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外…………○…………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内…………○…………装…………○…………订…………○…………线…………○…………)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单元测试(1)一、单选题1.《新全球史》中写道:“1962年,整个世界战栗了,等待着超级大国的对抗可能会带来的世界末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A.?苏联出兵阿富汗?????????????B.?古巴导弹危机?????????????C.?科索沃战争?????????????D.?美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2.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A.?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B.?对工业的调整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3.20世纪80年代以后,促进了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美国的大力扶持????????B.?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C.?雄厚的资源优势????????D.?实行“科技立国”政策4.“日本式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大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材料所强调的“日本发展的原动力是指”(??)???????A.?重视发展教育?????????????B.?加强国家合作?????????????C.?拥有丰富的资源?????????????D.?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5.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下列哪些国家的总统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①哈萨克斯坦???②乌克兰???③白俄罗斯???④土库曼斯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在东欧剧变中,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但有一个国家却在这次剧变中的得到了统一,它是(??)???????A.?苏联????????????????????????????????????B.?匈牙利????????????????????????????????????C.?德国????????????????????????????????????D.?英国7.15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入非洲,逐步建立起了在非洲的殖民体系。这体系最终崩溃的标志是(???)A.?埃及的独立???????????????B.?纳米比亚的独立???????????????C.?南非的独立???????????????D.?“非洲独立年”的出现8.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A.?资本主义优越于社会主义????????????????????????????????????B.?苏联模式的失败C.?马列主义理论已经过时???????????????????????????????????????D.?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9.欧剧变的实质是( )A.?政治体制的变化?????????????B.?经济体制的变化?????????????C.?国家名称的变化?????????????D.?社会制度的变化10.“19世纪末,当人们开始换种眼光看待世界时,科学解释以雄辩的事实大声质问《圣经》的真实性,上帝创世论更多地成了故事般的讲述。”材料中的“科学解释”指的是()???????????A.?诺贝尔发明炸药???????????B.?牛顿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D.?美国研制出原子弹11.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他对英国的态度是(???)A.?坚决斗争??????????B.?不斗争,只抱有幻想??????????C.?既斗争又抱有幻想??????????D.?既不斗争又不抱有幻想12.2017年5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沙特阿拉伯,开始上任后首次出访。打破传统,首访选择中东,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对于中东问题的重视。那么,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A.?伊拉克问题???????????????????????B.?巴以冲突问题???????????????????????C.?伊朗问题???????????????????????D.?叙利亚问题13.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①原子能技术②航天技术③生物工程技术④计算机网络技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包括(???)A.?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B.?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互相渗透C.?新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D.?经济结构中重工业的比重越来越大15.在美洲曾经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解放厄瓜多尔的解放者是(???)A.?章西女王??????????????????????????????B.?玻利瓦尔??????????????????????????????C.?圣马丁??????????????????????????????D.?佩德罗二、材料分析题16.“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使中国人民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会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与各国人民结成“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l942年,美国提供l800架飞机、l700辆坦克准备用于中、缅、印战区;英国在北非战场与德、意作战;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顽强地阻击着德军的进攻;中国组织赴缅远征军对日作战……这是战时“命运共同体”的一致行动。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宣讲合作、共赢,主张顺应时代潮流,打造新时期各个层面的“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下面是某国际论坛的那分发言:(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一中战时“命运共同体”的理解。(2)材料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请联系材料剖析亚非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立“命运共同体”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3)在“和合”思想影响下,我国政府展望未来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提出了什么概念?综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分析,概述中华文化的影响。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发展、物资丰富分不开的。材料二:见下图(数据为1938—1999年的统计概况)(1)在材料二图1中,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原因何在?(2)从材料二中图2可知,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成分是什么?(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特点是什么。这种调整和改革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从社会公正的立场出发,就如何建立有效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谈谈自己的看法。三、综合题1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国家。(1)8世纪中期,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________。(2)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3)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________。(4)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________。19.邓小平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什么时间????(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所具有的三大特点。???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B分析:1962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它是由于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引起的,前苏联为了扳回战略劣势,而在古巴部署导弹。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迄今为止,古巴导弹危机仍然被认为是人类存亡的最危险时刻,它差点儿酿成热核战争,肯尼迪与赫鲁晓夫对此看法高度一致。ACD不符合题意。所以此题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巴导弹危机。???2.C分析:1933年,罗斯福就让美国总统后,为消除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其主要特点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能力.???3.D分析:依据关键信息:“主要因素”,结合所学可知,AB两项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因素;C项不符合史实;D项是日本政府为了继续巩固其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依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始重新调整其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战略口号,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4.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有:美国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科技立国政策,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最主要的是重视发展教育,它也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因此人符合题意,故选A.???5.B分析:此题考查独联体成立的知识。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签署协议,决定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故答案是B。【点评】知道独联体成立的相关知识。6.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欧剧变的认识。1898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主义变为资本主义,东欧发生剧变,东欧剧变表现在: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因此选C。???【点评】知道德国的统一。7.B分析: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B项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二战后亚非拉奋起的知识。需要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亚非拉美的奋起的相关史实以及影响。8.