的国家发回巴黎和会的消息④英国某纺织老板大规模扩大工厂,用机器取代手工劳动生产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二、问答题16.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整个世界”,力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中国则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其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请问:中美两国谁的主张更符合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和更多国家的意愿?为什么?17.请以“科技的力量”为主题,依据下面图片反应的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三、材料分析题18.2016年是建党95周年,某校开展“知党史,报党恩”系列活动。收集了下列资料:(1)(读资料,知党史)资料一中新知识分子认为需要的“更基本的东西”是什么?他们在资料二中的活动说明了什么?(2)(唱歌谣,报党恩)歌谣唱出了共产党诞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3)为使“革命从此有方向”,共产党人在理论(或思想)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前行,试用大革命失败至抗战爆发前的两例史实说明。19.2018年是一个和平的时代,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3周年。但2018年又是一个不安定的时代,还有很多人处在战火的灾难中。和平与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普世价值。材料一:大西洋两岸部分国家工业产量比例示意图——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材料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昔日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严重衰落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发出了新的欧洲统一的呼声。——《世界通史》材料三:地区性和集团性力量无疑是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要素,离开对一定集团的依靠和凭借,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超级大国,也难以对重大国际事务和国际局势发展进程产生足够的影响。西欧在战后率先建立地区性集团并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为西欧国家夺回决定他们本身命运的权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首先领先和后来居上的国家。(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欧洲政治家们表达了什么愿望?根据材料分析形成这种愿望的原因。(3)材料三中,西欧一体化的标志性事件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西欧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A分析:由图片“几乎遍布世界的雀巢产品”这体现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之一;“反全球化的示威人群”反映了全球化的趋势遭到部分人的反对,从反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WTO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这些图片可以看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A项经济全球化是题干图片研究的主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经济全球化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2.D分析:结合所学可以知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逐渐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内燃机为动力,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革命,因此需要大量的石油作为燃料,D与题意相符。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3.C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体现并推进了这一趋势的主要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文简称:世贸组织,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世贸组织规定各成员在国际经贸竞争中,消除歧视性待遇,坚持非歧视贸易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特殊和差别待遇,扩大市场准入程度及提高贸易政策和法规的透明度,以及实施通知与审议等原则.从而协调各成员间的贸易政策,共同管理全球贸易.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最能体现并推进了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为依托,考查体现并推进了这一趋势的组织。4.A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是非歧视和市场准入原则,美国提高关税的做法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A选项符合题意。美国的做法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选项排除。多极化是一种趋势,C选项排除。联合国宪章主要是维护世界和平,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5.A分析:“这段话表述的意思”从问法上就告诉了,学生认真阅读题干,结合答案分析得出结论。①“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这句话告诉学生“世界经济日趋密切,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②“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这句话说明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存在差别;③“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句话表明“全球化缺乏公正性,将会被淹没,也就是不能走下去了”。故符合题意的是A。故答案为:A。【点评】组合类题目,学生需要根据题干逐项理解,分析得出答案,较难。6.D分析:从1980年到1982年,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安徽凤阳县的农民实行了以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为特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和题干现象无关,不符合题意;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题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风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为切入点,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7.B分析:?A项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正确,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符合题意;B项大国主动裁减武器装备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C项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不符合题意;D项欧洲处于战争阴云下正确,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他们疯狂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8.B分析:根据所学内容可知: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的导火线,与世界和平稳定不符合,故排除;②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威胁着世界的和平稳定,故排除;③欧盟的建立,是世界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故符合题意;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用史实证明观点的能力,难度适中。需要把握重大事件的影响。9.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和平问题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美韩执意部署“萨德”,说明世界安全受到危害,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所以①③符合题意;韩国已经成为主导解决各项国际事务的霸主,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真正韩国主导解决各项国际事务的霸主是超级大国美国,所以②错误;“国的一意孤行和乐天集团的为虎作伥,引来多方反对和声讨”说明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所以④符合题意。故选择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和平问题的理解。10.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强国之路是改革开放,所以①表述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④属于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B选项符合题意。①②是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AD选项排除。⑤⑥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成就,C选项排除。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现代中国外交关系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2.D分析: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BC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D项具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精神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运动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3.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可知答案为查理一世重新召开议会。14.C分析: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四五年代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天猫交易是网络交易,说明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C项符合题意;蒸汽时代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电气时代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后期至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进入航天时代。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知识。15.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非洲大陆百姓惊奇地看着一个巨大的机器怪物在两条铁棍上行走,头上冒着隆隆的黑烟”是指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非洲大陆百姓在19世纪前期已经见过,所以②不符合题意;用机器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所以④不符题意。故选择C。【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了解。二、问答题16.中国的主张更符合。参考要点: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建设和平稳定、共同繁荣发展的世界是大多数国家的要求;美国的主张,实质是妄图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合潮流,不得人心;中国的主张顺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分析:据材料“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整个世界’,力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中国则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主张更符合;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建设和平稳定,共同繁荣发展的世界是大多数国家的要求;美国的主张,实质是妄图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合潮流,不得人心;中国的主张顺应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符合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意愿。【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整个世界”,力图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中国则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依托,考查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及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17.科技的力量网络长椅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的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科技成果产业链上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延伸科技服务业的服务范围和深度,美国“国籍”模糊的通用汽车表明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称霸世界,但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的实力的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的主要力量.世界格局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引起的,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分析:此题为历史小论文。要写好历史小论文,必须做到观点明确、清楚;论据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从科技创新、以开放的状态与世界接轨等方面入手。网络长椅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的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科技成果产业链上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延伸科技服务业的服务范围和深度,美国“国籍”模糊的通用汽车表明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称霸世界,但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的实力的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的主要力量。世界格局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引起的,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全球化趋势。故答案为:科技的力量网络长椅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的世界各国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科技成果产业链上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延伸科技服务业的服务范围和深度,美国“国籍”模糊的通用汽车表明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他称霸世界,但中国、欧盟、日本、俄罗斯的实力的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的主要力量。世界格局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归根到底还是由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引起的,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日益呈现出全球化趋势。【点评】本题考查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三、材料分析题18.(1)指“民主”“科学”的思想。说明了五四运动后,他们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3)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论断,组织发动了秋收起义等;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到1930年全国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等新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改造国民性,从而唤醒国家及人民。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根据材料二可知五四运动后,他们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2)根据歌谣一可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根据歌谣二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论断,组织发动了秋收起义等;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到1930年全国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故答案为:(1)指“民主”“科学”的思想。说明了五四运动后,他们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3)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论断,组织发动了秋收起义等;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到1930年全国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1)领先的国家:英国。后来居上的国家:美国。(2)愿望:欧洲联合(欧洲统一。原因:二战后欧洲国家力量衰落美国、苏联的威胁。(3)标志性事件: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重要意义:促进了欧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分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在1860年时,英国工业产量比重最大,此时居于领先地位。1900年时,美国工业产量比重扩大并且超过了英国。(2)根据材料二可知,二战后面对欧洲的衰弱、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的加强,欧洲政治加盟发出了欧洲统一的呼声。(3)根据所学内容,西欧一体化的标志是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根据材料三可知,西欧一体化,为西欧国家“夺回决定他们本身命运的权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可见西欧一体化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地位的提高。故答案为:(1)领先的国家:英国。后来居上的国家:美国。(2)愿望:欧洲联合(欧洲统一。原因:二战后欧洲国家力量衰落美国、苏联的威胁。(3)标志性事件:1967年,欧洲共同体的成立。重要意义:促进了欧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有关内容,稍有难度。需要学会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