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中央的中国》同步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中央的中国》同步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7.3.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中央的中国》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图是1950年苏联漫画《联合国的和声》,图中拉手风琴的“人”喻指的是(???

A.?美国?????????????????????????????????????B.?英国?????????????????????????????????????C.?日本?????????????????????????????????????D.?苏联
2.联合国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
A.?1943年10月苏、美、英、中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
B.?1945年4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成立会议
C.?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的通过
D.?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生效
3.小明通过网络搜索到“雅尔塔会议”“1945年10月”“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等关键词。他想要了解的国际组织的标识是(
)???????????
A.??????????????B.??????????????C.??????????????D.?
4.联合国安理会设置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席,1965年增至10席。下表是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按地区分配表,这表明(
)?
地区
非洲
拉美
东欧
西欧及其他国家
非常任理事国席位
3
2
1
2
A.?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增强
B.?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
C.?非洲的政治经济实力最强
D.?发展中国家开始主导联合国
5.2018年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开局之年,习近平主席连续六次出席或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12月6日习近平结束对西班牙等国的访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处于主导地位
③这有利于建设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达国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2013年11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波兰华沙举行,各国领导人汇聚一堂,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性行动方案,大会达成了重要协议,取得积极成果。材料表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

A.?推动和规范世界贸易的作用????????????????????????????????B.?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作用
C.?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作用????????????????????????????????D.?领导和监督各国政府的作用
7.下图是某一国际组织的旗帜。下列对该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组织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B.?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维护贸易秩序
C.?该组织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D.?该组织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8.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海军开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为遭遇自然灾害的海地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在一系列国际会议上全面阐述中国的立场和建议。这说明(
???)
A.?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B.?我国已经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我国的经济和科技总体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D.?我国展现出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9.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组织是(??
)
A.?欧盟??????????????????????????B.?联合国??????????????????????????C.?世界贸易组织??????????????????????????D.?世界卫生组织
10.台诗作家龙应台指出:“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都被全球化席卷,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下列表述与龙应台的观点最贴近的是(???