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是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失败,因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范围内仍有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继续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向前发展,而且出现经济繁荣等。ACD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B项苏联模式的失败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的问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看法。需要准确识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史实。9.D分析:东欧剧变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说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D符合题意,故选D项。【点评】东欧剧变的实质。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识记、理解层次。10.C分析:A.诺贝尔发明炸药,不符合题意;?B.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不符合题意;?C.依据题干信息“19世纪末”“上帝创世论更多地成了故事般的讲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50年代,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科学的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人们开始对上帝创造万物产生了怀疑,故选项C符合题意;?D.美国研制出原子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解答时,先看懂题干信息的含义,之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比对,细心辨别备选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11.C分析:本题考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知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了人民士气,而另一方面其妥协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彻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觉醒,所以甘地对英国的态度是既斗争又抱有幻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相关知识。12.B分析:依据题干信息“中东问题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中东问题指的是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中东问题主要围绕着巴以冲突展开,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巴以冲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中东问题的知识点,应把握中东问题的有关知识。???13.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结合材料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可知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航天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准确识记。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方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社会。14.D分析: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其特点有: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革命引发了其他技术革命,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本题既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考查了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掌握;建议学生将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整合在一起进行系统掌握。15.B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彼利瓦尔是南美独立战争的领导者,解放了厄瓜多尔,也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后来为了纪年彼利瓦尔,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玻利维亚城市,AC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玻利瓦尔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材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意图,学会知识迁移,认知和分析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掌握解放者—玻利瓦尔的相关史实,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二、材料分析题16.(1)二战期间,美、苏、英、中等国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2)发展问题。问题:亚非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导致南北差距继续扩大等。意义:建立“命运共同体”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优势互补;有利于倡导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等。(3)(3)和谐世界。中华文化不但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二战、时代主题、中华文化等知识。第(1)问从材料中“1942年,美国、英国”等信息可看出是二战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第(2)问要注意有三小问,从“贫困”就可看出是发展主题。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等反映发展经济的优势未发挥,“得不到援助”说明发达国家操纵经济全球化,意义可从这两方面概括,第(3)伺产具鬓写出中华文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即可。【点评]掌握运用已学知识来分析问题的方法,知道“命运共同体”在不同时期的含义及其意义。17.(1)1938-1973年呈上升趋势,原因:二战后英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财政开支。1973-1999年呈下降趋势,原因:1973年以后,英国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随之减少。(2)政府补贴。(3)特点: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影响:使战后2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黄金"发展时期。(4)认识和评价:社会保障制度,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社会相对稳定;但是社会福利的过度发展,使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患上"福利病"。看法: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要依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免除普通百姓的后顾之忧,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分析:(1)根据图1信息,1938年-1973年英国政府的开支从28.8%上升到41.5%,随之下降到1999年的39.7%。因为二战后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了财政支出。1973你那以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政府开支也相应减少。(2)根据图2可知,英国政府开支占GDP比重最大的是政府的补贴,占了55%。(3)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开支的比重较大,说明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种调整,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使战后2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4)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应学会辩证的方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但过度的社会保障,给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易换上福利病。因此,社会保障的发展,因与本国国情向符合,既能给了百姓带来福利,也不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1)1938-1973年呈上升趋势,原因:二战后英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扩大财政开支。1973-1999年呈下降趋势,原因:1973年以后,英国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政府的开支随之减少。(2)政府补贴。(3)特点: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影响:使战后2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黄金"发展时期。(4)认识和评价:社会保障制度,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社会相对稳定;但是社会福利的过度发展,使一-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患上"福利病"。看法: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要依据国情量力而行。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免除普通百姓的后顾之忧,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点评】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以社会保障为切入点,依据材料进行分析,难度较大。对历史现象的评价,需要运用辩证的方法。三、综合题18.(1)阿拉伯帝国(2)法国(3)日本(4)苏联分析:(1)8世纪中期,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是阿拉伯帝国。(2)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俄国。(3)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是日本。(4)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故答案为:(1)阿拉伯帝国;(2)俄国;(3)日本(4)苏联;【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世界史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9.(1)20世纪四五十年代。(2)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分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有①速度快——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②范围广——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③影响大——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2)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所具有的三大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