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瓦特改良蒸汽机 C.汽车的出现???????????????????D.内燃机的发明 2. “机器生产”“工厂”“工人阶级”“铁路”……这些流行语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3. 下列选项中与《共产党宣言》内容相符的是( ) A.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共产主义社会代替的客观规律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C.争取工人阶级的普选权 D.明确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 列宁曾说:“公社被镇压了,但鲍狄埃的《国际歌》却把它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公社的思想是指( ) A.无产阶级革命思想??????????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天赋人权的思想 5. 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严重分裂的状态,其中最强大的是( ) ①奥地利 ②匈牙利 ③普鲁士 ④丹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 有人说:“美国内战是一次洗礼,经过这次洗礼,联邦获得新生。”下面对“洗礼”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洗去了黑人奴隶制——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洗去了国家面临分裂的危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洗去罪恶野蛮的奴隶制——正义战胜了邪恶 D.洗去了种族歧视——真正实现了人人平等 7.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共同点是( ) ①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都带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 ③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④主力军都是大陆军 ⑤都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⑤ 8. 1868年4月,日本睦仁天皇颁布了《五条誓文》,该誓文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下列关于明治维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次改革主要是局限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通过改革彻底铲除了日本的封建制度 C.改革后的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改革后的日本,实现了与周围邻国的“和平共处” 9. 南美的“解放者”这一赞誉是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对哪两位人物一生功绩的最高评价( ) A.章西女王和圣马丁 B.玻利瓦尔和华盛顿 C.圣马丁和玻利瓦尔 D.拿破仑和玻利瓦尔 10. 章西女王、玻利瓦尔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使国家赢得了独立 B.领导的是资产阶级革命 C.沉重打击了美洲殖民者 D.领导了反殖民斗争 11. “把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仿效西方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形成了完整的近代学校体制。”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 A.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12. 19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充满了“青年时代”所具有的活力,处于高速发展期,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蒸汽时代的到来 C.列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13. 当代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下列选项中,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发展的是( ) A.珍妮机的发明 B.内燃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改良 D.电动机的发明 14. 9世纪初,英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经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这主要反映了英国 ( ) A.劳动力不足 B.农业发展落后 C.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D.劳动力素质提高 15. 十九世纪,面对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来自国外的旅行者却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有钱的英国人更喜欢乘坐蒸汽轮船在浑浊不堪、散发异味的泰晤士河上游览。这说明( ) A.电力在英国被广泛应用 B.人们陶醉于工业革命成就 C.发展工业必须破坏环境 D.工业革命成果扩展到全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小明在学习完19世纪中后期无产阶级的斗争历程,总结出这样一条图示线索,请你结合这条线索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请说出图示中“工业革命→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2)试举出爆发于19世纪30~50年代的一次工人运动,并说出这次工人运动提出的纲领性文件和运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3)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革命理论指的是什么?请说明这一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4)19世纪70年代,在哪一个国家发动了哪一革命对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行了伟大的尝试? (5)结合无产阶级理论的产生以及斗争实践,谈谈你的感想。 17.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材料三 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1)指出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俄、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概括俄国社会改革内容的主要特点。 (3)对比材料一、三,分析日本社会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日社会改革的共同影响。 18. 近代以来,大国崛起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探究它们的崛起过程,总结它们的成功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 ——肖德甫《大国法则》 材料二 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沙皇俄国的大国地位,沙皇正着手开始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 ——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四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菲伯等《美国世纪》 (1)材料一中“1640年以来的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阻碍其发展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社会变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中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在历史上称为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是什么? (5)上述四国崛起的经验,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AAB 6-10DACCD 11-15DDBCB 二、非选择题 16. (1)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使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使得工人开始觉醒,并为自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而斗争,从而爆发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 (2)英国的宪章运动;《人民宪章》,要求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反对资本家的剥削。 (3)马克思主义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法国发动了巴黎公社革命。 (5)任何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的建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长期的曲折的努力与探索。(言之有理即可) 17. (1)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2)以法令的形式解放农奴。 (3)日本皇臣团结一心,锐意改革。 (4)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保留大量的封建军事残余。 18.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度。 (2)农奴制。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3)明治维新。 (4)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 (5)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必须建立在先进制度的基础上;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化改革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