A.?全球化是“冷战”结束以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席卷全球,不可阻挡
B.?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新一轮扩张,是西方化
C.?拥抱全球化要立足于国情,坚持本国优质文化传统
D.?全球化对不发达国家是严重挑战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国际形势的演变】
史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史料二: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图展:争取和平的努力】
蓝盔部队?????
????????打结的手枪?????
??????德国民众反战游行?????
G20杭州峰会
(1)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分析阿登纳认为“欧洲的联合绝对必要”的原因。
(2)归纳材料二中认为“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理由。
(3)请你结合图展叙述人类争取渴望和平的行动。要求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100个。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据四川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由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目前的60多倍。
──据中国地图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如图漫画反映了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发展中国家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想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输家,应当如何应对?
13.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二战后,为实现欧洲复兴,并增大在美苏两极格局中的发言权,欧洲各国捐弃前嫌,走上联合之路。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材料三:2001年“九一一事件”发生后,全球反恐斗争面临严峻的形势。在此形势下,美国不得不顺应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主动寻求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合作,从而在国际反恐问题上达成了一定共识,有力的打击了国际恐怖势力。
——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
(1)材料一的文物出现于哪个朝代?分别说明图片内容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欧洲走上联合之路的原因。欧洲国家建立的联合组织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献计献策。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成立初期,与其说是世界性组织,还不如说是迎合美国侵略者需要的美洲人组织。因此,1950年苏联漫画《联合国的和声》中拉手风琴的“人”喻指的是美国。A项美国喻指图中拉手风琴的“人”,符合题意;B项英国没有操纵联合国,不是图中拉手风琴的“人”,不符合题意;C项日本没有操纵联合国,不是图中拉手风琴的“人”,不符合题意;D项苏联漫画不会把自己比喻为图中拉手风琴的“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联合国成立初期的世界形势,认识到在联合国成立初期,美国是联合国的操纵者。美国利用联合国,达到自己的目的。
2.
D
分析: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战后成立联合国,1945年6月26日,《宪章》公开签署。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英、法、美、苏、中)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一个国际性组织,目的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际和平。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D项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生效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联合国成立的标志的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联合国的相关知识。
3.
C
分析:依据题干信息
“雅尔塔会议”“1945年10月”“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联合国,雅尔塔会议上做出了战后成立联合国的决议,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战后联合国成为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的最大的国际组织,它的标识是橄榄枝环绕的世界地图,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语句,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联合国,再结合对联合国标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4.
A
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非洲和拉美国家所占比例超过了一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增强,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
,不符合题意;
?C.
非洲的政治经济实力最强
,不符合题意;
?D.
发展中国家开始主导联合国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题干信息,看出席位分配所占的比例,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回答;还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5.
C
分析:材料中说明的是中国国家主席参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以及访问并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体现出当今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这些行为有利于建设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①③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中国处于世界主导地位和负责任的大国,排除②④。
C项①③认识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6.
B
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的相关知识。联合国的主要作用,归纳起来大致有五个方面:第一,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第二,在经济社会领域中,联合国努力促进了国际合作。第三,联合国为保护和促进人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四,顺应了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潮流,为实现全球的非殖民化铺平了道路,支持、促成了反种族隔离斗争的胜利。第五,实行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波兰华沙举行,各国领导人汇聚一堂,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性行动方案,大会达成了重要协议,取得积极成果。"表明联合国发挥了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的作用。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点评】理解联合国的作用。
7.
D
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图片是联合国的标志。因此:
?A项表述错误,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是欧共体;
?B项表述错误,负责管理世界经济,维护贸易秩序是世界贸易组织;
?C项表述错误,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是亚太经合组织;
?D项表述正确,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联合国的知识,难度不大,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8.
D
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国责任,对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ABC三项说法都太绝对,不符合题意;
D项我国展现出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际形象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新时期的外交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分析材料能力。
9.
B
分析:1945年10月24日,经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大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
A项欧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经济体,不符合题意;
B项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组织,符合题意;
C项世界贸易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组织,不符合题意;
D项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系统内卫生问题的指导和协调机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联合国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联合国的地位。
10.
C
分析: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经济全球化使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但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C项拥抱全球化要立足于国情,坚持本国优质文化传统与龙应台的观点最贴近,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经济全球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二、材料分析题
11.
(1)原因: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
(2)理由:①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到严重削弱;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③受到来自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
(3)建立国际性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和与安全,加强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世界人民反对战争的呼声高涨;致力于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维和力量的增长。
分析:(1)史料一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欧洲作为战争的主战场受伤严重,而当时美苏两国作为世界大国已经不可逆转的形成了两极格局,所以欧洲为了保全自己的政治地位只有联合起来。
(2)史料二中“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
即是“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理由。
(3)本题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原因:两极格局形成或美苏冷战局面出现;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或欧洲传统优势地位的消失。
(2)理由:①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到严重削弱;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③受到来自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威胁。
(3)建立国际性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和与安全,加强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世界人民反对战争的呼声高涨;致力于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维和力量的增长。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12.
(1)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②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加大。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3)①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抓住机遇发展经济。②对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③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依靠集体力量应对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冲击和经济竞争。④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分析:(1)据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可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2)据材料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由1983年的43倍,扩大到目前的60多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加大。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对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依靠集体力量应对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冲击和经济竞争。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故答案为:(1)①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②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加大。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3)①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抓住机遇发展经济。②对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③加强地区间经济合作,依靠集体力量应对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冲击和经济竞争。④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13.
(1)东汉:“汉委奴国王“金印: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洛阳白马寺: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2)欧洲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3)问题:恐怖主义的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分析:(1)在古代,日本称“倭”。1784年。在日本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这证实了汉光武帝赐给倭奴使者金印记载的真实性。一般认为,倭奴国在北九州,这说明,公元1世纪中期,日本北九州一带已经于汉朝交往。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
(2)分析材料二的“二战后,为实现欧洲复兴,并增大在美苏两极格局中的发言权.法德两国共同推动的欧洲联合”可以看出欧洲走.上联合之路的原因是在美苏两极格局中,欧洲为获得更大的发言权走向了联合,为了发展经济的需要,法德的和解。1993年成立欧盟。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分析材料三的“全球反恐斗争面临严峻的形势"结合所学知识,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恐怖主义、环境问题、地区冲突等。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对话合作,共同应对。
故答案为:(1)东汉;“汉委奴国王”金印: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洛阳白马寺: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见证。
(2)欧洲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
(3)问题:恐怖主义的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汉朝的对外交往、欧洲走向联合的有关知识及学生对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